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荀彧的忧虑-《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

  夜已深。

  许都,司空府的书房之内,烛火跳动,将荀彧的影子在墙壁上拉得忽长忽短。

  他面前,堆积如山的竹简文书仿佛一座永远也翻不完的大山。

  这些,都是从各地屯田区送来的最新户籍与农事报告。

  天下初定,百废待兴,而屯田,正是丞相治下,国库与军粮的根基所在。

  荀彧一向以此为傲。

  可今夜,他那双总是从容镇定的眸子里,却凝结着一团化不开的疑云。

  他拿起一份来自兖州东郡的文书,手指轻轻敲击着上面一行冰冷的文字。

  “新增流民三千一百户,然,多不愿入屯田,宁赴荒僻之地,自行垦荒。”

  他放下这一卷,又拿起另一卷来自豫州颍川的。

  “流民躁动,私下多有议论北方之事,言语间,颇为向往。”

  一卷,又一卷。

  相似的报告,如同雪片一般,从所有靠近黄河的郡县传来。

  一个荒谬,却又无比清晰的现象,摆在了他的面前。

  那些从战乱中逃出来的流民,那些本该对官府的收容与一碗饭食感恩戴德的饥民,竟然开始“挑剔”起来。

  他们宁愿去啃那些无人问津的硬骨头,也不愿进入曹军管辖下,有吃有住,安稳有序的屯田区。

  为什么?

  荀彧百思不得其解。

  他放下竹简,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

  纸上得来终觉浅。

  他决定亲自去看一看。

  * * *

  第二日,天还未亮。

  荀彧换上了一身普通的青色布袍,带着两名护卫,悄然来到了许都城外的流民安置点。

  这里,与其说是安置点,不如说是一个巨大的,充斥着绝望与麻木的棚户区。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酸腐与排泄物混合的难闻气味。

  无数面黄肌瘦的流民,蜷缩在简陋的窝棚里,眼神空洞,像一群等待死亡的牲口。

  一名负责登记的吏员,正不耐烦地用鞭子驱赶着拥挤的人群。

  “排好队!排好队!”

  “想吃饭就给老子老实点!”

  荀彧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他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是默默地走到一个角落,那里蹲着一个正在啃食发黑麦饼的老农。

  老农的脸上,布满了沟壑般的皱纹,一双手,像是干枯的老树皮。

  荀彧在他身边蹲下,递过去一个干净的水囊。

  “老丈,喝口水吧。”

  老农警惕地看了他一眼,浑浊的眼睛里充满了不信任。

  荀彧笑了笑,笑容温和。

  “老丈莫怕,我只是路过此地,看你面善,想与你聊几句。”

  或许是他的气质与那些凶神恶煞的吏员截然不同,老农的戒心放下了一些。

  他接过水囊,小心翼翼地喝了一小口,又赶紧递了回来。

  “老丈,从何处来啊?”荀彧问道。

  “河北,魏郡。”老农的声音沙哑,带着浓重的乡音。

  “为何南下?”

  老农沉默了。

  许久,他才抬起那张饱经风霜的脸,浑浊的眼中,流露出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有恐惧,有茫然,还有一丝……向往。

  “听说……官军要和北边的李头领打仗了。”

  “俺们那地界,就在两军中间,怕……”

  荀彧点了点头,这在情理之中。

  他又问:“既是逃难,为何不入官府的屯田区?在那里,至少能吃饱饭。”

  这个问题,像是一根针,扎破了老农那麻木的外壳。

  他突然抬起头,死死地盯着荀彧,声音压得极低,像是在说什么天大的秘密。

  “先生,您是读书人,您不懂。”

  “屯田,是给官家种地。打下来的粮食,十成里有七八成,要上交。俺们,就是一群替官家养着的牲口。”

  这话,让荀彧的心,猛地一沉。

  他没想到,一个目不识丁的老农,竟能将屯田制的本质,看得如此透彻。

  老农左右看了看,确定无人注意,才又凑近了一些,声音里带着一股梦呓般的颤抖。

  “可北边……北边不一样。”

  “俺从北边逃过来的兄弟说,在李头领的地盘上,分的田,是自家的!”

  “自家的!”

  老农重复了一遍这三个字,那浑浊的眼睛里,迸发出一种荀彧从未见过的,灼热的光!

  “种出来的粮食,除了交一笔固定的‘公粮’,剩下的,全是自己的!”

  “他说,他活了五十岁,头一回,能吃饱饭!能挺直腰杆做人!”

  “先生,您说……”

  老农的嘴唇哆嗦着,问出了一个让荀-彧如遭雷击的问题。

  “这世上,真有这样的好地方吗?”

  轰!

  荀彧的脑子,一片空白。

  他感觉自己仿佛被一道无形的惊雷,从头到脚,劈得外焦里嫩!

  他呆呆地看着眼前这个老农,看着他眼中那份最原始,也最炙热的渴望,一股寒意,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他终于明白了。

  他全明白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曹操的屯田制,无论说得多么天花乱坠,其本质,依旧是剥削。农民,是国家的佃户,是为战争机器服务的零件。

  而李峥的政策,却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切!

  他把农民,从一个被统治的,被喂养的“物”,变成了一个拥有自己土地,为自己而活的,“人”!

  这两种制度,谁更有吸引力?

  这还用问吗?!

  荀彧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在这一刻,被彻底击碎!

  他一直以为,李峥的崛起,靠的是兵锋之利,靠的是权谋之术。

  可现在他才发现,自己错得离谱!

  李峥最可怕的武器,不是他麾下的虎狼之师,不是他层出不穷的奇技淫巧!

  而是他正在传播的,这个足以将士族门阀统治根基,连根拔起的,恐怖“思想”!

  这思想,就像瘟疫!

  无形无质,却能轻易地,跨越任何坚固的城墙,渗透到每一个不识字的,麻木的,被压迫了千百年的百姓心中!

  一旦人心思变,一旦天下的百姓都开始向往那种“人人有田种”的生活……

  那他们这些士族,这些官僚,这些高高在上的统治者,还剩下什么?

  他们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这不是在打仗!」

  「这是在掘我们所有人的根!」

  荀彧的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

  他再也顾不上什么仪态,猛地站起身,不顾一切地向着司空府的方向,狂奔而去!

  * * *

  “站住!荀令君,丞相正在休息,您不能……”

  守卫被荀彧一把推开。

  他状若疯魔,直接闯进了曹操的内堂。

  曹操刚刚送走刘备,心情正好,正独自一人,品着一杯温酒。

  看到荀彧披头散发,脸色煞白地闯进来,他不由得一愣。

  “文若?何事如此惊慌?”

  荀彧没有回答。

  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因恐惧而剧烈颤抖!

  “明公!”

  “出大事了!”

  他将自己在流民营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的推断,一五一十,全部说了出来。

  曹操脸上的笑容,一点点凝固。

  当他听到“分的田,是自家的”这句话时,他握着酒杯的手,猛地一紧!

  青铜酒杯,竟被他生生捏得变了形!

  “啪!”

  他将酒杯狠狠砸在地上,碎片四溅!

  曹操猛地站起身,在堂内来回踱步,那双鹰隼般的眸子里,第一次,流露出了名为“恐惧”的情绪!

  他终于明白了!

  为什么李峥的军队,战力如此顽强!

  为什么李峥的根据地,能爆发出如此恐怖的战争潜力!

  因为那些士兵,那些百姓,他们不是为李峥而战!

  他们是在为自己的土地,为自己的饭碗,为自己的家园而战!

  这是一种何等恐怖的力量!

  “好……好一个李峥!”

  曹操的牙缝里,挤出几个字,那声音里充满了被戳中要害的暴怒与后怕!

  “我竟一直将他当做一个武夫来看待!”

  “原来,他才是这天下,最可怕的敌人!”

  荀彧伏在地上,声音嘶哑地进言。

  “明公!李贼之患,非在兵马,而在其道!”

  “此战,绝不可拖延!必须速战速决!在他这套妖言彻底传遍天下之前,将他连同他的根据地,从这世上,彻底抹去!”

  “否则,一旦天下民心尽失,我等……皆将成为孤家寡人,死无葬身之地啊!”

  这番话,如同一记记重锤,狠狠砸在曹操的心上。

  他停下脚步,眼中那丝犹豫与从容,彻底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决绝与杀意!

  “传令!”

  曹操的声音,如同从九幽地狱传来,冰冷刺骨。

  “命全军,三日后,于官渡,发起总攻!”

  就在此时。

  一个略带慵懒,却又无比锐利的声音,从屏风后传来。

  “明公,且慢。”

  郭嘉缓步走出,他脸色苍白,带着一丝病态,但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

  “荀令君的王道之策,固然稳妥。”

  “但对付李贼这等邪魔,用王道,太慢了。”

  他走到沙盘前,拿起一支黑色的小旗,没有指向官渡,而是指向了曹军后方,一个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地方。

  “与其强攻,不如……”

  郭嘉的嘴角,勾起一个森然的弧度。

  “……给他来一记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