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震闻言,转头看向李思文,说道:“三弟,你看,我说吧,去群玉楼会耳聋,咱爹说的话,我一个字都没听见。”
李积默默地撸起袖子。
李谟见状,站在了李积身边,对着李震摇头说道:
“我就不去了,我刚刚接了一个差事,要帮太子殿下编书。”
李思文惊讶道:“编书?编什么书?”
李震也好奇看着他,“二弟,你编的书,是不是跟刘备有关系?如果是的话,给我看看,我对与刘备有关的书,很感兴趣。”
刘备?皇叔是吧......李谟扯了扯嘴角。
李思文看着他,问道:“怪不得大哥喜欢读《三国志》。”
李震哼哼道:“因为好看!”
李积这时开口说道:“你们两个哪都别去,都给为父在府上待着,给老二帮忙。”
李震爽快道:“好,二弟,你有什么要我跟三弟做的,只管说!”
李谟想了想,说道:“我需要一些木匠。”
李震问道:“要几个?”
李谟道:“一百个吧,找得到吗?”
李震点头道:“找得到。”
说完,他转头大声道:“福伯!”
很快,李福快步走了出来,瞧见李积跟李谟,先对着他们行了一礼,旋即望着李震,问道:
“大郎有事吩咐?”
李震竖起一根手指,说道:“你去帮我找一百个木匠过来。”
李福瞳孔一缩,“多少?”
“一百个?”
李震点头道:“对,你快去找,别耽误我二弟的事。”
李福看了一眼李谟,欲言又止。
李谟有些无语看着李震,随即对着李福说道:“福伯,你能找到多少是多少。”
李福松了口气,应声道:“好的二郎,老奴这就派人去找,不知二郎需要他们干几天?”
李谟不假思索道:“今天,还有明天。”
李福道了一声明白,便转身而去。
“走,去堂屋说。”李积挥了挥手,带着三个儿子走入府内,来到堂屋坐下之后,望着李谟问道:“你要木匠做什么?”
李震好奇道:“对啊,不是编书吗?”
李思文也一脸不解,“编书怎么会用到木匠?”
李谟笑着道:“因为我编书的办法,跟别人不同。”
“我更讲究效率。”
李积哦了一声,没再多说什么。
李震和李思文也不再多问。
半个时辰后,李福快步走进了堂屋,看向李谟,抱拳说道:
“二郎,老奴把人找来了,一共一百个木匠。”
李震闻言咧嘴道:“二弟,我说吧,准能找到。”
“大哥真厉害。”李谟对着他竖起大拇指,旋即站起身,来到李福身边,“福伯,带我去见他们。”
“诺。”
福伯应了一声,转身走在前面,为他引路。
很快,二人在府门外,瞧见身穿布衣的一百名木匠。
木匠当中,年纪大的六十多岁,年轻一些的,有个十来岁。
此时李谟还没有换下官袍,一众木匠看到头戴獬豸冠,身穿绯红官袍的高大少年,纷纷露出惊色,同时行礼,异口同声道:
“拜见李大谏!”
李谟饶有兴味道:“你们知道我?”
为首头发花白的壮硕老木匠恭敬说道:“您府上的管家,刚才已经跟我们说了。”
“不知李大谏需要我们这么多人,做些什么?”
“是要翻新国公府?”
李谟沉吟道:“不用翻新国公府,我需要你们帮我制作一样东西。”
“你们跟我进来。”
李谟带着他们走入国公府,来到自己的小院。
李谟让他们原地等候,他则进屋,摊开一张纸,拿起兔毫笔,用楷书写出二百个不同的字,反体字和正体字都有,然后裁剪成一个个纸片。
随即,李谟又重新拿来一张纸,提笔蘸墨,在上面画出四四方方的小木块,以及一个大小适中的木框,方才走到屋外,将纸片和图纸交给老木匠,说道:
“我需要你们制作这些木块,还有这个木框。”
“木框的尺寸,要与市面上的书籍尺寸一样,木块的话,每一个都要大小一样。”
“然后,你们把我写的字,刻在上面。”
老木匠接过纸片,还有图纸,仔细看了看,发现并不困难,点头说道:“明白!”
李谟接着说道:“这只是一部分,等你们做好这些,我会再给你们一些字,你们接着刻,所以,你们要多弄出来一些木块,还有木框。”
“有难度吗?”
一百名木匠闻言,纷纷摇了摇头,表示没有,老木匠问道:“李大谏,您需要我们干几天?”
李谟说道:“今天,还有明天,两天时间。”
“因为时间紧迫,所以,今天晚上到明天中午,你们不能睡觉,需要一直干活。”
听到这话,一百名木匠大吃一惊,老木匠迟疑道:“这......”
李谟见状,竖起一根手指,缓缓说道:“每个人,一天工钱,算一贯钱,你们干到明天中午,每人可得两贯。”
一百名木匠神色一喜,干两天就有两贯钱?不愧是国公府,出手就是阔绰!
老木匠此时也喜不自胜,抱拳道:“李大谏放心,我们一定按您说的办!”
李谟微微颔首,说道:“你们把东西拿来,就在我府上做。”
“我府上管饭。”
一百名木匠闻言更兴奋了,竟然还管饭,老木匠立即抱拳应了一声诺,带着一百名木匠转身而去。
一时间,刚刚还人满为患的院子里,瞬间空荡起来。
李谟刚要回屋继续写字,眼角余光这时瞧见李积皱着眉头走了进来。
“老二,你出手够阔绰啊,一天就给他们一贯钱,据为父所知,这些工匠,能找到个一天一百文钱的活都难,你给的太多了。”
李谟笑道:“给的多,他们才能做得细,我需要他们一次成功。”
李积肃然道:“管他们的饭,倒没什么,主要是这钱......明天中午,你就得拿出二百贯钱给他们,你有这么多钱吗?”
李谟耸肩道:“我就是有,也不可能出啊,拿咱家的钱,办太子的事,我不是那样的人。”
“这钱,太子出。”
李积问道:“太子若是没有呢?”
李谟摸着下巴道:“那我就让他了解一下什么是花呗。”
李积默默地撸起袖子。
李谟见状,站在了李积身边,对着李震摇头说道:
“我就不去了,我刚刚接了一个差事,要帮太子殿下编书。”
李思文惊讶道:“编书?编什么书?”
李震也好奇看着他,“二弟,你编的书,是不是跟刘备有关系?如果是的话,给我看看,我对与刘备有关的书,很感兴趣。”
刘备?皇叔是吧......李谟扯了扯嘴角。
李思文看着他,问道:“怪不得大哥喜欢读《三国志》。”
李震哼哼道:“因为好看!”
李积这时开口说道:“你们两个哪都别去,都给为父在府上待着,给老二帮忙。”
李震爽快道:“好,二弟,你有什么要我跟三弟做的,只管说!”
李谟想了想,说道:“我需要一些木匠。”
李震问道:“要几个?”
李谟道:“一百个吧,找得到吗?”
李震点头道:“找得到。”
说完,他转头大声道:“福伯!”
很快,李福快步走了出来,瞧见李积跟李谟,先对着他们行了一礼,旋即望着李震,问道:
“大郎有事吩咐?”
李震竖起一根手指,说道:“你去帮我找一百个木匠过来。”
李福瞳孔一缩,“多少?”
“一百个?”
李震点头道:“对,你快去找,别耽误我二弟的事。”
李福看了一眼李谟,欲言又止。
李谟有些无语看着李震,随即对着李福说道:“福伯,你能找到多少是多少。”
李福松了口气,应声道:“好的二郎,老奴这就派人去找,不知二郎需要他们干几天?”
李谟不假思索道:“今天,还有明天。”
李福道了一声明白,便转身而去。
“走,去堂屋说。”李积挥了挥手,带着三个儿子走入府内,来到堂屋坐下之后,望着李谟问道:“你要木匠做什么?”
李震好奇道:“对啊,不是编书吗?”
李思文也一脸不解,“编书怎么会用到木匠?”
李谟笑着道:“因为我编书的办法,跟别人不同。”
“我更讲究效率。”
李积哦了一声,没再多说什么。
李震和李思文也不再多问。
半个时辰后,李福快步走进了堂屋,看向李谟,抱拳说道:
“二郎,老奴把人找来了,一共一百个木匠。”
李震闻言咧嘴道:“二弟,我说吧,准能找到。”
“大哥真厉害。”李谟对着他竖起大拇指,旋即站起身,来到李福身边,“福伯,带我去见他们。”
“诺。”
福伯应了一声,转身走在前面,为他引路。
很快,二人在府门外,瞧见身穿布衣的一百名木匠。
木匠当中,年纪大的六十多岁,年轻一些的,有个十来岁。
此时李谟还没有换下官袍,一众木匠看到头戴獬豸冠,身穿绯红官袍的高大少年,纷纷露出惊色,同时行礼,异口同声道:
“拜见李大谏!”
李谟饶有兴味道:“你们知道我?”
为首头发花白的壮硕老木匠恭敬说道:“您府上的管家,刚才已经跟我们说了。”
“不知李大谏需要我们这么多人,做些什么?”
“是要翻新国公府?”
李谟沉吟道:“不用翻新国公府,我需要你们帮我制作一样东西。”
“你们跟我进来。”
李谟带着他们走入国公府,来到自己的小院。
李谟让他们原地等候,他则进屋,摊开一张纸,拿起兔毫笔,用楷书写出二百个不同的字,反体字和正体字都有,然后裁剪成一个个纸片。
随即,李谟又重新拿来一张纸,提笔蘸墨,在上面画出四四方方的小木块,以及一个大小适中的木框,方才走到屋外,将纸片和图纸交给老木匠,说道:
“我需要你们制作这些木块,还有这个木框。”
“木框的尺寸,要与市面上的书籍尺寸一样,木块的话,每一个都要大小一样。”
“然后,你们把我写的字,刻在上面。”
老木匠接过纸片,还有图纸,仔细看了看,发现并不困难,点头说道:“明白!”
李谟接着说道:“这只是一部分,等你们做好这些,我会再给你们一些字,你们接着刻,所以,你们要多弄出来一些木块,还有木框。”
“有难度吗?”
一百名木匠闻言,纷纷摇了摇头,表示没有,老木匠问道:“李大谏,您需要我们干几天?”
李谟说道:“今天,还有明天,两天时间。”
“因为时间紧迫,所以,今天晚上到明天中午,你们不能睡觉,需要一直干活。”
听到这话,一百名木匠大吃一惊,老木匠迟疑道:“这......”
李谟见状,竖起一根手指,缓缓说道:“每个人,一天工钱,算一贯钱,你们干到明天中午,每人可得两贯。”
一百名木匠神色一喜,干两天就有两贯钱?不愧是国公府,出手就是阔绰!
老木匠此时也喜不自胜,抱拳道:“李大谏放心,我们一定按您说的办!”
李谟微微颔首,说道:“你们把东西拿来,就在我府上做。”
“我府上管饭。”
一百名木匠闻言更兴奋了,竟然还管饭,老木匠立即抱拳应了一声诺,带着一百名木匠转身而去。
一时间,刚刚还人满为患的院子里,瞬间空荡起来。
李谟刚要回屋继续写字,眼角余光这时瞧见李积皱着眉头走了进来。
“老二,你出手够阔绰啊,一天就给他们一贯钱,据为父所知,这些工匠,能找到个一天一百文钱的活都难,你给的太多了。”
李谟笑道:“给的多,他们才能做得细,我需要他们一次成功。”
李积肃然道:“管他们的饭,倒没什么,主要是这钱......明天中午,你就得拿出二百贯钱给他们,你有这么多钱吗?”
李谟耸肩道:“我就是有,也不可能出啊,拿咱家的钱,办太子的事,我不是那样的人。”
“这钱,太子出。”
李积问道:“太子若是没有呢?”
李谟摸着下巴道:“那我就让他了解一下什么是花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