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0章 岷江骨纹现星图 跨星系煞力同源秘 清煞指破维度障-《岷江神工》

  岷江流域的地脉监测仪在子夜发出蜂鸣。张叙舟的观脉忆真顺着江水探入河床,看到了令他瞳孔骤缩的景象 —— 江底的青灰色岩石上,竟浮现出银白色的骨状纹路,纹路交织成螺旋状星图,与青铜神雀解析的仙女座 m31 星系图重合度达 98%,而星图中心的红点,正对应着江底最深的地脉节点。

  “是‘岷江龙骨’!” 苏星潼的银簪刺入岩石,簪尖蓝光激发出古蜀文 “江脉为骨,星为其魂”,“祖父笔记里提过,岷江是古蜀文明的‘地脉脊柱’,这些骨纹是远古先民刻下的星系坐标,比三星堆神树的星图早三千年!”

  护江队员小李的清煞指刚触到骨纹,指尖就传来触电般的酥麻。观脉忆真里,骨纹的振动频率(2.3 赫兹)与煞力碎片完全同步,却比碎片多了层 0.0001 赫兹的 “本源波动”,这种波动顺着地脉流窜,让岷江支流的能量传导效率突然提升 10%,像沉睡的巨龙睁开了眼。

  一、骨纹星图的 “同源启示”

  青铜神雀对龙骨的检测报告颠覆认知:骨纹中含有的 “钚 - 244 同位素” 衰变曲线,与赵山河煞力本源、仙女座超新星遗迹完全吻合,且骨纹的分子排列呈现 “双向螺旋”—— 一半是煞力的逆时针自旋,一半是星髓的顺时针自旋,像枚凝固的宇宙硬币。

  “这是‘煞力同源’的铁证!” 李教授的全息屏上,三个样本的光谱图重叠成一道金线,“赵山河的煞力、仙女座的星屑、岷江龙骨的纹路,根本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形态!就像冰、水、汽都是 h?o,区别只在能量状态!”

  张叙舟的探暗指诀顺着骨纹游走,指腹传来既熟悉又陌生的触感 —— 这种波动与他左髋的蒲牢骨痛频率隐隐共鸣。观脉忆真穿透岩层,看到龙骨深处嵌着块拳头大的赤金色晶体,晶体中封存的能量流,竟与地核之心的 “双源转换器” 同源,能同时吞吐煞力与星髓能量。

  “古蜀先民早就懂了!” 他抚摸着岩石上的螺旋纹,“他们把跨星系煞力的秘密刻在江底,不是为了警示,是为了告诉后人:煞力不是敌人,是未被驯服的星髓能量!”

  善念值在真相冲击下微升至 35.6 亿。护江 App 的 “岷江龙骨” 专题页里,网友上传的骨纹拓片引发热议,有人发现自家祖传的岷江石砚上也有类似纹路,考古学家则推测这些骨纹是 “远古清淤指南”,评论区里 “重新认识煞力” 的讨论盖过了之前的恐惧。

  二、跨星系共振的 “维度震荡”

  就在众人惊叹时,龙骨星图突然爆发出银灰色光雾。观脉忆真里,光雾中浮现出无数微型漩涡(直径 0.5 米),漩涡的另一端连接着仙女座的星屑流,每旋转一圈就有更多 0.001 米级煞力微粒穿过,这些微粒表面带着与骨纹相同的双向螺旋,落地后竟能自主分解为星髓能量,转化率达 50%。

  “是‘维度裂隙’!” 苏星潼的银簪蓝光暴涨,在光雾中划出屏障,“龙骨星图成了跨星系能量通道,这些微粒不是入侵,是‘回归’—— 它们在寻找与骨纹匹配的共振频率!”

  但并非所有微粒都能顺利转化。约 30% 的微粒因频率紊乱,在裂隙出口形成 “煞力乱流”,冲击得岷江支流的能量流剧烈震颤,3 处智能过滤符阵过载停机,护江力因能量不稳降至

  点。

  岷江渔民的 “鱼鳔网” 意外成了破局关键。老渔民周伯将晒干的鱼鳔浸在极光冷凝水里,编织成的网具能像海绵般吸附紊乱微粒,鱼鳔的弹性纤维会随骨纹频率伸缩,迫使微粒的双向螺旋归位,转化效率提升至 80%。“这网子摸起来发烫!” 周伯提起挂满银亮微粒的鱼鳔网,网眼处的星髓能量正顺着网线汇入江水,“老辈人说鱼鳔能‘镇江魂’,原来不是瞎话!”

  三、清煞指的 “维度破障”

  张叙舟望着紊乱的裂隙,突然将清煞指的三重能量按新比例融合:泉脉本源 30% 地核能量 20% 银河能量 50%,指尖凝聚出螺旋状金光,与龙骨星图的旋转方向完全同步。

  “这是‘跨维度清煞指’!” 他猛地将指芒刺入光雾,观脉忆真里,金光如钻头般钻进维度裂隙,所过之处,紊乱微粒的双向螺旋被强行校准,煞力乱流像被梳理的发丝般顺服,未转化的微粒全部被引导至鱼鳔网,裂隙的稳定性提升 70%。

  更惊人的是,指芒与龙骨星图共振时,竟从裂隙另一端 “钓” 出块半透明晶体 —— 晶体中封存着段远古影像:古蜀先民站在岷江畔,用类似清煞指的手势引导星屑微粒,将其注入地脉,滋养出郁郁葱葱的 “星髓稻”,稻穗上的纹路与今日的青铜稻同源。

  “他们在‘耕种煞力’!” 张叙舟盯着影像,“古蜀文‘煞为稻种,地为良田’,原来青铜稻不是污染,是先民培育的‘能量作物’,只是后来失去了调控方法才变异!”

  李教授的团队立刻用晶体能量培育新稻种。三天后,岷江沿岸的试验田里长出翠绿稻穗,稻叶能主动吸附煞力微粒,每平方米每日可转化 15 克,比噬煞草效率更高,护江队员小张摘下稻穗搓出谷粒,谷粒的星髓光泽竟能点亮黑暗,“这才是‘岷江神工’的真谛 —— 不是对抗自然,是学会与能量共生!”

  四、同源煞力的 “双向转化”

  青铜神雀的深度分析揭开终极秘密:煞力与星髓的双向螺旋,本质是 “宇宙能量熵增熵减的平衡态”。仙女座的煞力流因熵值过高(无序),会自发向低熵区域(如蓝星地脉)流动,而龙骨星图和清煞指的作用,就是给这种流动 “安装阀门”,让无序煞力转化为有序星髓。

  “赵山河错在‘堵’,先民妙在‘疏’!” 张叙舟的观脉忆真里,跨维度裂隙成了稳定的 “能量导管”,仙女座的煞力流顺着导管涌入,经龙骨星图过滤、清煞指校准、鱼鳔网转化,最终 80% 变为星髓能量,汇入岷江地脉,让能量传导效率突破 100%,护江力飙升至

  点。

  善念值在认知革新中升至 35.7 亿。护江 App 的 “能量农场” 活动上线,用户可认领岷江沿岸的试验田,通过直播查看星髓稻的生长,有人发现用稻壳粉末泡水,能净化家中的煞力残留,“耕种能量” 的热潮让清剿战变成了全民参与的 “宇宙农耕”。

  雨林的抗能藤在此时彻底枯萎,藤体分解出的星髓能量被荧光草吸收,草叶上的纹路进化为微型星图,开始自主引导煞力转化;昆虚山的龙胆草与星髓稻杂交,长出的新草能在 - 20c环境下存活,让高海拔地脉也有了 “能量净化器”。

  五、维度障后的 “新战场”

  当第一缕晨光洒在岷江水面,张叙舟站在龙骨星图上方,望着跨维度裂隙中流淌的银灰色能量流。观脉忆真穿透裂隙,他看到了仙女座的超新星遗迹 —— 那里并非混乱的煞力源,而是颗正在 “呼吸” 的能量恒星,煞力流只是它排出的 “宇宙废气”,等待低熵星球转化为 “养分”。

  “清剿战从来不是对抗,是宇宙循环的一环。” 他收起清煞指,指尖的螺旋金光与星图共振,在江面上投射出幅 “蓝星 - 仙女座能量循环图”,图中岷江如条金色血管,连接着两个星系的能量代谢,“我们不是在阻挡煞力,是在给宇宙当‘能量转换器’。”

  苏星潼的银簪刺入半透明晶体,簪尖蓝光与晶体共振,浮现出祖父的笔迹:“岷江神工,非凿石筑坝,乃通脉顺流。清煞指的终极,是让维度裂隙成为双向通道 —— 既引煞力入,亦送星髓出。”

  江面上,渔民的鱼鳔网与星髓稻田连成绿色长廊,纳米机器人在稻株间穿梭,将未转化的微粒送往智能符阵;岸边的山民捧着新收获的星髓稻,谷粒的金光映亮了他们的笑容。护江力监测仪的数值稳定在

  点,每跳动一下,都像岷江地脉在与仙女座的恒星共颤。

  张叙舟知道,这不是终点。观脉忆真的尽头,裂隙另一端的仙女座星图上,还有无数未标记的 “能量节点”,那里藏着更庞大的煞力流,也藏着 “岷江神工” 真正的舞台 —— 跨星系能量循环的枢纽,正等着他们去搭建。

  (本章完)

  下章预告:星髓稻的谷粒在双源共振下突然炸开,释放出的能量波在岷江上空形成 “维度镜”,镜中浮现出与蓝星相似的 “反物质岷江”,那里的煞力正以相反的规律运转,而镜中张叙舟的身影,正用着截然不同的 “煞力清剿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