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帖子缘由-《穿越之,恶毒后娘的养娃攻略》

  “夫人穿上它,揽镜自顾,便如身披云霞,自成一方天地。

  心中愉悦自生,光华由内而外。

  这等气韵,无需言语,已是最动人的风情。

  夫君所慕,岂止是皮囊?

  更是夫人这份珍爱自身、光彩照人的气度与生机。

  夫妻相得,琴瑟和鸣,情浓处,水到渠成,何须刻意?”

  萧婳的话,如同最上等的香露,一滴一滴,浸润着贵妇们被礼教束缚的心田。

  萧婳没有教她们如何“讨好”男人,而是点醒了她们如何“悦己”。

  如何在夫妻相处中找回被忽略的“情致”与“趣味”。

  如何将那隐秘的欲望转化为夫妻和睦的滋养。

  毕竟她的身份曾经名动天下的花魁,在此刻非但不是减分项,反而最具说服力。

  萧婳见过世间最浮华的情爱,如今却用最雅致的话语,点醒这些高墙内的贵妇。

  几位夫人脸上的犹豫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明悟和跃跃欲试。

  她们互相对视一眼,眼中有了默契的笑意。

  方才那点因衣物大胆而产生的羞赧,在萧婳这番“夫妻情致”、“悦己方能动人”的雅论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恰在此时,苏寻衣端着一个紫檀木托盘,步履从容地走了过来。

  托盘上,几只白玉盖碗中,盛着深红的“绯云·凝玉露茶”,浓郁的茶香瞬间弥漫开来。

  “婳婳一番雅论,令人醍醐灌顶。”苏寻衣含笑,声音清越,目光扫过几位夫人明显松弛愉悦的神情。

  “夫妻之道,贵在相知相得,情意相通。

  外物之美,情致之趣,皆是锦上添花。

  夫人此刻心境澄明,正宜品此香露,定心怡神。”

  萧婳含笑退后半步,将主位让给苏寻衣。

  苏寻衣亲自将玉盏奉至几位夫人面前。

  那茶汤的暖意传来,奇异的玫瑰暖香钻入鼻端,沁人心脾。

  几位夫人欣然落座,捧起玉盏。

  侍郎夫人轻啜一口,感受着那暖,方才因萧婳话语而微澜的心彻底平静下来,只余一片舒畅。

  她看向苏寻衣,又看了看一旁娴静的萧婳,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欣赏与满意:“苏夫人这绯云阁,果然步步玄机。

  所售之物,匠心独具,所用之人,更是慧眼如炬。

  萧姑娘……”她顿了顿,目光落在萧婳身上,带着深意,“真乃妙人,一番点拨,胜读十年书。”

  许夫人也笑着接口,语气轻松了许多:“正是,先前只道衣物新奇,如今才知,其中竟蕴着这般夫妻相处的情理。

  苏夫人,萧姑娘,日后这二楼雅阁,怕是要常来叨扰,多多请教了。”

  她话中“请教”二字,显然意有所指。

  苏寻衣与萧婳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雅阁内,茶香氤氲,笑语晏晏。

  方才关于大胆衣物的犹豫与羞涩,早已在萧婳洞悉人心的点化与苏寻衣恰到好处的玫瑰茶安抚下,化为宾主尽欢的融洽。

  贵妇们低声交谈着,话题从衣物的材质、设计,自然而然地延伸开去。

  间或夹杂着几句关于“如何让夫君惊喜”、“府中新得了一味安神香”之类的私语,气氛轻松而亲密。

  萧婳安静地坐在苏寻衣身旁,偶尔补充一两句关于某件衣物在不同情境下如何搭配更能增色的建议,或是某个小动作如何更能展现不经意的风情。

  点到即止,却总能引起夫人们会心的低笑和更深层次的兴趣。

  而在她们品茗谈笑、交流着那些不足为外人道的“雅趣”之时,雅阁外,那件“云上·羽衣”前,又迎来了新的客人。

  一位年轻的新婚少妇,由她的母亲陪着,正对着“云上·羽衣”,羞得连耳根都红了,手指绞着帕子,想看又不敢细看。

  萧婳的目光透过轻纱,微微侧首,对苏寻衣递去一个眼神,悄然上前。

  府城第一世家夫人刘氏捧着那温润的白玉盏,指尖感受着“绯云·凝玉露茶”的暖意,目光却忍不住再次流连在那件“云上·羽衣”上面。

  她是武将家眷,性子比旁的文官夫人更直率些。

  犹豫片刻,终是放下茶盏,带着几分试探笑意,看向主位的苏寻衣。

  “苏夫人,这绯云阁真是处处令人惊喜。

  只是这绯云帖,当真是别致又贵重。

  不瞒夫人,我家小姑子远嫁京城,前日来信,字里行间都是对这绯云帖和阁内风物的好奇艳羡。

  不知这帖子,苏夫人阁中可还有富余?

  或是需得在阁中采买多少银两的物件,方能得此信物相邀?”

  她的话问得巧妙,既表达了需求,又隐含了“愿意消费”的诚意,目光灼灼地等待着答案。

  她这一问,立刻引来了雅阁内其他几位夫人的侧目。

  许夫人也放下团扇,含笑接口:“正是呢,苏夫人。这帖子设计得如此精妙,想来得之不易吧?

  莫非是夫人精挑细选,只赠予有缘人?” 她的语气更委婉,但探究之意同样明显。

  几位夫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苏寻衣身上,雅阁内原本谈论衣物风情的气氛,悄然转到了关乎身份圈子上面。

  苏寻衣面上笑容未变,依旧清雅温煦,她执起玉壶,亲自为诸位夫人续上半盏温热的凝玉露茶,动作行云流水。

  “夫人谬赞了,这绯云帖,非是阁中售卖之物,亦非银钱可量。”

  苏寻衣轻轻一句话,便彻底否定了“充值购买”的可能性,将绯云帖的价值拔高到了金钱之外。

  她放下玉壶,目光扫过几位夫人,带着一种坦诚:“此帖之始,源自对‘知音’二字的珍重。

  诸位夫人皆知,绯云阁所重,非仅是衣饰之美,更在于一份懂得欣赏、懂得珍爱自身与生活的雅致心境。” 苏寻衣巧妙地关联了之前萧婳关于“悦己”的点化。

  “首批三十六帖,亦是寻衣一点微末心意。

  彼时正值陈夫人秋日茶宴,诸位夫人皆是识香辨味的风雅之人。

  此露初成,寻衣心中忐忑,唯恐糟蹋了天地灵物。

  便借着陈夫人的茶宴,请诸位夫人代为品鉴。

  若有合眼缘的知交好友,便以此帖相邀,开业时移步绯云阁,共赏阁内雅物,再品此露。

  寻衣当扫径烹茶,恭候大驾。

  陈夫人雅量高致,转邀懂得悦己的知音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