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这束修有点贵-《穿越之,恶毒后娘的养娃攻略》

  李荣并未察觉这暗流汹涌,他只看到沈清辞竟敢“纠缠”他尊贵的恩师,问些莫名其妙的问题,顿时勃然大怒,正要厉声呵斥。

  “咳……”

  “云亭先生”清咳一声,看了沈清辞一眼。

  缓缓道:“金石小道,浩瀚如海。

  ‘听竹’之名,或为别号,或为匠款,需见实物,方可定论。

  今日仓促,不便多言。”

  云亭先生避重就轻,语焉不详,旋即不再看沈清辞,对着抬轿的护卫沉声道:“起轿,去学院学堂。”

  紫锦轿帘纹丝不动,轿夫稳稳抬起轿杠。

  那少年也迅速收敛了异样,捧着托盘紧随其后。

  李荣见状,虽心有不甘,却也不敢违逆“恩师”,只得狠狠瞪了沈清辞一眼,丢下一句“算你走运。”,便急忙追着轿子去了。

  一行人浩浩荡荡,朝着书院深处行去。

  沈清辞站在原地,只是他负在身后的手,指尖无意识地捻了捻袖口的布料,仿佛在确认着什么。

  “清辞。”

  王景凌凑近一步,声音压得极低,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和困惑,“你刚才,那方印,还有他那反应?”

  沈清辞收回目光,看向王景凌,嘴角向上弯起一个极淡的弧度。

  “没什么。”他声音平淡,仿佛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

  “只是觉得,那位少年捧着的田黄印纽上的云龙,爪子似乎过于锋利了些,少了几分古印该有的圆融气韵。”

  沈清辞顿了顿,目光再次投向“云亭先生”消失的方向,“至于‘听竹’,或许,是我想多了吧。”

  学堂内,气氛近乎凝滞。

  山长柳夫子此刻率书院仅有的三位教习和全体学子,恭敬地垂手肃立。

  柳夫子的目光平静地落在主位“云亭先生”身上,带着学者特有的审视与一丝疑虑。

  “云亭先生”端坐太师椅,并未立刻言语,目光缓缓扫过堂下。

  当掠过那些穿着打补丁衣衫、面色因长期清苦而略显菜色、却眼神晶亮的寒门学子时,眼中闪过嫌弃,旋即又被那高远出尘的气质覆盖。

  “闻林书院,松柏为伴,书声入云,清幽之地,难得。”他终于开口,开场白颇为得体,引得不少学子眼中光芒更盛。

  柳夫子微微欠身:“云亭先生谬赞。

  山野小院,能得先生亲临,实乃蓬荜生辉。

  不知今日云亭先生到此,欲以何教我书院学子?” 话语恭敬,却单刀直入,带着读书人特有的耿直。

  “云亭先生”唇角牵动了一下,似乎对柳夫子的直接略感意外。

  他目光投向身侧的李荣。

  李荣立刻会意,上前一步,朗声道:“恩师心系后学,尤怜寒窗之苦。

  今日亲临,一则为观书院气象,二则……”

  李荣顿了顿,脸上浮现出悲天悯人的神色,“恩师观诸学子所用之物,砚秃笔秃,纸劣墨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此非学子之过,实乃,机缘未至也。”

  李荣转身,恭敬地对“云亭先生”道:“恩师游历天下,所藏典籍孤本、文房至宝甚多。

  弟子斗胆,恳请恩师慈悲,可否赐下些许机缘?

  若有学子能得恩师一两件旧物熏陶,或蒙恩师于其所持典籍之上题写批注、钤印留念,得恩师点化,必能学业精进。” 言辞恳切,仿佛字字发自肺腑。

  “云亭先生”微微阖目,仿佛在权衡。

  堂下学子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尤其是那些家境贫寒的,若能得大儒批注过的书,那简直是梦寐以求的圣物,

  良久,云亭先生才缓缓睁眼:“荣儿赤诚,吾心甚慰。

  罢了。”

  他示意身侧少年。

  少年上前,将一直捧着的砚台置于堂中条案上。

  “此砚‘松风古月’,伴吾多年,今日便置于闻林书院,以彰向学之心。”

  云亭先生声音温润,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在柳夫子身上。

  “凡书院学子,若有诚心向学、资质尚可者,献上束修一千两,吾可亲笔为其所持典籍孤本或精良拓片,题写批注、钤印留念。

  所题批注,乃吾毕生所学之精粹,或可助其参悟关隘。” 他顿了顿,补充道,“荣儿,此事由你协助,务求公允。”

  一千两!!!

  这三个字如同冰水,瞬间浇灭了堂下绝大多数寒门学子眼中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

  许多人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眼中的光芒黯淡下去,只剩下巨大的失落和无力感。

  一千两,对他们而言,是全家不吃不喝劳作几十年也未必能攒下的巨款。

  刚才那点对大儒亲笔批注的奢望,此刻显得如此可笑。

  整个书院陷入一片死寂。

  只有李荣和少年站在那里,一个面带不屑,一个面无表情。

  柳夫子的眉头皱了起来。

  他身后三位教习也面面相觑,眼中流露出惊愕失望。

  这?这与他们想象中淡泊名利、提携后进的大儒风范,似乎相去甚远。

  时间一点点过去,书院依旧一片沉默。

  没有一个学子站出来。

  那些渴望的眼神,此刻都化作了深深的窘迫和难堪,纷纷低下头,不敢再看条案上那方端砚,也不敢再看主位上的大儒。

  李荣脸上有些挂不住了,他焦急地扫视学子,最终落在一个穿着相对体面的学子身上。

  那学子名叫孙富,此刻正低着头,手指紧紧攥着衣角,显然内心很挣扎。

  李荣清了清嗓子,意有所指地看向孙富:“孙兄,你家中那本祖传的《文心雕龙》残卷,不是一直苦于无人能解其一吗?

  今日天赐良机……” 他刻意加重了“残卷”二字。

  随后云亭先生讲了一些自己对《文心雕龙》的见解。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在孙富身上。

  孙富身体一僵,脸涨得通红,他抬起头。

  看看条案上的砚台,又看看主位上闭目养神的“云亭先生”,再看看身边同窗们或同情或复杂的目光,最后看向山长柳夫子。

  柳夫子的眼神平静,却带着一种无声的压力。

  孙富挣扎了许久,额角都冒出了细汗,最终猛地低下头,带着羞愧和决绝:“学生才疏学浅,恐难承先生厚爱,不敢奢求。”

  说罢,他几乎将头埋进了胸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