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歌曲版权证,发报通知-《1978:买四合院娶女神成文豪》

  1994年11月7日的北京,一架从上海飞来的麦道-82客机,呼啸着降落在首都国际机场略显陈旧的跑道上。许愿裹紧风衣,随着人流走出舱门,冰冷的空气扑面而来,让他精神一振。他几乎没带什么行李,只有一个黑色的公文包,里面装着几份至关重要的文件和一个决定性的计划。

  没有片刻迟疑,他抬手招来一辆黄色的“天津大发”面包出租车。“去国家版权局。”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国家版权局的办公楼朴素而肃静。接待窗口前没什么人,只有一位四十岁上下、戴着套袖的女工作人员正低头整理着文件。许愿走到窗口前,从公文包里取出三张回执单,纸张边缘已有些微卷。

  “同志,您好。我来领取作品登记证书。”他的声音不高,但在安静的大厅里显得格外清晰。

  女工作人员抬起头,推了推眼镜,接过回执单,习惯性地开始核对。她的目光在回执单和面前的登记簿之间来回移动,手指顺着名单往下滑。

  “《小螺号》…《粉红色的回忆》…《我和我的祖国》…”她低声念出歌名,随即像是想起什么,猛地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惊讶地打量着许愿,“您…您是许愿老师?” 《我和我的祖国》在当时已具有相当广泛的传唱度和影响力,其版权归属问题在业内也并非毫无波澜。工作人员显然将歌曲与名字对上了号。

  “是我。”许愿微微颔首。

  “哎呀!真是您!”工作人员的态度立刻热情了许多,带着一种对文化名人的天然敬意,“您稍等,我这就给您找!”她转身在身后的档案柜里熟练地翻找起来,很快取出了三个深蓝色的硬皮文件夹。

  她打开文件夹,将三份崭新的《作品登记证书》逐一摊开在许愿面前,指尖点着登记项,语气变得公事公办却又不失耐心:“许老师,您核对一下。登记号:94-音着登字第xxx号,《小螺号》,词曲作者:许愿;登记号:94-音着登字第xxx号,《粉红色的回忆》,词曲作者:许愿;登记号:94-音着登字第xxx号,《我和我的祖国》,词曲作者:许愿。着作权人都是您本人。确认无误的话,请您在这里、这里,还有这里签收。”

  许愿的目光锐利地扫过每一行字,每一个公章,每一个日期——1994年11月7日。他看得格外仔细,仿佛要将这些铅字和红印烙进眼里。确认无误后,他拿起窗台笔筒里的钢笔,在指定的位置签下自己的名字。笔尖划过纸张,沙沙作响,沉稳有力。

  “好了,许老师,恭喜您。这些证书请您妥善保管,这是您享有着作权的重要凭证。”工作人员将三份证书递出窗口,语气郑重。

  “谢谢。”许愿接过那三份沉甸甸的证书,仔细地放入公文包最内层的夹袋中。拉上拉链的瞬间,他感到一种冰冷的踏实感,如同战士握紧了淬火的兵刃。

  离开版权局,寒风似乎更刺骨了些。许愿再次拦下一辆出租车,说出了北京一家极具影响力的知名报社的名字。这家报纸以敢言和深度报道着称,在知识界和文化圈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报社大楼气派许多,进进出出的人步履匆匆,带着新闻行业特有的忙碌气息。许愿在前台表明身份:“我是许愿,想找一下你们文艺部或社会新闻部的负责人。”前台小姐听到“许愿”这个名字,愣了一下,确认道:“是那位写《牧马人》、《钟鼓楼》的许愿老师吗?”得到肯定答复后,她的态度立刻变得恭敬起来,迅速拨通了内线电话。

  几分钟后,一位戴着金丝眼镜、气质精干的中年男子匆匆从电梯出来,老远就伸出了手:“哎呀!许愿老师!久仰大名!真是蓬荜生辉!我是报社文艺部的副主任,姓陈。”他的握手热情而有力,目光中充满了好奇与探究。一位享誉文坛的着名作家突然造访报社,这本身就是一条值得关注的新闻。

  许愿被请进了一间小会议室。落座后,陈副主任热情地递上热茶:“许老师大驾光临,不知道有什么指教?”

  许愿没有寒暄,直接打开公文包,取出了那三份刚刚到手、还带着油墨清香的《作品登记证书》,将它们一字排开在会议桌上。深蓝色的封皮,醒目的国徽,“作品登记证书”几个大字透着法律的威严。

  陈副主任推了推眼镜,身体前倾,目光疑惑地扫过三份证书,当他看清那三个歌名,尤其是《我和我的祖国》时,脸上的笑容凝固了,转为极大的震惊和困惑。“许老师,这…这是…”他显然完全搞不懂这位大作家唱的是哪一出。

  “陈主任,”许愿的声音平稳而冷静,每一个字都像经过精心打磨,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今天冒昧来访,是希望贵报能在下期报纸的头版头条,刊发一则我的郑重声明。”

  他略微停顿,目光锐利地看向对方,继续说道:“内容就是公布这三首歌曲——《小螺号》、《粉红色的回忆》、《我和我的祖国》的版权登记证书,向全社会明确公示,我,许愿,是这三首音乐作品的唯一词曲作者,依法享有全部着作权。”

  会议室的空气仿佛瞬间凝结。陈副主任的嘴巴微微张开,彻底愣住了。这要求本身就已极不寻常,更遑论其内容涉及《我和我的祖国》这样具有特殊意义的歌曲。

  许愿没有给他消化的时间,抛出了更重磅的内容,语气也愈发冰冷:“并且,在声明中必须明确写明:自贵报发行之日起,三首歌曲林小曼未经我本人许可,不得再以任何形式公开演唱上述三首歌曲。如若违反,我将立即提起法律诉讼,追究其侵权责任。绝不容忍,追究到底。”

  “林小曼?!”陈副主任几乎是失声叫了出来,眼睛瞪得滚圆,手中的钢笔“啪嗒”一声掉在桌上。着名作家、着名歌手、前任夫妻关系、《我和我的祖国》版权纠纷、公开登报告知、威胁起诉……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信息量巨大且极具爆炸性,简直是一个足以轰动全国的超级“大瓜”!他从事新闻行业十几年,也没遇到过如此戏剧性且劲爆的选题。

  巨大的职业敏感性和新闻冲动瞬间压过了最初的震惊。陈副主任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不那么激动,但镜片后的眼睛已经闪烁着发现惊天新闻的兴奋光芒:“许老师……您……您这个声明,内容非常……非常明确。只是……这涉及到林小曼老师,还有《我和我的祖国》这样的作品,一旦刊发,影响恐怕……”

  “影响我很清楚。”许愿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我需要的正是贵报的影响力。我要的就是广而告之,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个事实和法律后果。你们只需要如实刊登我的声明和证书照片即可。至于其他,是我的私事,与贵报无关。”

  陈副主任的大脑飞速运转。从新闻角度看,这绝对是爆炸性的头版头条,毫无疑问会引发巨大轰动和讨论。从法律层面,对方提供了官方登记证书,声明内容属于权利主张,报社按流程操作风险可控。剩下的,就是巨大的新闻价值和可能带来的销量和关注度了。

  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立刻做出了决定,身体坐得笔直,表情变得严肃而专业:“许老师,您放心!这个声明,事实清晰,证据确凿,是维护创作者合法权益的正当行为。我们报社一向支持知识产权保护!”他语气坚决,“明天的头版头条,我亲自负责安排!一定给您醒目标注,全文照发,证书照片清晰刊印!您看这样如何?”

  “很好。”许愿站起身,伸出手,“那就麻烦陈主任了。稿费按你们的标准算即可。”他的目的已经达到。

  “应该的!应该的!”陈副主任连忙起身握手,态度极为热情,“能为您这样的知名作家维护权益尽一份力,是我们报社的荣幸!稿费都是小事,您放心,绝对给您处理得漂漂亮亮!”

  送走许愿后,陈副主任几乎是跑着冲回了编辑部,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发颤:“快!通知头版编辑、美术编辑、法务,立刻开会!有重大独家新闻!绝对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