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独立的营盘-《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

  李峥大步走出那顶充满腐朽气息的盟军大帐。

  外面的冷风一吹,让他精神为之一振。

  赵云与太史慈快步跟上,眼神里压抑着怒火。

  “委员长,那袁本初欺人太甚!”

  “一群土鸡瓦狗,竟也敢对委员长放肆!”

  李峥摆了摆手,示意他们不必多言。

  他回头看了一眼那座喧嚣的大帐,又看了看远处连绵不绝、杂乱无章的营盘。

  “道不同,不相为谋。”

  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股斩钉截铁的决绝。

  “我们走,回我们自己的部队去。”

  就在这时,一阵马蹄声传来。

  一名袁绍的传令兵,满脸傲慢地策马而来,高高在上地俯视着李峥一行人。

  “盟主有令!”

  那传令兵的声音尖利,充满了施舍的意味。

  “念你们远来是客,特赐予营地一处。”

  他用马鞭遥遥一指,指向联军大营外围,一片泥泞不堪的洼地。

  那地方地势低洼,积满了污水,散发着一股恶臭,连流民都不愿靠近。

  “喏,就是那儿了。”

  “还不快去安营扎寨,叩谢盟主大恩!”

  传令兵的脸上,挂着毫不掩饰的讥讽与轻蔑。

  这就是得罪盟主的下场。

  太史慈的火气“噌”地一下就上来了,手已经握住了弓。

  赵云的面庞更是冷若冰霜。

  李峥却连看都未看那传令兵一眼。

  他只是对着身后的赵云和太史慈,淡淡地开口。

  “子龙,子义。”

  “我们走。”

  说完,他拨转马头,径直朝着另一个方向走去。

  那传令兵愣住了。

  “喂!你聋了吗?盟主的命令!”

  李峥的脚步没有半分停顿。

  赵云冷冷地瞥了他一眼,那眼神像是在看一个死人。

  “滚。”

  一个字,却蕴含着山崩海啸般的杀气。

  那传令兵被吓得浑身一哆嗦,竟连狠话都不敢放一句,夹着尾巴灰溜溜地跑了。

  李峥没有理会这个插曲。

  他带着自己的部队,绕过了整个混乱的联军大营,最终在侧翼一片开阔向阳的高地上停了下来。

  这里地势高亢,视野开阔,可以将整个盟军大营的动向尽收眼底。

  “委员长,这里……”

  太史慈有些迟疑,这里已经完全脱离了联军的范围。

  李峥用马鞭画了一个圈,声音斩钉截铁。

  “就在这里!”

  “传我命令,全军安营扎寨!”

  “是!”

  一声令下,五千赤曦军将士,如同被注入了灵魂的机器,瞬间高速运转起来!

  没有喧哗,没有混乱。

  各营、各部、各什,分工明确,行动迅速。

  负责警戒的哨兵第一时间占据了四周的制高点。

  工兵营的士兵们拿出标尺和绳索,飞快地在地面上画出营地的标准布局图。

  紧接着,数千名士兵拿着铁锹、镐头,开始沿着规划线挖掘壕沟。

  泥土翻飞,号子声整齐划一。

  木匠们则在另一边,将预制好的木料迅速组装成拒马和箭塔的骨架。

  整个场面,繁忙却又井然有序,充满了惊人的效率与力量感。

  这一幕,很快就吸引了远处联军营地里无数双眼睛。

  “那是什么军队?在做什么?”

  “好像是白天那个顶撞盟主的‘赤贼’!”

  “天呐,他们这是要自立门户?离我们这么远?”

  “你看他们那动作,好快!比我们安营的时候快多了!”

  各路诸侯的探子和士兵们,聚在一起,对着远处那片火热的工地指指点点,满脸的不可思议。

  不到两个时辰。

  当联军营地里的大部分士兵还在为晚饭的归属而争吵时。

  一座崭新的、布局合理的标准化军营,已经在高地之上拔地而起!

  营地四周,是深达一丈的壕沟。

  营墙由削尖的木桩和夯土构成,坚固无比。

  四角和营门处,高高的哨塔已经矗立起来,手持弓弩的哨兵目光锐利,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整个营盘,就像一头匍匐在高地上的黑红色巨兽,沉默而威严。

  与山下那片乱糟糟、如同大型集市般的联军大营,形成了刺眼到极致的对比。

  然而,真正让那些探子们眼珠子都快掉出来的,还在后头。

  营地刚刚建好,政务主官陈默便带着后勤部队的士兵们走了出来。

  他们没有休息,而是拿出了……锄头和犁耙!

  他们就在营地旁的一片空地上,热火朝天地开垦起荒地来!

  那熟练的动作,那认真的神情,分明是要在这里,开荒种菜!

  “疯了!他们疯了吧!”

  一名袁军的探子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看到了什么。

  “大军会盟,讨伐国贼,他们……他们竟然在种菜?”

  “这帮人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

  这个匪夷所is所思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飞速传遍了整个联军大营。

  一时间,“赤曦军”三个字,成了滑稽与怪诞的代名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夜幕降临。

  联军大营内,灯火通明,喧嚣震天。

  丝竹之声、劝酒之声、女人的嬉笑声混杂在一起,充满了醉生梦死的气息。

  许多营寨的门口,守卫的士兵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竟生起火堆,公然赌钱。

  而在高地之上。

  赤曦军的营地里,却是一片截然不同的景象。

  除了巡逻队整齐划一的脚步声,整个营地安静得可怕。

  一排排帐篷整齐排列,士兵们早已用过晚饭,此刻正在擦拭自己的兵器,或者缝补自己的衣甲。

  在营地中央,最大的一顶帐篷里,没有酒肉,没有歌舞。

  只有一盏盏明亮的油灯,和一阵阵朗朗的读书声。

  那是赤曦军雷打不动的“夜校”。

  年轻的教导员们,正在教导那些白天还在浴血奋战的士兵们,如何写自己的名字,如何读懂《民声报》上的社论。

  “天……下……为……公……”

  一个憨厚的士兵,用手指蘸着水,在桌上一笔一划地写着,嘴里喃喃自语。

  他的眼中,闪烁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名为“希望”的光芒。

  这一切,都被一道潜伏在黑暗中的身影,尽收眼底。

  这道身影,穿着普通士兵的服装,脸上涂抹着泥灰。

  他已经在这里潜伏了整整一个下午。

  他看到了那惊人的建造速度,看到了那不可思议的开荒种地,更看到了此刻这颠覆他认知的一幕。

  他的呼吸,变得越来越急促。

  他死死地盯着那顶透出灯光和读书声的帐篷,眼中充满了震撼、困惑,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恐惧。

  他悄悄地后退,离开了这片让他心神不宁的高地。

  他必须立刻回去!

  他要将这里发生的一切,原原本本地,报告给他的主公!

  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