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0章 环带引星-《岷江神工》

  敦煌调控中心的广场上,

  第一盏孔明灯升空时,

  张叙舟正盯着全息投影里跳动的

  金色波纹。

  那道环绕地球的

  “全球能量缓冲带”,

  此

  刻

  正

  随

  着

  各

  地

  的

  仪

  式

  同

  步

  亮

  起。

  中国的孔明灯组成 “一脉护蓝星” 的字样,

  埃及尼罗河畔的火把连成与地脉闭环共鸣纹一致的曲线,

  秘鲁太阳历石前,

  土着居民用彩色粉末绘制的九星符阵,

  正与青铜神雀的翅羽频率产生共振 —— 护江力稳定在

  点(1.26 倍),善念值的数字像被注入了暖流,从 21.1 亿稳步攀升至 21.3 亿。

  “缓冲带能量密度 92%。” 苏星潼的银簪悬在控制台上,簪尖的南洋茶种根系顺着线路蔓延,在全球地图上标出七个光点,“还差最后 8%,需要七大洲的‘文明锚点’同时注入核心记忆。”

  调控中心的环形屏幕上,实时画面正轮播着各地的闭环节活动:

  伦敦大英博物馆前,志愿者用激光投影将敦煌壁画与罗塞塔石碑重叠,投影边缘自动生成缓冲带的金色纹路;

  伊拉克乌尔古城遗址,考古队员将楔形文字泥板对准太阳,泥板投射的光影里,竟藏着与地脉之心一致的透明晶体;

  墨西哥奇琴伊察,玛雅后裔敲响的石磬调子,与莫高窟镇煞符的 “九声鸣沙” 完美合拍。

  “老匠人说对了。” 张叙舟摩挲着搪瓷杯,杯底的刻字在晨光中泛着光,“缓冲带不是‘墙’,是‘共鸣器’。每个文明的记忆注入,都会让它的频率更贴近地脉之心。”

  突然,南美板块的缓冲带出现细微的波动。巴西雨林的监测仪数值跳了下,原本连贯的金色纹路出现个极小的缺口,善念值的增长曲线也随之卡顿 ——21.3 亿的数字停在原地,像是被什么东西绊住了。

  “是未净化的殖民记忆。” 老郑调出雨林深处的实时画面,土着部落的萨满正在用骨笛吹奏安抚曲,但笛声里夹杂着细微的颤抖,“他们的仪式里藏着恐惧,缓冲带识别成了‘不稳定能量’。”

  苏星潼的银簪突然刺入掌心。她将带血的指尖按在青铜神树残片上,残片爆发的玄色能量流顺着地脉网络冲向南美,在缺口处凝成道绿色的桥。桥面上,浮现出 1492 年哥伦布船队抵达前,玛雅人种植玉米的画面 —— 那是段未被战争污染的 “纯净记忆”。

  “让全球同步播放这段影像!” 张叙舟抓起通讯器嘶吼。

  三十秒后,全球闭环节的直播画面同时切入玉米种植的场景。巴西雨林的萨满突然停止颤抖,骨笛调子变得悠扬,缺口处的金色纹路开始自动愈合。调控中心的善念值数字猛地跳成 21.4 亿,缓冲带的能量密度攀升至 94%。

  “记忆需要‘正向锚点’。” 苏星潼望着全息投影里重新连贯的缓冲带,突然明白,“赵山河的煞力能篡改记忆,我们就能用更鲜活的正向记忆覆盖它。”

  张叙舟突然将搪瓷杯抛向空中。杯子在缓冲带投影中炸开,化作无数金色的光点,每个光点都嵌着段 “正在发生的守护”:沙州古城的孩子给新栽的树苗浇水、刚果雨林的村民修补传统独木舟、青藏高原的牧民在监测仪旁煨桑祈福…… 这些画面融入缓冲带的瞬间,金色纹路突然变得粘稠,像融化的黄金般开始流动。

  “能量密度 97%!” 老郑的声音带着哭腔,他指着屏幕角落的小窗,戴黄表的修道者正站在莫高窟九层楼前,手里举着块修复好的壁画残片,残片投射的光影与缓冲带完全重合,“他身上的能量频率,刚好补上了最后 3% 的缺口!”

  当善念值冲破 21.6 亿的刹那,全球的缓冲带同时亮起。七大洲的文明锚点像被点燃的烟花,将核心记忆 —— 中国的 “天人合一”、希腊的 “逻各斯”、印度的 “梵我同一”—— 全部注入地脉之心。透明晶体突然剧烈震颤,在调控中心上空投射出巨大的双环纹,内环刻满人类文明符号,外环缠绕着太阳系的星图,环心处,太阳的光影正与地脉之心产生微妙的共振。

  “护江 App 新功能上线了!” 老郑突然惊呼,他点开手机屏幕,“全球地脉健康码 —— 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所在地的地脉能量状态,还有……” 他突然停顿,声音发颤,“还有与太阳系的协同率,当前 0.1%。”

  苏星潼的银簪在此时指向太阳的投影。簪尖的根系突然疯长,穿透调控中心的穹顶,在虚拟星图上织出绿色的网,网眼处,水星、金星、火星的图标正在缓慢闪烁,像是在回应什么。“缓冲带在‘触摸’太阳系能量场。” 她盯着网纹与星图的交点,“地脉之心想把地球的频率,‘告诉’其他行星。”

  张叙舟的斗柄纹突然发烫。他低头看向腕间,淡金色的纹路正在重组,变成个从未见过的符号 —— 与 1675 章搪瓷杯底的 “第四密钥” 完全一致。调控中心的警报灯突然亮起柔和的紫光,这是 “跨天体能量感应” 的信号,屏幕上自动弹出行字:“太阳系能量接口同步率 1%,预计 72 小时后达到初始阈值。”

  环形屏幕上,善念值的数字最终定格在 21.6 亿。全球的闭环节活动还在继续,但人们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望向天空 —— 在敦煌,青铜神雀的翅羽展开到极致,九星符阵投射的光影与太阳连成线;在纽约,自由女神像的火炬光芒里,浮现出缓冲带的金色纹路;在悉尼歌剧院,贝壳状的屋顶反射的阳光,组成了缩小版的太阳系星图。

  “老匠人说,建窟的画工曾在壁画里藏了‘通天梯’。” 张叙舟望着地脉之心投射的双环纹,突然笑了,“他们早就知道,敦煌不只是地球的节点。”

  苏星潼将青铜神树残片贴在控制台上。残片与屏幕上的太阳系星图产生共鸣,火星的图标突然亮起,旁边跳出行小字:“检测到与地脉同源的氧化铁能量信号。”

  调控中心的时钟指向正午时,缓冲带的金色纹路开始与太阳的光芒融合。地脉之心的透明晶体里,地球模型外浮现出淡淡的光晕,光晕边缘,正有细小的金色粒子飞向虚拟星图 —— 那是地球地脉网络的 “邀请函”,也是下一章的密钥,藏在阳光与地脉的共振频率里。

  老郑关掉实时画面的瞬间,屏幕最后定格的画面是:张叙舟的搪瓷杯与苏星潼的银簪,在地脉之心的投影下轻轻碰撞,发出的清脆声响,竟与青铜神雀的啼鸣、九大行星的轨道频率,组成了第一组 “太阳系能量和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