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送你的隼-《穿越之,恶毒后娘的养娃攻略》

  “记得那次我们偷溜出去打猎,你那只‘战神’一爪子就逮住只肥兔子……”

  “还有那次遭遇战,你骑着那匹黑马,一杆枪挑翻了三个瓦剌大兵……”

  “等你好起来,咱们去找匹好马,我知道镇上的马市来了几匹不错的马……”

  沈砚安描绘着纵马疾驰的自由,翱翔天际的鹰隼,北方辽阔的风光……

  一切与眼前痛苦截然相反的、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画面。

  第三天,雪终于停了,一缕微弱的阳光艰难地穿透云层。

  扶寻的高热终于退去,剧烈的痛楚也开始逐渐缓解。

  虽然痒意依旧,但已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

  他陷入了沉沉的睡眠,呼吸变得平稳了许多。

  石霖仔细检查后,对沈砚安道:“最危险的关头算是过去了。

  新皮存活有望,但后续恢复漫长,疤痕仍会有,但应不至于再那般狰狞。

  我回药王谷再查探一下医书。

  需小心护理,忌口,避风,每日换药。”

  沈砚安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悬了三天三夜的心终于落回实处,巨大的疲惫感瞬间袭来,他几乎站立不稳。

  接下来的日子,便是慢慢恢复。

  一连小半月,接近元宵节。

  拆掉扶寻脸部绷带的那天,阳光很好。

  尽管石霖提前说过情况,但当沈砚安看到扶寻的脸时,依旧呼吸一窒。

  那张脸,依旧布满了疤痕,但与之前那种彻底毁灭性的狰狞不同。

  新移植的皮肤呈现出一种不太自然的粉红色,与周围旧疤痕界限分明,像是打了一块巨大的补丁。

  看起来依旧有些可怖,却能清晰地看出鼻梁、眼眶的轮廓,甚至能依稀辨出几分旧日英俊的影子。

  最重要的是,那些增生扭曲都消失了。

  扶寻颤抖着手,接过沈砚安递来的铜镜。

  他看着镜中那张既熟悉又陌生、既残破却蕴含新生的脸,久久不语。

  最终,他放下铜镜,看向沈砚安和石霖,“多谢。很好了,我很满意。”

  能恢复到这一步,已是侥天之幸。

  腿部的伤口愈合得更快一些,但留下了一道长长的疤痕。

  对此,扶寻毫不在意。

  “你现在还不能出门,还得再修养月余,待新皮完全长出来,完全适应。

  切记,不能吹风,晒太阳。”

  扶寻点点头,一切都听石霖的吩咐。

  这一日,沈砚安没有像往常一样陪在扶寻身边,而是早早下了山。

  傍晚时分,院外传来了马蹄声和沈砚安的声音。

  扶寻正靠在床榻上闭目养神,闻声睁开眼。

  只见沈砚安风尘仆仆地走回来,脸上带着神秘的笑。

  他的手上,戴着一副厚厚的皮手套,手套上,赫然站着一只鸟儿。

  那是一只半大的海东青!

  羽色灰褐,尚未完全长成,但目光已经初露锋芒。

  它安静地立在沈砚安的手臂上,微微歪着头,打量着这个陌生的环境和那个脸上带着疤痕、气息却让它并不反感的人类。

  扶寻的呼吸猛地一滞。

  眼睛瞬间瞪大了,一眨不眨地盯着那只隼,他扶着床沿,慢慢地站起身。

  沈砚安走到他面前,将手臂微微向前一送:“扶寻,答应你的。

  这是‘掠影’,以后,它就是你的伙伴了。”

  扶寻颤抖着伸出手,想要触碰,却又怕惊扰了它。

  那名为“掠影”的海东青似乎感应到了什么,并没有表现出恐惧或攻击性,只是用那双眼睛好奇地看着扶寻。

  扶寻没有说话,只是看着“掠影”,然后又看向沈砚安,眼中翻涌着极其复杂的情绪。

  许久,扶寻才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指,轻轻碰了碰“掠影”的羽毛。

  “掠影……”

  扶寻低声重复着这个名字,仿佛又回到了属于那个年轻斥候的生气。

  沈砚安看着他,雪会融化,伤会结痂,而傲骨的隼,终将再次翱翔于蓝天之上。

  他们的路还很长,但至少,已经一起跨过了最黑暗的沟壑。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

  杏花村尚未从新年的慵懒中完全苏醒,便又迎来了另一个充满团圆意味的节日。

  积雪未融,在暖阳下,檐下冰凌滴答落水,更添几分初春的生机。

  苏寻衣家的院落再次热闹起来。

  虽然不如除夕那晚齐聚的规模,但自家人和王婉婉他们都在,显得温馨而圆满。

  一大早,厨房里便飘出了糯米粉和各式馅料的香甜气息。

  苏寻衣带着萧婳、王婉婉,还有跑来凑热闹的四宝,一起忙着包元宵。

  “这黑芝麻馅的,得多放点芝麻,才香!”

  “豆沙馅的捏圆些,好看。”

  “哎呦,婉婉,你这捏的是小兔子吗?手真巧!”

  笑语声和糯米气息交织在一起,充满了寻常人家的踏实幸福感。

  沈砚安和石霖则带着年纪稍长的孩子在院子里扎灯笼。

  简单的竹篾、红纸、浆糊,在他们手中渐渐变成了一只只憨态可掬的兔子灯、滚圆的绣球灯,甚至还有一盏难度颇高、形似啸风的猛虎灯。

  引得孩子们欢呼不已。

  云亭先生则悠哉游哉地拉着二宝,在书房里誊抄几首应景的元宵诗词,美其名曰“寓教于乐”,实则偷闲。

  二宝小脸认真,笔下已有其师几分风骨。

  傍晚,丰盛但不铺张的家宴过后,真正的重头戏——煮元宵和赏灯开始了。

  一碗碗热气腾腾、雪白滚圆的元宵被端上桌。

  轻轻咬开,软糯的外皮破开,或香甜的黑芝麻、或豆沙、或山楂馅儿便流了出来,烫得人直呵气,心里却甜丝丝的。

  天色彻底暗下,院子里各式灯笼被点亮,暖黄色的光芒映照着每个人的笑脸。

  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提着自己的小灯笼在院子里嬉闹穿梭,光影摇曳。

  如同落入凡间的星辰。

  连啸风和瑞瑞也被这景象吸引,追逐着晃动的光斑,玩得不亦乐乎。

  苏寻衣和沈砚安并肩站着,看着眼前温馨喧闹的景象,看着父母安康,孩子活泼,朋友在侧,心中充满了安宁与满足。

  若能一直如此,该多好。

  石霖则若有所思的看了萧婳一眼,她是不是很喜欢孩子?

  然而,欢乐的盛宴之下,离别的愁绪已悄然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