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上海的新家-《1978:买四合院娶女神成文豪》

  清晨六点,招待所的公共盥洗室里飘散着劣质香皂和隔夜水汽的浑浊气味。许愿掬起一捧冷水拍在脸上,水流顺着下巴滴进泛黄的搪瓷盆。走廊尽头传来管理员老张沙哑的咳嗽声,还有铝皮水桶磕碰水泥地的钝响——这座建于五十年代的三层筒子楼,连晨起的声响都透着陈旧和疲惫。

  “今天得跑远些。”龚雪将挤好牙膏的牙刷递给他,棉布睡袍领口蹭了点墙灰,“昨天在徐汇看的石库门亭子间,楼梯陡得我踩空两次,隔壁阿婆的马桶就放在公用灶披间……”她声音低下去,睫毛在晨光里投下浅淡的阴影。许愿知道她没说出口的忧虑:招待所结婚证只能住一周,他们像两只迁徙的鸟,急需一方筑巢的屋檐。

  推开吱呀作响的木框玻璃门,梧桐叶已铺满霞飞路。弄堂口烟纸店的收音机正播送早新闻:“……市政府鼓励多渠道筹措资金,缓解住房紧张……” 骑自行车上班的人流裹挟着他们向前,车铃叮当,如同这座城市急促的呼吸。

  房产交易所设在南京东路一栋殖民时期老建筑的二楼。水磨石地板上满是鞋底划痕,木质柜台被磨得油亮。墙壁贴满手写房源信息:“虹口山阴路亭子间,8㎡,公用灶卫,价600元。”“静安寺周边前楼,12㎡,煤卫三户合用,需侨汇票……” 穿中山装的工作人员从老花镜上方打量他们:“小青年结婚?喏,看看这个——”手指点向角落一张纸,“徐汇宛平路华侨新村新放房源,侨汇券加人民币,两室户!

  龚雪裹紧了米色的风衣,轻声问道:我们真的要在这里安家吗?

  许愿点点头,目光坚定:这里会有中国最好的剧院、最前沿的文化交流,对你的事业发展最有利。他掏出一张折叠的报纸,指着上面一则不起眼的广告:你看,中华企业公司刚恢复了涉外商品房开发资格,宛平华侨新村已经开始配售。虽然我们不是华侨,但我打听过了,只要有外汇券或者足够的存款,也能排队购买。

  龚雪咬了咬下唇,眼中闪过一丝犹豫:可是...上海的住房紧张得很,人均才4平米。

  试试看吧。许愿紧了紧她的手,大不了先住招待所,慢慢找。

  接下来的几天,两人开始了在上海的寻房之旅。这个年代的上海房地产市场还处于萌芽状态,商品房寥寥无几,大多数房源都是单位分配的公房。他们先去了南京路上的房产交易所,那里张贴着一些房源信息,但大多需要上海户口或者单位介绍信。

  同志,你们这种情况,最好去看看爱建房屋开发部的房子。一位热心的老阿姨指点他们,就在静安区那边,虽然是给老资本家们爱国建设用的,但听说也对外出售几套。

  辗转找到爱建房屋开发部时,已经是下午三点。一栋灰扑扑的三层小楼前,几个干部模样的人正在交谈。许愿上前说明来意,对方上下打量了他们几眼:有外汇券吗?

  许愿从内兜掏出一叠绿色的外汇券。

  对方的态度立刻热情了几分:那跟我来看看吧,正好静安寺附近有套两居室空着。

  那套房子位于一栋新建的六层楼房里,没有电梯,但楼道干净明亮。50多平米的两室一厅,虽然面积不大,但胜在独门独户,有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这在上海当时已经算是奢侈的配置了。墙面刷着淡绿色的涂料,水泥地面平整,窗户朝南,阳光充足。

  龚雪一进门就喜欢上了那个小阳台:这里可以放两把藤椅,下午晒太阳正好。她兴奋地在空荡荡的房间里转来转去,已经开始规划哪里放床,哪里摆书桌。

  许愿则更关心实际的问题:这房子是什么产权?能过户吗?

  有限产权,可以过户。工作人员解释道,一次性付清的话,一万两千元。如果用人民币,要加收20%的溢价。

  这个价格在1982年堪称天价——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20年的工资总和。但许愿只是略一思索,就点了头:我们要了。

  签合同那天,龚雪特意穿上了那件最喜欢的淡蓝色连衣裙。在爱建房屋开发部简陋的办公室里,许愿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然后从随身的公文包里取出厚厚一叠现金——这是他提前从银行取出的存款。工作人员清点了三遍,才开出收据和房产证明。

  恭喜你们,现在在上海有家了。工作人员递过钥匙时笑着说。

  有了房子,接下来就是置办家具。这在上海同样不是易事,大部分家具都需要凭票购买。好在龚雪在电影厂有些关系,托人弄到了几张家具票。

  他们先去了南京东路的上海家具店。龚雪一眼相中了一张双人床——实木框架,床头雕刻着简洁的花纹,要价180元。然后又选了一个三门衣柜、一张书桌和两把椅子,凑齐了所谓的36条腿。

  还得买个电视机。龚雪看着空空如也的客厅说,我听说最近上海广播器材厂开始生产民用电视机了,正好我认识的一个朋友,他爱人就在广播器材厂工作,可以帮忙弄张电视票。。

  几天后,一台崭新的12英寸上海牌黑白电视机被搬进了他们的新家。电视机放在特意购置的电视柜上,蒙着龚雪亲手缝制的绣花布罩,成了客厅里最显眼的物件。

  当夜幕降临,两人挤在崭新的双人床上,盖着龚雪母亲特意大红喜被,被角用金线绣着交颈鸳鸯。许愿关掉电视机,拔掉电源线的手势郑重如仪式。

  新生活的信号,清晰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