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被遗忘的牺牲-《末日时钟:循环与永恒的史诗》

  冰冷的怒火在陆沉血管中奔流,关于助手小王背叛的真相像毒液般灼烧着他的神经。然而,就在这愤怒即将吞噬全部心神的刹那,能量共鸣——那与晶体深度连接后变得更加敏锐的感知——再次传来了新的悸动。

  并非来自外界日益逼近的威胁,而是源自他刚刚接触过的、那份加密数据的更深处。仿佛在回应他对“背叛”的强烈情绪波动,数据流中一段被多重加密、标记为【最高密级:伦理委员会·事故记录A-01】的隐藏文件,悄然解锁,流淌进他的意识。

  眼前的引擎舱景象模糊、淡化,被一段更加久远、更加尘封的记忆回响所覆盖…

  ---

  时间: “末日时钟”项目初期。蓝色晶体的潜能刚刚被初步认知,狂热与恐惧并存。

  地点:先锋科技前身,某高度机密的地下研究基地。环境远比后来的实验室简陋,设备粗犷,空气中弥漫着高压电弧和未知能量的刺鼻气味。

  年轻的陈博士(那时他还头发浓密,眼中燃烧着纯粹的科学激情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正站在主控制台前,眉头紧锁。他的旁边,站着一位气质沉静、眼神锐利的女性科学家——李琟。她是项目初期的核心成员之一,以惊人的直觉和对能量异常的天赋感知而闻名,也是少数对晶体持有强烈敬畏态度的人。

  “能量读数还在攀升,陈!已经远远超出安全阈值!”李琟的声音带着压不住的焦急,手指飞快地划过传感器屏幕,上面一条代表晶体内部能量的曲线正以可怕的角度直线飙升,发出刺耳的警报。

  “我知道!但减速程序没有响应!就像…就像它自己在拒绝关闭!”年轻的陈博士用力砸了一下控制台,额角渗出汗珠。这次实验旨在测试晶体的能量输出上限,但显然,他们远远低估了这个“礼物”的危险性。

  “是共振失控!”李琟猛地抬头,看向隔离场中的蓝色晶体,它此刻发出的光芒不再是稳定的幽蓝,而是以一种危险的频率疯狂闪烁,仿佛一颗躁动的心脏,“它内部的某种机制被意外激活了!它在吸收实验能量,正向某个临界点冲刺!”

  “临界点?什么临界点?”

  “不知道!但模型预测…一旦达到,释放的能量足以将整个基地乃至上方城市从地图上抹去!”李琟的脸色惨白。

  控制室内乱作一团,技术人员疯狂尝试各种紧急预案,但全部无效。绝望的气氛如同冰冷的潮水迅速蔓延。隔离场开始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墙壁上的防护矩阵出现裂痕。

  “必须立刻进行物理隔绝!手动注入中和剂!”陈博士吼道,目光投向隔离场旁那个需要两人同时操作、极其危险的手动控制台。

  “来不及了!从准备到注入至少需要三分钟!能量峰值还有不到九十秒!”一名技术员绝望地喊道。

  九十秒。注定失败的倒计时。

  就在所有人被绝望冻结的时刻,李琟却异常地冷静下来。她快速看了一眼能量曲线图,又看了一眼那疯狂闪烁的晶体,眼中闪过一系列复杂的计算和…决绝。

  “有一个办法…”她轻声说,声音却清晰地压过了警报声,“不是中和…是引导和…转移。”

  “怎么引导?!”陈博士急切地问。

  “需要一个…共鸣度足够高的载体…主动接入能量流,在它内部制造一个极短路的‘能量漩涡’,迫使大部分能量向内坍缩而非向外爆发…”李琟语速极快,眼神亮得吓人,“就像给即将爆炸的高压锅一个定向的泄压口…但泄压口本身…”

  “…会被彻底摧毁。”陈博士接上了她的话,心脏骤冷。他瞬间明白了她的意图。“不!李琟!绝对不行!我们再想别的办法!”

  “没有别的办法了!陈!”李琟抓住他的手臂,力道大得惊人,眼神灼灼地盯着他,“这是唯一能最小化伤亡的方式!计算显示,如果成功,能量将被约束在基地下层,最多造成结构性坍塌,但能保住上面成千上万的人!代价…只是一个。”

  “那也不能是你!”陈博士几乎是在嘶吼,“我们可以抽签!或者…”

  “我的共鸣度最高!成功率最大!没有时间争论了!”李琟猛地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记住数据!记住能量坍缩的模式!这可能是未来控制它的关键!”

  她深深看了一眼陈博士,那眼神复杂无比——有对科学的追求,有对生命的负责,有对未知的恐惧,但更多的是一种不容动摇的决绝。

  “告诉我的女儿…妈妈爱她…还有…我很抱歉…”

  说完,她猛地推开陈博士,如同一道离弦之箭,冲向了那条通往隔离场的、充满致命辐射和能量溢出的危险通道!

  “李琟!回来!”陈博士的嘶吼被淹没在更加尖锐的警报声中。

  他们无法看到隔离场内部的具体情景。只看到监测屏幕上,那条疯狂攀升的能量曲线,在达到一个令人窒息的高度后,突然以一个极其不自然的、近乎直角的方式猛地向下折返!

  同时,整个基地剧烈震动,低沉的、仿佛来自地心深处的闷响传来。灯光熄灭,备用照明亮起,控制台上大部分屏幕瞬间黑屏或雪花一片。

  剧烈的能量风暴持续了大约十秒。

  然后,一切归于死寂。

  警报声停了。能量读数断崖式跌落至接近零。

  隔离场的方向,只剩下一片狼藉和弥漫的烟尘。

  当惊魂未定的人们终于能够进入那片区域时,只找到了李琟留下的部分个人物品和一些已经碳化的、无法辨认的组织残留…

  她用自己的身体和意识作为最后的阀门,强行扭转了一场注定发生的灾难。她的牺牲,为项目争取了时间,提供了宝贵到极致的数据(能量向内坍缩的模式),也埋下了后来“循环”方案的种子——一种更加温和、但同样残酷的“遏制”措施。

  而这段记忆,因为其巨大的悲剧性和伦理争议,被陈博士和极少数知情人深深埋藏,加密封存,成为了一个被遗忘的牺牲。

  ---

  记忆回响缓缓消退。

  陆沉重新“看”到了引擎舱冰冷的金属墙壁,听到了身后林薇和技术员紧张的呼吸声。

  但他已不再是片刻前的他。

  沸腾的怒火熄灭了,被一种更深沉、更浩大的悲恸和敬意所取代。小王卑鄙的背叛依旧存在,但此刻,它被放置在一个更宏大的背景之下——人类在面对远超自身理解的力量时,所展现出的卑劣与崇高,渺小与伟大,竟如此交织。

  李琟的牺牲,陈博士深深的愧疚和背负的秘密,那些早期研究者面对未知时的恐惧与勇气…这一切,都与他的365次循环,与林薇的坚持,与所有倒下的战友,连接成了一条沉重而悲壮的时间线。

  他们都不是完人,都犯过错,都曾迷茫恐惧,但在最关键的时刻,总有人愿意站出来,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

  手中的蓝色晶体碎片微微发热,仿佛也在哀悼那位最初尝试理解并最终为它牺牲的智者。

  陆沉缓缓抬起头,望向窗外那越来越清晰的、巨大而神秘的起源神殿轮廓。眼中的寒焰已然化作一种沉静的、如同深海般的决心。

  “不止是为了我们,”他轻声开口,声音沙哑却蕴含着前所未有的力量,“也是为了所有被遗忘的牺牲者。”

  被记起的牺牲,赋予了战斗以更深的意义。

  通往神殿的最后道路,在脚下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