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两种道路-《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

  帐外的天色,已经透出了一抹鱼肚白。

  寒冷的晨光,穿透帐篷的缝隙,照亮了空气中漂浮的尘埃。

  帐内,油灯早已燃尽,只剩一缕青烟袅袅升起。

  曹操那双锐利如鹰的眸子,死死地盯着李峥,仿佛要将他灵魂深处的每一个念头都看得一清二楚。

  “操想知道,你的道路,究竟通往何方?”

  这个问题,像一块巨石,压在简陋的帅帐之内,让空气都变得沉重。

  彻夜长谈的融洽气氛,在这一问之下,荡然无存。

  剩下的,只有图穷匕见。

  曹操率先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沙哑,却带着一种不容动摇的力量。

  “操之志,在于扫清寰宇,重整乾坤!”

  他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帐篷外那片混乱而腐朽的联军大营,眼中闪过一丝毫不掩饰的厌恶与轻蔑。

  “大厦将倾,非一人之力可扶。”

  “然,操愿为那擎天之柱!”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枭雄的霸气与自信!

  “操要做的,是变法图强,是唯才是举!”

  “我要打碎那些门阀士族的垄断,我要让天下有才干的人,无论出身,皆可为国效力!”

  “我要重塑一个强大、高效、无人敢犯的大汉天下!”

  他猛地回头,目光灼灼地看向李峥。

  “这,就是我曹孟德的道路!”

  他说完了。

  帐内,陷入了长久的死寂。

  赵云和太史慈站在帐外,手握着冰冷的长枪,他们能感觉到,帐内的气氛已经凝固到了冰点。

  曹操的这番话,掷地有声,充满了改革者的魄力。

  若是换了旁人,恐怕早已被这番雄心壮志所折服。

  李峥却只是静静地听着。

  他端起早已冰凉的茶水,轻轻抿了一口。

  然后,他摇了摇头。

  “曹公,你的志向,我很佩服。”

  李峥的声音很平静,却像一把锋利的刀子,剖开了曹操那华丽蓝图的核心。

  “但你说的,只是如何修好这间千疮百孔的房子。”

  “而我的道路,与你不同。”

  李峥放下茶碗,站起身,与曹操平视。

  “我不修房子。”

  他一字一句,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狠狠砸在曹操的心上。

  “我只打地基。”

  曹操的瞳孔,猛地一缩!

  李峥没有理会他的震惊,继续说道:

  “这间房子,从屋顶的瓦片,到支撑的梁柱,再到每一块砖石,都已经被白蚁蛀空,腐烂不堪。”

  “你修好这里,那里又会塌陷。你补好那里,根基又会下沉。”

  “修修补补,又有何用?”

  李峥的目光变得无比锐利,仿佛能刺穿历史的迷雾!

  “我的道路,是彻底打碎这个吃人的旧世界!”

  “然后,依靠天下万民的力量,清理掉所有腐烂的木料和发臭的淤泥!”

  “在这片被彻底清扫干净的土地上……”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振聋发聩的力量,如同一道惊雷,在曹操的脑海中轰然炸响!

  “建立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全新的国家!”

  轰!!!

  改革!

  革命!

  两条截然不同,却又同样通往至高权力的道路,在这一刻,被血淋淋地摆在了桌面上!

  曹操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尽。

  他踉跄着后退了一步,难以置信地看着李峥,像在看一个从地狱里爬出来的魔鬼。

  他终于明白了。

  他彻底明白了!

  眼前这个人,他不是要当皇帝!

  他不是要换一个朝代!

  他是要将皇帝、朝代、士族、门阀……将他们赖以生存的一切规则,所有的一切,都彻底砸得粉碎!

  这是思想上的彻底颠覆!

  这是对整个旧世界的宣战!

  两人相视无言。

  但他们都在对方的眼中,看到了那份不容动摇的决心。

  他们也同时明白了另一件事。

  前路漫漫,道阻且长。

  但他们终将在统一天下的道路上,狭路相逢。

  到那时,便是你死我活!

  那将是一场决定两种命运、两个世界未来的终极对决!

  “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

  曹操突然爆发出了一阵大笑,笑声中充满了苦涩、惊骇,还有一种棋逢对手的癫狂!

  “好!好一个全新的国家!”

  他深深地看了李峥最后一眼,那眼神复杂到了极点。

  有欣赏,有忌惮,但更多的,是必杀之而后快的决绝!

  “李委员长,孟德,受教了。”

  他没有再说任何废话,猛地一甩袖袍,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出了帅帐。

  他的背影,在初升的朝阳下拉得很长,充满了萧杀与决绝。

  李峥目送他离去,心中再无半分侥幸。

  从今天起,这个男人,将是他一生中最可怕,也最可敬的对手。

  就在这时。

  帐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一名浑身是血的斥候,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声音嘶哑而急切!

  “委员长!”

  “前线急报!”

  “江东猛虎孙坚将军,于梁县大破董卓军!”

  帐内众人闻言,皆是一惊。

  斥候却没能喘口气,接着吼道:

  “但……但盟军大营的袁术,嫉其战功,拒不发粮!”

  “孙将军大军断粮,此刻正被董卓军反扑,陷于重围之中!危在旦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