五月的风裹挟着暑气,像一条黏腻的蛇,从窗口蜿蜒而入,在教室里盘旋。陈武桢正趴在课桌上,全神贯注地解一道力学题。他的额头紧贴着桌面,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浸湿,黏在眉骨上,随着他的思考微微颤动。
突然,有人用笔帽轻轻戳了戳他的后背,他的笔尖猛地顿住,在草稿纸上洇出一个漆黑的点。他有些恼怒地抬起头,看到舍友大刘正站在他身后,手里拿着一个信封,脸上挂着似笑非笑的表情。
“陈武桢,你的信。”大刘的声音在安静的教室里显得格外突兀。
陈武桢的呼吸在一瞬间停滞了,他的目光紧紧锁定在那个信封上。信封的边缘有些皱,仿佛经历了漫长的旅途,才辗转到他的手中。他认得这个信封,那是柳晴雯常用的信封,上面的字迹也是她的。
陈武桢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他几乎是颤抖着接过信,指尖触到信封的瞬间,他就察觉到了异样——里面有一张硬质的纸片,边缘的轮廓透过薄薄的信封,在他的掌心留下清晰的触感。
是照片。
陈武桢的手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他知道,这就是他多次写信向柳晴雯索要的照片。每次他提起这件事,柳晴雯总是以自己太胖,相机装不下为借口推托到以后,一度让陈武桢以为她已经忘记了。
然而,这一次,照片真的来了。
这个认知让陈武桢的心脏剧烈跳动起来,血液轰隆隆地冲上耳膜。他迫不及待地想拆开,却在翻过信封时看到了背面那行小字:
高考后再打开,好吗?
陈武桢的手指僵住了。
教室里嘈杂的人声忽然远去,只剩下那行字在他眼前不断放大。柳晴雯总是这样,用最温柔的笔调写下最残忍的约定。陈武桢几乎能想象她写这句话时的样子——咬着唇,睫毛低垂,或许还红着眼眶。
......好。
陈武桢轻轻摩挲着信封,最终没有拆开,而是小心翼翼地把它夹进了日记本里。那本深蓝色的硬皮本子已经写了大半,最新的一页还停留在三天前,只有潦草的一行字:晴雯还是没有回信。
现在,这行字下面终于可以续写新的内容了。
陈武桢把日记本藏进桌洞最深处,用一摞复习资料严严实实地盖住。做完这一切,他忽然发现自己的嘴角不知什么时候扬了起来。窗外的蝉鸣依然刺耳,黑板上的倒计时依然触目惊心,可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像是长久阴雨后突然放晴的天空,所有沉闷都被一扫而空。
下午的物理课上,老师破天荒地表扬了他:陈武桢今天状态不错。
同桌捅了捅他的胳膊,小声问:你捡到钱了?这么高兴?
陈武桢摇摇头,笔下解题的步骤却写得飞快。他没有告诉任何人,自己桌洞里藏着一个未拆的奇迹。
晚自习结束的铃声响起时,他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月光透过走廊的窗户洒进来,在地上拖出长长的影子。陈武桢摸了摸书包里日记本的位置,忽然想那句话——
月遇从云,花遇和风,今天的夜空好美。
他抬头望向夜空,发现今晚的月亮格外明亮。
(接下来的十多天里,陈武桢像变了个人。清晨五点就起床背单词,午休时间躲在图书馆刷题,晚上熄灯后还打着手电筒温书。班主任在班会上点名表扬他的进步,却不知道他课桌深处始终藏着一个秘密——那封未拆的信成了他最隐秘的动力源,每次学累了就摸一摸日记本的封面,仿佛能隔着纸张触到照片上少女的微笑。)
齐阳建筑学院附属中学的校园内,初夏的阳光像融化的蜜糖,黏稠而明亮地涂抹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高三毕业班的同学们刚刚拍完集体照,三三两两地散在教学楼后的小花园里,喧闹声此起彼伏。有人互相交换校服签名,有人红着眼眶拥抱,还有人举着相机,咔嚓咔嚓地记录下青春最后的剪影。
陈武桢站在人群边缘,看着这一切,心里既轻松又恍惚。高考马上到来,三年的高中生活即将画上句号。他低头整理了一下领口,刚准备离开,忽然听见有人喊他的名字——
“陈武桢!”
声音清脆,像玻璃弹珠落在水泥地上。陈武桢回头,看见王知诺站在不远处的樱花树下,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她白色的校服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她是陈武桢高一时的同班同学,那时候的他们还都很青涩,对彼此的了解也仅限于表面。后来文理分班,她选择了文科,而陈武桢则留在了理科班,两人就这样去了不同的班级。
虽然陈武桢对她的印象并不深刻,但还是记得一些关于她的事情。她的成绩很好,总是能在班级里名列前茅,这让陈武桢对她有些敬佩。此外,她的性格比较外向,和同学们相处得都很融洽,不过有时候也会显得有些泼辣,所以高一那会男生们都私下里叫她“王老虎”。
分班以后,陈武桢和她的交集就变得少之又少了,偶尔会在餐厅碰见,但也只是简单地打个招呼而已。然而,今天却有些不同寻常。
当陈武桢在操场边的小花园看到她时,她正微笑着朝他挥手,那笑容如阳光般明媚,让人无法忽视。陈武桢有些惊讶,他没想到她会主动跟自己打招呼。
“这么巧啊,你也和同学拍照的吗,毕业了,咱们一起照个合影吧?”她的声音清脆悦耳,仿佛带着一丝期待。
陈武桢愣住了,他完全没有想到她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从小到大,除了集体照,他几乎没有和女生单独合过影。而且,他心里一直装着柳晴雯,尽管他们从未真正表白过,但在他心里,她早已是那个特别的人。
面对她的提议,陈武桢的第一反应是想要拒绝。他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心里有些慌乱。
“我……” 他张了张嘴,还没想好怎么推辞,王知诺已经伸手拉住了他的袖子。
“别磨蹭啦,就一张!”
她的手指温热,力道不重,却莫名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坚定。陈武桢被她拽了过去,站在花园的石阶上,背后是一丛开得正盛的蔷薇。
“来来来,看镜头!” 举着相机的同学调整着角度,笑嘻嘻地指挥着。
陈武桢站得笔直,双手规规矩矩地垂在身侧,像个木偶。他努力让自己看起来自然一点,可心跳却不受控制地加快。
就在这时——
王知诺的手轻轻贴上了他的后背。
相机拍不到这个动作,可陈武桢的脊背却猛地绷紧了。那只手并不紧贴,只是虚虚地搭着,可他却清晰地感受到——
她的掌心是潮湿的。
那是少女紧张时渗出的薄汗,温热而隐秘,像某种无声的试探。
陈武桢的耳根瞬间烧了起来,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他不敢动,甚至不敢侧头看她一眼,只能僵硬地盯着镜头,假装若无其事。
“咔嚓。”
快门声响起,画面定格。
王知诺迅速收回手,脸上依旧带着笑,可眼底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她故作轻松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谢啦!”
陈武桢点点头,匆匆说了句“不客气”,然后几乎是落荒而逃。他快步走向教学楼,一路上和几个同学打了招呼,可脑子里全是刚才那一瞬的触感——
那只潮湿的手,那个短暂的眼神。
他不敢细想那意味着什么,也不敢回头看王知诺是否还在望着他。直到拐过走廊,他才终于松了口气,可心里却莫名涌上一股愧疚——
柳晴雯……
尽管他们从未真正确定关系,可在他心里,她早就是那个不可替代的人。而现在,他竟然因为另一个女生的触碰而心跳加速,甚至……有一瞬间的动摇。
“我真是……” 他懊恼地揉了揉头发,心里像是压了块石头。
远处的花园里,王知诺站在原地,低头看着相机里的照片。她的指尖轻轻摩挲着屏幕,嘴角的笑意渐渐淡去。
她知道,这张照片,大概永远只能藏在抽屉的最底层了。
阳光依旧灿烂,风过蔷薇,花瓣簌簌落下,像一场无人知晓的心事。
……
三天后,陈武桢正在教室里整理复习资料,忽然听见门口有人喊他的名字。
“陈武桢!”
他抬头,看见王知诺站在那里,手里捏着一个牛皮纸信封,冲他晃了晃。
“照片洗出来了,给你一张。”
她走过来,把信封递给陈武桢,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眼神却有些闪烁,像是藏着什么没说出口的话。
陈武桢接过信封,礼貌地道了谢。指尖触到纸面的瞬间,他忽然有些恍惚——上一次收到照片,还是柳晴雯寄来的那张未开封的照片。
而现在,他手里拿着的,却是和另一个女生的合影。
王知诺似乎察觉到了他的走神,轻轻咳嗽了一声,说:“你……看看?”
陈武桢回过神来,点点头,从信封里抽出照片。
照片上的阳光很好,蔷薇花丛在背景里开得热烈,他站得笔直,表情略显僵硬,而王知诺站在他旁边,微微侧着头,笑容明媚。
——本该是一张很美好的毕业留念。
可陈武桢看着照片,心里却像被什么东西轻轻刺了一下。
他忽然想起柳晴雯。
如果站在他身边的是她,会是什么样子?
她大概会穿着什么样的衣服呢,或许马尾辫随着动作轻轻晃动,或许还会因为害羞而微微低头,睫毛在阳光下投下一小片阴影……
可现实是,他们连一张合影都没有。
陈武桢甚至不确定,高考结束后,他和柳晴雯还能不能见面。
想到这里,胸口忽然闷得发疼。
王知诺一直观察着陈武桢的表情,见他盯着照片不说话,忍不住问:“怎么了?拍得不好吗?”
陈武桢这才回过神,勉强笑了笑:“没有,挺好的。”
陈武桢的语气很平静,可王知诺却敏锐地察觉到了什么。
她的笑容淡了几分,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低声说:“那……你留着吧,就当是纪念。”
陈武桢点点头,把照片重新塞回信封,动作有些仓促,像是怕被人看穿心事。
王知诺咬了咬唇,忽然问:“你……毕业后有什么打算?”
陈武桢怔了一下,随即回答:“等成绩出来,再看吧。”
他的语气很淡,目光却不自觉地飘向窗外——那里是北方,柳晴雯父母做生意所在的城市,之前柳晴雯在信里说过,想去父母所在的城市。
王知诺顺着他的视线望去,似乎明白了什么。
她的眼神黯了黯,但很快又扬起一个笑容:“那……祝你一切顺利。”
说完,王知诺转身离开,背影在走廊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单薄。
陈武桢望着王知诺远去,心里莫名有些愧疚。
陈武桢知道王知诺或许期待着什么,可他给不了。
他的心里,早就住进了一个人。
低头看着手里的照片,陈武桢轻轻叹了口气,把它夹进了日记本里——和柳晴雯的信放在一起。
一个未拆的承诺,一张未圆的合影。
青春里那些懵懂的情感遗憾是什么呢
大概就是是走廊擦肩时攥紧的衣角,是作业本叠在一起时的心跳,是课堂上偷看对方侧脸时假装在记笔记。
是明明有千万次机会开口,却总是在对视的瞬间慌乱低头,最后只剩下一本写满TA名字的草稿纸,和毕业照上永远隔着的几排人影。
是熬夜写又撕掉的情书,是愚人节那句我
突然,有人用笔帽轻轻戳了戳他的后背,他的笔尖猛地顿住,在草稿纸上洇出一个漆黑的点。他有些恼怒地抬起头,看到舍友大刘正站在他身后,手里拿着一个信封,脸上挂着似笑非笑的表情。
“陈武桢,你的信。”大刘的声音在安静的教室里显得格外突兀。
陈武桢的呼吸在一瞬间停滞了,他的目光紧紧锁定在那个信封上。信封的边缘有些皱,仿佛经历了漫长的旅途,才辗转到他的手中。他认得这个信封,那是柳晴雯常用的信封,上面的字迹也是她的。
陈武桢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他几乎是颤抖着接过信,指尖触到信封的瞬间,他就察觉到了异样——里面有一张硬质的纸片,边缘的轮廓透过薄薄的信封,在他的掌心留下清晰的触感。
是照片。
陈武桢的手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他知道,这就是他多次写信向柳晴雯索要的照片。每次他提起这件事,柳晴雯总是以自己太胖,相机装不下为借口推托到以后,一度让陈武桢以为她已经忘记了。
然而,这一次,照片真的来了。
这个认知让陈武桢的心脏剧烈跳动起来,血液轰隆隆地冲上耳膜。他迫不及待地想拆开,却在翻过信封时看到了背面那行小字:
高考后再打开,好吗?
陈武桢的手指僵住了。
教室里嘈杂的人声忽然远去,只剩下那行字在他眼前不断放大。柳晴雯总是这样,用最温柔的笔调写下最残忍的约定。陈武桢几乎能想象她写这句话时的样子——咬着唇,睫毛低垂,或许还红着眼眶。
......好。
陈武桢轻轻摩挲着信封,最终没有拆开,而是小心翼翼地把它夹进了日记本里。那本深蓝色的硬皮本子已经写了大半,最新的一页还停留在三天前,只有潦草的一行字:晴雯还是没有回信。
现在,这行字下面终于可以续写新的内容了。
陈武桢把日记本藏进桌洞最深处,用一摞复习资料严严实实地盖住。做完这一切,他忽然发现自己的嘴角不知什么时候扬了起来。窗外的蝉鸣依然刺耳,黑板上的倒计时依然触目惊心,可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像是长久阴雨后突然放晴的天空,所有沉闷都被一扫而空。
下午的物理课上,老师破天荒地表扬了他:陈武桢今天状态不错。
同桌捅了捅他的胳膊,小声问:你捡到钱了?这么高兴?
陈武桢摇摇头,笔下解题的步骤却写得飞快。他没有告诉任何人,自己桌洞里藏着一个未拆的奇迹。
晚自习结束的铃声响起时,他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月光透过走廊的窗户洒进来,在地上拖出长长的影子。陈武桢摸了摸书包里日记本的位置,忽然想那句话——
月遇从云,花遇和风,今天的夜空好美。
他抬头望向夜空,发现今晚的月亮格外明亮。
(接下来的十多天里,陈武桢像变了个人。清晨五点就起床背单词,午休时间躲在图书馆刷题,晚上熄灯后还打着手电筒温书。班主任在班会上点名表扬他的进步,却不知道他课桌深处始终藏着一个秘密——那封未拆的信成了他最隐秘的动力源,每次学累了就摸一摸日记本的封面,仿佛能隔着纸张触到照片上少女的微笑。)
齐阳建筑学院附属中学的校园内,初夏的阳光像融化的蜜糖,黏稠而明亮地涂抹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高三毕业班的同学们刚刚拍完集体照,三三两两地散在教学楼后的小花园里,喧闹声此起彼伏。有人互相交换校服签名,有人红着眼眶拥抱,还有人举着相机,咔嚓咔嚓地记录下青春最后的剪影。
陈武桢站在人群边缘,看着这一切,心里既轻松又恍惚。高考马上到来,三年的高中生活即将画上句号。他低头整理了一下领口,刚准备离开,忽然听见有人喊他的名字——
“陈武桢!”
声音清脆,像玻璃弹珠落在水泥地上。陈武桢回头,看见王知诺站在不远处的樱花树下,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她白色的校服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她是陈武桢高一时的同班同学,那时候的他们还都很青涩,对彼此的了解也仅限于表面。后来文理分班,她选择了文科,而陈武桢则留在了理科班,两人就这样去了不同的班级。
虽然陈武桢对她的印象并不深刻,但还是记得一些关于她的事情。她的成绩很好,总是能在班级里名列前茅,这让陈武桢对她有些敬佩。此外,她的性格比较外向,和同学们相处得都很融洽,不过有时候也会显得有些泼辣,所以高一那会男生们都私下里叫她“王老虎”。
分班以后,陈武桢和她的交集就变得少之又少了,偶尔会在餐厅碰见,但也只是简单地打个招呼而已。然而,今天却有些不同寻常。
当陈武桢在操场边的小花园看到她时,她正微笑着朝他挥手,那笑容如阳光般明媚,让人无法忽视。陈武桢有些惊讶,他没想到她会主动跟自己打招呼。
“这么巧啊,你也和同学拍照的吗,毕业了,咱们一起照个合影吧?”她的声音清脆悦耳,仿佛带着一丝期待。
陈武桢愣住了,他完全没有想到她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从小到大,除了集体照,他几乎没有和女生单独合过影。而且,他心里一直装着柳晴雯,尽管他们从未真正表白过,但在他心里,她早已是那个特别的人。
面对她的提议,陈武桢的第一反应是想要拒绝。他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心里有些慌乱。
“我……” 他张了张嘴,还没想好怎么推辞,王知诺已经伸手拉住了他的袖子。
“别磨蹭啦,就一张!”
她的手指温热,力道不重,却莫名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坚定。陈武桢被她拽了过去,站在花园的石阶上,背后是一丛开得正盛的蔷薇。
“来来来,看镜头!” 举着相机的同学调整着角度,笑嘻嘻地指挥着。
陈武桢站得笔直,双手规规矩矩地垂在身侧,像个木偶。他努力让自己看起来自然一点,可心跳却不受控制地加快。
就在这时——
王知诺的手轻轻贴上了他的后背。
相机拍不到这个动作,可陈武桢的脊背却猛地绷紧了。那只手并不紧贴,只是虚虚地搭着,可他却清晰地感受到——
她的掌心是潮湿的。
那是少女紧张时渗出的薄汗,温热而隐秘,像某种无声的试探。
陈武桢的耳根瞬间烧了起来,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他不敢动,甚至不敢侧头看她一眼,只能僵硬地盯着镜头,假装若无其事。
“咔嚓。”
快门声响起,画面定格。
王知诺迅速收回手,脸上依旧带着笑,可眼底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她故作轻松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谢啦!”
陈武桢点点头,匆匆说了句“不客气”,然后几乎是落荒而逃。他快步走向教学楼,一路上和几个同学打了招呼,可脑子里全是刚才那一瞬的触感——
那只潮湿的手,那个短暂的眼神。
他不敢细想那意味着什么,也不敢回头看王知诺是否还在望着他。直到拐过走廊,他才终于松了口气,可心里却莫名涌上一股愧疚——
柳晴雯……
尽管他们从未真正确定关系,可在他心里,她早就是那个不可替代的人。而现在,他竟然因为另一个女生的触碰而心跳加速,甚至……有一瞬间的动摇。
“我真是……” 他懊恼地揉了揉头发,心里像是压了块石头。
远处的花园里,王知诺站在原地,低头看着相机里的照片。她的指尖轻轻摩挲着屏幕,嘴角的笑意渐渐淡去。
她知道,这张照片,大概永远只能藏在抽屉的最底层了。
阳光依旧灿烂,风过蔷薇,花瓣簌簌落下,像一场无人知晓的心事。
……
三天后,陈武桢正在教室里整理复习资料,忽然听见门口有人喊他的名字。
“陈武桢!”
他抬头,看见王知诺站在那里,手里捏着一个牛皮纸信封,冲他晃了晃。
“照片洗出来了,给你一张。”
她走过来,把信封递给陈武桢,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眼神却有些闪烁,像是藏着什么没说出口的话。
陈武桢接过信封,礼貌地道了谢。指尖触到纸面的瞬间,他忽然有些恍惚——上一次收到照片,还是柳晴雯寄来的那张未开封的照片。
而现在,他手里拿着的,却是和另一个女生的合影。
王知诺似乎察觉到了他的走神,轻轻咳嗽了一声,说:“你……看看?”
陈武桢回过神来,点点头,从信封里抽出照片。
照片上的阳光很好,蔷薇花丛在背景里开得热烈,他站得笔直,表情略显僵硬,而王知诺站在他旁边,微微侧着头,笑容明媚。
——本该是一张很美好的毕业留念。
可陈武桢看着照片,心里却像被什么东西轻轻刺了一下。
他忽然想起柳晴雯。
如果站在他身边的是她,会是什么样子?
她大概会穿着什么样的衣服呢,或许马尾辫随着动作轻轻晃动,或许还会因为害羞而微微低头,睫毛在阳光下投下一小片阴影……
可现实是,他们连一张合影都没有。
陈武桢甚至不确定,高考结束后,他和柳晴雯还能不能见面。
想到这里,胸口忽然闷得发疼。
王知诺一直观察着陈武桢的表情,见他盯着照片不说话,忍不住问:“怎么了?拍得不好吗?”
陈武桢这才回过神,勉强笑了笑:“没有,挺好的。”
陈武桢的语气很平静,可王知诺却敏锐地察觉到了什么。
她的笑容淡了几分,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低声说:“那……你留着吧,就当是纪念。”
陈武桢点点头,把照片重新塞回信封,动作有些仓促,像是怕被人看穿心事。
王知诺咬了咬唇,忽然问:“你……毕业后有什么打算?”
陈武桢怔了一下,随即回答:“等成绩出来,再看吧。”
他的语气很淡,目光却不自觉地飘向窗外——那里是北方,柳晴雯父母做生意所在的城市,之前柳晴雯在信里说过,想去父母所在的城市。
王知诺顺着他的视线望去,似乎明白了什么。
她的眼神黯了黯,但很快又扬起一个笑容:“那……祝你一切顺利。”
说完,王知诺转身离开,背影在走廊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单薄。
陈武桢望着王知诺远去,心里莫名有些愧疚。
陈武桢知道王知诺或许期待着什么,可他给不了。
他的心里,早就住进了一个人。
低头看着手里的照片,陈武桢轻轻叹了口气,把它夹进了日记本里——和柳晴雯的信放在一起。
一个未拆的承诺,一张未圆的合影。
青春里那些懵懂的情感遗憾是什么呢
大概就是是走廊擦肩时攥紧的衣角,是作业本叠在一起时的心跳,是课堂上偷看对方侧脸时假装在记笔记。
是明明有千万次机会开口,却总是在对视的瞬间慌乱低头,最后只剩下一本写满TA名字的草稿纸,和毕业照上永远隔着的几排人影。
是熬夜写又撕掉的情书,是愚人节那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