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宝的目光,下意识地带着期盼,投向了二楼的雅间窗口。
那一刹那,什么六元及第,什么状元风光,什么万众瞩目,都不及家人陪在身边。
二宝开心的笑了起来。
“二宝看到我们了,他看到我们了。”苏寻衣激动地抓住沈砚安的胳膊,“相公,你看到没?
二宝他笑了,他对着我们笑了,真好看。”
沈砚安重重点头,他看得分明,那是无论取得多大成就,在父母家人面前最本真的流露。
“我就说二哥哥最好看。”四宝拍着手,奶声奶气地宣布,“比画上的神仙还好看。”
大宝哈哈一笑,揉了揉四宝的脑袋:“那当然,咱家老二可是六元及第的状元郎。
这满京城的儿郎,有一个算一个,谁能比得上?”
雅间内,充满了快活而自豪的气氛。
凌兰芝看着楼下那渐行渐远、却依旧耀眼夺目的红色身影,心中那份关于宫缎的模糊疑影,也冲淡了些许。
紧随状元之后的,是榜眼刘瑕。
他也身着红色进士服,帽插宫花,骑在一匹同样神骏的白马上。
他努力挺直腰板,脸上维持着矜持的笑容,向着人群微微颔首。
然而,若仔细看去,便能发现他那笑容略显僵硬,眼神深处藏着一丝没有掩饰的阴郁与不甘。
尤其是当前方那道红色备受瞩目的背影映入眼帘时,他握着缰绳的手指便会不自觉地收紧。
他享受着众人的欢呼,但这荣耀因前面那人而打了折扣,让他如鲠在喉。
探花楚天风则又是另一番气象。
他年纪比二宝和刘瑕都大一点点,面容俊朗,眉眼间带着一股蓬勃朝气。
穿着红袍,骑着白马,显得英姿勃发。
面对道路两旁热情的百姓,尤其是那些大胆抛洒鲜花、香帕的少女们,他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脸颊微红,笑容却格外灿烂真实,不时抱拳向四周致意,引得欢呼声更是一浪高过一浪。
他是三人中,最符合人们对“鲜衣怒马少年郎”想象的一个。
三位新科鼎甲,三种不同的风姿气度,构成了跨马游街最亮眼的存在。
所过之处,欢呼雷动,鲜花如雨。
尤其是年仅十二岁的状元沈清辞,更是吸引了无数惊叹、好奇和喜爱的目光。
“看,那就是沈状元,天啊,真的好年轻。”
“十二岁的状元,真是文曲星下凡啊。”
“模样也生得顶顶好,不知哪家小姐有这个福气?”
游街的队伍绕着指定的路线缓缓行进,接受着万民瞩目,足足持续了两个多时辰,方才在礼部衙门前结束。
而这跨马游街之后,等待着新科进士们的,是另一场重要的官方宴会——琼林宴。
琼林宴设于礼部贡院旁的皇家苑囿“琼林苑”内。
此处佳木葱茏,奇花烂漫,更有曲水流觞,亭台楼阁,景致极佳。
宴会由礼部主持,皇帝虽不一定亲临,但通常会派遣重臣或亲王代表出席,以示恩宠。
今科因为出了个十二岁的状元,关注度更高,所以连皇帝都特别重视。
二宝、刘瑕、楚天风等新科进士,在游街后稍事休整,便更换了常服,佩戴宫花,前往琼林苑赴宴。
苑内早已布置妥当,珍馐美馔,觥筹交错。
官员、勋贵、以及新科进士们按品秩、名次落座。
丝竹管弦之声悠扬悦耳,气氛热烈。
二宝作为状元,自然被安排在最为显眼的位置。
宴会伊始,便有宫廷内侍手捧鎏金托盘,鱼贯而入。
那托盘之上,放置的并非寻常瓷器,而是金碗与银碗。
按照规制,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特赐使用金碗。
而其余二甲、三甲进士,则使用银碗。
当内侍将金碗奉至二宝、刘瑕及楚天风面前时,整个宴席的目光都不由自主的看过来。
金碗造型古朴,碗壁还錾刻着细微的吉祥纹样,象征着无上的恩宠与殊荣。
刘瑕接过金碗,心中那份因屈居第二而产生的郁气,被冲淡了些,脸上终于露出了几分真切的笑意。
楚天风则是又惊又喜,捧着金碗左看右看,爱不释手。
而二宝,只是平静地接过。
随后,又有赏赐颁下:每人一朵以绸缎、珍宝精心制作的宫花,可簪于冠侧,以示荣耀。
一块标志进士身份的绢牌,以及一套朝服。
这些物件,不仅仅是赏赐,更是身份的象征,是寒窗苦读数十载后,得到的最高认可。
宴会气氛渐入高潮,丝竹悦耳,觥筹交错。
就在众人沉浸在这份喜悦中时,司礼太监一声高亢的唱喏,让全场瞬间寂静下来。
“陛下有旨,赐酒新科状元沈清辞。”
只见一名身着绯袍的大太监,手捧一个更为精致小巧的玉杯。
杯中盛着琥珀色的御酒,缓步走到二宝席前。
躬身道:“沈状元,请,此乃陛下亲赐御酒,恩准与陛下同饮,共沾天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状元与皇帝同饮。
这是何等的恩宠!
历朝历代,也并非每位状元都能得此殊荣。
刹那间,所有目光,羡慕、嫉妒、惊叹、探究,齐刷刷地钉在了二宝身上。
刘瑕手中的金碗几乎要捏不稳,脸上的笑容彻底僵住,指甲深深掐入掌心。
就连一直笑呵呵的楚天风,也瞪大了眼睛,满是震撼。
二宝深吸一口气,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从容起身。
他整理了一下衣冠,然后双手恭敬地接过那小小的玉杯。
他高举酒杯,面向皇帝的方向,朗声道:“臣,沈清辞,谢陛下隆恩。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清越,不卑不亢。
说罢,他将杯中御酒一饮而尽。
“嗯,不错,小小年纪有这般胆识,坐吧,沈爱卿。”
这一饮,不仅仅是一杯酒,更是象征着天子门生的身份得到了最终的确认。
也象征着他在皇帝心中非同一般。
饮毕,二宝再次躬身行礼。
整个过程,他举止得体,应对从容,虽然年少,但言谈间显露出的学识与见识,令在场许多官员都暗自点头。
温玉清、温玉心兄弟亦在席中,不时为他引见一些重要的朝臣,为二宝日后步入仕途铺路。
刘瑕坐在二宝下首,看着众人尤其是那些高官显贵对沈清辞的青睐有加,心中五味杂陈,面上却不得不维持着风度,与人应酬。
就连琼林御酒喝在嘴里,也带着一股苦涩的味道。
楚天风则显得轻松许多,他性格爽朗,很快便与周围的同年们打成一片,笑声不断。
宴会持续到月上柳梢头方才散去。
那一刹那,什么六元及第,什么状元风光,什么万众瞩目,都不及家人陪在身边。
二宝开心的笑了起来。
“二宝看到我们了,他看到我们了。”苏寻衣激动地抓住沈砚安的胳膊,“相公,你看到没?
二宝他笑了,他对着我们笑了,真好看。”
沈砚安重重点头,他看得分明,那是无论取得多大成就,在父母家人面前最本真的流露。
“我就说二哥哥最好看。”四宝拍着手,奶声奶气地宣布,“比画上的神仙还好看。”
大宝哈哈一笑,揉了揉四宝的脑袋:“那当然,咱家老二可是六元及第的状元郎。
这满京城的儿郎,有一个算一个,谁能比得上?”
雅间内,充满了快活而自豪的气氛。
凌兰芝看着楼下那渐行渐远、却依旧耀眼夺目的红色身影,心中那份关于宫缎的模糊疑影,也冲淡了些许。
紧随状元之后的,是榜眼刘瑕。
他也身着红色进士服,帽插宫花,骑在一匹同样神骏的白马上。
他努力挺直腰板,脸上维持着矜持的笑容,向着人群微微颔首。
然而,若仔细看去,便能发现他那笑容略显僵硬,眼神深处藏着一丝没有掩饰的阴郁与不甘。
尤其是当前方那道红色备受瞩目的背影映入眼帘时,他握着缰绳的手指便会不自觉地收紧。
他享受着众人的欢呼,但这荣耀因前面那人而打了折扣,让他如鲠在喉。
探花楚天风则又是另一番气象。
他年纪比二宝和刘瑕都大一点点,面容俊朗,眉眼间带着一股蓬勃朝气。
穿着红袍,骑着白马,显得英姿勃发。
面对道路两旁热情的百姓,尤其是那些大胆抛洒鲜花、香帕的少女们,他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脸颊微红,笑容却格外灿烂真实,不时抱拳向四周致意,引得欢呼声更是一浪高过一浪。
他是三人中,最符合人们对“鲜衣怒马少年郎”想象的一个。
三位新科鼎甲,三种不同的风姿气度,构成了跨马游街最亮眼的存在。
所过之处,欢呼雷动,鲜花如雨。
尤其是年仅十二岁的状元沈清辞,更是吸引了无数惊叹、好奇和喜爱的目光。
“看,那就是沈状元,天啊,真的好年轻。”
“十二岁的状元,真是文曲星下凡啊。”
“模样也生得顶顶好,不知哪家小姐有这个福气?”
游街的队伍绕着指定的路线缓缓行进,接受着万民瞩目,足足持续了两个多时辰,方才在礼部衙门前结束。
而这跨马游街之后,等待着新科进士们的,是另一场重要的官方宴会——琼林宴。
琼林宴设于礼部贡院旁的皇家苑囿“琼林苑”内。
此处佳木葱茏,奇花烂漫,更有曲水流觞,亭台楼阁,景致极佳。
宴会由礼部主持,皇帝虽不一定亲临,但通常会派遣重臣或亲王代表出席,以示恩宠。
今科因为出了个十二岁的状元,关注度更高,所以连皇帝都特别重视。
二宝、刘瑕、楚天风等新科进士,在游街后稍事休整,便更换了常服,佩戴宫花,前往琼林苑赴宴。
苑内早已布置妥当,珍馐美馔,觥筹交错。
官员、勋贵、以及新科进士们按品秩、名次落座。
丝竹管弦之声悠扬悦耳,气氛热烈。
二宝作为状元,自然被安排在最为显眼的位置。
宴会伊始,便有宫廷内侍手捧鎏金托盘,鱼贯而入。
那托盘之上,放置的并非寻常瓷器,而是金碗与银碗。
按照规制,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特赐使用金碗。
而其余二甲、三甲进士,则使用银碗。
当内侍将金碗奉至二宝、刘瑕及楚天风面前时,整个宴席的目光都不由自主的看过来。
金碗造型古朴,碗壁还錾刻着细微的吉祥纹样,象征着无上的恩宠与殊荣。
刘瑕接过金碗,心中那份因屈居第二而产生的郁气,被冲淡了些,脸上终于露出了几分真切的笑意。
楚天风则是又惊又喜,捧着金碗左看右看,爱不释手。
而二宝,只是平静地接过。
随后,又有赏赐颁下:每人一朵以绸缎、珍宝精心制作的宫花,可簪于冠侧,以示荣耀。
一块标志进士身份的绢牌,以及一套朝服。
这些物件,不仅仅是赏赐,更是身份的象征,是寒窗苦读数十载后,得到的最高认可。
宴会气氛渐入高潮,丝竹悦耳,觥筹交错。
就在众人沉浸在这份喜悦中时,司礼太监一声高亢的唱喏,让全场瞬间寂静下来。
“陛下有旨,赐酒新科状元沈清辞。”
只见一名身着绯袍的大太监,手捧一个更为精致小巧的玉杯。
杯中盛着琥珀色的御酒,缓步走到二宝席前。
躬身道:“沈状元,请,此乃陛下亲赐御酒,恩准与陛下同饮,共沾天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状元与皇帝同饮。
这是何等的恩宠!
历朝历代,也并非每位状元都能得此殊荣。
刹那间,所有目光,羡慕、嫉妒、惊叹、探究,齐刷刷地钉在了二宝身上。
刘瑕手中的金碗几乎要捏不稳,脸上的笑容彻底僵住,指甲深深掐入掌心。
就连一直笑呵呵的楚天风,也瞪大了眼睛,满是震撼。
二宝深吸一口气,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从容起身。
他整理了一下衣冠,然后双手恭敬地接过那小小的玉杯。
他高举酒杯,面向皇帝的方向,朗声道:“臣,沈清辞,谢陛下隆恩。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清越,不卑不亢。
说罢,他将杯中御酒一饮而尽。
“嗯,不错,小小年纪有这般胆识,坐吧,沈爱卿。”
这一饮,不仅仅是一杯酒,更是象征着天子门生的身份得到了最终的确认。
也象征着他在皇帝心中非同一般。
饮毕,二宝再次躬身行礼。
整个过程,他举止得体,应对从容,虽然年少,但言谈间显露出的学识与见识,令在场许多官员都暗自点头。
温玉清、温玉心兄弟亦在席中,不时为他引见一些重要的朝臣,为二宝日后步入仕途铺路。
刘瑕坐在二宝下首,看着众人尤其是那些高官显贵对沈清辞的青睐有加,心中五味杂陈,面上却不得不维持着风度,与人应酬。
就连琼林御酒喝在嘴里,也带着一股苦涩的味道。
楚天风则显得轻松许多,他性格爽朗,很快便与周围的同年们打成一片,笑声不断。
宴会持续到月上柳梢头方才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