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清早,苏寻金就乘着王叔的驴车,来到了镇子上,先是去找了温玉心。
两个人一同出来,温玉心拿了几张地契,递给苏寻衣。
“二哥,这地契?你把铺子买了下来?”
苏寻衣惊愕的看向温玉心。
“我看这几处位置都蛮不错的,反正也不贵,就都买了下来。”
苏寻衣在心里暗叹,果然是京城来的,财大气粗。
京城公子哥随手一挥,那银钱都够她在乡下,建好几栋大别墅。
“二哥既然已经把铺子买了,那咱们就先挑两个吧。”
先去了一家靠近东市的铺子,人流不算特别大。
但胜在居住在东市的人,非富即贵,旁边还有布庄,书斋。
苏寻衣觉得,这间铺子适合用来开奶茶店。
因为这附近环境也清幽,不像闹市那样喧哗。
旁边还有个书斋,最是适合读书人,休沐的时候,出来放松休息。
而且居住在东市的人都是有钱人,那些个溜猫溜狗的人,最好附庸风雅。
就跟温玉心言明,这间铺子用来开奶茶店。
温玉心也欣然同意。
然后又去了西市,西市贫苦人家比较多。
那里除了有摊贩,还有各种各样的小吃。
苏寻衣观察了一圈,就把麻辣烫铺子定在这。
看完铺子之后,就准备着手人选和装潢。
人员和小厮,都是温玉心挑的。
苏寻衣还单独要了五个女孩子。
她想要这五个女孩子来做奶茶。
因为喝奶茶的话,她打算推出女性专饮,有些夫人小姐若是来了店里,全是小厮也不好。
挑完了人选之后,苏寻衣简单的跟他们讲了一下月银。
因为她也没有开过铺子,暂时给每个人三百文。
在镇子上做工,最高的一天也就是十文钱,苏寻衣给他们月银三百文,已经算是很高。
如果后续奶茶店和麻辣烫店生意火爆的话,还会相应的提高他们的月银。
并且提供给他们吃的,这些小厮都是有住的地方,所以说也不需要她再去提供住的。
小厮们顿时觉得苏寻衣真是个好东家。
不苛责他们,也不会扣他们月银,迟迟不敢置信。
“妹子,这能行吗?”
“能行,二哥放心。”苏寻衣俏皮的对温玉心眨了眨眼。
她可是参考现代的工作现状呢。
先给画个大饼,让员工觉得你对他是真的好,他才会觉得你越努力,上司越重视你。
不过苏寻衣也确实没想苛待他们。
如果生意好,后续会涨工资。
培养人才,扩大店铺,这样才能留得住人。
苏寻衣和温玉心再次来到东街。
这铺子原先是卖首饰的, 由于生意惨淡,掌柜的便把这铺子转卖了。
这是一个二层楼的设计,装修也雅致,都不需要苏寻衣怎么去想,在原来的基础上稍加修改。
刚好可以把男女隔开,一楼用来招待男客,二楼刚好用来招待女客。
苏寻衣画了一个设计图纸,并让温玉清,找工匠按照图纸打造。
温玉心从未见过这样的图纸,于是更期待装潢好的铺子是什么样子的。
而麻辣烫铺子,则是比较简单。
先是找木工定制了十几个木盒,然后又找铁匠,打造了三口大铁桶。
再打造了几个圆柱形的细漏勺,只不过在细漏勺上面加了一个把手。
苏寻衣这么做的目的是,还想一起煮酸辣粉,反正麻辣烫和酸辣粉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无非就是麻辣烫的材料多一点,酸辣粉的材料没那么多而已。
选址和装修都敲定以后,就剩下了材料和培训。
奶茶的材料倒也不多,上手简单。
主要是生牛乳,比较少,又没有专门养奶牛的农场。
而且牛奶保质期又不长,所以不能从太远的地方运输过来,不然牛奶会变质。
为此,苏寻衣专门找温玉心谈了这个事。
最后决定在郊外农户那里,把他家的牛买了,并且多买了几只,一并养在一起。
老农负责养牛,放牛,顺便挤生牛乳,每天早晨挤完牛乳送来铺子里。
苏寻衣打算先做着,把名声打出去。
暂时也没这么多牛奶可以提供,等做起来了,再扩大牧场养牛。
虽然都不是后世那种花斑奶牛,但是足够她把名声打出去了。
而麻辣烫就相对简单了,能买到的蔬菜,全部都放上去铺子里,另外还加了一些鸡鸭鱼。
水产的话暂时没有,因为杏山村地处偏僻。
很多人也没吃过,即便有他们也不会吃。
沿海地带离这边太远了,水产也运不到。
可能就是镇子上的富庶人家和那个王员外吃过水产。
麻辣烫和奶茶的培训都不难。
高汤方子苏寻衣也给他们写好了,教着他们做了一遍,他们便会做麻辣烫了。
奶茶则是要复杂一些,两个小厮专门负责煮生牛乳。
两个女孩负责烤奶,两个女孩负责煮奶茶,另外一个负责采购收钱,对账。
在然后就是装奶茶的杯子,后山有一大片竹林。
到时候苏寻衣带人去砍很多竹子,用来盛奶茶。
如果选择在铺子里喝,铺子里用特定的碗来盛奶茶,喝完以后,拿去二次消毒,还可以接着用。
如果选择带走或者打包,就用竹桶盛起来,让自家小厮或者脚夫送走,多出几文钱罢了。
毕竟有些人家,家里不缺钱,也不愿意自己出来买,就会选择让脚夫买了送回去。
说起这脚夫,大多数是村子里出来镇上讨活计的人,对杏山村的路线特别熟悉。
每天都会来镇上的脚夫店里,做上那么一两个活计。
有的主顾会把活计告诉脚夫店掌柜,再由掌柜的分发任务。
接取了任务,掌柜的从中抽取相应的银钱。
比如送吃食一般是两文钱,掌柜的抽一文,脚夫得一文。
搬运货物一般是五文钱,掌柜的抽两文,脚夫得三文。
大抵如此,不是说脚夫就是专门送吃食。
掌柜的也不怕中途脚夫弄丢货物,因为来做脚夫之前,都会核实并记录详细的信息。
所以即便脚夫弄丢了耍赖,也可以追去家里讨债。
更不会发生盗窃之事,一但发生盗窃,不仅要入狱,还在村子里包括镇子里口口相传。
都待不下去,没脸见人。
所以,掌柜的也安心派发任务,脚夫也安心做活计。
遇到好心人打赏银钱,也不用上交给掌柜,有点类似今天的送外卖。
苏寻衣不得不感叹,古人真的是足智多谋。
现代社会那些技术都是古人玩剩的。
两个人一同出来,温玉心拿了几张地契,递给苏寻衣。
“二哥,这地契?你把铺子买了下来?”
苏寻衣惊愕的看向温玉心。
“我看这几处位置都蛮不错的,反正也不贵,就都买了下来。”
苏寻衣在心里暗叹,果然是京城来的,财大气粗。
京城公子哥随手一挥,那银钱都够她在乡下,建好几栋大别墅。
“二哥既然已经把铺子买了,那咱们就先挑两个吧。”
先去了一家靠近东市的铺子,人流不算特别大。
但胜在居住在东市的人,非富即贵,旁边还有布庄,书斋。
苏寻衣觉得,这间铺子适合用来开奶茶店。
因为这附近环境也清幽,不像闹市那样喧哗。
旁边还有个书斋,最是适合读书人,休沐的时候,出来放松休息。
而且居住在东市的人都是有钱人,那些个溜猫溜狗的人,最好附庸风雅。
就跟温玉心言明,这间铺子用来开奶茶店。
温玉心也欣然同意。
然后又去了西市,西市贫苦人家比较多。
那里除了有摊贩,还有各种各样的小吃。
苏寻衣观察了一圈,就把麻辣烫铺子定在这。
看完铺子之后,就准备着手人选和装潢。
人员和小厮,都是温玉心挑的。
苏寻衣还单独要了五个女孩子。
她想要这五个女孩子来做奶茶。
因为喝奶茶的话,她打算推出女性专饮,有些夫人小姐若是来了店里,全是小厮也不好。
挑完了人选之后,苏寻衣简单的跟他们讲了一下月银。
因为她也没有开过铺子,暂时给每个人三百文。
在镇子上做工,最高的一天也就是十文钱,苏寻衣给他们月银三百文,已经算是很高。
如果后续奶茶店和麻辣烫店生意火爆的话,还会相应的提高他们的月银。
并且提供给他们吃的,这些小厮都是有住的地方,所以说也不需要她再去提供住的。
小厮们顿时觉得苏寻衣真是个好东家。
不苛责他们,也不会扣他们月银,迟迟不敢置信。
“妹子,这能行吗?”
“能行,二哥放心。”苏寻衣俏皮的对温玉心眨了眨眼。
她可是参考现代的工作现状呢。
先给画个大饼,让员工觉得你对他是真的好,他才会觉得你越努力,上司越重视你。
不过苏寻衣也确实没想苛待他们。
如果生意好,后续会涨工资。
培养人才,扩大店铺,这样才能留得住人。
苏寻衣和温玉心再次来到东街。
这铺子原先是卖首饰的, 由于生意惨淡,掌柜的便把这铺子转卖了。
这是一个二层楼的设计,装修也雅致,都不需要苏寻衣怎么去想,在原来的基础上稍加修改。
刚好可以把男女隔开,一楼用来招待男客,二楼刚好用来招待女客。
苏寻衣画了一个设计图纸,并让温玉清,找工匠按照图纸打造。
温玉心从未见过这样的图纸,于是更期待装潢好的铺子是什么样子的。
而麻辣烫铺子,则是比较简单。
先是找木工定制了十几个木盒,然后又找铁匠,打造了三口大铁桶。
再打造了几个圆柱形的细漏勺,只不过在细漏勺上面加了一个把手。
苏寻衣这么做的目的是,还想一起煮酸辣粉,反正麻辣烫和酸辣粉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无非就是麻辣烫的材料多一点,酸辣粉的材料没那么多而已。
选址和装修都敲定以后,就剩下了材料和培训。
奶茶的材料倒也不多,上手简单。
主要是生牛乳,比较少,又没有专门养奶牛的农场。
而且牛奶保质期又不长,所以不能从太远的地方运输过来,不然牛奶会变质。
为此,苏寻衣专门找温玉心谈了这个事。
最后决定在郊外农户那里,把他家的牛买了,并且多买了几只,一并养在一起。
老农负责养牛,放牛,顺便挤生牛乳,每天早晨挤完牛乳送来铺子里。
苏寻衣打算先做着,把名声打出去。
暂时也没这么多牛奶可以提供,等做起来了,再扩大牧场养牛。
虽然都不是后世那种花斑奶牛,但是足够她把名声打出去了。
而麻辣烫就相对简单了,能买到的蔬菜,全部都放上去铺子里,另外还加了一些鸡鸭鱼。
水产的话暂时没有,因为杏山村地处偏僻。
很多人也没吃过,即便有他们也不会吃。
沿海地带离这边太远了,水产也运不到。
可能就是镇子上的富庶人家和那个王员外吃过水产。
麻辣烫和奶茶的培训都不难。
高汤方子苏寻衣也给他们写好了,教着他们做了一遍,他们便会做麻辣烫了。
奶茶则是要复杂一些,两个小厮专门负责煮生牛乳。
两个女孩负责烤奶,两个女孩负责煮奶茶,另外一个负责采购收钱,对账。
在然后就是装奶茶的杯子,后山有一大片竹林。
到时候苏寻衣带人去砍很多竹子,用来盛奶茶。
如果选择在铺子里喝,铺子里用特定的碗来盛奶茶,喝完以后,拿去二次消毒,还可以接着用。
如果选择带走或者打包,就用竹桶盛起来,让自家小厮或者脚夫送走,多出几文钱罢了。
毕竟有些人家,家里不缺钱,也不愿意自己出来买,就会选择让脚夫买了送回去。
说起这脚夫,大多数是村子里出来镇上讨活计的人,对杏山村的路线特别熟悉。
每天都会来镇上的脚夫店里,做上那么一两个活计。
有的主顾会把活计告诉脚夫店掌柜,再由掌柜的分发任务。
接取了任务,掌柜的从中抽取相应的银钱。
比如送吃食一般是两文钱,掌柜的抽一文,脚夫得一文。
搬运货物一般是五文钱,掌柜的抽两文,脚夫得三文。
大抵如此,不是说脚夫就是专门送吃食。
掌柜的也不怕中途脚夫弄丢货物,因为来做脚夫之前,都会核实并记录详细的信息。
所以即便脚夫弄丢了耍赖,也可以追去家里讨债。
更不会发生盗窃之事,一但发生盗窃,不仅要入狱,还在村子里包括镇子里口口相传。
都待不下去,没脸见人。
所以,掌柜的也安心派发任务,脚夫也安心做活计。
遇到好心人打赏银钱,也不用上交给掌柜,有点类似今天的送外卖。
苏寻衣不得不感叹,古人真的是足智多谋。
现代社会那些技术都是古人玩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