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李世民:眼花了?朕怎么看到两个魏征啊?-《李世民:选你当官,你怎么邪修啊》

  “朕是不情愿你担任谏议大夫,因为你教导太子有功,朕觉得你更适合担任国子学博士。”

  “等你担任了国子学博士,只要你在国子监做出一些功绩,不用半年,朕就能将你调到东宫,教太子读书。”

  李世民不满道:“现在好了,朕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魏征开口道:“也不算空,陛下您这不是也得到了一位谏议大夫?”

  李世民转头没好气道:“你闭嘴!”

  李谟此时束好獬豸冠,闻言肃然拱手道:“陛下,谏官的嘴,不能闭!”

  李世民一怔,气笑道:“嘿,你个混账!”

  魏征躬身拱手沉声道:“陛下,您是天子,李谟是臣子,君视臣如肱骨,臣视君为腹心,您这么说,太伤他了。”

  伤你娘个头......

  李世民怒然,“你俩搁这合起伙来,给朕添堵?”

  魏征摇头道:“臣不敢,臣只是实话实说。”

  李谟正色道:“臣是谏议大夫,臣是谏君。”

  李世民直勾勾盯视着面前同样头戴獬豸冠,身穿绯红官袍的二人,朕眼花了?

  怎么看到两个魏征啊?!

  李世民坐回到了龙榻御座上,扶着额头问道:“那你们说说,现在怎么办?”

  李谟想了想,说道:“陛下若是想让臣教导太子,也可以让臣以谏议大夫的身份,劝谏太子。”

  李世民摆手道:“这不妥当,谏议大夫,职责是谏君!”

  李谟肃然道:“储君,也是君!”

  “......”

  李世民一怔,李承乾向来不务正业,虽有太子之名,但无太子之实,所以他一直没把李承乾真正当做储君看待过。

  魏征微微颔首,表示认同,对李世民说道:“陛下,李谟之言,确实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李世民叹了口气,“事已至此,也只能这样。”

  说着,他转头望向季亭英,“亭英,拟一份旨意给李谟,准许李谟出入东宫,教太子读书。”

  “奴婢遵旨。”

  季亭英应了一声。

  李世民则将目光挪移到了李谟身上,严肃道:

  “李谟,太子不务正业,甚是难教,东宫的太子少保李纲,还有弘文馆的学士,都无法让太子上进。”

  “虽然昨日你让太子上进了一些,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太子不务正业,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你要做的,就是让他上进。”

  “下个月中,朕会考察皇子们的功课,你切莫因为你现在是谏议大夫,便对教导太子不上心,下个月太子若是还不务正业,朕要治你失职之罪。”

  李谟抱拳道:“臣遵旨。”

  李世民见他应下,这才满意,起身说道:“朕要回甘露殿看奏折,你们也回去吧。”

  说完,李世民从龙榻御座上站起身,带着季亭英,朝着太极殿外走去。

  “恭送陛下。”

  李谟和魏征并排站在一起,目送他远去,随即走出太极殿。

  刚走出来,二人便看到台阶下方,身穿紫袍,眯着眼睛的李积。

  魏征笑呵呵道:“李谟,你爹这是担心你呢。”

  李谟转头看着他,笑道:“魏公帮了我这么大的忙,我爹在这等着,也是想当面谢谢你。”

  魏征闻言,脸上笑容更加浓厚,和李谟一起,顺着台阶,走了下去。

  李积大步上前,看着面前两个同样打扮的身影,眯起眼眸,对着神色错愕的李谟行了一礼,感激道:

  “多谢。”

  李谟凝视着他,拱手还礼道:“不用谢。”

  李积听出是李谟声音,扯了扯嘴角,抬起头瞪了他一眼,转头对着嘴角抽搐的魏征行了一礼,略显尴尬道:“魏公,多谢关照犬子。”

  魏征虽然知道李积眼睛不行,但没想到会是这样,见识过后,深受震撼,拱手回礼道:

  “李公不用客气,而且,不是老夫要关照你儿子,若你儿子无才,老夫也不会出面。”

  “老夫不想陛下失去一个人才。”

  说着,他又补充道:“当然,老夫也不想失去一个僚友。”

  李积听出魏征是认同了李谟,脑海中浮现出李谟刚刚在太极殿内的表现,便忍不住咧嘴露出浓厚笑容,对着李谟说道:

  “老二,多跟魏公学学,知道吗?”

  李谟笑道:“明白!”

  “你们忙,兵部那边,还有事,我先过去一趟。”

  说完,李积对着魏征抱了抱拳,随即拍了拍李谟的肩膀,以示鼓励,便抬步朝着兵部而去。

  魏征目送李积的背影远去以后,方才带着李谟,朝着皇城方向而去,一边走着,一边说道:

  “走吧,老夫带你去门下省。”

  李谟心头一动,脑海中浮现出史册上有关门下省与谏议大夫关系的记载。

  门下省,是谏议大夫办公的地方。

  门下省位于承天门外大街东侧,与西侧的中书省相对。

  谏议大夫在门下省内拥有自己的办公室和处理公务的场所。

  在中书省,谏议大夫也有自己的办公室,和处理公务的场所。

  与后来宋代独立的“谏院”不同,唐代的谏议大夫是深深嵌入在“三省”行政体系内部的监督者。

  他们的办公和活动都与门下省、中书省紧密相连。

  李谟跟着魏征,来到门下省内的一处写有谏院的院子。

  这个“谏院”,并非宋代的官署,只是一个雅称。

  院子内正前方,有一处正厅,上面写着“谏院厅”三个大字。

  李谟注视着这三个字,笔走龙蛇,力透纸背,称赞道:“这个字写得好。”

  魏征笑道:“老夫写的。”

  李谟恍然大悟,“怪不得我一看就喜欢上了。”

  魏征莞尔,“你这个僚友,倒是嘴甜。”

  说完,他神色一肃,“不过,在陛下面前,可不能嘴甜。”

  李谟若有所思,“陛下吃硬不吃软?”

  魏征摇了摇头,沉声道:“不是,主要是不能让陛下吃到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