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格物院的新课题-《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

  赵云的眉宇间,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忧色。

  即便刚刚的战前动员已经让所有将领热血沸腾,但他作为即将直面江东水师的主帅,心中的压力并未完全卸下。

  李峥伸出手,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那力量沉稳而有力,瞬间驱散了赵云心中的些许不安。

  “子龙,你的担忧,我明白。”

  李峥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股洞悉一切的自信。

  “论水上舟船之利,我军初建,确实远不及在江上经营百年的孙策与刘表。”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

  “但打仗,不一定非要船比别人多,船比别人大。”

  李峥的嘴角勾起一抹莫测的笑意。

  “有时候,赢,是靠一些他们做梦也想不到的东西。”

  看着委员长那胸有成竹的神情,赵云不再多言,心中的最后一丝疑虑也被这强大的自信所感染。

  他郑重行礼。

  “末将,明白了!”

  送走赵云,李峥脸上的温和迅速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绝对的冷静与专注。

  他没有丝毫停顿,直接对着门外的警卫员下令。

  “来人!传格物院院长墨班,立刻见我!”

  片刻之后,一个身材干瘦,满手油污和墨痕,身上还带着一股机油与松香混合味道的中年人,快步走进了执政厅。

  他就是格物院的负责人,墨家最后的传人之一,墨班。

  “委员长!”

  墨班躬身行礼,眼神里充满了对眼前这个年轻人的狂热崇拜。

  是李峥,将他们这些被世家大族视作“奇技淫巧”的墨者,从最底层的工匠铺里请了出来,给了他们一个名为“格物院”的圣地,让他们可以尽情地将脑中的构想,变成现实。

  “不必多礼。”

  李峥摆了摆手,开门见山。

  “南方的敌人想跟我们打水战。”

  他的声音里不带任何情绪。

  “所以,我需要你,让他们见识一下,什么叫真正的水战。”

  听到“水战”二字,墨班的脸上露出一丝苦涩。

  “委员长,恕属下直言,我军水师的底子……太薄了。”

  他快步走到沙盘前,指着那条蜿蜒的长江。

  “江东军的楼船,高大坚固,可载甲士数百。荆州水师的蒙冲、斗舰,往来如飞,悍不畏死。而我们的船,多是缴获的内河渔船、商船改造,船身脆弱,速度迟缓,一旦到了大江之上,风高浪急,恐怕……未曾接战,便已先乱阵脚。”

  墨班的话,将残酷的现实血淋淋地摆在了面前。

  在水战这个领域,赤曦军就像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婴儿,要去挑战一个成年的壮汉。

  “你说得对。”

  李峥点了点头,对墨班的直言不讳表示认可。

  “所以,我们不跟他们玩楼船对撞的游戏。”

  他转身,从身旁一个上了三重铜锁的巨大木箱中,取出了一卷厚厚的图纸。

  哗啦一声!

  图纸在长案上铺开,露出了里面用最精细的笔触绘制出的,数种匪夷所思的设计。

  墨班的目光落在图纸上,呼吸瞬间停滞了!

  他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其中一张图。

  那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船型。

  船身低矮狭长,线条流畅,充满了速度感。最骇人的是船头,竟被厚重的铁皮完全包裹,最前方,是一根长达一丈,狰狞粗大的,闪着金属寒光的巨大撞角!

  “这个,我称之为‘冲锋舟’。”

  李峥的手指,点在那根狰狞的撞角上,声音冰冷。

  “它的任务不是载人,不是运兵,只有一个——冲锋,撞沉!”

  墨班的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艰难地将目光从那艘如同水中凶兽的“冲锋舟”上移开,看向另一张图纸。

  他的瞳孔,再次猛地收缩。

  那张图上画的,是一种可以将霹雳车进行小型化,并且可以三百六十度旋转的底盘,稳稳地安装在一艘中型战船的甲板上。

  “这是……船载霹雳车?”墨班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变得有些嘶哑。

  “不。”

  李峥摇了摇头。

  “我叫它‘碎舰弩’。”

  他的手指在图纸上那巨大的弩臂上划过。

  “它发射的不是巨石,而是特制的,重达百斤的铁矛!有效射程三百步!足以在接舷之前,洞穿江东军任何一艘楼船的船板!”

  墨班的身体,因为极致的兴奋而微微颤抖。

  他仿佛已经看到,在宽阔的江面上,成群结队的“冲锋舟”如狼群般撕开敌人的阵型,而紧随其后的“碎舰弩”,则在远处,用呼啸的铁矛,将那些高大的楼船,一艘接一艘地,钉死在江心!

  这根本不是水战!

  这是屠杀!

  李峥的声音,如同魔鬼的低语,在他耳边响起。

  “我们的目标,不是和他们玩什么接舷战,也不是和他们对射弓箭。而是在他们能碰到我们之前,就把他们的船,砸成一堆烂木头!”

  李峥的目光从图纸上抬起,死死地盯着墨班,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墨班!”

  “属下在!”

  “我给你格物院最高权限!”

  李峥的声音,如同战鼓,一记一记地敲在墨班的心上。

  “要钱,财政部批!要人,内政部调!要工匠,全天下的工匠任你挑选!所有的铁料、木料,优先供应!”

  “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不计代价!”

  李峥伸出三根手指。

  “三个月!”

  “三个月之内,我要看到第一支,装备了至少五十艘‘冲锋舟’和二十艘‘碎舰弩’的实验水师营,出现在长江之上!”

  “能不能做到!”

  墨班干瘦的身体,猛地一挺!

  他眼中所有的崇拜与激动,在这一刻,都化为了一股滔天的狂热与自信。

  他猛地单膝跪地,声音嘶哑却亢奋到了极点。

  “委员长放心!”

  “三个月!”

  “属下若是造不出来,愿提头来见!”

  ……

  夜色渐深。

  执政厅的灯火依旧通明。

  送走了打了鸡血一般的墨班,李峥揉了揉有些发胀的眉心。

  科技的种子已经播下,接下来,就是等待它破土而出,结出那足以震惊世人的果实。

  但战争,不仅仅是武器的比拼。

  就在他思索着如何从人心和舆论上,瓦解“反赤联盟”的合法性时,一名警卫员匆匆走了进来。

  “委员长。”

  警卫员的神色有些古怪。

  “门外有一人求见。”

  “不见。”李峥头也不抬地说道,“告诉他,所有事务,明日按流程上报。”

  “可是……他说他叫……”

  警卫员犹豫了一下,还是报出了那个名字。

  “刘备。”

  李峥正在书写的手,停住了。

  他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意外。

  刘备?

  那个在原本历史上,应该还在颠沛流离,四处寻找栖身之所的刘玄德?

  他来找自己做什么?

  李峥沉吟片刻,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让他进来。”

  片刻之后,一个身穿布衣,面带风霜,但双耳垂肩,眼眸中却藏着一丝不屈与深沉的男人,走进了执政厅。

  他看着端坐于主位之上,那个比他想象中还要年轻许多的年轻人,心中百感交集。

  这就是那个凭一己之力,掀翻了四百年大汉江山的男人吗?

  刘备收敛心神,对着李峥,长长一揖。

  他的声音,诚恳而又坚定。

  “草民刘备,见过委员长。”

  李峥看着他,平静地开口:“玄德先生深夜到访,所为何事?”

  刘备直起身,目光灼灼地看着李峥。

  “备此来,不为官爵,不为利禄。”

  他深吸一口气,抛出了一个让李峥都感到意外的提议。

  “备有一计,或可不费一兵一卒,先乱其盟,瓦解刘表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