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阿兹卡班的囚徒全球首映-《1978:买四合院娶女神成文豪》

  2003年4月8日,《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魔法风暴。得益于前两部积累的庞大粉丝群体以及这一部更为黑暗、成熟的风格,电影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根据后续的权威数据统计,影片在全球上映首日便斩获了约 4080万美元 的惊人票房。

  然而,身处伦敦利维斯登制片厂《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片场的许愿,仿佛置身于这场票房风暴的风眼,异常平静。

  4月9日,也就是《囚徒》全球上映的第二天,片场依旧如常。巨大的水箱正在搭建,为即将到来的三强争霸赛第二个项目做准备,空气中弥漫着木材、油漆和一丝来自附近特效模型车间的硅胶味。许愿穿着他标志性的深色导演马甲,站在监视器前,专注地看着丹尼尔、鲁伯特和艾玛排练与炸尾螺对峙的戏份,脸上看不出一丝因前作辉煌票房而产生的波澜。

  “cut!很好,休息十分钟。”许愿拿起对讲机说道,声音平稳。他走到一旁,与摄影指导罗杰·普拉特低声讨论起下一个镜头的布光,仿佛昨天全球院线的狂欢与他毫无关系。对他而言,《囚徒》已是过去时,《火焰杯》这座更险峻的山峰,正需要他心无旁骛地去攀登。

  时间在紧张的拍摄中流逝。到了2003年5月10日,一个阳光不错的下午,独立制片人大卫海曼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笑容,走进了许愿的临时办公室。许愿正在和艺术指导约翰·布里奇斯审阅德姆斯特朗大船的设计草图。

  “许!”大卫的声音充满了喜悦,“猜猜看?刚收到的最终核算数据,《阿兹卡班的囚徒》全球总票房——8.96亿美元!老天,这太不可思议了!评论界和观众都爱死它了!”

  许愿从设计稿中抬起头,脸上露出了温和而克制的微笑。他放下铅笔,与大卫握了握手:“辛苦了,大卫。这是整个团队的努力成果。不过,”他话锋一转,目光重新落回那艘气势恢宏的魔法船草图,“我们现在得集中精力,确保‘巴蒂·克劳奇’不会在魔法部办公室里看起来像个走错片场的保险推销员,也要让这艘船足够震慑黑湖。”

  约翰·布里奇斯闻言笑了起来。大卫也会意地点头,他早已习惯许愿这种将成功迅速归零,专注于眼前挑战的工作态度。短暂的庆祝后,办公室的话题又回到了《火焰杯》那庞大而复杂的制作细节上。

  自1月3日开机以来,《火焰杯》的拍摄已稳步推进。

  2003年7月1日,剧组正全力攻坚三强争霸赛的三个项目:火龙挑战的拍摄已近尾声,庞大的黑湖水下摄影棚已经准备就绪,而迷宫的场景也正在另一处摄影棚紧锣密鼓地搭建。进度符合预期,但压力与日俱增。

  一个年轻的身影独自搭乘地铁,再次来到了利维斯登制片厂。

  他熟门熟路地穿过如同迷宫般的摄影棚区域,来到了正在拍摄“霍格沃茨礼堂”日常戏份的片场。

  许愿正在监视器后给三位主演说戏。许多鱼没有立刻上前打扰,而是安静地站在外围阴影处观察。一场戏拍完,许愿抬头时,目光敏锐地捕捉到了儿子的身影。

  “小鱼。”许愿脸上露出笑容,朝他招了招手。

  许多鱼走上前:“爸。”

  这时,刚刚结束表演的丹尼尔·雷德克里夫、鲁伯特·格林特和艾玛·沃特森也看到了他。他们与许多鱼早已经相识,对这个安静、懂行且毫无架子的“导演之子”颇有好感。

  “嘿!许!”丹尼尔率先热情地打招呼,用的是他们私下对许多鱼的昵称,以区分他和他的父亲。

  鲁伯特也笑着挥挥手:“暑假快乐,小许导演!”

  艾玛则俏皮地眨了眨眼:“看来我们这个暑假有个新助教了,欢迎回来,小许导演!”

  “小许导演”这个称呼,带着朋友间的亲切和一丝对他们父子传承的认可。许多鱼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我还在学习。很高兴再见到你们。”

  许愿看着儿子与主演们自然的互动,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拍了拍许多鱼的肩膀,对众人说:“你们先休息,我和小鱼说几句。”

  父子二人走到相对安静的角落。许愿仔细打量了一下儿子:“路上还顺利吗?妈妈送你上的飞机?”

  “嗯,一切都好。妈叮嘱了我很多,让我听你话,别给剧组添乱。”许多鱼回答道。

  “你从来都不是麻烦。”许愿肯定地说,然后他拿出手机,拨通了远在上海的妻子龚雪的电话。电话响了几声后接通了。

  “喂,龚雪,是我。”许愿的声音变得柔和了许多,“小鱼已经到了,刚进剧组,一切都好。”

  电话那头传来龚雪清晰而温柔的声音:“到了就好。让他注意安全,按时吃饭。伦敦那边天气变化快,提醒他随时加减衣服。”

  “放心吧,我会照顾好他。”许愿说着,看了一眼身旁凝神倾听的儿子,继续道,“另外,关于小鱼暑假实习的事。我的意思是,既然他来了,不如就让他在这里多待几个月,系统地跟完一个阶段的拍摄。这比零散的学习效果要好得多。你看,能不能帮他跟上戏那边请一个月的假?就以我们公司正式实习生的名义。”

  许多鱼听到这里,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充满期待地看着父亲手中的电话。

  龚雪在电话那端沉默了几秒,似乎是在考虑,随后传来带着笑意的声音:“你啊,这就开始给你儿子开小灶了?好吧,机会难得。我晚点就联系他的辅导员,说明情况,帮他请假。你可得说到做到,好好教他,不能让他只是打个杂。”

  “当然,我保证。”许愿微笑着承诺,“那先这样,你保重身体。”

  “你也是。”

  挂断电话,许愿对许多鱼说:“听到了?请了一个月假。这暑假的几个月,你不是来探亲的游客,而是xuyuan影业的实习导演,要遵守剧组的一切规矩。”

  “我明白,爸!谢谢爸!”许多鱼用力点头,脸上洋溢着激动和郑重。

  许多鱼便真正融入了《火焰杯》剧组。许愿履行了他的承诺,将儿子带在身边,进行全方位的指导。

  在拍摄“圣诞舞会”的盛大场面时,许愿会把许多鱼叫到监视器旁。

  “小鱼,看这个机位,”许愿指着监视器画面,“罗杰(摄影指导)在这里用了轨道慢推,配合柔光,不是为了炫技,是为了捕捉赫敏入场时,那种惊艳和罗恩复杂的心理活动。灯光、摄影、表演,此刻都要为角色内心服务。”

  许多鱼凝神观看,低声回应:“所以,即使场面再大,核心还是人。”

  “没错。永远记住,技术是工具,情感才是目的。”

  在搭建“迷宫”的巨大摄影棚里,许愿带着许多鱼穿梭于那些高达数米、布满荆棘由特效材料制成的树篱之间。

  “迷宫戏份,摄影是难点。”许愿边走边说,“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拍出无边无际的迷失感和压迫感?除了特写和手持跟拍,你有什么想法?”

  许多鱼思考片刻,尝试回答:“或许……可以多利用低角度仰拍,让树篱显得更高、更压抑?或者在部分场景使用鱼眼镜头,扭曲空间感?”

  许愿赞许地点点头:“思路是对的。具体效果,晚上我们可以看看白天拍摄的素材,再和罗杰、尼克,特效讨论。大胆想,然后去验证。”

  许愿甚至在一些相对简单、重复的镜头拍摄中,给予许多鱼上手的机会。例如,在拍摄霍格沃茨学生围观火龙后,返回城堡的一些过场群戏时。

  “这个镜头,你来。”许愿将导演监视器前的位置让给许多鱼,自己站在他侧后方,“注意背景里学生的走位,要自然,要有层次,不能挡住主角。Action由你来喊。”

  许多鱼深吸一口气,坐到监视器前。他感到手心有些出汗,但更多的是兴奋。他调整了一下坐姿,目光锐利地扫过现场,然后拿起对讲机,声音尽量保持平稳:“各单位准备……Action!”

  镜头顺利拍完。许愿没有过多赞扬,只是简单地说:“不错。记住发号施令时的气场,要坚定,让整个团队信任你。”

  晚餐时间,父子二人常常在许愿的办公室里边吃边聊。许愿会系统地给许多鱼讲解制片管理、与不同部门负责人如服装设计师朱迪安娜、选角导演苏珊娜等的沟通技巧,以及如何平衡原着精神与电影化改编。

  “爸,你好像从不担心票房压力?《囚徒》那么成功,你转身就扎进《火焰杯》,一点都没受影响。”许多鱼曾好奇地问。

  许愿放下手中的水杯,看着儿子:“票房是电影完成后,市场给出的反馈。它很重要,但不应是创作过程中的枷锁。我在拍摄每一部时,想的只是如何把脑海中的魔法世界,把我对人物和故事的理解,最完美地呈现出来。做好过程,结果往往不会太差。这也是我希望你记住的。”

  许多鱼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一个月的时间在充实的学习和实践中飞逝。许多鱼的脸庞被片场的灯光晒黑了些,但眼神却愈发清澈和坚定。他不仅从父亲那里学到了宝贵的导演技艺,更亲身感受了一个世界级电影剧组是如何协同运作的。这段在魔法世界核心地带的暑期经历,如同一颗种子,在他年轻的心中深深扎根,静待未来枝繁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