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东莱有义士-《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

  夜色如墨,中军大帐内的烛火,却烧得噼啪作响。

  李峥面前的桌案上,堆放着一卷卷刚刚送来的竹简。

  这便是“蜂巢”的第一批成果。

  红娘子没有让他失望,一张无形的大网,正以安平为中心,朝着整个冀州南部悄然铺开。

  他一卷卷地翻阅着。

  “信都县粮价飞涨,一斗米八百钱,守将姓张,终日饮宴。”

  “赵郡大营,袁绍遣督军至,操练严苛,然伙食短缺,士卒多有怨言。”

  “河间国黄巾余孽复起,聚众千人,杀县尉。”

  大部分都是些琐碎的地方情报,零散而杂乱。

  但李峥却看得极为认真。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信息,汇聚在一起,就是这个时代的真实脉络。

  他拿起一卷来自青州方向的竹简。

  竹简是商队带回来的,信息有些滞后。

  “青州黄巾势大,渠帅管亥率众数万,北海相孔融岌岌可危。”

  李峥的眉毛微微一挑。

  孔融,孔北海。

  这可是个大名人。

  他继续往下看,竹简的末尾,附着一行潦草的小字,像是商队管事随口一提的附注。

  “北海吏员忧心城池安危,席间有人叹曰:若吾同乡在此,何惧黄巾。”

  “问其同乡何人,答曰:乃东莱郡一青年,姓氏不详,为避祸暂居乡里,武艺高强,尤以至孝闻名乡里。”

  李峥的目光,在这行字上扫过,原本准备放下。

  可就在放下的一瞬间,他的动作猛地僵住!

  仿佛有一道无形的电流,从那竹简上的几个字,瞬间窜遍了他的全身!

  东莱郡!

  武艺高强!

  至孝闻名!

  这几个毫不相干的词,在他脑海中猛地碰撞、炸开!

  轰!

  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一个白马银枪、猿臂善射的身影,瞬间冲破了历史的迷雾,清晰地浮现在他的眼前!

  李峥的呼吸,在这一刻都停滞了!

  他死死盯着那几个字,仿佛要将竹简看穿!

  错不了!

  绝对错不了!

  北海相孔融被围,一个以孝义和武勇闻名于东莱的青年,单枪匹马杀出重围,向平原的刘备求救!

  “太史慈?”

  李峥猛地站起身来,面露惊喜。

  王二狗,铁牛勇武有余,但是统帅谋略不足。

  李峥虽未见过太史慈,但是自认为王二狗之勇,当不在太史慈之下。

  但是王二狗,铁牛,终究是庶民泥腿出身。

  空有勇武,自幼未曾经过系统的学习兵法谋略。

  让二人冲锋陷阵,领一二百人尚且可以。

  但是让二人统帅千军,肯定是不行的。

  队伍在壮大。

  急需一些具有谋略,统帅能力的人才。

  但是满足这些条件的,无疑都是世家出生,是他们天然的敌人。

  然,如太史慈,赵云之流,却是李峥觉得可以拉拢的对象。

  这就是穿越者的优势!

  这就是掌握信息差的巨大爽感!

  别人眼中一条毫不起眼的乡野传闻,在他这里,却是一张价值连城的藏宝图!

  图上标着的位置,是一尊未来的超一流神将!

  一个忠义无双,弓马冠绝天下,能与江东小霸王孙策战得不分上下的猛人!

  李峥在帐内来回踱步,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速运转。

  现在的时间点,是公元185年。

  历史上的太史慈救北海,应该就在这一两年之间!

  蜂巢的情报,恰好在这个节骨眼上传了回来!

  这是天意!

  他脑中瞬间闪过一个完整的计划。

  太史慈为何去救孔融?一为义,二为报恩。

  他为何去向刘备求援?因为刘备当时名声最大!

  可自己现在,完全可以做得比刘备更好!

  太史慈最重什么?

  孝!

  义!

  只要抓住这两点,何愁神将不入我彀中!

  一个大胆而周密的计划,在他脑中迅速成型。

  “来人!”

  李峥猛地停下脚步,对着帐外厉声喝道。

  “召红娘子、陈默,立刻来中军大帐议事!”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股压抑不住的激动和不容置疑的决绝。

  “有十万火急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