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郭嘉的“十胜十败论”-《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

  帅帐之内,气氛压抑得像一块凝固的铁。

  曹操端坐主位,手指一下下敲击着案几,目光如刀,扫过帐下每一位心腹大将的脸。

  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于禁、乐进……

  这些人,无一不是身经百战的悍将,每一个人的手上都沾满了敌人的鲜血。

  可今天,他们的脸上,却都带着一股前所未有的凝重。

  “都说说吧。”

  曹操的声音低沉,听不出喜怒。

  “对李峥,对赤曦军,你们怎么看?”

  帐内一片沉默。

  许久,性子最烈的夏侯惇才闷声开口,声如洪钟。

  “主公,末将没什么好看的。”

  “李峥小儿,不过一反贼耳!他敢来,俺夏侯惇的刀,就敢砍下他的脑袋!”

  话虽说得狠,但连他自己都听得出其中的底气不足。

  一旁的曹仁皱着眉头,接过了话头。

  “元让,不可轻敌。”

  他的声音要沉稳得多。

  “根据细作传回的消息,李峥在徐州所行的,与在冀州一般无二,皆是那‘打土豪,分田地’的邪术。”

  “下邳城破之后,他只用了不到一月,便将整个徐州搅得天翻地覆。那些得了田地的黔首百姓,竟疯了一般拥护他,为其通风报信,为其摇旗呐喊,甚至主动报名参军。”

  “此獠……极善蛊惑人心。”

  最后五个字,曹仁说得极重。

  这才是众人真正忌惮的地方。

  他们不怕打仗,不怕死人。

  他们怕的,是这种闻所未闻的仗法。

  对手的兵,不是为了军饷,不是为了军功,而是为了保卫他们刚刚分到手的田地!

  这样的士卒,该有多疯狂?

  这样的军队,该有多难打?

  于禁治军最严,此刻也忍不住开口:“丞相,李峥之军,军纪之严明,匪夷所思。其军中人人识字,竟有军魂一说。下邳之战,吕布麾下陷阵营何等精锐,竟一夜而破。我军若与之对阵,怕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血战。”

  一时间,帐内悲观的气氛,如同墨汁滴入清水,迅速蔓延开来。

  曹操的脸色,也一点点阴沉下去。

  他要的,不是这些丧气话!

  他要的,是必胜的信心!

  就在这压抑的氛围即将到达顶点之时,一个略显懒散,带着几分病态的轻笑声,不合时宜地响了起来。

  “呵呵……”

  众人循声望去。

  只见角落里,郭嘉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青衫,正慢悠悠地给自己斟了一杯温酒。

  他的面色有些苍白,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但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仿佛能洞穿世间一切虚妄。

  “主公勿忧,诸位将军亦不必过虑。”

  郭嘉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施施然站起身来。

  “李峥看似气势滔天,实则外强中干,不过是沙上之塔,风中之烛罢了。”

  “嘉以为,主公有十胜,而李贼,有十败!”

  此言一出,满帐皆惊!

  所有人的目光,都瞬间聚焦在了这个看似弱不禁风的年轻人身上。

  十胜?

  十败?

  在这等敌强我弱的态势下,何来的十胜?!

  曹操的眼中也闪过一丝精光,沉声道:“奉孝,讲!”

  郭嘉微微一笑,走到了巨大的堪舆图前,仿佛整个天下,都在他的指掌之间。

  “其一,主公奉天子以讨不臣,师出有名,此为‘道胜’。李贼无视朝廷,割据一方,乃是逆贼,此为‘道败’!”

  “其二,主公以法度治理天下,赏罚分明,上下有序,此为‘义胜’。李贼煽动黔首,鼓动暴乱,毁弃人伦纲常,此为‘义败’!”

  “其三,主公帐下,文有荀令君、程仲德,武有诸位将军,皆是天下英才,此为‘治胜’。李贼所用者,多是些不通文墨的泥腿子,纵有陈宫、张辽之流,亦不过是点缀,不成体系,此为‘治败’!”

  这三条,说得众人精神一振。

  没错!

  他们代表的,是朝廷!是正统!是天下秩序!

  李峥那套,说白了,就是一群泥腿子造反!

  郭嘉没有停顿,声音变得愈发自信,带着一种奇异的感染力。

  “其四,主公虚怀若谷,唯才是举,不问出身,天下士人皆愿归附,此为‘度胜’。李贼仇视士族,所行之事,与天下读书人为敌,早已断绝自身根基,此为‘度败’!”

  “其五,主公用兵如神,奇正相生,存乎一心,此为‘谋胜’。李贼用兵,无非是仗着人多势众,以愚民之血肉悍不畏死,其法单一,易于预判,此为‘谋败’!”

  “其六,主公以孝治军,以德化人,军中将士,皆知忠义为何物,此为‘德胜’。李贼教唆百姓背弃旧主,鼓励佃户斗杀乡绅,此乃不忠不义,毁弃人伦,人若无德,与禽兽何异?其军必不能长久,此为‘德败’!”

  一番话,说得夏侯惇等人连连点头。

  他们都是士族出身,最看重的便是这纲常伦理。

  郭嘉的话,正好说到了他们的心坎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峥那套,就是歪门邪道!

  看着众人脸上的忧色渐渐褪去,被一种名为“认同”的火焰所取代,郭嘉嘴角的笑意更浓。

  他伸出手指,在地图上重重一点!

  “其七,主公之仁,乃是为天下苍生计,欲要结束这乱世,还百姓一个太平!此为‘仁胜’。李贼之‘仁’,不过是夺富人之财,以小恩小惠收买穷人,此乃盗匪行径,非是王者之道,此为‘仁败’!”

  “其八,主公政令通达,赏罚必信,三军将士,令行禁止,此为‘明胜’。李贼治下,看似人人平等,实则上下无序,权责不明,不过一盘散沙,此为‘明败’!”

  “其九,主公敬天法祖,尊崇圣人之学,此乃华夏千年文脉之所系,此为‘文胜’。李贼轻贱读书人,所办‘新学’,皆是些奇技淫巧与歪理邪说,欲要刨断我华夏之文根!此乃焚书坑儒之暴秦行径,天下文人,必将共击之!此为‘文败’!”

  “其十!”

  郭嘉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金石相击,振聋发聩!

  “主公之兵,乃是百战精锐,是护国之干城!诸位将军,皆是世之名将!此为‘武胜’!”

  “李贼之兵,不过是一群乍得田产的农夫,凭一时血气之勇,乌合之众耳!待其锐气一挫,必将作鸟兽散!此为‘武败’!”

  “有此十胜,主公何愁李贼不破?!”

  话音落下,整个帅帐,先是死一般的寂静。

  随即!

  “轰!”

  一股滔天的战意,轰然爆发!

  “说得好!”

  夏侯惇猛地一拍大腿,双目赤红,状若疯虎!

  “奉孝一言,令我茅塞顿开!他李峥算个什么东西!一群反贼!一群泥腿子!也敢与丞相争天下!”

  “没错!”曹仁亦是拔剑而起,剑指北方,“此战,非是为丞相一人而战!乃是为我等世代传家之基业而战!为这天下纲常,为这圣人大道而战!”

  “为基业而战!为大道而战!”

  “杀!杀!杀!”

  帐内所有将领,尽皆起身,拔出腰间佩剑,嘶声怒吼!

  之前的惶恐与不安,被郭嘉这一番话,彻底扫荡一空!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侵犯了根基的,扞卫自己阶级利益的,同仇敌忾的滔天怒火!

  他们明白了!

  这场战争,不是争霸!

  是存亡!

  是他们这些士族豪强,与李峥所代表的那些泥腿子贱民之间,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

  没有退路!

  曹操缓缓站起身。

  他看着帐下群情激奋的众将,看着那个依旧从容微笑的郭嘉,胸中涌起万丈豪情!

  他知道,军心,可用了!

  “奉孝之言,深得我心!”

  曹操的声音,压过了所有人的嘶吼,带着一股斩钉截铁的决绝!

  “此战,非兵力之战,乃正统与篡逆之战!是文明与野蛮之战!”

  “我军,必胜!”

  “必胜!必胜!必胜!”

  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冲破了帅帐,响彻了整个官渡大营!

  * * *

  与此同时,邺城。

  赤曦军的指挥大厅内,气氛同样凝重。

  曹操倾三州之力,号称三十万大军压境的消息,像一块巨石,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李峥站在巨大的沙盘前,神情平静。

  他听着下方情报部门负责人汇报着曹营的动向,听着郭嘉那番“十胜十败论”被一字不差地复述出来。

  陈宫听完,冷笑一声:“一派胡言,颠倒黑白!”

  李峥却摆了摆手,脸上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不。”

  “郭奉孝,没有说错。”

  他看着沙盘上,那代表着曹操大军的黑色箭头,缓缓开口。

  “从旧世界的角度来看,他说的每一个字,都是对的。”

  “这场战争,确实是‘道’与‘道’的战争。”

  李峥转过身,目光扫过帐下所有神情肃穆的核心干部。

  他的声音,变得无比清晰,也无比坚定。

  “只不过,他所谓的‘道’,是那腐朽了四百年,早已烂到了根里的君臣父子之道,是少数人压迫多数人的剥削之道。”

  “而我们所行的‘道’,是天下万民,耕者有其田,劳者有所得的人间正道!”

  他伸出手,重重地按在了沙盘之上,仿佛要将这片土地,都握入掌中!

  “所以,这一战,无关权谋,无关兵法!”

  “这是两种思想,两个世界,赌上一切的决战!”

  “我决定,将此战,命名为——”

  李峥顿了顿,眼中爆发出万丈光芒,一字一句地说道:

  “——革新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