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书?”
听到这两个字,褚亮、于志宁、虞世南、蔡允恭、孔颖达同时愣了一下,彼此对视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里的惊讶。
随即,褚亮直起身子,注视着李谟,说道:
“弘文馆的学士,都编过书,而且,编过的书,陛下看过,太子也看过,皇子们也看过。”
李谟认真问道:“那你们有没有把你们的着作,流传于世的想法?”
“诸位都是当世大儒,你们的着作,一旦流传于世,必会为我大唐培养出众多人才。”
“......”
众人交换了一下眼神,这小子什么意思?
拿我们开涮?!
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褚亮摇头道:“这太难了。”
“我大唐疆土这么大,郡县这么多,想要将我们着述的文字,流传开来,你知道需要耗费多少纸张吗?”
于志宁缓缓说道:“纸张都还是小事,问题是怎么让文字出现在纸上。”
虞世南嗯了一声,“不错,如今想要制作书籍,要么是自己写在纸上,要么是口述而出,请人抄录。”
蔡允恭开口说道:“无论是哪一种,都费时费力,也费钱。”
“你去外面的书肆看看,一本书需要多少钱。”
“没有五贯钱,根本下不来!”
孔颖达接过话茬,“这还是最便宜的。”
“贵一些的书,得几十贯钱一本。”
“一些人家,拥有一本书,那就是传家至宝。”
褚遂看着李谟,给出判断道:
“所以说,你这想法,太不切实际了。”
李谟闻言,有些意外,虽然知晓这个时候的书籍很贵,但没想到会这么贵,沉吟两秒,说道:
“那是以前,不是现在。”
“现在的境况,与以前不同。”
说着,李谟正襟危坐,扫视了他们五人一眼,“诸公,时代变了。”
“如今,我与太子殿下,弄出了一个叫活字印刷术的东西。”
“利用活字印刷术,便可省去人力抄录文字的成本。”
“并且可以在极短时间内,编撰出一本书。”
李谟抬起手,比划出一个手势,说道:“也就是说,制作书籍的成本减少了至少八成。”
“编撰一本书的成本,大概只需要一贯钱。”
听到这话,五名弘文馆学士身体一震。
一贯钱,就能编出一本书?
闻所未闻!
褚亮凝视着他,“此话当真?”
“陛下面前,我焉能扯谎?”李谟说完,看着他们五人,接着说道:
“诸公,你们的大作,若是能流传于天下,必然会造福天下百姓,百姓之中,若是有人因此而成为栋梁,这更有利于社稷。”
“诸公之心,何其光明,诸公之行,何其磊落,天下人届时无不赞叹诸公。”
李谟拱手道:“所以,我恳请诸公,着书传世!”
众人闻言,彼此对视着,都看出对方眼里的心动。
前人之所以着作流传不下来,就是因为书籍稀有。
但现在有了李谟的活字印刷术,书籍将不再稀有,他们的着作流传于天下,不是没有可能!
五名学士并没有应声,而是齐刷刷看向了李世民,褚亮拱手问道:
“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李世民果断道:“朕觉得甚好!”
褚亮沉吟道:“陛下肯定臣等的才学,臣等也愿意将所学编着成书,流传于世。”
“但是,据臣等所知,如今这国库空虚......”
李谟打断他道:“这钱,不从国库出。”
褚亮将目光放在李谟身上,讶然道:“难道从陛下的内府出?陛下的内府,怕是也没钱......”
李谟摇头道:“这钱,也不从内府出。”
褚亮一怔,“那从哪里出?”
其他四名学士也疑惑的看着李谟。
李谟指了指他们五人,一本正经道:“你们出。”
“.......”
五名学士同时一愣,几秒过后,发出爆鸣声:
“啊?!”
“什么?”
“我们出?”
“怎么能我们出呢!”
“不行不行!”
褚亮、于志宁、虞世南、蔡允恭、孔颖达摇手的摇手,摆头的摆头。
李谟见状,严肃说道:“看来诸公还没有意识到,你们的着作,流传于世,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你们将青史留名,意味着你们的声望,将如日中天。”
“你们将受到天下人的敬爱,你们的子嗣也将以你们为荣,日后你们的后人,提起你们的名字,头都不知道要昂的多高。”
“朝廷给你们机会,让你们施展抱负。”
李谟肃然问道:“你们占尽了好处,难道,这钱不该你们出吗?”
“......”
褚亮、于志宁、虞世南、蔡允恭、孔颖达愣愣看着李谟,随即低头思忖起李谟的话,半晌没有吭声。
李承乾敬佩看着李谟,不愧是谏议大夫,这嘴真能夸,夸的他都心动了......
李世民此时都听得一阵心动,看着他们犹豫模样,送出助攻道:
“诸位爱卿,若是不愿意,朕也不强人所难。”
“弘文馆还有别的学士,朝堂上还有别的文臣,想来有的是人愿意将他们的着作,流传于天下。”
听到这话,五名弘文馆学士当即直起身子,做出决定,褚亮肃然说道:
“陛下,李谟说的话,臣深以为然,臣愿意出钱着书。”
“臣也愿意。”
“臣也愿意。”
于志宁、虞世南、蔡允恭、孔颖达四人纷纷附和。
李世民露出笑容,问道:“那你们打算出书多少?”
褚亮沉吟道:“一百本?”
一百本,就是一百贯钱。
李世民眼瞳一凝,“一百本书,够多少人看的?”
“要朕说,至少得一千本。”
一千本?那就是一千贯钱,够在长安城买一套大宅子!
褚亮心里想着,转头与于志宁、虞世南、蔡允恭、孔颖达交换了一个眼神,看他们都微微摇头,便对着李世民沉声说道:
“陛下,臣等一时间,也拿不出那么多钱来。”
李世民眉头紧皱,本想着从他们身上赚钱,充盈国库,没想到一个个刮不出油水,问道:“你们想出多少?”
褚亮竖起五根手指,“臣等每个人,顶多出五百本书。”
“五百本,就是五百贯钱,臣以为不少了。”
听到这两个字,褚亮、于志宁、虞世南、蔡允恭、孔颖达同时愣了一下,彼此对视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里的惊讶。
随即,褚亮直起身子,注视着李谟,说道:
“弘文馆的学士,都编过书,而且,编过的书,陛下看过,太子也看过,皇子们也看过。”
李谟认真问道:“那你们有没有把你们的着作,流传于世的想法?”
“诸位都是当世大儒,你们的着作,一旦流传于世,必会为我大唐培养出众多人才。”
“......”
众人交换了一下眼神,这小子什么意思?
拿我们开涮?!
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褚亮摇头道:“这太难了。”
“我大唐疆土这么大,郡县这么多,想要将我们着述的文字,流传开来,你知道需要耗费多少纸张吗?”
于志宁缓缓说道:“纸张都还是小事,问题是怎么让文字出现在纸上。”
虞世南嗯了一声,“不错,如今想要制作书籍,要么是自己写在纸上,要么是口述而出,请人抄录。”
蔡允恭开口说道:“无论是哪一种,都费时费力,也费钱。”
“你去外面的书肆看看,一本书需要多少钱。”
“没有五贯钱,根本下不来!”
孔颖达接过话茬,“这还是最便宜的。”
“贵一些的书,得几十贯钱一本。”
“一些人家,拥有一本书,那就是传家至宝。”
褚遂看着李谟,给出判断道:
“所以说,你这想法,太不切实际了。”
李谟闻言,有些意外,虽然知晓这个时候的书籍很贵,但没想到会这么贵,沉吟两秒,说道:
“那是以前,不是现在。”
“现在的境况,与以前不同。”
说着,李谟正襟危坐,扫视了他们五人一眼,“诸公,时代变了。”
“如今,我与太子殿下,弄出了一个叫活字印刷术的东西。”
“利用活字印刷术,便可省去人力抄录文字的成本。”
“并且可以在极短时间内,编撰出一本书。”
李谟抬起手,比划出一个手势,说道:“也就是说,制作书籍的成本减少了至少八成。”
“编撰一本书的成本,大概只需要一贯钱。”
听到这话,五名弘文馆学士身体一震。
一贯钱,就能编出一本书?
闻所未闻!
褚亮凝视着他,“此话当真?”
“陛下面前,我焉能扯谎?”李谟说完,看着他们五人,接着说道:
“诸公,你们的大作,若是能流传于天下,必然会造福天下百姓,百姓之中,若是有人因此而成为栋梁,这更有利于社稷。”
“诸公之心,何其光明,诸公之行,何其磊落,天下人届时无不赞叹诸公。”
李谟拱手道:“所以,我恳请诸公,着书传世!”
众人闻言,彼此对视着,都看出对方眼里的心动。
前人之所以着作流传不下来,就是因为书籍稀有。
但现在有了李谟的活字印刷术,书籍将不再稀有,他们的着作流传于天下,不是没有可能!
五名学士并没有应声,而是齐刷刷看向了李世民,褚亮拱手问道:
“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李世民果断道:“朕觉得甚好!”
褚亮沉吟道:“陛下肯定臣等的才学,臣等也愿意将所学编着成书,流传于世。”
“但是,据臣等所知,如今这国库空虚......”
李谟打断他道:“这钱,不从国库出。”
褚亮将目光放在李谟身上,讶然道:“难道从陛下的内府出?陛下的内府,怕是也没钱......”
李谟摇头道:“这钱,也不从内府出。”
褚亮一怔,“那从哪里出?”
其他四名学士也疑惑的看着李谟。
李谟指了指他们五人,一本正经道:“你们出。”
“.......”
五名学士同时一愣,几秒过后,发出爆鸣声:
“啊?!”
“什么?”
“我们出?”
“怎么能我们出呢!”
“不行不行!”
褚亮、于志宁、虞世南、蔡允恭、孔颖达摇手的摇手,摆头的摆头。
李谟见状,严肃说道:“看来诸公还没有意识到,你们的着作,流传于世,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你们将青史留名,意味着你们的声望,将如日中天。”
“你们将受到天下人的敬爱,你们的子嗣也将以你们为荣,日后你们的后人,提起你们的名字,头都不知道要昂的多高。”
“朝廷给你们机会,让你们施展抱负。”
李谟肃然问道:“你们占尽了好处,难道,这钱不该你们出吗?”
“......”
褚亮、于志宁、虞世南、蔡允恭、孔颖达愣愣看着李谟,随即低头思忖起李谟的话,半晌没有吭声。
李承乾敬佩看着李谟,不愧是谏议大夫,这嘴真能夸,夸的他都心动了......
李世民此时都听得一阵心动,看着他们犹豫模样,送出助攻道:
“诸位爱卿,若是不愿意,朕也不强人所难。”
“弘文馆还有别的学士,朝堂上还有别的文臣,想来有的是人愿意将他们的着作,流传于天下。”
听到这话,五名弘文馆学士当即直起身子,做出决定,褚亮肃然说道:
“陛下,李谟说的话,臣深以为然,臣愿意出钱着书。”
“臣也愿意。”
“臣也愿意。”
于志宁、虞世南、蔡允恭、孔颖达四人纷纷附和。
李世民露出笑容,问道:“那你们打算出书多少?”
褚亮沉吟道:“一百本?”
一百本,就是一百贯钱。
李世民眼瞳一凝,“一百本书,够多少人看的?”
“要朕说,至少得一千本。”
一千本?那就是一千贯钱,够在长安城买一套大宅子!
褚亮心里想着,转头与于志宁、虞世南、蔡允恭、孔颖达交换了一个眼神,看他们都微微摇头,便对着李世民沉声说道:
“陛下,臣等一时间,也拿不出那么多钱来。”
李世民眉头紧皱,本想着从他们身上赚钱,充盈国库,没想到一个个刮不出油水,问道:“你们想出多少?”
褚亮竖起五根手指,“臣等每个人,顶多出五百本书。”
“五百本,就是五百贯钱,臣以为不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