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0章 铃音缠星线:木星来的星尘信-《岷江神工》

  张叙舟把收纳盒放进舱壁柜时,指腹蹭到了粗布上的岷江纹 —— 是三叔公寄来的那块布,纤维里还沾着点麦场的细土,裹着搪瓷杯的暖劲,连柜里的冷凝水都没在杯壁结霜。他刚关上门,就听见盒里传来轻响,不是麦粒碰撞的脆声,是银芽的叶子蹭着杯壁的软响,像有只小虫子在轻轻挠,带着股急不可耐的劲儿。

  “它好像等不及要去木星了。” 苏星潼的银簪突然亮起来,簪尖映出的木星画面里,黑煞力裹着的节点旁,竟飘着几缕淡银 —— 和搪瓷杯里银芽的光一模一样。她凑近收纳盒,盒缝里漏出的光突然变亮,把舱壁上的地脉图照得清晰:火星到木星的连线间,多了道细细的银线,像有人用星砂画了条路,一头连着火星节点的红砂,一头对着木星的黑煞力。

  护江 App 的推送跳出来时,苏星潼正盯着银线看。是林天水发来的新占候图,纸上的木星旁画着株小小的麦芽,旁边写着 “木性寒,需借土精暖脉 —— 你带的那株芽,是最好的引”。张叙舟摸出秦俑残片,残片刚碰到收纳盒,“护” 字就和盒里的银光缠在一起,在桌上拼出串数字 —— 是木星 - 3 号节点的精确坐标,比之前银簪映出的更细,连节点周围星尘的流动方向都标得清清楚楚。

  “之前火星节点的煞力是沉的,木星这个是冷的。” 张叙舟想起在火星撒麦种的场景,麦粒落地时泛的银光能化开黑沉的煞力,“这次得用麦芽的暖劲,把冷煞力烘化 —— 就像冬天在麦场里生炭火,不用猛烧,慢慢烘就好。” 他把搪瓷杯从收纳盒里取出来,银芽的叶子又长了点,叶尖的淡金纹更亮了,像吸了残片的暖劲。

  空间站的通讯器突然响了,是 a 星工程师的视频请求。屏幕里的工程师举着个透明容器,里面装着泛黑的星尘:“这是木星节点的样本,冷得能冻住能量线。我们试了很多方法都化不开,听说你们有能‘暖脉’的东西?” 他说着,容器里的星尘突然抖了下,像感应到了什么 —— 搪瓷杯里的银芽刚好晃了晃,叶尖的光透过屏幕,竟让容器里的黑星尘泛了点淡银。

  “是麦种发的芽。” 苏星潼把搪瓷杯凑到屏幕前,银芽的光更亮了,“地球的麦种沾了地脉气,发的芽能暖地脉。你们要是能提供节点的星尘流动数据,我们可以分享麦种的培育法子 —— 不用复杂设备,有土有水,再沾点善念气就行。”

  工程师立刻调出数据界面,屏幕上的星尘流动图和林天水占候图上的银线重合了大半。张叙舟看着图,突然想起在三江平原帮三叔公烘麦种的事:“冷天烘麦种,得把芽盆放在灶边,让柴火的暖慢慢渗进去,急了会烤坏芽。这次也一样,把麦芽的暖劲顺着星尘流动的方向引,别硬灌。”

  护江力仪表盘轻轻跳了下,从

  点涨到

  点。苏星潼看了眼推送,是 “三江平原的青铜铃又响了”—— 村民们正围着木架摇铃,铃音顺着地脉传到空间站,搪瓷杯里的银芽突然晃得更欢,叶尖的光顺着通讯器的信号,往 a 星工程师的屏幕里钻,容器里的黑星尘竟化了点,变成淡银的星絮。

  “这就是善念的劲。” 张叙舟笑着说,“我们护江,从来不是靠硬拼能量,是靠这些软乎乎的东西 —— 麦种的芽、村民的铃、还有愿意分享的心意。” 工程师看着容器里的星絮,突然明白了:“原来你们说的‘护江’,是把自己的地脉气,变成能暖别人的东西。”

  苏星潼把银簪别回发间,银芽的光和簪尖的光缠在一起,在舱壁映出条更亮的银线 —— 从地球的三江平原,到火星的红砂,再到木星的星尘,连 a 星的屏幕里都泛着淡银。她把搪瓷杯放回收纳盒,粗布上的岷江纹刚好裹住杯子,像给这株带着地球气的芽,盖了层暖被子。

  “等去了木星,让这株芽也沾点木星的星尘。” 张叙舟摸着收纳盒,能感觉到里面的银芽还在轻轻晃,“说不定回来的时候,它能长到杯口高,带着地球的麦香和外星的星砂,开朵不一样的花。”

  通讯器那头的工程师还在研究星尘样本,屏幕里的淡银星絮越飘越多。张叙舟知道,这道银线还会接着往远走 —— 从木星到更远的行星,从地球的麦场到外星的实验室,靠的不是多强的能量,是麦种的芽、青铜的铃,还有愿意把暖劲传出去的心意。护江力仪表盘的数字还在慢慢跳,每跳一下,就有一缕银线往星河深处伸一点,像在给更远的地脉,递去地球的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