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小霸王的陨落-《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

  江东大营,中军大帐。

  “快!止血散!拿最好的来!”

  老将程普的声音嘶哑得像是破风箱,他死死按住担架上那个年轻人的大腿动脉,指缝间却依然不断有黑血涌出。

  那个曾经在战场上如同神明般的金甲身影,此刻正安静地躺着。

  孙策的面色呈现出一种诡异的青灰色,嘴唇乌黑,曾经那双顾盼生威、仿佛能点燃整个江东的眼睛,此刻紧紧闭着。

  几名随军医官跪在榻前,手忙脚乱地施针、敷药。

  片刻后,为首的老医官手一抖,银针跌落在地。

  他颤巍巍地抬起头,额头上全是冷汗,对着围在四周的江东诸将,绝望地磕了一个头。

  “毒入心脉……神仙难救。”

  这四个字,如同四记重锤,狠狠砸在程普、黄盖等人的胸口。

  大帐内,死一般的寂静。

  只有帐外秋风卷动旗帜的猎猎声响,像是在为这位年轻的霸主奏响挽歌。

  “让开!”

  一声厉喝打破了死寂。

  帐帘被猛地掀开,周瑜风尘仆仆地冲了进来。他发冠微乱,向来儒雅从容的脸上,此刻写满了惊惶。

  他推开挡路的亲卫,扑到榻前。

  当看清孙策那张毫无生气的脸时,周瑜的脚下一软,险些栽倒。

  “伯符……”

  那个总是笑着拍他肩膀,说要与他共取天下的男人,那个说要带他去看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兄弟,此刻就像一尊破碎的瓷器。

  周瑜深吸一口气,指甲深深刺入掌心,用剧痛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

  他是江东的脑子,孙策倒下了,他不能乱。

  “封锁大营。”

  周瑜猛地转过身,眼神冷厉如刀,扫过帐内所有人。

  “主公重伤的消息,谁敢泄露半个字,斩立决!”

  “另外,速去请二公子孙权前来!立刻!”

  诸将看着周瑜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下意识地挺直了脊梁。

  “诺!”

  ……

  一刻钟后。

  帐帘再次掀开。

  十八岁的孙权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

  他平日里虽也算沉稳,但此刻毕竟年少,脸上全是未干的泪痕,眼中满是惊恐与无助。

  “大兄!大兄!”

  孙权扑到床边,抓住了孙策冰凉的手,声音都在发抖。

  或许是听到了弟弟的呼唤,原本已经气若游丝的孙策,眼皮突然动了动。

  他缓缓睁开了眼睛。

  那双眸子里,最后的神采正在急速燃烧,那是回光返照的余晖。

  “哭什么……”

  孙策的声音微弱,却依然带着那一贯的强硬。

  “把眼泪擦干……孙家的男儿,流血不流泪。”

  孙权浑身一颤,胡乱用袖子抹了一把脸,死死咬住嘴唇,不让自己哭出声来。

  孙策费力地转过头,目光在程普、黄盖、韩当等老将身上一一扫过,最后停留在周瑜脸上。

  两人对视。

  无需多言,多年的默契让周瑜读懂了那眼中的托付与决绝。

  周瑜眼眶通红,却重重地点了点头。

  孙策嘴角勉强扯动了一下,露出一丝惨然的笑。

  “扶我……起来。”

  周瑜和孙权一左一右,小心翼翼地将他扶起,在他背后垫上了厚厚的软枕。

  孙策喘息着,每一次呼吸,喉咙里都发出破败的风声。

  他颤抖着手,伸向枕边。

  那里放着一方锦盒。

  那是江东六郡八十一州的权柄,是孙家两代人用命换来的基业——江东印信。

  孙策抓住锦盒,手背上青筋暴起。

  “仲谋。”

  他唤了一声孙权的表字。

  孙权立刻跪直了身子,双手高举过头顶。

  “接着。”

  锦盒落下,重重地砸在孙权的手心。

  这不仅仅是一方印信,更是一座沉重的大山。

  孙权的手臂猛地一沉,险些拿捏不住。

  孙策死死盯着弟弟的眼睛,用尽全身力气,说出了那段早已在他心中盘桓许久的话:

  “率领江东子弟,决战于两军阵前,横扫天下,争霸中原……你不如我。”

  孙权低着头,泪水滴落在锦盒上。

  “但是……”

  孙策的话锋一转,那双渐渐涣散的瞳孔中,最后一次爆发出摄人的精芒。

  “举贤任能,知人善用,调和各方势力,保江东一方平安……我,不如你。”

  大帐内,所有人的呼吸都停滞了。

  这是一场权力的交接,更是一个时代的落幕。

  那个骑着快马、挥舞霸王枪、只知进取不知后退的“开拓时代”结束了。

  迎接江东的,将是一个需要隐忍、制衡、守成的“坐断时代”。

  孙策的手,无力地搭在孙权的肩头,指甲几乎要嵌入肉里。

  “记住我的话。”

  “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周瑜闻言,在此刻轰然跪下,额头重重磕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瑜,必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孙策看着这位挚友,眼中闪过一丝不舍,但很快就被冰冷的杀意取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是他对这个世界最后的恨意。

  他猛地抓紧了孙权的手腕,力气大得惊人,仿佛要将最后的意志烙印进弟弟的骨血里。

  “还有……最重要的一件事……”

  孙策剧烈地咳嗽起来,黑血顺着嘴角涌出,染红了胸前的衣襟。

  他瞪大了眼睛,目光越过大帐的顶端,仿佛看到了遥远的北方,看到了那个阴鸷的枭雄,以及那个隐藏在更深处、编织着天罗地网的身影。

  “当心……曹操!”

  “一定要……当心曹操!”

  是曹操的影鼠,是那支淬毒的弩箭,断送了他的霸业。

  这笔血债,必须血偿!

  “大兄!我记住了!我记住了!”孙权哭喊着,拼命点头。

  听到弟弟的承诺,孙策眼中的光芒,像是燃尽的烛火,陡然黯淡下去。

  他松开了手。

  “父亲……我来了……”

  一声低不可闻的呢喃。

  那只曾经挽过霸王弓、斩过无数敌酋的手,无力地垂落,重重地砸在床榻边缘。

  江东小霸王,孙策,孙伯符。

  卒,年仅二十六岁。

  “大兄——!!!”

  孙权再也压抑不住,伏在孙策的尸身上,爆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嚎。

  大帐内,程普、黄盖等铁打的汉子,此刻也早已泪流满面,跪地痛哭。

  悲伤如同潮水,瞬间淹没了整座中军大帐。

  “啪!”

  一声清脆的耳光声,突兀地响起。

  哭声戛然而止。

  孙权捂着脸,震惊地抬起头。

  站在他面前的,是周瑜。

  这位向来温润如玉的周郎,此刻面若寒霜,眼神冷得可怕。

  “哭够了吗?”

  周瑜的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令人心悸的威压。

  “主公把江东交给你,不是让你在这里哭丧的!”

  他一把抓住孙权的衣领,将这个尚在颤抖的少年硬生生提了起来。

  “外面有几万大军,江东有百万百姓,北方有曹操虎视眈眈,荆州有黄祖伺机而动。”

  “孙仲谋,你现在若是倒下,江东就完了!”

  周瑜指着孙策尚未冷却的尸体,厉声喝道:

  “擦干眼泪!拿好印信!走出去!”

  “去告诉外面的将士,天还没塌!孙策虽然走了,但孙家还在!江东的主人……还在!”

  孙权怔怔地看着周瑜。

  脸颊上火辣辣的疼痛,让他从巨大的悲痛中清醒过来。

  他看了一眼大兄那张即便死去依然带着威严的脸。

  一种前所未有的沉重感,顺着那个锦盒,压进了他的灵魂。

  那种感觉,叫做责任。

  孙权深吸一口气,缓缓抬起袖子,用力擦干了脸上的泪水和鼻涕。

  他那双碧色的眸子里,原本的惊惶渐渐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抹超越年龄的阴鸷与深沉。

  那是日后坐断东南、权谋深算的吴大帝的雏形。

  “公瑾教训得是。”

  孙权的声音有些沙哑,但已经不再发抖。

  他整理了一下凌乱的衣冠,双手死死抱住那个锦盒,就像抱着自己的命。

  “诸位将军。”

  孙权转过身,面对着跪了一地的程普、黄盖等人。

  “随我……出帐!”

  ……

  大帐外。

  数万江东将士早已集结。

  营中气氛压抑到了极点,关于主公重伤的流言早已传得沸沸扬扬,人心惶惶。

  当帐帘掀开的那一刻,无数道目光齐刷刷地投了过来。

  率先走出来的,不是那个熟悉金甲身影。

  而是一个身穿素服、眼眶微红的少年。

  在他身后,周瑜手按佩剑,面色肃穆;程普、黄盖等老将紧随其后,手扶刀柄,杀气腾腾。

  人群中引起了一阵骚动。

  孙权站在高台上,看着下方黑压压的人头。

  风,吹动他的衣摆。

  他感到冷,感到恐惧,但手中的印信给了他最后的一丝力量。

  周瑜上前一步,拔剑出鞘,剑锋直指苍穹。

  “主公……薨逝!”

  这四个字,随着周瑜灌注了内力的声音,传遍了整个大营。

  “轰!”

  大军哗然。

  哭声、喊声、惊呼声瞬间爆发,原本整齐的军阵开始出现动摇。

  就在这混乱即将蔓延的瞬间。

  周瑜猛地转身,单膝跪地,对着那个瘦弱的少年,行了一个最标准的君臣大礼。

  “拜见主公!”

  紧接着,程普跪下了。

  黄盖跪下了。

  韩当、朱治……所有的江东宿将,全部跪倒在那个少年的脚下。

  “拜见主公!”

  这一幕,如同一根定海神针,死死镇住了即将沸腾的大海。

  台下的将士们愣住了。

  他们看着那些平日里威望极高的老将军们,看着那个虽然年轻、却脊背挺直的少年。

  慢慢地,第一个士兵跪下了。

  第十个……

  第一百个……

  片刻之后,数万大军,尽皆跪伏。

  “拜见主公——!!!”

  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响彻云霄,震散了漫天的阴云。

  孙权站在高台之上,看着眼前这一切。

  他的手指因为用力过度而发白。

  从这一刻起,那个名为“孙策”的传奇结束了。

  属于他孙权的时代,在这个充满血腥与悲痛的黄昏,正式拉开了序幕。

  而在遥远的北方,许都丞相府。

  李峥放下了手中的密报,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弧度。

  “小霸王陨落,江东换主。”

  他走到窗前,望向南方,目光深邃。

  “孙仲谋……这一世,你还能守得住那片江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