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1978:买四合院娶女神成文豪》

  2001年9月18日,伦敦。

  许愿推着行李箱,走出希斯罗机场,熟悉的阴冷瞬间包裹了他。相较于北京的秋高气爽,这里更潮湿。

  他叫了辆黑色的出租车,出发去了伦敦的酒店,简单归置好行李,泡上一杯浓酽的锡兰红茶,许愿在临窗的书桌前坐下,打开了那台厚重的Ibm thinkpad笔记本电脑。屏幕亮起,幽蓝的光映在他脸上。他略一沉吟,修长的手指在键盘上敲下了新文档的标题:

  《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

  就在许愿潜心创作《混血王子》的同时,其哈利波特第二部《哈利·波特与密室》的全球发行事宜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独立制片人大卫·海曼(david heyman)和克里斯托弗利特尔团队正像技艺精湛的猫头鹰,将这份魔法世界的邀请函送往世界各地。

  克里斯托弗的手指移到了德国。他与constantin Film的联络同样顺畅无比。

  “Guten tag, 克里斯托弗!”对方负责人的英语带着德式的严谨,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我们的市场调研显示,《哈利·波特》的热度在这里没有丝毫减退。圣诞节是家庭团聚的时刻,还有什么比一起观看哈利和罗恩的飞天汽车冒险更合适的呢?档期已预留,宣传计划本周内提交。我们连柏林墙遗址旁的大型广告位都谈好了!” 高效与决心,不言而喻。

  意大利的medusa Film、西班牙的warner Sogefilms几乎每一个国家的对话都如同复刻般的顺利与热烈。电话里充满了“blockbuster garantito!”(票房保证!)、“?caliente o el fuego!”(热得像火一样!)这样的欢呼。克里斯托弗几乎不需要动用任何谈判技巧,他更像是一位传递喜讯的使者,所到之处,迎接他的都是早已敞开的、铺着红毯的大门。《哈利·波特与密室》已不再是单纯的电影,它是一场预定的全球狂欢,是圣诞树下最受期待的礼物。

  与此同时,大卫·海曼亲自坐镇伦敦,处理完北美和加拿大的事务后,他将重心放回了大本营英国。在与odeon cinemas、cineworld UK等英国主要院线的会议上,气氛更是如同老友聚会般融洽。

  “大卫,还用谈吗?”odeon的一位资深总监端着咖啡,笑得见牙不见眼,“《魔法石》让我们影院的爆米花销量都翻了一番!整个不列颠,从伦敦到爱丁堡,从曼彻斯特到卡迪夫,还有哪个孩子——或者成年人——不想在圣诞节第二天就冲进电影院,看看密室里的怪物到底是什么?排片?我们会给它最好的影厅,最黄金的场次!如果法律允许,我们甚至想在平安夜就提前点映!”

  哄堂大笑中,协议以惊人的速度达成。大卫·海曼满意地合上文件夹,他知道,在哈利·波特的“家乡”,这场魔法风暴只会更加猛烈。

  外面的世界为《密室》的上映喧嚣不已,许愿在酒店却保持着一种近乎苦行僧般的宁静。他隔绝了大部分干扰,日复一日地沉浸在“混血王子”的魔药笔记、邓布利多的往事回忆、以及霍格沃茨上空日益浓重的黑暗阴影之中。魂器的秘密、少年伏地魔的过往、斯拉格霍恩教授的尴尬记忆……无数条线索在他脑中交织,最终通过指尖流淌到电脑屏幕上。

  时间在敲击键盘的清脆声响中悄然流逝。窗外的树叶从金黄到凋零,伦敦的雾越来越浓。

  10月25日,一个微冷的清晨。

  许愿敲下了最后一段文字:

  “他此刻只想与金妮在一起,只想与她携手漫步在洒满阳光的场地上,远离这个冰冷的、邓布利多已经永远离开的地方。但是,当他环顾四周,看到等待着他的人们,他明白,有些路,一旦踏上,就无法回头。他必须走下去,为了那些已经倒下的人,也为了那些仍在战斗的人。”

  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靠在椅背上,感到一种巨大的、混合着疲惫与满足的空虚。《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全书约十七万字,终于完成了。

  他没有丝毫耽搁,连接上打印机,将这份新鲜出炉、尚带着机器余温的手稿打印了出来。厚厚的稿纸摞在一起,散发出油墨的清香,沉甸甸的,是过去一个多月心血的结晶。

  简单用过午餐,许愿将手稿仔细地装进一个结实的牛皮纸档案袋里,然后出门,径直走向位于布鲁姆斯伯里区的布鲁姆斯伯里出版社(bloomsbury publishing)。他不需要预约,作为出版社最重量级的作家,他的名字就是通行证。

  走进那栋熟悉的、充满书卷气息的办公楼,前台小姐一眼就认出了他,脸上立刻绽放出热情而略带紧张的笑容:“许愿先生!下午好!需要我通知奈杰尔吗?”

  “谢谢,我自己上去就好。”许愿微笑着点头,轻车熟路地走向出版总监奈杰尔·牛顿(Nigel Newton)的办公室。

  他轻轻敲了敲门。

  “请进!”里面传来奈杰尔沉稳的声音。

  许愿推门而入。奈杰尔·牛顿,一位精明干练又带着儒雅气质的中年人,正伏案审阅文件。看到进来的是许愿,他明显愣了一下,随即立刻站起身,绕过办公桌,热情地伸出手:

  “许!我的天,真是意外的惊喜!你不是应该在《密室》的上映宣传事宜上吗?怎么有空过来?”他的目光下意识地扫过许愿手中那个鼓鼓囊囊的档案袋,眼神里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猜测,但似乎又不敢确定。

  许愿将档案袋放在奈杰尔宽大的红木办公桌上,发出“噗”的一声轻响。

  “奈杰尔,我想,你和编辑部可能会对这个感兴趣。”许愿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奈杰尔的目光牢牢锁定在档案袋上,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许……这……这里面难道是……?”

  “《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许愿清晰地报出了书名,“初稿,刚写完。”

  办公室里出现了短暂的、几乎令人窒息的寂静。随即,奈杰尔·牛顿的脸上瞬间爆发出狂喜的光彩,他猛地一拍桌子,声音因激动而提高了八度:

  “梅林在上!第六部!你竟然……竟然这么快就写完了?!”他几乎是扑过来,双手小心翼翼地捧起那个档案袋,如同捧着绝世珍宝,“这简直是……简直是今年出版界最重磅的炸弹!不,是核弹!”

  他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好不容易才稍稍平复,目光灼灼地看向许愿:“许,我必须说,在你带来这个惊天喜讯之前,我和所有人一样,还在为你在大银幕上取得的辉煌成就而激动不已。《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上帝,你亲自执导,竟然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票房、口碑双丰收!我们都看了不止一遍!你简直是个天才,不仅在写作上,在导演领域也展现出了惊人的才华!恭喜你,许!这真是太了不起了!”

  奈杰尔真诚地祝贺着,话语如同连珠炮。电影的成功,无疑为这本书的出版增添了无比耀眼的光环。

  “谢谢,奈杰尔。拍摄是团队的努力。”许愿谦逊地点点头,将话题引回手稿,“那么,关于这本书……”

  “立刻!马上!”奈杰尔毫不犹豫地按下内部通话键,声音因兴奋而微微发颤,“莎拉!立刻通知编辑部所有高级编辑!立刻!放下手头所有工作!全部到我的办公室来!立刻!有最高优先级事务!”

  不到五分钟,奈杰尔的办公室就被闻讯赶来的编辑们挤满了。主编、资深编辑、版权经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奈杰尔桌上那份厚厚的手稿上,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着期待、好奇和极度兴奋的情绪。

  “诸位,”奈杰尔的声音庄重而激动,“许,为我们带来了《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的完整手稿!”

  “哇哦——!”

  “梅林的胡子啊!”

  “这么快?!”

  办公室里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呼和抽气声。

  没有多余的废话,奈杰尔亲自将手稿分成几个部分,如同分发圣物般,郑重地交到几位核心编辑手中。“莎拉,你负责开头到霍格沃茨特快列车。迈克尔,你负责斯内普的魔药课和‘混血王子’的线索。艾玛,你重点审阅邓布利多给哈利的单独课程和记忆部分……所有人,最高保密级别!我需要你们最快的阅读速度和最精准的判断!”

  瞬间,办公室里鸦雀无声,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以及偶尔响起的、因读到关键情节而忍不住发出的低声惊叹或倒抽冷气的声音。

  “梅林啊……这个‘混血王子’……”一位中年男编辑喃喃自语,眉头紧锁,又猛地翻开前面几页对照。

  “哦,不……邓布利多他的手……”另一位女编辑捂住了嘴,眼中满是震惊与担忧。

  “魂器!不止一个!”角落里传来压抑的低呼。

  奈杰尔和许愿则坐在一旁,低声交流着。奈杰尔不断收到编辑们递来的纸条,上面写着初步的审阅笔记和激动人心的正面反馈。他的脸上,笑容越来越灿烂。

  审阅持续了将近三个小时。当最后一位编辑放下稿纸,揉着发酸的眼睛抬起头时,所有人的目光再次交汇,都看到了彼此眼中无法掩饰的震撼和兴奋。

  “奈杰尔,”主编莎拉首先开口,她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毫无疑问,这又是一部杰作!情节更加黑暗复杂,人物成长弧光精彩,‘混血王子’的悬念设置得天衣无缝,而最后……”她顿了顿,似乎在平复心情,“最后的结局,将会让所有读者心碎,但也必将让哈利的决心更加坚定。这无疑是系列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一部,写得……太棒了!”

  其他编辑也纷纷附和:

  “节奏完美,悬念迭起!”

  “对少年情感的处理非常细腻真实。”

  “魔法世界的构架更加宏大深邃了!”

  奈杰尔环视一圈,看到的是无一例外的、充满激赏和肯定的眼神。他深吸一口气,转向一直安静等待的许愿,庄重地伸出手:

  “许,我代表布鲁姆斯伯里出版社,正式通知你。《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全票通过!我们接受出版!”他的手掌因用力而有些发白,“我们会立刻启动最高规格的出版流程,保密、印刷、宣传……我们会让这本书,像电影一样,再次震撼全世界!”

  许愿的脸上露出了释然而满意的微笑,他握住了奈杰尔的手:“合作愉快,奈杰尔。”

  “合作愉快,许!”奈杰尔用力摇晃着手臂,“接下来的几天,可能还需要你配合我们做一些最后的校对和细节确认。但此刻,请允许我再次向你表达最崇高的敬意和祝贺!你又一次创造了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