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傲慢的来客-《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

  车轮卷起官道上的黄土,一支由五十名精锐甲士护卫的华丽车队,终于抵达了安平县的地界。

  逢纪掀开车窗的锦帘,看着前方设立的哨卡,眉头紧紧皱起。

  哨卡简陋,只有几根削尖的木头充当鹿角。

  但站岗的士兵,却让他感到一丝不快。

  那些士兵穿着统一的灰色号服,没有铁甲,却身姿笔挺,手中的长枪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看到车队过来,他们没有惊慌,更没有谄媚,只是冷静地走上前,伸手拦停。

  “来者何人,请出示路引文书!”

  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纪律性。

  逢纪的随从立刻跳下车,满脸倨傲地呵斥。

  “大胆!此乃袁公使者座驾,尔等贱卒还不速速让开!”

  那哨兵眼神动都未动,只是重复了一遍。

  “请出示路引文书。”

  “你!”

  随从气得脸色涨红,正要发作,逢纪却在车内冷哼一声。

  “给他。”

  随从不情不愿地将一份盖有袁绍大印的文书丢了过去。

  哨兵仔细验看过后,才挥手放行。

  “这些泥腿子,真是狗仗人势!”随从回到车边,低声咒骂。

  逢纪靠在软垫上,闭上了眼睛,嘴角却撇了撇。

  “装模作样罢了。”

  “越是如此,越说明其内心虚弱,不过是想学着官军的样子,给自己壮胆。”

  车队缓缓驶入根据地。

  逢纪的眉头皱得更深了。

  没有他想象中的残破与混乱。

  道路两旁,村落整洁,田地里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甚至能看到一些孩童在村口嬉戏。

  那些农夫看到车队,只是投来好奇的目光,眼神里没有丝毫畏惧,反而带着一种审视。

  这让他更加不悦。

  “一群刁民,不知尊卑!”

  他心中愈发鄙夷,将这一切都归结为贼寇刻意营造的假象。

  车队最终在一座毫不起眼的院落前停下。

  这里就是李峥的“将军府”,实际上只是一座稍大些的民房,连门口的石狮子都没有。

  逢纪走下马车,整理了一下自己华贵的衣袍,昂着头,几乎是用鼻孔在等待。

  他想象中,那贼首李峥应该带着所有头目,跪在门口,诚惶诚恐地迎接自己。

  然而,院门打开。

  走出来的,只有一个穿着普通麻布衣衫的年轻人。

  年轻人身材挺拔,面容清秀,眼神平静得像一潭深水。

  他身后,只跟着几个同样衣着朴素的护卫。

  “在下李峥,恭候使者多时。”

  李峥的声音很平静,不卑不亢。

  逢纪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心中最后一丝警惕也烟消云散。

  这就是那伙赤贼的头子?

  一个毛都没长齐的黄口小儿!

  一个连件像样衣服都没有的泥腿子!

  他冷哼一声,连回礼都懒得做,径直走进院内。

  议事厅里,陈设简陋到寒酸。

  逢纪甚至找不到一张能配得上他身份的软塌。

  他强忍着不适,站在大厅中央,从怀中掏出一卷华丽的帛书,猛地展开。

  “贼首李峥,跪下接袁公恩旨!”

  他拔高了声音,带着一种宣判般的威严。

  整个议事厅,鸦雀无声。

  李峥没有动。

  他身后的周铁山和太史慈等人,更是怒目而视,手已经按在了刀柄上。

  李峥只是抬了抬手,制止了部下的冲动。

  他看着逢纪,脸上甚至还带着一丝微笑,平静地说。

  “使者请讲,我站着听,也是一样。”

  “放肆!”

  逢纪怒斥一声,但看到李峥那平静无波的眼神,心中竟莫名一跳。

  他强压下那丝异样,将之归结为对方的故作镇定。

  “哼!死到临头,还敢嘴硬!”

  他清了清嗓子,用一种施舍般的口吻,高声诵读起来。

  “袁公仁德,念尔等无知,不忍加兵。特降下天恩!”

  “封李峥为安平都尉!”

  “然,尔等需即刻解散乱军,将所有侵占之田契、户籍,尽数上缴!恢复旧有里正乡三老之制,听候袁公发落!”

  “此乃天大的恩赐!还不叩首谢恩?”

  他念完,昂着头,等着看李峥那副感激涕零、痛哭流涕的丑态。

  然而,李峥依旧没有动。

  他脸上的微笑甚至都没有变过。

  他没有反驳,没有愤怒,反而亲自端起桌上一杯早已备好的粗茶,递了过去。

  “使者远来辛苦,一路风尘,请喝水。”

  “条件,我都听清楚了。”

  这一下,轮到逢纪愣住了。

  他设想过李峥会暴怒,会恐惧,会讨价还价。

  唯独没想过,会是这般……恭顺?

  对!就是恭顺!

  他一定是怕了!是被袁公四世三公的威名吓破了胆!

  逢纪瞬间得意起来,心中那点不安彻底消失。

  他接过茶杯,却不喝,只是拿在手里把玩,脸上重新挂上了傲慢的笑容。

  “算你识时务。”

  他开始滔滔不绝地吹嘘起来。

  “李峥,你要知道,我家主公乃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当今天子都要敬重三分!”

  “主公一声令下,便有十万大军!踏平你这小小的安平,易如反掌!”

  “今日肯给你一个都尉,是你八辈子修来的福分!你当好生珍惜,莫要自误!”

  他唾沫横飞,将袁绍夸得天上有地下无。

  李峥就那么静静地听着,脸上的微笑始终不变,仿佛在听一个说书人讲故事。

  等逢纪终于说得口干舌燥,停了下来。

  李峥才慢悠悠地,将那杯茶又往前递了递。

  “使者说了这么多,口渴了吧?”

  他顿了顿,在逢纪即将发作的眼神中,才缓缓开口。

  “使者所言,关乎我安平十万军民的生死前途。”

  “此事体大,我李峥一人,不敢独断。”

  逢纪一愣,随即冷笑起来。

  “哦?莫非这安平,还有你这贼首做不了主的人?”

  他以为李峥这是要找借口推脱了。

  李峥却摇了摇头,脸上的笑容,在这一刻,显得意味深长。

  “此事,关乎万民。”

  “不如,我们让万民来听一听,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