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轿车带来的监视感,如同阴云般笼罩在临时住所的上空。陆沉没有再将这种不安表露出来,但在林薇看不到的角落,他的警惕性提到了最高。他深知,坐以待毙只会让危险不断逼近。对方在暗处,拥有资源和耐心,而他和林薇如同暴露在旷野上的靶子。必须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
第一步,就是彻底切断与过去的联系,让可能的追踪者失去明确的目标。他们现有的“新身份”是之前为了躲避时空科技眼线而仓促准备的,在官方调查中或许勉强过关,但面对专业且可能拥有非常规手段的对手,恐怕远远不够。
他需要更彻底、更专业的“消失”。
这需要帮助。而他能想到的、唯一可能提供这种帮助的地方,就是那个鱼龙混杂、只认钱不认人的地下信息市场。虽然上次的经历以背叛和逃亡告终,但那里依然是获取非常规资源和信息的唯一渠道。只是,他必须更加小心,而且不能再亲自露面。
林薇的身体恢复进入了平台期,需要的是静养和时间。陆沉以“寻找更稳定工作和长期住所”为由,减少了外出频率,将更多时间留在家里陪伴她,同时开始秘密筹划。
他利用之前藏匿的、极少量的备用现金(爆炸中侥幸保存下来的),通过极其迂回的方式,购买了一部无法追踪的廉价预付费手机和一个不记名的上网卡。网络连接地点选在远离住所的多个公共图书馆或咖啡馆,每次使用时间极短,且利用公共网络进行多次跳转。
在虚拟世界的阴影角落里,他小心翼翼地释放出信息:需要一套全新的、毫无破绽的身份证明文件,以及相关的背景履历,要求最高级别的保密和品质。接头和交易方式必须绝对安全。
等待回应的日子是焦灼的。他每天照顾林薇的起居,陪她做康复训练,表面平静,内心却时刻关注着那部沉默的预付费手机。他不敢频繁查看,以免暴露信号位置。
一周后,手机终于震动了一下,收到一条加密的、阅后即焚的信息。只有一个时间和一个坐标,以及一个简单的识别暗号。地点是城市另一端的一个废弃货运码头,时间是深夜。
风险极大。这可能是陷阱,就像上次一样。但也是目前唯一的机会。
陆沉没有犹豫。他提前对林薇谎称有一个夜班临时工作的面试机会,需要晚上出去一趟。林薇虽然担忧,但看到他眼中对“开始新生活”的渴望(这渴望半真半假),还是选择了支持,只是反复叮嘱他注意安全。
深夜,陆沉换上一身深色的旧衣服,戴上帽子和口罩,利用对城市监控死角的记忆(部分源于循环时期的观察),如同幽灵般穿梭在夜色中,前往约定的码头。
废弃的货运码头弥漫着铁锈和海水的腥咸气味。巨大的龙门吊在月光下投下狰狞的阴影,废弃的集装箱如同冰冷的墓群。海风呼啸,掩盖了细微的声响。
陆沉按照指示,走到第三个堆叠的集装箱缝隙间,发出了约定的暗号——用石子有节奏地敲击铁皮。
片刻死寂后,一个黑影从更高的集装箱顶悄无声息地滑落,站在他面前。对方同样全身包裹在黑暗里,只露出一双在夜色中锐利如鹰的眼睛。没有废话,对方直接递过来一个厚厚的防水文件袋。
“资料在里面。背景干净,履历可查,数字痕迹也做了相应处理。钱。”对方的声音低沉沙哑,言简意赅。
陆沉将装有现金的信封递过去。对方看都没看,揣入怀中,同时将文件袋塞给陆沉。
“提醒你一句,”黑影转身欲走,却又停下,头也不回地说,“最近风声紧,有些‘古老’的账户和身份查询活动异常活跃。你要的这东西,级别不低,自己小心。”
说完,黑影几个起落,便消失在集装箱群的阴影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陆沉握紧手中的文件袋,心脏狂跳。对方最后的提醒,印证了他的猜测——确实有势力在 systetically(系统性地)搜寻着什么。是针对所有爆炸幸存者的常规调查?还是……更有针对性的追查?
他不敢久留,迅速按原路撤离,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回到了住所。林薇还在熟睡,对他短暂的离开毫无察觉。
在卫生间微弱的灯光下,陆沉打开了文件袋。里面是两套近乎完美的身份证、社保卡、驾驶证,甚至还有几张对应的、看起来有些年头的会员卡和收据作为“生活痕迹”佐证。名字、出生地、教育背景、工作经历都天衣无缝,与他和林薇的年龄、外貌特征基本吻合,却又与他们的过去彻底割裂。就连数字档案,卖家也声称进行了深度的伪造和植入,足以应对一般层面的核查。
看着这些证件上陌生的名字和照片,陆沉感到一种复杂的情绪。这代表着一种决绝的告别,与过去的陆沉和林薇彻底告别。他们将成为另外两个人,生活在阳光照不到的阴影缝隙里。
但这是必要的代价。为了安全,为了活下去。
第二天,他开始有计划地、不引人注意地更换生活中的痕迹。用新身份办理了新的预付费手机卡,注册了新的电子邮箱(只在公共网络使用),逐渐淘汰旧的物品。他教导林薇记住新的名字和基本背景故事,解释说这是为了彻底摆脱爆炸带来的麻烦和可能的骚扰,开始真正全新的生活。林薇虽然有些困惑和伤感,但出于对陆沉的信任和对安宁的渴望,她还是努力配合着。
这个过程缓慢而细致,如同给一件珍贵的瓷器重新上釉,小心翼翼,生怕出现任何裂痕。
拥有了更稳固的“新身份”,如同穿上了一层伪装。这并不能完全消除危险,但至少增加了追踪者的难度,为他们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陆沉站在窗边,看着楼下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他们穿着新身份的外衣,混迹其中,看似普通,却背负着沉重的秘密和无法言说的能力。
他们是幸存者,也是隐匿者。
新身份给了他们一层保护壳,但也将他们更深地推向了台面之下。未来的路,注定要在光明与黑暗的夹缝中穿行。
而陆沉知道,这层伪装只是开始。他必须利用这争取到的时间,尽快弄清楚追踪者的来历和目的,并真正掌握自己身上那愈发清晰的时间碎片能力。
被动防御的时代,即将过去。
第一步,就是彻底切断与过去的联系,让可能的追踪者失去明确的目标。他们现有的“新身份”是之前为了躲避时空科技眼线而仓促准备的,在官方调查中或许勉强过关,但面对专业且可能拥有非常规手段的对手,恐怕远远不够。
他需要更彻底、更专业的“消失”。
这需要帮助。而他能想到的、唯一可能提供这种帮助的地方,就是那个鱼龙混杂、只认钱不认人的地下信息市场。虽然上次的经历以背叛和逃亡告终,但那里依然是获取非常规资源和信息的唯一渠道。只是,他必须更加小心,而且不能再亲自露面。
林薇的身体恢复进入了平台期,需要的是静养和时间。陆沉以“寻找更稳定工作和长期住所”为由,减少了外出频率,将更多时间留在家里陪伴她,同时开始秘密筹划。
他利用之前藏匿的、极少量的备用现金(爆炸中侥幸保存下来的),通过极其迂回的方式,购买了一部无法追踪的廉价预付费手机和一个不记名的上网卡。网络连接地点选在远离住所的多个公共图书馆或咖啡馆,每次使用时间极短,且利用公共网络进行多次跳转。
在虚拟世界的阴影角落里,他小心翼翼地释放出信息:需要一套全新的、毫无破绽的身份证明文件,以及相关的背景履历,要求最高级别的保密和品质。接头和交易方式必须绝对安全。
等待回应的日子是焦灼的。他每天照顾林薇的起居,陪她做康复训练,表面平静,内心却时刻关注着那部沉默的预付费手机。他不敢频繁查看,以免暴露信号位置。
一周后,手机终于震动了一下,收到一条加密的、阅后即焚的信息。只有一个时间和一个坐标,以及一个简单的识别暗号。地点是城市另一端的一个废弃货运码头,时间是深夜。
风险极大。这可能是陷阱,就像上次一样。但也是目前唯一的机会。
陆沉没有犹豫。他提前对林薇谎称有一个夜班临时工作的面试机会,需要晚上出去一趟。林薇虽然担忧,但看到他眼中对“开始新生活”的渴望(这渴望半真半假),还是选择了支持,只是反复叮嘱他注意安全。
深夜,陆沉换上一身深色的旧衣服,戴上帽子和口罩,利用对城市监控死角的记忆(部分源于循环时期的观察),如同幽灵般穿梭在夜色中,前往约定的码头。
废弃的货运码头弥漫着铁锈和海水的腥咸气味。巨大的龙门吊在月光下投下狰狞的阴影,废弃的集装箱如同冰冷的墓群。海风呼啸,掩盖了细微的声响。
陆沉按照指示,走到第三个堆叠的集装箱缝隙间,发出了约定的暗号——用石子有节奏地敲击铁皮。
片刻死寂后,一个黑影从更高的集装箱顶悄无声息地滑落,站在他面前。对方同样全身包裹在黑暗里,只露出一双在夜色中锐利如鹰的眼睛。没有废话,对方直接递过来一个厚厚的防水文件袋。
“资料在里面。背景干净,履历可查,数字痕迹也做了相应处理。钱。”对方的声音低沉沙哑,言简意赅。
陆沉将装有现金的信封递过去。对方看都没看,揣入怀中,同时将文件袋塞给陆沉。
“提醒你一句,”黑影转身欲走,却又停下,头也不回地说,“最近风声紧,有些‘古老’的账户和身份查询活动异常活跃。你要的这东西,级别不低,自己小心。”
说完,黑影几个起落,便消失在集装箱群的阴影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陆沉握紧手中的文件袋,心脏狂跳。对方最后的提醒,印证了他的猜测——确实有势力在 systetically(系统性地)搜寻着什么。是针对所有爆炸幸存者的常规调查?还是……更有针对性的追查?
他不敢久留,迅速按原路撤离,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回到了住所。林薇还在熟睡,对他短暂的离开毫无察觉。
在卫生间微弱的灯光下,陆沉打开了文件袋。里面是两套近乎完美的身份证、社保卡、驾驶证,甚至还有几张对应的、看起来有些年头的会员卡和收据作为“生活痕迹”佐证。名字、出生地、教育背景、工作经历都天衣无缝,与他和林薇的年龄、外貌特征基本吻合,却又与他们的过去彻底割裂。就连数字档案,卖家也声称进行了深度的伪造和植入,足以应对一般层面的核查。
看着这些证件上陌生的名字和照片,陆沉感到一种复杂的情绪。这代表着一种决绝的告别,与过去的陆沉和林薇彻底告别。他们将成为另外两个人,生活在阳光照不到的阴影缝隙里。
但这是必要的代价。为了安全,为了活下去。
第二天,他开始有计划地、不引人注意地更换生活中的痕迹。用新身份办理了新的预付费手机卡,注册了新的电子邮箱(只在公共网络使用),逐渐淘汰旧的物品。他教导林薇记住新的名字和基本背景故事,解释说这是为了彻底摆脱爆炸带来的麻烦和可能的骚扰,开始真正全新的生活。林薇虽然有些困惑和伤感,但出于对陆沉的信任和对安宁的渴望,她还是努力配合着。
这个过程缓慢而细致,如同给一件珍贵的瓷器重新上釉,小心翼翼,生怕出现任何裂痕。
拥有了更稳固的“新身份”,如同穿上了一层伪装。这并不能完全消除危险,但至少增加了追踪者的难度,为他们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陆沉站在窗边,看着楼下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他们穿着新身份的外衣,混迹其中,看似普通,却背负着沉重的秘密和无法言说的能力。
他们是幸存者,也是隐匿者。
新身份给了他们一层保护壳,但也将他们更深地推向了台面之下。未来的路,注定要在光明与黑暗的夹缝中穿行。
而陆沉知道,这层伪装只是开始。他必须利用这争取到的时间,尽快弄清楚追踪者的来历和目的,并真正掌握自己身上那愈发清晰的时间碎片能力。
被动防御的时代,即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