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李承乾:顺风局真爽-《李世民:选你当官,你怎么邪修啊》

  东宫占地面积很大,绿植入眼,给人一种勃勃生机之感。

  走入东宫大门,李谟第一眼便看到视野尽头坐落着一处宫殿,正是东宫的主殿,显德殿。

  东宫侍卫告诉他,李承乾此时正在东宫批阅奏折。

  李谟当即大步朝着显德殿而去。

  也不知道那位主在不在......李谟心里想着,注视着沿路的每一个人,打量着对方的模样。

  东宫之中,看不到一个宫女,不是侍卫,就是太监。

  显然,李世民并不想李承乾沉迷女色,才做出了这样的安排。

  正是这一点,让李谟想起了史册记载的一件事,李承乾身边,有一位被称作“称心”的太常寺乐童。

  据说这个称心容貌审美,是个有机美人。

  史册上的李承乾,在生了足疾之后,在魏王给的压力,和日渐受到李世民的冷落双重打击之下,知晓自己很可能遭到废黜,便一蹶不振,将心思放在了这位乐童身上。

  至于期间发生了什么,不言而喻。

  史册记载,李世民得知此事以后,雷霆大怒,处死了这位“称心”。

  李谟刚才想的,正是这位称心,也不知道他这会儿有没有来到东宫。

  他一边观察着,一边来到了显德殿外,看到李承乾正坐在显德殿内,津津有味的看着奏折。

  在李承乾旁边,站着一名宦官打扮的青年。

  李谟打量着对方,见对方容貌平平,与“称心”的记载完全不同,暗暗放下了心,看来这会称心还没有来到东宫......

  而此时,那名青年太监也注意到了李谟,打量着对方,认出对方正是谏议大夫,太子洗马,户部员外郎李谟。

  青年太监有些奇怪,这位身居三职的少年,看他的眼神有点古怪,但也只是古怪了一会,便恢复了平静。

  青年太监没有多想,转头对着李承乾低声说道:

  “太子殿下,谏议大夫,太子洗马,户部员外郎李谟来了。”

  听到这话,李承乾猛地抬头,目光灼灼的望向了殿门口,看到身穿红袍头戴獬豸冠的李谟,嘴角咧出笑容,放下手中的奏折,站起身大步迎了上去,嘿笑着说道:

  “哟,李谟!”

  “我还以为你把我忘了呢。”

  李谟先看了一眼青年太监,这位公公报名挺别致啊,把他的官职全都报了出来。

  李谟将目光放在了李承乾身上,笑着说道:

  “我怎么可能忘记太子殿下,我是听说太子殿下最近忙碌,就没有过来打扰。”

  “而且,我最近也在忙着一个事,腾不出来时间。”

  李承乾闻言咧嘴道:“我就是那么一说,你不用解释,你就是把我忘了我也不会怪你。”

  “来来来,这边坐。”

  说着,李承乾拉着李谟的手腕,一起坐在了案几旁边。

  青年太监立即前去端茶,递给了李谟。

  李谟接过茶瓯,道了一声谢,随即问道:“不知公公怎么称呼?”

  不等青年太监回应,李承乾先给他介绍起来说道:

  “他叫季常。”

  李谟眸光闪烁了两下,“季......”

  李承乾笑着道:“没错,就是季廷英的那个季,他是季亭英的干儿子。”

  “他早年就来了东宫,这些年我在东宫,就属他用起来最是趁手。”

  这个用字,应该没有别的意思吧......李谟心里想着,自从跟李震待久了,他感觉自己变得敏感多了。

  李谟不再多想,问道:“殿下最近忙的如何?”

  李承乾问道:“你问的是我批阅奏折的事,还是在问了赚钱的事?”

  李谟看了一眼奏折,问道:“殿下批阅奏折,批阅的如何?”

  李承乾撇嘴道:“挨了我父皇不少骂。”

  “......”

  李谟立即转移话题,“那赚钱的事呢?”

  李承乾露出笑容,说道:“赚钱的事,我父皇没少夸我做得好。”

  “你知道如今卖的最好的书,是什么书吗?”

  李谟闻言,大感兴趣,问道:“是什么书?”

  李承乾竖起两根手指,说道:“一本是《三字经》,一本是《弟子规》。”

  “这两本书,卖的最好。”

  李谟怔然,“不是赠送的吗?”

  李承乾哼哼道:“刚开始的时候赠送,后来我发现大家都是奔着这两本书买的,我就派人用活字印刷术多印了一些,没想到卖的一天比一天好。”

  说着,李承乾露出得意之色,说道:“这一天下来,《三字经》跟《弟子规》,加起来能卖三千多本,一本两贯钱,一天所得,就足有六千贯。”

  “这还只是京城,要是推行下去,在我大唐十道贩卖,我都不敢想象一天能卖多少。”

  李谟好奇问道:“那现在一天能卖多少钱?”

  李承乾摸着下巴道:“所有书加起来,朝廷一天能赚个两万贯。”

  “从父皇将这个差事交到我手中,到现在,过去了二十天,我已经给我父皇了四十万贯。”

  竟然有这么多......李谟大感意外,瞧见李承乾注视自己,一副等待着自己夸奖模样,果断竖起大拇指,认真说道:“不愧是太子殿下。”

  李承乾顿时露出笑容,接着说道:

  “你知道真正让我高兴的是什么吗?真正让我高兴的,不是靠着卖书,替朝廷赚了四十万贯。”

  “真正让我高兴的是,京城的读书人,如今知道《三字经》跟《弟子规》是经你我之手编撰出来的,我现在在京城读书人心里的威望,已经超越了魏王。”

  “也不知道魏王那边知不知道这事。”

  李承乾嘿笑道:“如果知道的话,我估计,魏王没被气死,也差不多被气了个半死。”

  李谟闻言忍俊不禁,倒也是,魏王打了这么多年的顺风局,突然局势不顺风,开始逆风,而且还是难以翻盘的那种。

  别说是他,换做任何人,都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

  李谟好奇问道:“魏王最近如何?”

  李承乾说道:“这段时间,我也派人盯着魏王府,本来想看看魏王知道我赚钱的反应,结果底下人说,魏王最近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天天待在魏王府,也不知道在干什么。”

  “看他那样子,好像是不想跟我争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