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第三条道路-《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

  帅帐内的空气凝固了。

  那是一种能让火焰都为之窒息的死寂。

  周铁山粗重的呼吸声,沮授下意识捋动胡须的细微摩擦声,都消失了。

  所有人的目光,如同被磁石吸引的铁屑,死死地钉在那个站在沙盘前的年轻人身上。

  李峥。

  他刚刚用最平静的语气,说出了最颠覆的话。

  “你们,都错了。”

  周铁山那张涨成紫红色的脸,肌肉在剧烈地抽搐。

  他想反驳,想质问,想咆哮。

  但他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的喉咙,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死死扼住,发不出任何声音。

  因为他从李峥的眼神里,看不到任何商量的余地。

  那是一种陈述。

  一种对既定事实的,不容置疑的陈述。

  沮授那双素来深邃睿智的眸子里,也充满了惊愕与不解。

  废帝,是激进之策。

  尊奉,是稳妥之图。

  这两条路,几乎囊括了古往今来,所有权臣在面对末代皇权时,所能做出的全部选择。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道路可走?

  李峥没有让他们等待太久。

  他缓缓抬起手,指向沙盘上那座小小的许都城模型。

  “周将军,我问你,若我们依你所言,废了那汉家天子,甚至取而代之,会如何?”

  周铁山一愣,随即梗着脖子,瓮声瓮气地回答。

  “那自然是委员长您登基为帝,开创一个新朝代!咱们弟兄,都是开国功臣!”

  他的话,说出了在场大多数武将的心声。

  李峥的脸上,没有丝毫波澜。

  “新朝代?”

  他轻轻重复着这三个字,语气中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嘲讽。

  “然后呢?”

  “然后?”周铁山被问住了。

  “然后,”李峥替他说了下去,声音陡然变得冰冷,“然后天下那些心怀汉室的士族,便会视我们为篡国之贼。荆州的刘表,江东的孙策,西凉的马腾,便有了最名正言顺的旗号,组成联军,从四面八方,向我们攻来。”

  “我们就算能一一击败他们,天下也将再次陷入连年的战火。百姓流离失所,田地荒芜。就算最终统一了天下,那也不过又是一个在废墟上建立起来的,血腥的王朝。”

  “而我,李峥,在史书上,便会是下一个王莽。”

  王莽!

  这个名字,像一根毒刺,扎进了在场所有人的耳朵里。

  周铁山等一众武将的脸上,露出了不忿,却又无法反驳。

  李峥的目光,又转向了另一边的沮授。

  “公与先生,那若依你所言,我们尊奉天子,以‘清君侧’之名,入主许都,又会如何?”

  沮授躬身一揖,沉声回答。

  “回委员长,若如此,则大义在我。我军便可名正言顺地接管中原,挟天子以令天下诸侯。届时,天下士人归心,传檄可定!”

  “说得好。”

  李峥点了点头,脸上却看不出赞许。

  “然后呢?”

  同样的问题。

  沮授的身体,微微一僵。

  李峥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仿佛能穿透他的内心。

  “然后,我们就会成为下一个曹操。”

  “那个汉家天子,就会成为悬在我们头顶的一柄利剑。我们永远要提防着他,提防着他身边那些所谓的‘忠臣’,提防着他们会不会在某一天,突然递出一份‘衣带诏’。”

  “我们所有的政策,都要打着他的旗号。我们所有的功劳,都要记在他的名下。我们打下来的江山,名义上,依旧是他们刘家的。”

  “我们,将永远受制于人。我们的手脚,将被那件华丽的龙袍,死死地捆住!”

  “我们做得再好,也不过是一个权臣。而只要那个姓刘的小皇帝还坐在龙椅上,这天下,就永远存在着复辟的可能!”

  李峥的声音,字字如刀,深刻地剖析着两条道路背后,那无法回避的死结。

  帅帐之内,再次陷入了死寂。

  无论是激进的周铁山,还是老成的沮授,都说不出话来了。

  他们发现,自己提出的方案,无论包装得多么完美,其内核,都跳不出那个循环了千百年的历史怪圈。

  废帝,是饮鸩止渴。

  尊帝,是画地为牢。

  两条路,都是死路。

  帐内的气氛,压抑得几乎让人无法呼吸。

  所有人都陷入了迷茫。

  前方的道路,仿佛被一堵看不见的墙,彻底堵死了。

  就在这片绝望的沉默之中。

  李峥缓缓地,一字一句地,吐出了两个字。

  “共—和。”

  这两个字,发音清晰,却又无比陌生。

  它们像两颗投入深潭的小石子,没有激起任何波澜,只是无声地沉了下去。

  帐内,一片茫然。

  “共和?”

  沮授喃喃自语,他在自己的脑海中,疯狂地搜刮着所有的经史子集。

  他想到了周厉王被国人驱逐后,周定公与召穆公共同执政的十四年,史称“共和”。

  但那不过是两位贵族临时的联合摄政,与眼下的局面,又有何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周铁山更是一脸懵。

  他挠了挠头,这两个字拆开他都认识,但合在一起,他完全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看着众人或迷茫,或困惑,或苦思冥想的表情,李峥知道,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需要用一把全新的钥匙,才能开启。

  他走到了帐篷中央的火盆旁。

  他没有长篇大论地解释。

  他只是伸出手,从火盆里,捡起了一根正在燃烧的木炭。

  木炭的一头,烧得通红,散发着惊人的热量。

  “这,就是皇权。”

  李峥的声音,平静而清晰。

  “它集中了所有的光和热。靠近它的人,能得到温暖,能得到权力。但它本身,却极不稳定。一旦燃烧殆尽,或者被人夺走,整个天下,就会重新陷入黑暗与寒冷。”

  他看着众人,然后,做出了一个所有人都没想到的动作。

  他将那根燃烧的木炭,狠狠地,砸在了地上!

  “啪!”

  木炭碎裂开来,变成了十几块带着火星的、大小不一的小炭块。

  它们散落在地上,每一块,都在独立地燃烧着,发着光,散着热。

  虽然每一块的光与热,都远不如之前那根完整的木炭。

  但它们加在一起,却将更大的一片区域,照得通亮。

  整个帅帐,都因此而明亮了几分。

  所有人都被他这个动作,惊得说不出话来。

  李峥缓缓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炭灰。

  他的目光,扫过地上那些散落的、闪烁的火星。

  “所谓共和,便是如此。”

  “我们不要那唯一的一根、集中了所有权力的‘火炭’。”

  他伸出脚,轻轻地将那些散落的炭火,聚拢到一起。

  “我们要的,是让天下所有愿意为这片土地发光发热的人,都成为一小块‘火炭’。”

  “然后,将这些光与热,‘共同’汇聚起来,形成一个稳定而又和谐的,新的‘火盆’。”

  “在这个‘火盆’里,权力,不再属于某一个人,某一个姓氏。”

  李峥的声音,陡然拔高!

  “它属于所有参与进来的人!”

  “它属于我们每一个人!”

  寂静。

  死一般的寂静。

  沮授的身体,在剧烈地颤抖。

  他那双浑浊的眼睛里,爆发出一种混杂着惊骇、恐惧,与一丝不可思议的狂热光芒!

  他听懂了。

  虽然还很模糊,但他听懂了李峥话语背后,那石破天惊的含义!

  那是一种,他从未想象过的,全新的政治形态!

  周铁山的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拳头。

  他听得云里雾里,但他抓住了最关键的一点。

  权力,属于每一个人!

  这比“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还要让他感到血脉贲张!

  李峥看着众人那如同被雷劈了一般的表情,他知道,思想的种子,已经种下。

  他缓缓走回沙盘前,声音,恢复了平静。

  “所谓共和,便是天下为公。”

  “权力非一家一姓之私有,而是由万民所共同执掌。”

  他顿了顿,说出了那句足以载入史册的,终极宣言。

  “我们要建立的,是一个没有皇帝的国家!”

  轰!

  这句话,如同一道创世的闪电,狠狠地劈开了所有人脑海中最根深蒂固的思想禁锢!

  没有皇帝的国家?

  这怎么可能!

  从三皇五帝,到夏商周秦,再到煌煌大汉,皇帝,天子,就是天,就是地,就是这世间一切秩序的源头!

  一个没有皇帝的国家,那还是国家吗?

  那不成了一盘散沙,一个群龙无首的乱世了吗?

  这种来自更高文明的【思想降维】打击,带来了无与伦比的震撼与思想上的剧痛!

  沮授只觉得自己的世界观,在这一刻,被彻底击碎,然后又试图在一个全新的、他无法理解的层面上,重新组合。

  他浑身冷汗,几欲虚脱。

  而周铁山等一众武将,则是先惊愕,后狂喜!

  没有皇帝!

  这意味着,再也没有人,可以理所当然地,骑在他们脖子上作威作福!

  这意味着,他们这些人,将真正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

  看着众人或震撼、或迷茫、或惊恐、或狂喜的表情,李峥知道,思想的变革,非一日之功。

  他需要给他们时间,去消化,去理解。

  也需要给他们,一个更清晰,更系统的纲领。

  “我知道,你们现在有很多疑问。”

  李峥抬起手,帐内的骚动,再次平息。

  “我所说的‘共和’,并非一句空话,而是一套完整、严密的制度。”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最后,落在了沮授的身上。

  “明日,我将发表一篇演说。”

  “向全军,也向全天下,系统阐述,何为共和。”

  他缓缓说出了那篇演说的名字。

  “《论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