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太史慈的现身说法-《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

  营地一角,篝火噼啪作响。

  太史慈将一杆缴获的长枪抛给赵云。

  “子龙,来?”

  赵云伸手接住,枪身入手微沉,一股战意自胸中升腾。

  他点了点头。

  两人没有多言,枪尖在空中一点,瞬间拉开架势。

  呼!

  太史慈长枪一抖,枪头像毒蛇出洞,直刺赵云面门。

  快!狠!

  赵云脚下错步,身体微侧,手中长枪如灵蛇摆尾,精准地格开了枪尖。

  叮!

  金铁交鸣之声,清脆刺耳。

  一击不中,太史慈枪势不停,手腕翻转,枪杆横扫,带起一阵恶风。

  赵云不退反进,拧腰沉马,长枪自下而上猛地一撩!

  枪杆与枪杆重重撞在一起。

  砰!

  沉闷的撞击声中,两人虎口同时一麻,各自退开一步。

  太史慈眼中爆发出惊人的亮光,放声大笑。

  “痛快!”

  赵云也笑了,胸中因白日血战而积攒的郁气,在这次交手中消散大半。

  他能感觉到,对方的枪法大开大合,刚猛无匹。

  而对方,也必然感受到了自己枪法中那份灵动与精准。

  英雄,识英雄。

  “不打了。”

  太史慈收起长枪,将一旁温着的一囊烈酒扔了过去。

  “喝酒。”

  两人席地而坐,烈酒入喉,像一团火在胸腹间烧开。

  赵云喝了一大口,抹了抹嘴,终于问出了压在心底的疑惑。

  “子义兄。”

  他看着太史慈,目光真诚。

  “以你的盖世武勇,在北海孔文举帐下,必是上宾,封官拜将,指日可待。”

  “为何……为何要追随主公,走上这条……在世人眼中,前途未卜的‘反路’?”

  太史慈闻言,没有立刻回答。

  他仰头灌了一大口酒,火光映照着他棱角分明的脸庞,眼神里透出一股复杂的情绪。

  他自嘲地笑了笑。

  “子龙,你以为我一开始,就懂什么天下大义吗?”

  “不,我不懂。”

  “我太史慈,最初也不过是个为报私恩的莽夫罢了。”

  赵云一怔,静静地听着。

  太史慈的目光,仿佛穿过了跳动的火焰,回到了过去。

  “我母亲久居东莱,我自辽东归家,正遇黄巾围城,孔北海危在旦夕。”

  “我受郡守之恩,自当报效,便想着单骑突围,去平原向刘玄德求救。”

  “可就在半路上,我收到了家书。”

  太史慈的声音变得低沉,那里面带着一种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温情。

  “信是我母亲亲笔所写,她说家中一切安好,还说有一位素未谋面的李将军,听闻我的薄名,竟派人送去了重金与良药,只说是敬我为义士,代天下百姓奉养我的母亲。”

  赵云的心,猛地一跳!

  他想到了李峥在赵家庄所做的一切!

  只施恩,不图报!

  原来,他对自己用的这套,对太史慈也用过!

  太史慈继续说道。

  “我当时就懵了。我太史慈算什么东西?不过一介武夫,何德何能,受此大礼?”

  “更让我震撼的是,主公的人,只字不提招揽,只说敬重。办完事,就要走。”

  “子龙,你告诉我,这天下,有这样的道理吗?”

  赵云沉默了。

  没有。

  他活了二十多年,从未见过!

  太史慈的眼中,燃起一团火。

  “我当时就决定了,刘玄德那里,不去了!我得去看看,这位李将军,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等我见到主公,他早已整军待发。见到我,只说了一句‘北海之围,包在我身上’。”

  “那场仗,你没见着。赤曦军的将士,如狼似虎,却又军纪严明!那是我见过最强的军队!”

  “解围之后,孔北海大喜,要上表为我们请功。你知道主公怎么说吗?”

  太史慈看着赵云,一字一句地复述道。

  “他说,‘我辈行事,非为一家一姓之功名,只为给这天下万民,闯出一条活路!’。”

  轰!

  这句话,像一道闪电,再次劈在赵云的心头。

  与昨夜李峥所言,何其相似!

  太史慈将酒囊中的酒一饮而尽,重重地摔在地上!

  “那一刻,我才明白!”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激动与感慨。

  “我太史慈前半生,求的是什么?是功名?是利禄?是别人道一声‘英雄好汉’?”

  “可这些,跟主公所追求的‘为万民立命’相比,算个屁!”

  “在孔北海帐下,我或许能当个将军,封个侯。可那又如何?不过是换了个地方,继续当这个吃人世道的看门狗!”

  “可跟着主公,我看到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是一个兵不抢民,官不压民,人人都能挺直腰杆活下去的世界!”

  太史慈猛地站起身,双手按住赵云的肩膀,双目在夜色中亮得惊人!

  “子龙!”

  “你我皆是空有一身武艺的匹夫!”

  “我们的枪,若不能为这天下最苦的百姓而出,那跟山贼手里的破刀,又有什么区别?!”

  “别人或许不懂,但我懂,你一定也懂!”

  “你我这种人,寻的不是一个主子,而是一条能让我们这条命,死得其所的道!”

  “而主公,就是那个能给我们这条道的人!”

  每一个字,都像烧红的烙铁,狠狠烙在赵云的灵魂深处。

  同辈的认可,同类的呐喊,比任何说教都更具力量!

  太史慈的每一句话,都说出了他心中想说却又说不出的苦闷与追求!

  他一直以来的彷徨,他一直以来的迷茫,在这一刻,被太史慈这番发自肺腑的现身说法,彻底击碎!

  原来,这条路上,我不是一个人。

  原来,已经有人先我一步,找到了答案!

  赵云缓缓站起身,他看着眼前这个与自己惺惺相惜的英雄,胸中热血翻腾。

  他心中的最后一丝疑虑,最后一丝对“反贼”身份的顾虑,烟消云散。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集合的号角声。

  天,快亮了。

  赵云扭头望去,只见赤曦军的营地里,士兵们已经开始迅速地收拾行装,整队待发。

  李峥,真的要走了。

  自始至终,他没有再对自己,说过一句招揽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