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9月24日,下午五点刚过。
“哐当!” 院门被猛地推开,力道之大,震得门轴上新换的铜套都发出了抗议的嗡鸣。
许愿笔尖一抖,稿纸上洇开一团不合时宜的墨渍。他诧异地抬头,只见林小曼像一阵裹着硝烟的风卷了进来。她身上还穿着歌舞团练功的豆绿色练功服,头发随意挽着,几缕发丝被汗水粘在光洁的额角,脸色却不像往日排练后的疲惫红润,而是一种紧绷的、带着点煞气的苍白。最让许愿心头一跳的是她的眼睛——那平日里顾盼生辉、灵动狡黠的杏眼,此刻像两簇幽幽燃烧的火焰,直勾勾地钉在他身上,里面翻滚着一种他从未见过的、混合着焦虑、委屈和某种破釜沉舟般决绝的情绪。
“小曼?今天这么早?出什么事了?”许愿放下笔,站起身,心头警铃大作。这架势,不像下班回家,倒像是要攻城拔寨。
林小曼没说话,只是“砰”地一声把手里拎着的、装着舞鞋和换洗衣服的布兜扔在八仙桌上,震得桌上那盏新买的玻璃罩煤油灯都晃了晃。她几步跨到许愿面前,呼吸有些急促,胸脯微微起伏,练功服勾勒出的优美曲线此刻却透着一股无形的压力。
“许愿!”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力道,像小锤敲在许愿心坎上,“我请了三天假!”
“啊?”许愿一愣,有点跟不上节奏,“身体不舒服?团里排练不顺利?”
“都不是!”林小曼深吸一口气,像是在积蓄最后的勇气,然后,那双燃烧着火焰的眼睛紧紧锁住许愿,一字一顿,清晰无比地宣告了她的作战计划:“这三天!我们!哪儿也不去!就在家!专心!要!孩!子!”
轰隆!
许愿感觉脑子里仿佛炸了个响雷,耳朵里嗡嗡直响。他下意识地扶住了身后的花梨木椅背,才没让自己晃悠一下。“要…要孩子?”他艰难地重复着,试图理解这突如其来的“战略部署”,“怎么…这么突然?不是说好了顺其自然。
“等不了了!”林小曼猛地打断他,眼圈瞬间就红了,声音也带上了哽咽,“你知道我今天在团里听到什么吗?那个新调来的报幕员小苏,才二十出头!整天往团长办公室跑,说话嗲声嗲气的!还有…还有隔壁胡同老李家的闺女,才十八,刚嫁过去三个月,肚子就显怀了!人家婆婆逢人就夸!” 她越说越激动,手指无意识地绞着练功服的衣角,“我都嫁过来好久了,这肚子一点动静都没有…外面人指不定怎么嚼舌根呢!说我…说我是不是跳舞跳得不能生……”
许愿听得目瞪口呆,啼笑皆非。他想说“小苏那是去汇报工作”、“老李家闺女显怀快是人家体质好”、“外面人爱说啥说啥咱不在乎”……可看着妻子那双泛红、带着水光却又异常执拗的眼睛,所有解释的话都堵在了喉咙里。他忽然明白了,这不是讲道理的时候,这是一场由巨大不安全感引发的、关于生命延续的“高地争夺战”。林小曼需要的不是分析,是行动,是强有力的、立刻见效的“火力支援”!
“好!”许愿心一横,牙一咬,展现出革命战士般的果决(或者说,是认命般的觉悟),“不就是三天吗?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保证完成任务!”他甚至还学着电影里的样子,挺直腰板,啪地敬了个不标准的礼。
林小曼破涕为笑,那笑容带着点“阴谋得逞”的狡黠和终于得到回应的释然。她猛地扑上来,紧紧抱住许愿,带着汗味的练功服蹭在许愿的衬衫上:“我就知道你最好了!” 那力道,勒得许愿差点喘不过气。
战争的号角,从晚饭后就正式吹响了。
林小曼展现出了惊人的组织能力和执行力。她先是雷厉风行地冲了个战斗澡,换上了一身……嗯,许愿从未见过的、据说是她偷偷托人从上海捎回来的、料子薄得近乎透明的丝质睡裙(许愿严重怀疑这属于“战略物资储备”)。
“许愿!快!”林小曼眼神灼灼,像指挥员下达冲锋命令。
深夜零点。许愿眼皮打架,困得头一点一点。
“许愿!别睡!”林小曼精神抖擞地摇醒他“朋友说,清晨是第二个高峰!生物钟懂不懂?我们要充分利用时间窗口!”
许愿迷迷糊糊,感觉自己像被上了发条的机器。
第二天。许愿扶着酸痛的腰,脚步虚浮地想去书房摸会儿笔,找回一点作为“灵魂工程师”的尊严。
“许愿!”林小曼端着一碗黑乎乎、散发着诡异气味的中药堵在书房门口,眼神坚定得像要炸碉堡,“妈特意去同仁堂抓的!十全大补!老方子!快趁热喝了!补充战斗力!”
许愿看着那碗疑似“敌敌畏”的液体,胃里一阵翻腾。在林小曼“深情”的注视下,他捏着鼻子,视死如归地灌了下去,感觉一股热流(也可能是邪火)直冲丹田。
下午。许愿瘫在拔步床上,感觉自己像被榨干了汁的甘蔗,连手指头都不想动。
林小曼却像打了鸡血,翻出她那套压箱底的、缀满亮片的演出服,在卧室里即兴跳起了热情奔放的吉普赛舞,腰肢扭动,眼波流转,美则美矣,却让许愿看得心惊肉跳,感觉这不是诱惑,是催命符。“生命在于运动!愉悦的心情和适当的运动有助于…那啥!”她一边旋转一边气喘吁吁地解释。
许愿绝望地闭上了眼睛,祈祷这“愉悦的运动”快点结束。
第三天清晨。天刚蒙蒙亮。
许愿感觉自己像一具被掏空的躯壳,灵魂都在飘荡。他挣扎着从床上坐起来,眼前金星乱冒,腰仿佛不是自己的,某个关键部位更是发出强烈的抗议信号。手抖得像帕金森晚期患者。
镜子里的自己,简直惨不忍睹:眼窝深陷,两圈浓重的乌青如同被人揍了两拳,脸色苍白中透着蜡黄,嘴唇干裂。头发乱糟糟地翘着,眼神涣散,透着一股被过度透支的、生无可恋的茫然。他尝试着抬了抬拿笔的右手,一阵明显的无力感和酸软袭来,仿佛那支曾经书写宇宙史诗和市井烟花的笔,此刻重逾千斤。
“早啊!” 一声清脆如百灵鸟的问候响起。林小曼神采奕奕地出现在房门口。她穿着崭新的碎花布拉吉连衣裙,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扎着漂亮的蝴蝶结,脸上薄施脂粉,容光焕发,双眸亮得惊人,皮肤白里透红,整个人像被雨露充分滋润过的海棠花,浑身上下散发着蓬勃的生命力和一种……得胜凯旋的满足感。
她走到床边,俯身在许愿憔悴的脸上响亮地“啵”了一口,留下一个鲜红的唇印:“亲爱的,辛苦啦!我上班去啦!你好好休息,记得按时吃饭哦!” 那声音甜得发腻,动作轻快得像只小鹿,转身拎起小包,哼着歌儿“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脚步轻快地飘出了卧室,留下满室馨香和一个仿佛被龙卷风肆虐过的、精神濒临崩溃的丈夫。
许愿僵在原地,听着院门“吱呀”一声打开,又“哐当”一声关上,然后是林小曼清脆地拨动自行车铃铛“叮铃铃”远去的声音。那欢快的铃声,此刻在他听来,如同胜利者的号角,无情地宣告着他的“阵亡”。
他艰难地、一点一点地挪下床,扶着酸痛的腰,一步三晃地蹭到窗边,透过糊着新窗纸的格子窗,只来得及看到林小曼骑着那辆天蓝色的永久26型自行车,像一朵轻盈的云,消失在胡同拐角的阳光里。她挺直的背影,蹬车的动作充满活力,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
许愿扶着冰冷的窗棂,望着空荡荡的胡同口,感受着身体各处传来的、如同被重型卡车反复碾压过的酸痛,以及灵魂深处那挥之不去的疲惫感。一阵深秋的晨风吹进窗缝,带着凉意,吹得他一个激灵。
他长长地、深深地、带着无尽沧桑与顿悟地,叹了一口气。那叹息声在寂静的房间里回荡,充满了过来人的血泪教训。他摇了摇头,用近乎呻吟的气声,对着窗外那早已不见人影的胡同口,吐出了那句在劳动人民中流传千古、此刻他感同身受、刻骨铭心的朴素真理:
“老祖宗诚不我欺啊……果然是没有耕坏的地,只有累死的牛……”
他扶着腰,一步一挪地蹭回床边,看着镜子里那个顶着熊猫眼、形销骨立的自己,又看了看凌乱的、还残留着“战火硝烟”气息的床铺,最终认命地、重重地把自己摔回柔软的被褥里。
“哐当!” 院门被猛地推开,力道之大,震得门轴上新换的铜套都发出了抗议的嗡鸣。
许愿笔尖一抖,稿纸上洇开一团不合时宜的墨渍。他诧异地抬头,只见林小曼像一阵裹着硝烟的风卷了进来。她身上还穿着歌舞团练功的豆绿色练功服,头发随意挽着,几缕发丝被汗水粘在光洁的额角,脸色却不像往日排练后的疲惫红润,而是一种紧绷的、带着点煞气的苍白。最让许愿心头一跳的是她的眼睛——那平日里顾盼生辉、灵动狡黠的杏眼,此刻像两簇幽幽燃烧的火焰,直勾勾地钉在他身上,里面翻滚着一种他从未见过的、混合着焦虑、委屈和某种破釜沉舟般决绝的情绪。
“小曼?今天这么早?出什么事了?”许愿放下笔,站起身,心头警铃大作。这架势,不像下班回家,倒像是要攻城拔寨。
林小曼没说话,只是“砰”地一声把手里拎着的、装着舞鞋和换洗衣服的布兜扔在八仙桌上,震得桌上那盏新买的玻璃罩煤油灯都晃了晃。她几步跨到许愿面前,呼吸有些急促,胸脯微微起伏,练功服勾勒出的优美曲线此刻却透着一股无形的压力。
“许愿!”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力道,像小锤敲在许愿心坎上,“我请了三天假!”
“啊?”许愿一愣,有点跟不上节奏,“身体不舒服?团里排练不顺利?”
“都不是!”林小曼深吸一口气,像是在积蓄最后的勇气,然后,那双燃烧着火焰的眼睛紧紧锁住许愿,一字一顿,清晰无比地宣告了她的作战计划:“这三天!我们!哪儿也不去!就在家!专心!要!孩!子!”
轰隆!
许愿感觉脑子里仿佛炸了个响雷,耳朵里嗡嗡直响。他下意识地扶住了身后的花梨木椅背,才没让自己晃悠一下。“要…要孩子?”他艰难地重复着,试图理解这突如其来的“战略部署”,“怎么…这么突然?不是说好了顺其自然。
“等不了了!”林小曼猛地打断他,眼圈瞬间就红了,声音也带上了哽咽,“你知道我今天在团里听到什么吗?那个新调来的报幕员小苏,才二十出头!整天往团长办公室跑,说话嗲声嗲气的!还有…还有隔壁胡同老李家的闺女,才十八,刚嫁过去三个月,肚子就显怀了!人家婆婆逢人就夸!” 她越说越激动,手指无意识地绞着练功服的衣角,“我都嫁过来好久了,这肚子一点动静都没有…外面人指不定怎么嚼舌根呢!说我…说我是不是跳舞跳得不能生……”
许愿听得目瞪口呆,啼笑皆非。他想说“小苏那是去汇报工作”、“老李家闺女显怀快是人家体质好”、“外面人爱说啥说啥咱不在乎”……可看着妻子那双泛红、带着水光却又异常执拗的眼睛,所有解释的话都堵在了喉咙里。他忽然明白了,这不是讲道理的时候,这是一场由巨大不安全感引发的、关于生命延续的“高地争夺战”。林小曼需要的不是分析,是行动,是强有力的、立刻见效的“火力支援”!
“好!”许愿心一横,牙一咬,展现出革命战士般的果决(或者说,是认命般的觉悟),“不就是三天吗?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保证完成任务!”他甚至还学着电影里的样子,挺直腰板,啪地敬了个不标准的礼。
林小曼破涕为笑,那笑容带着点“阴谋得逞”的狡黠和终于得到回应的释然。她猛地扑上来,紧紧抱住许愿,带着汗味的练功服蹭在许愿的衬衫上:“我就知道你最好了!” 那力道,勒得许愿差点喘不过气。
战争的号角,从晚饭后就正式吹响了。
林小曼展现出了惊人的组织能力和执行力。她先是雷厉风行地冲了个战斗澡,换上了一身……嗯,许愿从未见过的、据说是她偷偷托人从上海捎回来的、料子薄得近乎透明的丝质睡裙(许愿严重怀疑这属于“战略物资储备”)。
“许愿!快!”林小曼眼神灼灼,像指挥员下达冲锋命令。
深夜零点。许愿眼皮打架,困得头一点一点。
“许愿!别睡!”林小曼精神抖擞地摇醒他“朋友说,清晨是第二个高峰!生物钟懂不懂?我们要充分利用时间窗口!”
许愿迷迷糊糊,感觉自己像被上了发条的机器。
第二天。许愿扶着酸痛的腰,脚步虚浮地想去书房摸会儿笔,找回一点作为“灵魂工程师”的尊严。
“许愿!”林小曼端着一碗黑乎乎、散发着诡异气味的中药堵在书房门口,眼神坚定得像要炸碉堡,“妈特意去同仁堂抓的!十全大补!老方子!快趁热喝了!补充战斗力!”
许愿看着那碗疑似“敌敌畏”的液体,胃里一阵翻腾。在林小曼“深情”的注视下,他捏着鼻子,视死如归地灌了下去,感觉一股热流(也可能是邪火)直冲丹田。
下午。许愿瘫在拔步床上,感觉自己像被榨干了汁的甘蔗,连手指头都不想动。
林小曼却像打了鸡血,翻出她那套压箱底的、缀满亮片的演出服,在卧室里即兴跳起了热情奔放的吉普赛舞,腰肢扭动,眼波流转,美则美矣,却让许愿看得心惊肉跳,感觉这不是诱惑,是催命符。“生命在于运动!愉悦的心情和适当的运动有助于…那啥!”她一边旋转一边气喘吁吁地解释。
许愿绝望地闭上了眼睛,祈祷这“愉悦的运动”快点结束。
第三天清晨。天刚蒙蒙亮。
许愿感觉自己像一具被掏空的躯壳,灵魂都在飘荡。他挣扎着从床上坐起来,眼前金星乱冒,腰仿佛不是自己的,某个关键部位更是发出强烈的抗议信号。手抖得像帕金森晚期患者。
镜子里的自己,简直惨不忍睹:眼窝深陷,两圈浓重的乌青如同被人揍了两拳,脸色苍白中透着蜡黄,嘴唇干裂。头发乱糟糟地翘着,眼神涣散,透着一股被过度透支的、生无可恋的茫然。他尝试着抬了抬拿笔的右手,一阵明显的无力感和酸软袭来,仿佛那支曾经书写宇宙史诗和市井烟花的笔,此刻重逾千斤。
“早啊!” 一声清脆如百灵鸟的问候响起。林小曼神采奕奕地出现在房门口。她穿着崭新的碎花布拉吉连衣裙,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扎着漂亮的蝴蝶结,脸上薄施脂粉,容光焕发,双眸亮得惊人,皮肤白里透红,整个人像被雨露充分滋润过的海棠花,浑身上下散发着蓬勃的生命力和一种……得胜凯旋的满足感。
她走到床边,俯身在许愿憔悴的脸上响亮地“啵”了一口,留下一个鲜红的唇印:“亲爱的,辛苦啦!我上班去啦!你好好休息,记得按时吃饭哦!” 那声音甜得发腻,动作轻快得像只小鹿,转身拎起小包,哼着歌儿“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脚步轻快地飘出了卧室,留下满室馨香和一个仿佛被龙卷风肆虐过的、精神濒临崩溃的丈夫。
许愿僵在原地,听着院门“吱呀”一声打开,又“哐当”一声关上,然后是林小曼清脆地拨动自行车铃铛“叮铃铃”远去的声音。那欢快的铃声,此刻在他听来,如同胜利者的号角,无情地宣告着他的“阵亡”。
他艰难地、一点一点地挪下床,扶着酸痛的腰,一步三晃地蹭到窗边,透过糊着新窗纸的格子窗,只来得及看到林小曼骑着那辆天蓝色的永久26型自行车,像一朵轻盈的云,消失在胡同拐角的阳光里。她挺直的背影,蹬车的动作充满活力,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
许愿扶着冰冷的窗棂,望着空荡荡的胡同口,感受着身体各处传来的、如同被重型卡车反复碾压过的酸痛,以及灵魂深处那挥之不去的疲惫感。一阵深秋的晨风吹进窗缝,带着凉意,吹得他一个激灵。
他长长地、深深地、带着无尽沧桑与顿悟地,叹了一口气。那叹息声在寂静的房间里回荡,充满了过来人的血泪教训。他摇了摇头,用近乎呻吟的气声,对着窗外那早已不见人影的胡同口,吐出了那句在劳动人民中流传千古、此刻他感同身受、刻骨铭心的朴素真理:
“老祖宗诚不我欺啊……果然是没有耕坏的地,只有累死的牛……”
他扶着腰,一步一挪地蹭回床边,看着镜子里那个顶着熊猫眼、形销骨立的自己,又看了看凌乱的、还残留着“战火硝烟”气息的床铺,最终认命地、重重地把自己摔回柔软的被褥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