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分明就是一个刚从山旮旯里钻出来、没见过世面、被吓得手足无措的乡野村夫。
赫连风甚至能想象出他平时在山里砍柴的样子。
这样的人,会是那个传闻中剑法卓绝、心思缜密的沈诀?
绝无可能,定是手下人办事不力,张冠李戴。
把个同名同姓或者特征相似的粗鄙村夫当成了大将军。
赫连风心中冷笑,暗骂手下废物,白白浪费了他一番布置和期待。
他瞬间对眼前这个“沈诀”失去了所有兴趣,连多看一眼都嫌污眼。
娇娇念经般念着道歉词,怨毒的目光却在萧婳身上缠绕。
酒过三巡,赫连风放下酒杯,看向萧婳:“萧姑娘,前日赠你的那对耳坠,可还喜欢?
今日怎不见佩戴?可是不合心意?”
萧婳飞快抬眼看了赫连风一眼:“赫连公子厚赠,太过贵重,萧婳受之有愧。
那耳坠太精美了,唯恐保管不善,有负赫连公子心意,所以寻了个珍宝盒子,存放起来了。” 惶恐不安,矛盾心虚,被萧婳演得淋漓尽致。
赫连风看着萧婳的“惶恐”,心中笃定蛊引已生但她不知道,满意地笑了:“无妨,珍藏也好。
待萧姑娘何时觉得合适了再佩戴便是。”
他不再关注耳坠,目光随意又随意扫过沈砚安,心中再无半分试探的兴致。
只觉得此人杵在这里实在碍眼,但又感觉怪怪的,说不上来。
赫连风象征性地问了一句,语气带着上位者对蝼蚁的敷衍:“这位沈公子,看着倒是老实本分。”
苏寻衣神色如常,语气平淡地介绍,“我相公确实老实,就是笨了点。
我看他一把子力气,人也还算忠厚,就每天让他在家里干干农活,砍砍柴。
家里面的地也需要人照看着,咱们乡下人,最是看中土地了,让他干点粗活。
让赫连公子见笑了。” 苏寻衣随意编造了一个与眼前这个“沈砚安”的形象完美契合的借口。
“沈砚安”听到提起自己,似乎更加惶恐。
笨拙地站起身想行礼,却不小心带倒了面前的空酒杯,哐当一声脆响。
他手忙脚乱地去扶,黝黑的脸上涨得通红,嘴里发出含糊不清的、带着浓重乡音的“对不住,我,我不是故意的……”
那副笨拙失措、上不得台面的样子,让赫连风身边几个侍卫都忍不住露出鄙夷的嗤笑。
赫连风眼中最后一丝疑虑也彻底烟消云散,只剩下浓浓的不耐和对苏寻衣“看人眼光”的轻视。
他挥挥手,像是驱赶一只苍蝇:“无妨,坐下吧。”
甚至懒得再看沈砚安第二眼。
沈砚安如蒙大赦,笨拙地坐回位置,依旧低着头,仿佛要把自己埋进地缝里。
然而,在低垂的眼帘和头发的遮掩下,不动声色地将揽月轩内的一切尽收眼底。
赫连风身后侍立的三名贴身护卫的站位、呼吸节奏、腰间佩刀的样式、虎口的老茧厚度。
侍奉酒水的侍女手指的灵活度、步履的轻重。
揽月轩四角看似普通的装饰花瓶摆放的角度、窗外花木间极细微的不自然晃动。
尤其赫连风本人以及他身边一个穿着深蓝色劲装、腰间挂着一个不起眼黑色小皮囊的护卫。
此人手指关节异常粗大,指甲边缘泛着不正常的青紫色,极可能是擅长用蛊或用毒之人。
所有细节刻入沈砚安的脑海。
他表面上依旧是一个惶恐不安、笨手笨脚的山野村夫,内心却飞速分析着每一个潜在的危险和随时逃走。
言轩言锦的“幻踪粉”已悄然附着在萧婳的衣袂上,只待一个契机,便能将赫连风精心布置的追踪之网,导向他们预设的陷阱。
就看赫连风什么时候动手了。
赫连风见最大的“疑点”不过是个无足轻重的村夫,彻底放松下来。
注意力重新回到萧婳身上,眼神中的志在必得更加赤裸。
他开始谈论一些风雅趣事,试图拉近距离。
珍馐美馔流水般呈上,墙上挂着一幅意境深远的《秋山问道图》,墨色淋漓。
“苏夫人,萧姑娘,请看此画。”赫连风抬手。
“此乃前朝隐逸大家石涛真迹,笔触空灵,意境超脱。
画中高士于秋山访道,遗世独立。
然其风骨气度,纵使隐于林泉,亦如锥处囊中,锋芒自显,岂是凡俗浊物可堪比拟?”
赫连风语速平缓,目光却似有若无地扫过萧婳的脸。
萧婳依言抬眸,目光落在那幅古画上,眼底流露出纯粹的欣赏与向往:“赫连公子高见。
画中高士,心远地自偏,这份超然物外的气韵,确非尘俗可掩。”
萧婳声音清越,对赫连风话中那“锥处囊中”、“锋芒自显”的尖锐隐喻,恍若未闻。
腕间玉镯随着她抬手轻抚鬓角的动作自然晃动,温润的光泽下,不见丝毫异样。
赫连风心念微动,面上笑容不变,话锋却悄然一转:“苏夫人以为如何?
这世间万物,真伪难辨。
然真金不怕火炼,真迹自有其独一无二之‘气韵’,纵使蒙尘,亦非赝品可仿。
反之,若存心遮掩,画虎不成反类犬,徒增笑柄罢了。”
赫连风意有所指,目光再次锁住萧婳,试图从她细微的神情变化中捕捉到一点点与引香相关的东西。
苏寻衣从容举杯,浅啜一口,接口道:“赫连公子所言极是。
真伪之道,存乎一心。
慧眼如炬者,自能拨云见日。
至于遮掩,我倒觉得,有时非是刻意为之,或是明珠暗投,或是身不由己,不得已而为之。”
苏寻衣四两拨千斤,将话题引向更空泛的哲理,目光坦然,毫无闪躲。
萧婳更是完全沉浸在那古画的意境之中,对赫连风言语间的机锋置若罔闻。
这份淡然,反而让赫连风心中那点笃定,生出了一丝裂缝。
他的蛊引,是被发现了,还是她根本不知情?
就在气氛微妙之际,一名布菜的侍女,仿佛脚下被什么绊了一下,手中盛着精致荷花酥的玉碟猛地一倾。
“哎呀。”侍女惊呼。
赫连风甚至能想象出他平时在山里砍柴的样子。
这样的人,会是那个传闻中剑法卓绝、心思缜密的沈诀?
绝无可能,定是手下人办事不力,张冠李戴。
把个同名同姓或者特征相似的粗鄙村夫当成了大将军。
赫连风心中冷笑,暗骂手下废物,白白浪费了他一番布置和期待。
他瞬间对眼前这个“沈诀”失去了所有兴趣,连多看一眼都嫌污眼。
娇娇念经般念着道歉词,怨毒的目光却在萧婳身上缠绕。
酒过三巡,赫连风放下酒杯,看向萧婳:“萧姑娘,前日赠你的那对耳坠,可还喜欢?
今日怎不见佩戴?可是不合心意?”
萧婳飞快抬眼看了赫连风一眼:“赫连公子厚赠,太过贵重,萧婳受之有愧。
那耳坠太精美了,唯恐保管不善,有负赫连公子心意,所以寻了个珍宝盒子,存放起来了。” 惶恐不安,矛盾心虚,被萧婳演得淋漓尽致。
赫连风看着萧婳的“惶恐”,心中笃定蛊引已生但她不知道,满意地笑了:“无妨,珍藏也好。
待萧姑娘何时觉得合适了再佩戴便是。”
他不再关注耳坠,目光随意又随意扫过沈砚安,心中再无半分试探的兴致。
只觉得此人杵在这里实在碍眼,但又感觉怪怪的,说不上来。
赫连风象征性地问了一句,语气带着上位者对蝼蚁的敷衍:“这位沈公子,看着倒是老实本分。”
苏寻衣神色如常,语气平淡地介绍,“我相公确实老实,就是笨了点。
我看他一把子力气,人也还算忠厚,就每天让他在家里干干农活,砍砍柴。
家里面的地也需要人照看着,咱们乡下人,最是看中土地了,让他干点粗活。
让赫连公子见笑了。” 苏寻衣随意编造了一个与眼前这个“沈砚安”的形象完美契合的借口。
“沈砚安”听到提起自己,似乎更加惶恐。
笨拙地站起身想行礼,却不小心带倒了面前的空酒杯,哐当一声脆响。
他手忙脚乱地去扶,黝黑的脸上涨得通红,嘴里发出含糊不清的、带着浓重乡音的“对不住,我,我不是故意的……”
那副笨拙失措、上不得台面的样子,让赫连风身边几个侍卫都忍不住露出鄙夷的嗤笑。
赫连风眼中最后一丝疑虑也彻底烟消云散,只剩下浓浓的不耐和对苏寻衣“看人眼光”的轻视。
他挥挥手,像是驱赶一只苍蝇:“无妨,坐下吧。”
甚至懒得再看沈砚安第二眼。
沈砚安如蒙大赦,笨拙地坐回位置,依旧低着头,仿佛要把自己埋进地缝里。
然而,在低垂的眼帘和头发的遮掩下,不动声色地将揽月轩内的一切尽收眼底。
赫连风身后侍立的三名贴身护卫的站位、呼吸节奏、腰间佩刀的样式、虎口的老茧厚度。
侍奉酒水的侍女手指的灵活度、步履的轻重。
揽月轩四角看似普通的装饰花瓶摆放的角度、窗外花木间极细微的不自然晃动。
尤其赫连风本人以及他身边一个穿着深蓝色劲装、腰间挂着一个不起眼黑色小皮囊的护卫。
此人手指关节异常粗大,指甲边缘泛着不正常的青紫色,极可能是擅长用蛊或用毒之人。
所有细节刻入沈砚安的脑海。
他表面上依旧是一个惶恐不安、笨手笨脚的山野村夫,内心却飞速分析着每一个潜在的危险和随时逃走。
言轩言锦的“幻踪粉”已悄然附着在萧婳的衣袂上,只待一个契机,便能将赫连风精心布置的追踪之网,导向他们预设的陷阱。
就看赫连风什么时候动手了。
赫连风见最大的“疑点”不过是个无足轻重的村夫,彻底放松下来。
注意力重新回到萧婳身上,眼神中的志在必得更加赤裸。
他开始谈论一些风雅趣事,试图拉近距离。
珍馐美馔流水般呈上,墙上挂着一幅意境深远的《秋山问道图》,墨色淋漓。
“苏夫人,萧姑娘,请看此画。”赫连风抬手。
“此乃前朝隐逸大家石涛真迹,笔触空灵,意境超脱。
画中高士于秋山访道,遗世独立。
然其风骨气度,纵使隐于林泉,亦如锥处囊中,锋芒自显,岂是凡俗浊物可堪比拟?”
赫连风语速平缓,目光却似有若无地扫过萧婳的脸。
萧婳依言抬眸,目光落在那幅古画上,眼底流露出纯粹的欣赏与向往:“赫连公子高见。
画中高士,心远地自偏,这份超然物外的气韵,确非尘俗可掩。”
萧婳声音清越,对赫连风话中那“锥处囊中”、“锋芒自显”的尖锐隐喻,恍若未闻。
腕间玉镯随着她抬手轻抚鬓角的动作自然晃动,温润的光泽下,不见丝毫异样。
赫连风心念微动,面上笑容不变,话锋却悄然一转:“苏夫人以为如何?
这世间万物,真伪难辨。
然真金不怕火炼,真迹自有其独一无二之‘气韵’,纵使蒙尘,亦非赝品可仿。
反之,若存心遮掩,画虎不成反类犬,徒增笑柄罢了。”
赫连风意有所指,目光再次锁住萧婳,试图从她细微的神情变化中捕捉到一点点与引香相关的东西。
苏寻衣从容举杯,浅啜一口,接口道:“赫连公子所言极是。
真伪之道,存乎一心。
慧眼如炬者,自能拨云见日。
至于遮掩,我倒觉得,有时非是刻意为之,或是明珠暗投,或是身不由己,不得已而为之。”
苏寻衣四两拨千斤,将话题引向更空泛的哲理,目光坦然,毫无闪躲。
萧婳更是完全沉浸在那古画的意境之中,对赫连风言语间的机锋置若罔闻。
这份淡然,反而让赫连风心中那点笃定,生出了一丝裂缝。
他的蛊引,是被发现了,还是她根本不知情?
就在气氛微妙之际,一名布菜的侍女,仿佛脚下被什么绊了一下,手中盛着精致荷花酥的玉碟猛地一倾。
“哎呀。”侍女惊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