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水乡的晨雾里飘着桂花糖藕的甜香,乌篷船的橹声搅碎了倒映在水面的朝阳。张叙舟坐在阿秀家的堂屋门槛上,手里转着枚刚打磨好的鹅卵石 —— 石面上的水泽纹路是苏星潼用银簪刻的,像极了两人初遇时在溪边捡的那块。
“尝尝这个。” 阿秀端来盘荷叶糯米鸡,翠绿的荷叶还在往下滴水,“俺娘说,用晨露蒸的糯米最养人。” 她的菖蒲风铃挂在门框上,串起的菖蒲叶沾着金粉似的阳光,“这风铃经银簪开过光,往后你们走夜路,它会比灯笼还亮。”
苏星潼的银簪突然从发间滑落,坠在糯米鸡的盘子里,簪身星纹正投射出幅流动的沙海地图。姑娘指尖刚触到簪子,整支簪突然变得滚烫,星纹与她掌心的血痕相触,竟浮现出 “焚风符” 三个古篆 —— 字迹边缘泛着诡异的红光,像被火焰烧过。
“是沙海蜃楼的预警。” 张叙舟捏起银簪,簪尖还沾着粒糯米,“这符比水泽咒霸道,银簪的星纹都在发抖。” 他突然想起马大爷的护塬石刻,那些隐藏符文里也有类似的火焰纹路,“看来西北戈壁的地脉,比黄土高原的土灵更烈。”
赵老大正蹲在院里啃酱鸭,油汁顺着下巴往脖子流。“娘的烈怕啥?” 老船工把啃剩的鸭骨往墙角一扔,惊飞了两只啄食的芦花鸡,“当年在黄河里炸礁石,炸药捻子烧得比这符还快!” 他突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阿福老哥给的灵香草种子,说在沙里也能发芽。”
周明远的探测器在此时发出 “嘀嘀” 的轻响,屏幕上的善念值稳定在 8500 万,护江力的数值定格在 3190 点。“全球地脉图谱又亮了块!” 地质学家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非洲的尼罗河流域在共振,应该是上次中非地脉桥的余波。” 他突然指着屏幕角落,“青铜神雀的能量信号变强了!”
堂屋的梁上突然落下片金色的羽毛,青铜神雀的影子掠过窗棂,停在院中的老梨树上。神雀的喙里衔着颗鸽子蛋大的珠子,珠体里裹着团流动的银光 —— 是怨灵潭底捞出的灵珠,此刻正缓缓渗出金色的纹路,与银簪的星纹产生共鸣。
“这珠子在显形。” 苏星潼将银簪贴在灵珠上,珠体突然迸射出刺眼的光,在墙上投出幅立体的沙海蜃楼图:无数金字塔状的沙丘在狂风中移动,沙丘间隙的阴影里,隐约有青铜色的城郭轮廓,“是古阵第九重封印的位置,在塔克拉玛干的‘焚风眼’。”
阿福颤巍巍地翻开《水泽异闻录》的抄本,最后一页空白处正自动浮现出字迹:“沙海蜃楼非海市,乃昆仑地脉余气所化,内藏‘焚风符’,能熔金石、裂地脉,需以‘冰魄玉’镇之。” 老郎中的手指在 “冰魄玉” 三字上摩挲,“这玉只在传说里见过,说是李冰治水时留在西域的镇水石。”
张叙舟突然想起马大爷给的护塬石刻拓本,赶紧从背包里翻出来。拓本上的黄土符文与银簪投射的沙海图重叠,竟拼出条蜿蜒的路线 —— 从水泽到沙海的沿途,标注着七个小红点,像极了巧儿红线团上的安全标记。“是地脉节点。” 他指着其中个红点,“这里有‘冰魄玉’的标记!”
赵老大突然一拍大腿,把油乎乎的手往裤腰上蹭:“娘的这趟值了!” 他扛起靠在墙角的新船桨 —— 阿秀爹连夜用枣木做的,桨身上刻着 “护江” 二字,“周小子,咱的护江力到沙海能破 3200 不?” 周明远调出模拟数据,屏幕上的曲线正陡峭上升:“只要找到冰魄玉,3300 都有可能!”
院外传来孩童的欢笑声,一群背着竹篓的孩子往船上装着菱角和莲子。“张大哥,这些给你们路上吃!” 领头的小胖墩举着个莲蓬,莲子壳上还画着灵安符的简笔画,“俺娘说,吃了水乡的莲子,到了沙漠也不会渴。”
苏星潼的银簪在此时突然飞向青铜神雀,两者相触的瞬间,簪身竟裂开道细纹,渗出丝金色的液体 —— 是之前吸收的灵珠能量。“它在适应沙海的能量场。” 姑娘用指尖蘸了点金液,在张叙舟手背上画了个小小的漩涡,“这是‘沙海调和’的雏形,到了戈壁能派上用场。”
阿秀把乌篷船模型放进个藤箱里,模型的船底刻着清泓符的纹路。“俺爹说这船模浸过子午莲露,遇水会变大。” 船娘往箱里塞了把晒干的菖蒲,“要是在沙漠里找着绿洲,把菖蒲扔进去,能长出新的来。” 她突然红了眼眶,“你们…… 还会回来不?”
张叙舟望着院外渐渐散去的晨雾,水泽里的子午莲正在朝阳下绽放,花瓣上的露珠滚落,在水面激起细小的涟漪。“等解开所有封印,” 他捡起块鹅卵石递给阿秀,“就来这儿陪你们种莲子。” 石头上的水泽纹路在阳光下泛着光,像个永不褪色的约定。
青铜神雀突然冲天而起,尾羽扫过梨树,落下的花瓣粘在众人的衣襟上。张叙舟抬头望去,神雀的影子在天上画出道往西的弧线,弧线尽头的云层里,隐约有黄沙翻滚的虚影。“该走了。” 他把护塬石刻拓本折好塞进怀里,与苏星潼的银簪放在一起。
赵老大扛着新船桨率先往码头走,老船工的粗嗓门在水乡的巷弄里回荡:“娘的沙海要是敢挡路,老子一桨把它劈成两半!” 周明远背着探测器跟在后面,嘴里念叨着 “焚风符的能量参数”,眼镜片反射着兴奋的光。
苏星潼最后看了眼阿秀家的堂屋,墙上还贴着巧儿剪的纸人 —— 那些纸人被晨露打湿,竟像活了似的在风中轻轻摇晃。她的银簪突然发出清越的鸣响,簪身的裂纹里透出的金光,与水泽深处升起的光柱连成一线 —— 那是怨灵潭的地脉眼在为他们送行。
张叙舟的手掌按在码头的青石板上,水泽调和的力量顺着指尖注入大地。石板缝隙里冒出的新绿中,开着朵白色的小花,花芯里裹着颗细小的金沙 —— 是青铜神雀留下的沙海印记。“你看,” 他握住苏星潼的手,两人的倒影在水面交叠,“从黄土到水泽,再到沙海,地脉从来都没断过。”
乌篷船驶离码头时,水乡的男女老少都站在岸边挥手。阿福的《水泽异闻录》抄本在张叙舟的背包里发烫,封皮的水泽地图上,代表沙海的区域正缓缓亮起。苏星潼的银簪悬在船头,星纹投射的路线在水面延伸,像条用金光织成的路。
赵老大突然唱起了黄河号子,老船工的声音混着橹声,惊得芦苇荡里的白鹭纷纷起飞,往西方的天际线飞去。“周小子快看!” 他指着白鹭消失的方向,“那些鸟在给咱引路呢!” 周明远的探测器屏幕上,护江力的数值突然跳了下,定格在 3200 点整。
张叙舟低头看着掌心的沙海印记,突然想起马大爷送的护塬石刻拓本上,最末行有行极小的字:“地脉如弦,刚柔相济,方得始终。” 他望着越来越远的桃源水乡,那里的水泽正在晨光中泛着粼粼波光,像块被阳光吻过的碧玉。
青铜神雀的啼鸣从高空传来,这次的声音里带着种从未有过的苍劲,像是穿越了千年的风沙。张叙舟握紧苏星潼的手,两人的双生暖意与银簪的金光完美融合,在船头凝成个小小的漩涡 —— 那是 “沙海调和” 的力量在觉醒。
“最柔的地方守住了。” 苏星潼的发丝被风掀起,缠上张叙舟的手腕,像当年那条红头绳,“接下来,该去会会最烈的了。”
张叙舟望着西方天际线处翻滚的云层,那里的阳光似乎都带着点金色的沙粒。他知道沙海蜃楼的焚风符会比水泽咒更凶险,那里的地脉可能藏着比黑袍人更古老的秘密,但当掌心的沙海印记与苏星潼的银簪共振,当身后的水泽还在传递着温暖的善念,突然觉得再狂暴的风沙、再诡异的蜃楼,也挡不住这股从地脉深处涌来的生生不息 —— 毕竟,能在水泽里开出花的信念,到了沙漠也能种出绿洲。
乌篷船驶过水泽与河道的交界处时,青铜神雀突然俯冲而下,尾羽在水面划出道金色的弧线。弧线尽头,水面浮现出片流动的金沙,在阳光下拼出 “焚风” 二字,又迅速消散在粼粼波光中。
张叙舟的指尖在水面轻轻一点,那片消散的金沙竟在他掌心重聚,化作颗跳动的光点。他知道,新的征程已经开始,而这一次,他们要去的地方,将见证地脉最烈的锋芒。
“尝尝这个。” 阿秀端来盘荷叶糯米鸡,翠绿的荷叶还在往下滴水,“俺娘说,用晨露蒸的糯米最养人。” 她的菖蒲风铃挂在门框上,串起的菖蒲叶沾着金粉似的阳光,“这风铃经银簪开过光,往后你们走夜路,它会比灯笼还亮。”
苏星潼的银簪突然从发间滑落,坠在糯米鸡的盘子里,簪身星纹正投射出幅流动的沙海地图。姑娘指尖刚触到簪子,整支簪突然变得滚烫,星纹与她掌心的血痕相触,竟浮现出 “焚风符” 三个古篆 —— 字迹边缘泛着诡异的红光,像被火焰烧过。
“是沙海蜃楼的预警。” 张叙舟捏起银簪,簪尖还沾着粒糯米,“这符比水泽咒霸道,银簪的星纹都在发抖。” 他突然想起马大爷的护塬石刻,那些隐藏符文里也有类似的火焰纹路,“看来西北戈壁的地脉,比黄土高原的土灵更烈。”
赵老大正蹲在院里啃酱鸭,油汁顺着下巴往脖子流。“娘的烈怕啥?” 老船工把啃剩的鸭骨往墙角一扔,惊飞了两只啄食的芦花鸡,“当年在黄河里炸礁石,炸药捻子烧得比这符还快!” 他突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阿福老哥给的灵香草种子,说在沙里也能发芽。”
周明远的探测器在此时发出 “嘀嘀” 的轻响,屏幕上的善念值稳定在 8500 万,护江力的数值定格在 3190 点。“全球地脉图谱又亮了块!” 地质学家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非洲的尼罗河流域在共振,应该是上次中非地脉桥的余波。” 他突然指着屏幕角落,“青铜神雀的能量信号变强了!”
堂屋的梁上突然落下片金色的羽毛,青铜神雀的影子掠过窗棂,停在院中的老梨树上。神雀的喙里衔着颗鸽子蛋大的珠子,珠体里裹着团流动的银光 —— 是怨灵潭底捞出的灵珠,此刻正缓缓渗出金色的纹路,与银簪的星纹产生共鸣。
“这珠子在显形。” 苏星潼将银簪贴在灵珠上,珠体突然迸射出刺眼的光,在墙上投出幅立体的沙海蜃楼图:无数金字塔状的沙丘在狂风中移动,沙丘间隙的阴影里,隐约有青铜色的城郭轮廓,“是古阵第九重封印的位置,在塔克拉玛干的‘焚风眼’。”
阿福颤巍巍地翻开《水泽异闻录》的抄本,最后一页空白处正自动浮现出字迹:“沙海蜃楼非海市,乃昆仑地脉余气所化,内藏‘焚风符’,能熔金石、裂地脉,需以‘冰魄玉’镇之。” 老郎中的手指在 “冰魄玉” 三字上摩挲,“这玉只在传说里见过,说是李冰治水时留在西域的镇水石。”
张叙舟突然想起马大爷给的护塬石刻拓本,赶紧从背包里翻出来。拓本上的黄土符文与银簪投射的沙海图重叠,竟拼出条蜿蜒的路线 —— 从水泽到沙海的沿途,标注着七个小红点,像极了巧儿红线团上的安全标记。“是地脉节点。” 他指着其中个红点,“这里有‘冰魄玉’的标记!”
赵老大突然一拍大腿,把油乎乎的手往裤腰上蹭:“娘的这趟值了!” 他扛起靠在墙角的新船桨 —— 阿秀爹连夜用枣木做的,桨身上刻着 “护江” 二字,“周小子,咱的护江力到沙海能破 3200 不?” 周明远调出模拟数据,屏幕上的曲线正陡峭上升:“只要找到冰魄玉,3300 都有可能!”
院外传来孩童的欢笑声,一群背着竹篓的孩子往船上装着菱角和莲子。“张大哥,这些给你们路上吃!” 领头的小胖墩举着个莲蓬,莲子壳上还画着灵安符的简笔画,“俺娘说,吃了水乡的莲子,到了沙漠也不会渴。”
苏星潼的银簪在此时突然飞向青铜神雀,两者相触的瞬间,簪身竟裂开道细纹,渗出丝金色的液体 —— 是之前吸收的灵珠能量。“它在适应沙海的能量场。” 姑娘用指尖蘸了点金液,在张叙舟手背上画了个小小的漩涡,“这是‘沙海调和’的雏形,到了戈壁能派上用场。”
阿秀把乌篷船模型放进个藤箱里,模型的船底刻着清泓符的纹路。“俺爹说这船模浸过子午莲露,遇水会变大。” 船娘往箱里塞了把晒干的菖蒲,“要是在沙漠里找着绿洲,把菖蒲扔进去,能长出新的来。” 她突然红了眼眶,“你们…… 还会回来不?”
张叙舟望着院外渐渐散去的晨雾,水泽里的子午莲正在朝阳下绽放,花瓣上的露珠滚落,在水面激起细小的涟漪。“等解开所有封印,” 他捡起块鹅卵石递给阿秀,“就来这儿陪你们种莲子。” 石头上的水泽纹路在阳光下泛着光,像个永不褪色的约定。
青铜神雀突然冲天而起,尾羽扫过梨树,落下的花瓣粘在众人的衣襟上。张叙舟抬头望去,神雀的影子在天上画出道往西的弧线,弧线尽头的云层里,隐约有黄沙翻滚的虚影。“该走了。” 他把护塬石刻拓本折好塞进怀里,与苏星潼的银簪放在一起。
赵老大扛着新船桨率先往码头走,老船工的粗嗓门在水乡的巷弄里回荡:“娘的沙海要是敢挡路,老子一桨把它劈成两半!” 周明远背着探测器跟在后面,嘴里念叨着 “焚风符的能量参数”,眼镜片反射着兴奋的光。
苏星潼最后看了眼阿秀家的堂屋,墙上还贴着巧儿剪的纸人 —— 那些纸人被晨露打湿,竟像活了似的在风中轻轻摇晃。她的银簪突然发出清越的鸣响,簪身的裂纹里透出的金光,与水泽深处升起的光柱连成一线 —— 那是怨灵潭的地脉眼在为他们送行。
张叙舟的手掌按在码头的青石板上,水泽调和的力量顺着指尖注入大地。石板缝隙里冒出的新绿中,开着朵白色的小花,花芯里裹着颗细小的金沙 —— 是青铜神雀留下的沙海印记。“你看,” 他握住苏星潼的手,两人的倒影在水面交叠,“从黄土到水泽,再到沙海,地脉从来都没断过。”
乌篷船驶离码头时,水乡的男女老少都站在岸边挥手。阿福的《水泽异闻录》抄本在张叙舟的背包里发烫,封皮的水泽地图上,代表沙海的区域正缓缓亮起。苏星潼的银簪悬在船头,星纹投射的路线在水面延伸,像条用金光织成的路。
赵老大突然唱起了黄河号子,老船工的声音混着橹声,惊得芦苇荡里的白鹭纷纷起飞,往西方的天际线飞去。“周小子快看!” 他指着白鹭消失的方向,“那些鸟在给咱引路呢!” 周明远的探测器屏幕上,护江力的数值突然跳了下,定格在 3200 点整。
张叙舟低头看着掌心的沙海印记,突然想起马大爷送的护塬石刻拓本上,最末行有行极小的字:“地脉如弦,刚柔相济,方得始终。” 他望着越来越远的桃源水乡,那里的水泽正在晨光中泛着粼粼波光,像块被阳光吻过的碧玉。
青铜神雀的啼鸣从高空传来,这次的声音里带着种从未有过的苍劲,像是穿越了千年的风沙。张叙舟握紧苏星潼的手,两人的双生暖意与银簪的金光完美融合,在船头凝成个小小的漩涡 —— 那是 “沙海调和” 的力量在觉醒。
“最柔的地方守住了。” 苏星潼的发丝被风掀起,缠上张叙舟的手腕,像当年那条红头绳,“接下来,该去会会最烈的了。”
张叙舟望着西方天际线处翻滚的云层,那里的阳光似乎都带着点金色的沙粒。他知道沙海蜃楼的焚风符会比水泽咒更凶险,那里的地脉可能藏着比黑袍人更古老的秘密,但当掌心的沙海印记与苏星潼的银簪共振,当身后的水泽还在传递着温暖的善念,突然觉得再狂暴的风沙、再诡异的蜃楼,也挡不住这股从地脉深处涌来的生生不息 —— 毕竟,能在水泽里开出花的信念,到了沙漠也能种出绿洲。
乌篷船驶过水泽与河道的交界处时,青铜神雀突然俯冲而下,尾羽在水面划出道金色的弧线。弧线尽头,水面浮现出片流动的金沙,在阳光下拼出 “焚风” 二字,又迅速消散在粼粼波光中。
张叙舟的指尖在水面轻轻一点,那片消散的金沙竟在他掌心重聚,化作颗跳动的光点。他知道,新的征程已经开始,而这一次,他们要去的地方,将见证地脉最烈的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