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番外12-《重生之嫡女行》

  慈宁宫的暖阁里,熏香袅袅,驱散了深秋的凉意,却驱不散苏瑶心头的几分凝重。她端着宫女奉上来的热茶,指尖触到温热的瓷杯,才稍稍压下了因太后提及丞相府失火而泛起的不安。

  太后呷了一口茶,目光扫过两人,语气忽然温和了些:“哀家召你们来,一来是问问你父亲的病情,二来,也是想看看寿礼的进展。苏瑶,你那幅‘松鹤延年’图,如今绣到什么地步了?”

  提到寿礼,苏瑶连忙放下茶杯,欠身回道:“回太后,如今已完成大半,绣娘们正在加紧赶工,定能在寿宴前完工。”

  “那就好。”太后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哀家早就听说你一手苏绣出神入化,当年你给先帝绣的‘百鸟朝凤’图,至今还挂在御书房里。这次的寿礼,哀家可是满心期待。”

  “太后过誉了,儿臣只是尽己所能,愿为太后贺寿。”苏瑶谦逊地回道。

  楚墨在一旁补充道:“太后,瑶瑶为了这幅寿礼,连日来操劳不已,既要照看岳父,又要兼顾百绣斋的进度,实在辛苦。”

  太后看向苏瑶的眼神里多了几分赞许:“难得你有这份孝心,又如此能干。楚墨,你娶了个好妻子啊。”

  楚墨握住苏瑶的手,眼中满是宠溺:“太后所言极是,能得瑶瑶为妻,是臣的福气。”

  苏瑶脸颊微红,轻轻挣了挣,却被楚墨握得更紧了。暖阁里的气氛渐渐缓和,可苏瑶总觉得,太后的召见或许并不只是问问病情和寿礼那么简单。

  果然,片刻后,太后放下茶盏,神色微微一沉:“哀家听说,丞相府的火,是个叫翠儿的丫鬟放的?”

  苏瑶心中一凛,没想到太后连纵火之人都知道了,她不敢隐瞒,如实回道:“回太后,确是翠儿所为。她本是儿臣已故二妹苏柔的丫鬟,因对苏柔的死心存怨恨,才潜伏在丞相府,伺机报复。”

  提到苏柔,暖阁里的气氛瞬间冷了下来。太后的眼神暗了暗,叹了口气:“苏柔这孩子,真是可惜了。当年若不是她一时糊涂,勾结太子谋反,也不会落得那样的下场。”

  “太后,苏柔罪有应得,与他人无关。”楚墨沉声道,“只是没想到,她的丫鬟竟会如此执迷不悟,不仅纵火报复,如今还在牢中自尽了。”

  “自尽了?”太后皱起眉头,“此事当真?”

  “是,今日一早刚得到的消息。”苏瑶点头,“翠儿藏了一把发簪,趁看守不备自尽了。我们怀疑,是有人怕她泄露什么,暗中给了她发簪,杀人灭口。”

  太后的脸色越发凝重:“这么说来,苏柔当年的余党,还真的没有肃清?”

  楚墨道:“臣也是这么认为。翠儿不过是个丫鬟,若无人指使,断不敢如此胆大妄为,更不会在被抓后立刻自尽。臣已经下令彻查,务必找出幕后之人。”

  太后沉默了片刻,缓缓道:“苏柔当年谋反,牵扯甚广,太子和三皇子也因此丢了性命,皇家颜面尽失。此事本已尘埃落定,若是再闹出什么幺蛾子,怕是会人心惶惶。楚墨,这件事,你一定要查清楚,绝不能让那些余党再兴风作浪。”

  “臣遵旨。”楚墨躬身应道,“臣定会竭尽全力,护京城安宁,保太后和陛下周全。”

  太后点点头,又看向苏瑶:“苏瑶,你也要多加小心。那些余党既然把你当成报复对象,定然不会轻易罢休。以后出入,务必让楚墨派足够的人手保护你,切不可再出事。”

  “谢太后关心,儿臣谨记在心。”苏瑶感激地回道。

  又说了几句闲话,太后便让他们退下了。走出慈宁宫,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却依旧带着几分凉意。苏瑶抬头看向楚墨,眉头微蹙:“太后似乎对苏柔的事格外在意,难道她也担心余党作乱?”

  “太后历经三朝,心思缜密,自然不会忽略这么大的隐患。”楚墨握住她的手,“不过这样也好,有太后的支持,我们查起案来也会更加顺利。”

  两人坐上马车,刚驶离皇宫不远,楚墨的暗卫便驾着一匹快马追了上来,翻身下马,躬身道:“王爷,王妃,属下查到一些线索。”

  楚墨掀开车帘:“说。”

  “回王爷,翠儿的那支发簪,是前几日丞相府的一个杂役偷偷送进牢里的。属下已经把那个杂役抓起来了,他招认,是受了一个蒙面人的指使,给了他十两银子,让他把发簪交给翠儿。”暗卫回道。

  “蒙面人?”苏瑶心中一动,“可有看清那蒙面人的样貌?”

  “那杂役说,那蒙面人身形高大,声音沙哑,像是故意变了声,而且手上有一道明显的疤痕。”暗卫道,“属下已经派人去追查那蒙面人的下落了。”

  楚墨眼神一沉:“手上有疤痕?查,立刻去查京城所有手上有疤痕的可疑人员,尤其是当年与苏柔、太子和三皇子有过牵连的人。”

  “是!”暗卫领命,立刻翻身上马,疾驰而去。

  马车继续前行,苏瑶靠在楚墨肩头,轻声道:“那个蒙面人会是谁呢?苏柔的余党里,有这样的人吗?”

  “当年苏柔谋反,拉拢了不少官员和江湖人士,其中不乏一些心狠手辣之辈。”楚墨沉声道,“太子和三皇子死后,那些人有的被抓,有的逃跑了,很可能还藏在京城的某个角落。这个蒙面人,说不定就是其中之一。”

  苏瑶叹了口气:“真没想到,都过去这么久了,他们还不肯放过我们。”

  “别担心。”楚墨轻轻拍了拍她的后背,“只要我们找到那个蒙面人,就能顺藤摸瓜,把所有余党都揪出来,彻底解决这个隐患。”

  马车很快回到了王府,刚走进大门,就看到念瑶提着一个小篮子,蹦蹦跳跳地跑了过来:“娘亲,爹爹,你们回来了!我给外祖父摘了些院子里的菊花,你们帮我带给外祖父好不好?”

  苏瑶看着女儿手中五颜六色的菊花,心中一暖,弯腰抱起她:“念瑶真乖,外祖父看到这些菊花,一定会很高兴的。”

  “那我们现在就去丞相府好不好?”念瑶搂着苏瑶的脖子,撒娇道。

  楚墨笑着揉了揉女儿的头:“好,我们现在就去。不过到了外祖父那里,要乖乖的,不能吵闹,知道吗?”

  “知道啦!”念瑶用力点点头,小脸上满是兴奋。

  三人坐上马车,再次前往丞相府。抵达丞相府时,苏振庭正坐在庭院里晒太阳,刘氏陪在一旁,给她剥着橘子。看到他们进来,苏振庭立刻露出了笑容:“你们来了,念瑶也来了。”

  “外祖父!”念瑶从苏瑶怀里跳下来,跑到苏振庭身边,把手中的菊花递给他,“外祖父,这是我给你摘的菊花,好看吗?”

  “好看,真好看。”苏振庭接过菊花,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念瑶真孝顺,外祖父最喜欢菊花了。”

  刘氏笑着说:“这孩子,一大早就在院子里忙活,说要给你摘最美的菊花。”

  苏瑶走到父亲身边,扶着他的胳膊:“爹,今天天气好,多晒晒太阳,对身体有好处。”

  “是啊,晒晒太阳,感觉舒服多了。”苏振庭道,“对了,你们今天去宫里,太后没说什么吧?”

  苏瑶和楚墨对视一眼,苏瑶笑着说:“太后就是问问您的病情,还有寿礼的进度,没说什么别的。”

  她没有把翠儿自尽和追查余党的事告诉父亲,怕他担心。苏振庭虽然身体不好,但心思细腻,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皱了皱眉:“真的没说别的?我听说,翠儿在牢里自尽了?”

  苏瑶心中一惊,没想到父亲还是知道了,她只好点了点头:“是,不过爹您别担心,楚墨已经派人去查了,一定会把事情查清楚的。”

  苏振庭叹了口气:“都怪我,当年要是能早点看出苏柔的心思,好好管教她,也不会闹出这么多事。现在好了,她的余党还在作祟,连累你们不得安宁。”

  “爹,这不能怪您。”楚墨开口道,“苏柔执迷不悟,走上歧途,是她自己的选择。至于那些余党,我一定会尽快把他们铲除,不会让他们再伤害到你们。”

  苏振庭看着楚墨,眼中满是欣慰:“有你在,我就放心了。瑶瑶,以后你也要多听楚墨的话,凡事小心谨慎。”

  “我知道,爹。”苏瑶点点头。

  几人在庭院里坐了一会儿,念瑶缠着苏振庭讲故事,苏振庭便给她讲起了自己年轻时的趣事,院子里不时传来念瑶的笑声。苏瑶看着眼前温馨的一幕,心中暗暗祈祷,希望这样的幸福能一直延续下去,不要再被那些过往的恩怨所打扰。

  傍晚时分,苏瑶和楚墨带着念瑶回到了王府。刚吃过晚饭,暗卫便来禀报,说查到了那个蒙面人的线索。

  楚墨立刻起身,对苏瑶道:“我去看看,你早点休息,不用等我。”

  “我和你一起去。”苏瑶连忙道,“这件事也和我有关,我想亲自去看看。”

  楚墨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好,那你多穿件衣服,外面冷。”

  两人换上夜行衣,带着暗卫,朝着城外的一座破庙赶去。据暗卫禀报,那个蒙面人最近经常在这座破庙附近出没。

  夜色深沉,月光透过树梢,洒下斑驳的光影。破庙周围一片寂静,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楚墨示意暗卫们隐蔽起来,自己则带着苏瑶,小心翼翼地靠近破庙。

  破庙的门虚掩着,里面传来微弱的灯光。楚墨轻轻推开门,只见一个蒙面人正坐在火堆旁,手里拿着一把刀,似乎在擦拭。

  “就是他!”暗卫低声道。

  楚墨使了个眼色,暗卫们立刻冲了进去,将蒙面人团团围住。蒙面人反应迅速,猛地站起身,拔出刀,想要反抗。

  “别动!”楚墨沉声道,“你是谁?为什么要指使杂役给翠儿送发簪?”

  蒙面人冷笑一声,声音沙哑:“摄政王殿下,别来无恙啊。没想到,你竟然这么快就查到我这里来了。”

  苏瑶心中一动,这个声音虽然沙哑,但总觉得有些熟悉,她仔细打量着蒙面人,忽然注意到他手上的那道疤痕,心中猛地一震:“你是……赵武?”

  赵武是当年三皇子萧珩的贴身侍卫,当年萧珩谋反,他也参与其中,后来下落不明,没想到竟然还活着。

  蒙面人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苏瑶能认出他,他缓缓摘下蒙面巾,露出一张狰狞的脸,正是赵武。

  “没想到,王妃竟然还记得我。”赵武冷笑道,“不错,我就是赵武。当年三皇子殿下和苏柔小姐被你们害死,我今日就是为了给他们报仇!”

  “报仇?”楚墨怒极反笑,“萧珩和苏柔勾结,谋反作乱,害死了多少无辜的人,他们死有余辜!你身为乱党,不思悔改,还敢出来作恶,今日我定要取你狗命!”

  话音未落,楚墨便拔刀上前,与赵武打了起来。赵武的武功不弱,与楚墨打得难解难分。苏瑶站在一旁,紧紧握着手中的剑,时刻注意着战局。

  打着打着,赵武渐渐体力不支,被楚墨一剑划伤了胳膊。他知道自己不是楚墨的对手,转身想要逃跑,却被暗卫们拦住了去路。

  “想跑?”楚墨冷声道,“说,还有哪些余党?你们下一步打算做什么?”

  赵武看着围上来的暗卫,知道自己插翅难飞,他惨笑道:“哈哈哈,你们别想从我嘴里问出任何东西!三皇子殿下和苏柔小姐的仇,总会有人来报的!太后寿宴那天,就是你们的死期!”

  说完,他猛地一口咬向自己的舌头,想要自尽。楚墨眼疾手快,一把捏住他的下巴,阻止了他。

  “把他带回去,严加审问!”楚墨沉声道。

  暗卫们立刻上前,将赵武绑了起来,押了下去。

  苏瑶走到楚墨身边,看着他手臂上的伤口,心疼地说:“你受伤了,快让我看看。”

  楚墨笑了笑:“小伤,不碍事。”

  苏瑶还是拉着他,仔细检查了一下伤口,还好只是皮外伤,没有伤到骨头。她从怀里拿出随身携带的金疮药,小心翼翼地给楚墨涂上。

  “太后寿宴那天,他们肯定会有动作。”苏瑶皱着眉道,“我们必须做好准备。”

  “嗯。”楚墨点点头,“我会立刻加强寿宴当天的守卫,同时加大对余党的追查力度,务必在寿宴前将他们一网打尽。”

  两人回到王府时,已经是深夜了。苏瑶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赵武的话一直在她耳边回响。她知道,太后寿宴那天,注定会是一场硬仗。

  接下来的几天,楚墨一边派人审问赵武,一边加强京城的守卫,尤其是皇宫和丞相府、摄政王府周围。苏瑶则一边照看父亲,一边盯着百绣斋的寿礼进度,同时也在暗中留意着周围的动静。

  寿礼很快就完成了,苏瑶带着“松鹤延年”图去慈宁宫给太后过目。太后看到那幅图,赞不绝口:“好,好,这幅图绣得真是太好了!仙鹤栩栩如生,松树苍劲挺拔,哀家太喜欢了!”

  “能让太后喜欢,是儿臣的荣幸。”苏瑶笑着回道。

  离开慈宁宫时,苏瑶遇到了皇后。皇后笑着走上前:“苏瑶妹妹,好久不见,听说你最近很忙?”

  “皇后娘娘。”苏瑶躬身行礼,“只是忙着准备太后的寿礼,倒是让娘娘见笑了。”

  “妹妹太谦虚了。”皇后道,“太后对你的寿礼可是赞不绝口呢。对了,丞相府前几日着火,你没受惊吧?”

  “多谢娘娘关心,我没事。”苏瑶道。

  皇后叹了口气:“真是没想到,苏柔都死了这么久了,还有人来找麻烦。妹妹,你以后一定要多加小心,要是有什么事,随时可以来找我。”

  “谢娘娘。”苏瑶心中一暖,没想到皇后竟然会关心她。

  回到王府,苏瑶把遇到皇后的事告诉了楚墨。楚墨皱了皱眉:“皇后向来深居简出,这次主动和你说话,倒是有些奇怪。”

  “她只是关心我而已,应该没什么别的意思吧。”苏瑶道。

  “但愿如此。”楚墨道,“不过,我们还是要多加留意,防人之心不可无。”

  日子一天天过去,很快就到了太后寿宴的前一天。赵武在牢里受不住酷刑,终于招供了。据他所说,当年苏柔谋反失败后,他和一些余党逃了出去,一直潜伏在京城附近。这次他们的计划,是在太后寿宴当天,趁乱刺杀楚墨和苏瑶,同时制造混乱,动摇朝廷的根基。他们还联系了一些江湖势力,准备里应外合。

  “看来,他们这次是有备而来。”楚墨沉声道,“我已经派人去抓捕那些余党和江湖势力了,相信很快就能有结果。”

  苏瑶道:“寿宴当天,皇宫里肯定人多眼杂,我们一定要多加小心,不能让他们有机可乘。”

  “嗯。”楚墨点点头,“我已经和禁军统领商量好了,寿宴当天,会加派三倍的人手,严密监视皇宫里的一举一动。同时,我也会安排暗卫在你身边,保护你的安全。”

  第二天一早,苏瑶和楚墨便带着念瑶,前往皇宫参加太后的寿宴。念瑶穿着一身粉色的小裙子,头上梳着两个小辫子,手里拿着一个小荷包,兴奋地说:“娘亲,爹爹,今天皇宫里一定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吧?”

  “是啊,不过念瑶要乖乖的,不能乱跑,知道吗?”苏瑶笑着说。

  “知道啦!”念瑶用力点点头。

  抵达皇宫后,文武百官已经陆续到齐了。苏瑶和楚墨带着念瑶,先去慈宁宫给太后祝寿。

  “儿臣(臣媳)祝太后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两人躬身行礼。

  “念瑶祝太奶奶生日快乐,身体健康!”念瑶也学着他们的样子,弯腰行礼,小脸上满是认真。

  太后被念瑶逗得哈哈大笑:“好孩子,真乖!来,太奶奶给你发红包。”

  宫女立刻递上一个红包,念瑶接过红包,开心地说:“谢谢太奶奶!”

  寿宴在太和殿举行,殿内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太后坐在宝座上,接受着百官的祝寿。苏瑶和楚墨坐在一旁,时刻留意着周围的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