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一份善缘-《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

  金灿灿的钱袋,在血色与泥泞交织的战场上,显得格外刺眼。

  糜竺双手捧着,手腕还在微微发抖,言辞恳切到了极点。

  “委员长活命之恩,无以为报!这点俗物,不成敬意,还望委员长务必收下!”

  他身后的糜芳也连连点头,满脸都是劫后余生的庆幸与感激。

  在他们看来,这世间的一切,都有价码。

  救命之恩,自然要用最重的价码来偿还。

  周围的白马义从们,看着那袋黄金,脸上都浮现出一抹古怪的、想笑又不好意思笑的神情。

  他们看向自家委员长的眼神,充满了信赖与骄傲。

  李峥看都未看那钱袋一眼。

  他的目光,落在糜竺身后,那位始终保持着镇定,正用一双清亮眸子打量着自己的女子身上。

  他对着糜竺,轻轻将那沉甸甸的钱袋推了回去。

  “糜先生言重了。”

  李峥的声音很平静,像是在说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小事。

  “我赤曦军的宗旨,便是保护百姓,此乃分内之事。”

  “这……”

  糜竺急了,再次将金子往前一送,几乎要塞进李峥怀里。

  “委员长!您若不收,我兄弟二人,寝食难安啊!”

  “这世道,哪有不求回报的恩情!您收下,我们心里才踏实!”

  糜芳也在一旁帮腔,商人本性显露无疑。

  在他们看来,不受此礼,要么是图谋更大,要么就是虚伪。

  李峥笑了。

  他摇了摇头,后退一步,与金钱拉开了距离。

  他环视四周,目光扫过那些倒在血泊中的糜家护卫,扫过那些被救治后仍在呻吟的伤员,最后落回到糜家兄弟写满惶恐与不安的脸上。

  “糜先生,你错了。”

  李峥的声音,变得严肃起来。

  “这天下为何大乱?董卓为何能横行京师?”

  “便是因为他们这些王侯将相,视人命如草芥,视天下万物为可以交易的筹码!”

  “今日,我若因救你而取你金银,那我与那趁火打劫的董卓,又有何异?”

  这番话,如同平地起惊雷!

  糜竺和糜芳的脑子“嗡”的一声,瞬间一片空白!

  他们张着嘴,呆呆地看着李峥,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李峥的声音,继续响起,字字句句,都像重锤,狠狠砸在他们的心坎上。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我等皆为汉家子民,在这乱世之中,理当守望相助,共渡难关!”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温和,却更具力量。

  “谈钱,就生分了。”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仿佛蕴含着万钧之力!

  糜竺捧着金袋的手,僵在了半空中。

  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得过分的男人,看着他那双清澈而坦荡的眼睛,一股巨大的羞愧感,从心底深处猛地涌了上来!

  自己……自己竟然用金钱去衡量这等胸襟!

  何其鄙俗!

  何其浅薄!

  他身后的糜贞,娇躯微微一颤。

  那双一直审视着李峥的眸子里,此刻只剩下了滔天的震撼与……一丝无法掩饰的仰慕。

  原来,他麾下的女子为何能那般自信从容。

  原来,他麾下的将士为何能那般悍不畏死。

  因为,他们所追随的,是这样一个拥有山海般胸怀的领袖!

  他们所为之奋斗的,是一个远超金钱与权势的,伟大的理想!

  “啪嗒。”

  糜竺手中的金袋,滑落在地。

  他再也顾不上什么徐州巨富的体面,对着李峥,深深一揖,长躬到底!

  “委员长高义!竺……竺自愧不如!”

  他的声音,已经带上了浓浓的鼻音,充满了发自肺腑的敬佩。

  “是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他直起身,脸上再无半分商贾的精明,只剩下郑重与决然。

  “这黄金,委员长不屑取之。但我糜氏的承诺,还望委员长不要推辞!”

  他再次一揖,声音铿锵有力!

  “日后,委员长但有所需,无论是粮草、是布匹、还是钱财!”

  “我徐州糜氏,定当倾尽家财,全力相助!”

  “此诺,天地可鉴!”

  这一次,李峥没有再推辞。

  他知道,一份建立在共同理想和人格魅力上的深厚善缘,其价值,远胜百两黄金!

  “好。”

  李峥点了点头。

  一个字,便接下了这份未来大金主的承诺。

  整个战场,似乎都因这番对话而安静了片刻。

  赵云和太史慈看着自家委员长,眼神中的敬佩,几乎要满溢出来。

  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上之上。

  不取一毫而得万金之助,这等格局,才是真正的王者气度!

  就在这气氛达到顶点,糜家众人对李峥敬若神明之时!

  一阵急促到令人心惊的马蹄声,由远及近,疯狂传来!

  “驾!驾!驾!”

  一名负责外围警戒的斥候,浑身浴血,策马狂奔而来,战马还未停稳,他便翻身滚落!

  那斥候连滚带爬地冲到李峥面前,神色惊惶,声音嘶哑扭曲!

  “报——!”

  “委、委员长!”

  他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仿佛要将肺都咳出来,眼中满是血丝与恐惧!

  “洛阳……洛阳传来急报!”

  “董卓……董卓畏惧盟军,已、已经……”

  斥候的声音因恐惧而颤抖,他指着西边,用尽全身力气,吼出了那句足以改变天下格局的话!

  “董卓火烧洛阳!挟天子,迁都长安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