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温玉心正眉飞色舞地跟大宝和好奇睁大眼睛的三宝四宝介绍着京城里现下最时兴的各种好玩好吃的地方。
哪里能听曲,哪里能看杂耍,哪家的点心最出名,说得孩子们心驰神往。
二宝则安静地坐在沈砚安身边,偶尔与温眀澜交谈几句,问些京城风物或是会试相关的规矩。
温眀澜皆耐心解答,言谈间也颇多赞许。
这顿接风宴,可谓宾主尽欢。
直至夜色深沉,众人才依依惜别。
温夫人拉着苏寻衣的手,再三叮嘱有空常来府中坐坐。
回到京郊别院,孩子们兴奋劲还没过,叽叽喳喳讨论着醉仙楼的美食和温玉心口中那些新奇去处。
苏寻衣看着窗外京郊宁静的夜色,远处京城方向依旧有隐隐的灯火与喧嚣传来。
与她熟悉的杏花村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沈砚安走到她身边,揽住她的肩:“娘子,累了?”
苏寻衣摇摇头,靠在他肩上,望着那一片繁华的光晕,轻声道:“只是在想,这天子脚下,不知是何等光景。
明日,定要好好去瞧一瞧。”
“好,明日,为夫带你好好逛逛,但现下,该做正事了。”沈砚安一把将苏寻衣打横抱起。
次日,天光还未大亮,京郊别院里便已热闹起来。
几个孩子比平日里在杏花村起得还早,一个个穿戴整齐,眼巴巴地等着爹娘发话出门。
就连一向能睡懒觉的啸风,似乎也感知到了今日的不同,早早就在后院开饭。
“都急什么?”苏寻衣看着眼前这一排亮晶晶的眼睛,好笑又无奈,“京城又不会长腿跑了。”
“娘,你快些嘛。”大宝搓着手,一副随时要冲出去的架势。
“温小叔说了,西市的早市最是热闹,去晚了好东西都让人挑没了。”
苏寻衣腰疼,都怪沈砚安太能折腾了,突然有点后悔今天想出门了。
三宝和四宝,这对龙凤胎,更是直接一左一右抱住了苏寻衣的胳膊摇晃。
“娘,我想吃那个糖耳朵?”
“还有那个,会转的什么面人儿。”
司言轩和司言锦倒是安静地站在一旁,兄弟俩对吃食玩物兴趣不大。
司言轩手里把玩着一个装着新捉到甲虫的小竹笼,司言锦则低头整理着自己腰间那几个装着不同药粉的小皮囊。
他们俩在唐门什么好东西没见过,但出门在外,小心为上。
沈砚安看着这阵仗,笑着对苏寻衣道:“看来今日是躲不过了。
走吧,娘子,我带你去瞧瞧这天子脚下的市井繁华。”
“娘,你走路怎么怪怪的?”四宝看着苏寻衣不对劲。
苏寻衣嗔了沈砚安一眼:“都叫你昨晚轻点。”
沈砚安低语:“那还不是因为娘子太过诱人,为夫抵抗不住。”
“没事,四宝,我们走吧。”
既已决定自家随意逛逛,便未惊动温家兄弟。
一家人乘坐马车,径直往城内而去。
马车在离西市还有一段距离的地方便走不动了,人潮如织,喧声鼎沸。
众人索性下车步行。
一踏入西市,那股混合着各种食物香气、人声热浪便扑面而来。
“哇。”孩子们齐齐发出惊叹。
街道两旁,支着无数早点摊子。
热气腾腾的大蒸笼揭开来,是包子、烧麦。
油锅里“刺啦”作响,炸着金黄的油条、糖饼。
还有那摊煎饼果子的,手法娴熟,面糊一勺,磕个鸡蛋,撒上葱花芝麻,香气诱人。
更有卖豆汁、焦圈、面茶、炒肝的,各式各样的早点,琳琅满目,许多都是孩子们上次从未见过的。
“爹,娘,我们要吃那个。”大宝指着那刚出炉、烤得焦黄酥脆的芝麻烧饼。
“我要吃那个甜甜的。”四宝踮着脚,看着旁边摊子上晶莹剔透的糖画。
三宝则被一个吹糖人的老爷爷吸引,看着那糖稀在他手里几下就变成活灵活现的小猴子,眼睛都直了。
苏寻衣也被这热闹感染,笑道:“好,好,都买,都尝尝。”
于是,一家人便从街头开始“扫荡”。
沈砚安负责掏钱,苏寻衣和孩子们负责挑选。
苏寻衣循着味儿望去,只见一个不大的摊子前,摆着几个硕大的木桶。
摊主正用长柄木勺从桶里舀出灰绿色、略显浓稠的汤汁,倒入粗瓷大碗中,配上几根焦黄酥脆的焦圈和一碟辣咸菜丝儿。
旁边的食客,多是些穿着短打的汉子或头发花白的老人,一个个捧着碗,吸溜得畅快,脸上尽是满足。
“娘,那是什么呀?味道好怪。”四宝捏着小鼻子,躲到苏寻衣身后。
苏寻衣却盯着那灰绿色的汤汁,眼神有些飘忽,脑海里莫名闪过画面——关晓彤最爱喝的京城味道。
“那是豆汁儿,”苏寻衣回过神来,唇角勾起一丝好奇的笑意。
“听说,是京城独有的玩意儿,喜欢的人爱不释口,不喜欢的人嘛……”
她顿了顿,想起另一种叫“折耳根”的两极评价,补充道,“就跟有的人死活吃不惯折耳根一样。”
“折耳根是什么?”大宝好奇地凑过来。
“一种野菜。”苏寻衣含糊带过,目光却牢牢锁定了那豆汁摊子。
“既然来了,高低得尝尝这京城一绝。
一般难喝的我不喝,但是网上说难喝的要死,我倒是要试试。” 骨子里那份来自现代灵魂的猎奇心被勾了起来。
沈砚安看着苏寻衣的模样,无奈一笑,还是上前付了钱,要了一碗。
粗瓷碗端到面前,那股混合着豆类发酵后的酸味更加清晰直白。
苏寻衣深吸一口气,在孩子们好奇目光注视下,端起了碗。
她没有像周围老饕那样直接对着碗边吸溜,而是先用勺子轻轻搅动了一下,舀起一小勺,吹了吹气,然后送入口中。
汤汁入口,一股强烈的酸味首先占领了味蕾,紧随其后的是一种类似馊的气息,但细品之下,又似乎带着点绿豆本身的清冽底子。
口感算不上顺滑,有些许渣滓感。
苏寻衣的面部肌肉僵硬了一瞬。
她缓缓放下勺子,将那口豆汁咽了下去。
“怎么样?娘,好喝吗?”三宝迫不及待地问。
哪里能听曲,哪里能看杂耍,哪家的点心最出名,说得孩子们心驰神往。
二宝则安静地坐在沈砚安身边,偶尔与温眀澜交谈几句,问些京城风物或是会试相关的规矩。
温眀澜皆耐心解答,言谈间也颇多赞许。
这顿接风宴,可谓宾主尽欢。
直至夜色深沉,众人才依依惜别。
温夫人拉着苏寻衣的手,再三叮嘱有空常来府中坐坐。
回到京郊别院,孩子们兴奋劲还没过,叽叽喳喳讨论着醉仙楼的美食和温玉心口中那些新奇去处。
苏寻衣看着窗外京郊宁静的夜色,远处京城方向依旧有隐隐的灯火与喧嚣传来。
与她熟悉的杏花村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沈砚安走到她身边,揽住她的肩:“娘子,累了?”
苏寻衣摇摇头,靠在他肩上,望着那一片繁华的光晕,轻声道:“只是在想,这天子脚下,不知是何等光景。
明日,定要好好去瞧一瞧。”
“好,明日,为夫带你好好逛逛,但现下,该做正事了。”沈砚安一把将苏寻衣打横抱起。
次日,天光还未大亮,京郊别院里便已热闹起来。
几个孩子比平日里在杏花村起得还早,一个个穿戴整齐,眼巴巴地等着爹娘发话出门。
就连一向能睡懒觉的啸风,似乎也感知到了今日的不同,早早就在后院开饭。
“都急什么?”苏寻衣看着眼前这一排亮晶晶的眼睛,好笑又无奈,“京城又不会长腿跑了。”
“娘,你快些嘛。”大宝搓着手,一副随时要冲出去的架势。
“温小叔说了,西市的早市最是热闹,去晚了好东西都让人挑没了。”
苏寻衣腰疼,都怪沈砚安太能折腾了,突然有点后悔今天想出门了。
三宝和四宝,这对龙凤胎,更是直接一左一右抱住了苏寻衣的胳膊摇晃。
“娘,我想吃那个糖耳朵?”
“还有那个,会转的什么面人儿。”
司言轩和司言锦倒是安静地站在一旁,兄弟俩对吃食玩物兴趣不大。
司言轩手里把玩着一个装着新捉到甲虫的小竹笼,司言锦则低头整理着自己腰间那几个装着不同药粉的小皮囊。
他们俩在唐门什么好东西没见过,但出门在外,小心为上。
沈砚安看着这阵仗,笑着对苏寻衣道:“看来今日是躲不过了。
走吧,娘子,我带你去瞧瞧这天子脚下的市井繁华。”
“娘,你走路怎么怪怪的?”四宝看着苏寻衣不对劲。
苏寻衣嗔了沈砚安一眼:“都叫你昨晚轻点。”
沈砚安低语:“那还不是因为娘子太过诱人,为夫抵抗不住。”
“没事,四宝,我们走吧。”
既已决定自家随意逛逛,便未惊动温家兄弟。
一家人乘坐马车,径直往城内而去。
马车在离西市还有一段距离的地方便走不动了,人潮如织,喧声鼎沸。
众人索性下车步行。
一踏入西市,那股混合着各种食物香气、人声热浪便扑面而来。
“哇。”孩子们齐齐发出惊叹。
街道两旁,支着无数早点摊子。
热气腾腾的大蒸笼揭开来,是包子、烧麦。
油锅里“刺啦”作响,炸着金黄的油条、糖饼。
还有那摊煎饼果子的,手法娴熟,面糊一勺,磕个鸡蛋,撒上葱花芝麻,香气诱人。
更有卖豆汁、焦圈、面茶、炒肝的,各式各样的早点,琳琅满目,许多都是孩子们上次从未见过的。
“爹,娘,我们要吃那个。”大宝指着那刚出炉、烤得焦黄酥脆的芝麻烧饼。
“我要吃那个甜甜的。”四宝踮着脚,看着旁边摊子上晶莹剔透的糖画。
三宝则被一个吹糖人的老爷爷吸引,看着那糖稀在他手里几下就变成活灵活现的小猴子,眼睛都直了。
苏寻衣也被这热闹感染,笑道:“好,好,都买,都尝尝。”
于是,一家人便从街头开始“扫荡”。
沈砚安负责掏钱,苏寻衣和孩子们负责挑选。
苏寻衣循着味儿望去,只见一个不大的摊子前,摆着几个硕大的木桶。
摊主正用长柄木勺从桶里舀出灰绿色、略显浓稠的汤汁,倒入粗瓷大碗中,配上几根焦黄酥脆的焦圈和一碟辣咸菜丝儿。
旁边的食客,多是些穿着短打的汉子或头发花白的老人,一个个捧着碗,吸溜得畅快,脸上尽是满足。
“娘,那是什么呀?味道好怪。”四宝捏着小鼻子,躲到苏寻衣身后。
苏寻衣却盯着那灰绿色的汤汁,眼神有些飘忽,脑海里莫名闪过画面——关晓彤最爱喝的京城味道。
“那是豆汁儿,”苏寻衣回过神来,唇角勾起一丝好奇的笑意。
“听说,是京城独有的玩意儿,喜欢的人爱不释口,不喜欢的人嘛……”
她顿了顿,想起另一种叫“折耳根”的两极评价,补充道,“就跟有的人死活吃不惯折耳根一样。”
“折耳根是什么?”大宝好奇地凑过来。
“一种野菜。”苏寻衣含糊带过,目光却牢牢锁定了那豆汁摊子。
“既然来了,高低得尝尝这京城一绝。
一般难喝的我不喝,但是网上说难喝的要死,我倒是要试试。” 骨子里那份来自现代灵魂的猎奇心被勾了起来。
沈砚安看着苏寻衣的模样,无奈一笑,还是上前付了钱,要了一碗。
粗瓷碗端到面前,那股混合着豆类发酵后的酸味更加清晰直白。
苏寻衣深吸一口气,在孩子们好奇目光注视下,端起了碗。
她没有像周围老饕那样直接对着碗边吸溜,而是先用勺子轻轻搅动了一下,舀起一小勺,吹了吹气,然后送入口中。
汤汁入口,一股强烈的酸味首先占领了味蕾,紧随其后的是一种类似馊的气息,但细品之下,又似乎带着点绿豆本身的清冽底子。
口感算不上顺滑,有些许渣滓感。
苏寻衣的面部肌肉僵硬了一瞬。
她缓缓放下勺子,将那口豆汁咽了下去。
“怎么样?娘,好喝吗?”三宝迫不及待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