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豪掷万两-《穿越之,恶毒后娘的养娃攻略》

  他的惊呼,如同平地惊雷,瞬间吸引了店内所有懂行之人的目光,众人纷纷围拢过来。

  只见那幅装裱素雅的字帖,笔走龙蛇,飘逸灵动,行云流水间尽显魏晋风骨。

  虽非真迹,但摹写之精妙,气韵之生动,堪称神品,和温玉心手中的一模一样。

  “真的是《兰亭序》摹本,这神韵绝了。”

  “看这笔法,定是出自前朝摹写圣手。”

  “这……这价值连城啊。”

  惊叹声、议论声瞬间淹没了【茶语小筑】的喧嚣。

  周少宸激动得满脸通红,对着柜台后忙得晕头转向的掌柜喊道:“掌柜的,这幅字,本少爷要了,开个价。”

  他话音刚落,旁边一个同样气度不凡的中年富商立刻挤了过来:“周公子此言差矣。

  如此神品,价高者得!

  掌柜的,我出五千两。”

  “五千两?李老板好大的口气,我出一万两。” 另一个声音响起,是来自江南的票号大亨。

  “一万五千两。”

  “两万两。”

  ……

  价格节节攀升。

  在场的权贵富商们仿佛红了眼,为了这幅《兰亭序》摹本,疯狂的竞价。

  价格很快突破了五万两、八万两。

  整个【茶语小筑】鸦雀无声,只剩下竞价者粗重的呼吸和越来越高的报价声。

  所有人都被这疯狂的天价惊呆了。

  周少宸额头青筋暴跳,他今日志在必得!

  这不仅是一幅字,他猛地一拍桌子,声嘶力竭地吼道:“十万两,白银十万两。

  这幅字,归我周少宸了。

  谁再跟价,就是与我周家、与我爹周万为敌。”

  “十万两。”

  满场死寂!

  所有人都倒抽一口凉气。

  这个价格,足以买下府城最繁华地段的几间大铺面。

  那个江南盐商和票商,脸色变幻数次,最终颓然摇头,退出了竞争。

  他们虽富,但也不敢轻易得罪京城周家。

  周少宸傲然环视四周,如同得胜的将军。

  他立刻命随从抬上装满金锭和银票的箱子,当场交割。

  掌柜的手脚都在发抖,在苏寻衣派来的护卫见证下,完成了这桩天价交易。

  当那幅《兰亭序》摹本被周少宸小心翼翼地取下卷好时。

  远在镇上的温玉心猛地闭上了眼睛,胸口剧烈起伏了一下,仿佛心爱之物被人夺走。

  他端起面前的奶茶,此刻早已冰凉,一饮而尽,那甜腻的味道却感觉却带着一丝苦涩。

  那可是她妹妹第一次见他,送8他的见面礼。

  罢了罢了,只要小妹开心,怎么样都行,温玉心心里不断安慰着自己。

  当周少宸豪掷十万两买下《兰亭序》摹本的消息传遍府城。

  并迅速向杏山镇和更远的地方扩散时,所有的美食的风头都被这桩惊天交易短暂地压了下去。

  “天啊,十万两,就为了奶茶店里一幅字?”

  “听说那是王羲之《兰亭序》的摹本。”

  “周家不愧是京城首富,这手笔……”

  “看来这【茶语小筑】也不简单啊,以后得多去坐坐,沾沾文气。

  就是不知道这铺子能不能开到北方去?”

  这桩意外的天价交易,如同给【茶语小筑】,镀上了一层耀眼无比的金光。

  与此同时,那些聚集在杏山镇附近、刚刚品尝完过桥米线或麻辣烫、正捧着奶茶解腻的学子们,瞬间炸开了锅。

  “什么?府城那幅卖了十万两?”

  “我的天,十万两白银,那得是多少书、多少笔墨纸砚啊。”

  “温公子鉴藏过的《兰亭序》摹本,神品,绝对是神品。”

  羡慕、惊叹、不可思议在人群中弥漫。

  然而,当有人猛地想起什么,指向杏山县所有【茶语小筑】分铺时,目光“唰”地一下聚焦过去。

  “等等,杏山镇的【茶语小筑】。

  我记得……我记得那柜台后面,好像也挂着一幅字。

  看着也很像《兰亭序》?” 一个眼尖的学子失声叫道。

  轰,人群瞬间炸了!

  原本在食肆附近闲聊、消食的学子们,呼啦一下,涌向几十步开外的【茶语小筑】。

  小小的奶茶铺子瞬间被挤得水泄不通。

  后来的学子只能踮着脚尖,伸长脖子往里看。

  果然!

  在柜台后方,那面素雅的墙壁上,同样悬挂着一幅装裱精美的字帖。

  笔走龙蛇,飘逸灵动,行云流水间,魏晋风骨跃然纸上。

  虽然装裱不如府城那幅名贵,纸张也略显普通,但那神韵,那笔意,却也足以让人疯狂。

  “是真的,杏山镇也有。

  也是温公子先生鉴藏过的《兰亭序》摹本!”

  确认的惊呼声引爆了更大的狂热。

  “掌柜的,这幅字,卖不卖?” 一个穿着半旧儒衫、但眼神炽热的青年学子,挤在最前面,声音因为激动而嘶哑。

  “对,卖不卖?开个价。”

  “多少钱?我要了。”

  “我先看到的。” 争先恐后的叫喊声几乎要掀翻奶茶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店铺的年轻掌柜,是苏寻衣从村里挑出来的机灵小伙,叫林小川,哪里见过这等阵仗?

  他刚被府城十万两的消息震得晕乎乎,转眼又被杏山镇这群“穷”学子们狂热的眼神包围,冷汗瞬间就下来了。

  他记得东家苏寻衣的交代:有人买就卖,但是现在这样的情况。

  这能卖吗?卖多少?

  就在林小川手足无措之际,学子们的竞价已经开始了。

  虽然他们囊中羞涩,远不能与府城的豪商相比。

  但那份对书圣神品的向往、对王羲之大家眼光的崇拜、以及年轻人特有的热血上头,让这场竞价充满了别样的激烈与执着。

  “我出……五十两。” 一个家境尚可的学子咬牙喊道,这几乎是他半年的生活费。

  “六十两。”

  “七十两,我抵押我祖传的玉佩。” 另一个学子红着眼睛,从怀里掏出一块成色普通的玉佩拍在柜台上。

  “八十两,我……我写欠条,明年中了举人一定还。” 一个颇有才名但家境贫寒的学子豁出去了。

  “一百两,我找我同窗凑。”

  “一百二十两。”

  ……

  价格节节攀升,虽然远不及府城的十万两。

  但对于这群大多靠家中接济或微薄束修生活的学子来说,一百多两银子已是天文数字。

  竞价的学子们一个个面红耳赤,额头青筋暴跳,仿佛在争夺的不是一幅字。

  铺子里充满了火药味,甚至有几个脾气火爆的学子因为谁先喊价的问题互相推搡起来,眼看就要上演全武行。

  就在这混乱不堪、林小川急得快要哭出来的时候,一个低沉冰冷、带着明显怒意的声音响了起来。

  “都给我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