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他老实闭嘴,水三娘这才开口告知他:“如今洪水已退,我们也要离开了。”
听到离开二字,林县令心里瞬间乐开了花,脸上却丁点都不敢显露。
他的小心思,水三娘与润玉一眼便看穿了。
水三娘一声冷笑,接着说道:“我们虽然走了,但我在你身上留了印记。日后你若敢做半分坏事,印记便会立刻反噬到你自己身上。你若不怕死,大可以试试。”
林县令嘴角刚扬起的笑意瞬间僵住,脸上挤出几分勉强的讨好,连连保证:“仙人放心!日后在下必定尽心尽责,做个勤政爱民的好官,绝不敢有半分歹念!”
“你能这么想最好。”水三娘反倒笑得轻快,她与润玉对视一眼。
又补充道,“让你做好事,也是为了你自己。你应该不会想,死后到了阎王殿,还得为今生的恶事受苦吧?”
林县令忙不迭摇头。
经此一事,他早已见识了两人的本事,自然相信神仙存在,那掌管生死的阎王爷,定然也真实存在的。
他从今以后哪里还敢胡作非为。
水三娘见他彻底被吓住,心中暗道这样最好。
县令虽不算什么高官,可一旦心术不正,对一方百姓而言,便是一场避不开的灾难。
她只希望林县令能说到做到,毕竟,她留在他身上的印记,也不是开玩笑的。
她和润玉悄声离开,没有惊动任何人。
等第二天百姓们没见到人才知道他们已经走了。
百姓们知道水三娘和润玉走了,先是愣了好一会儿,接着便是满心不舍。
王大娘站在曾经被洪水冲垮的家门口叹气:“这两位仙人咋就走得这么急呢?前儿个我家小子发烧,还是仙人给了草药,当天就退了烧啊!”
旁边几个妇人也跟着点头,有人还红了眼:“可不是嘛!我家男人在河堤上搬石头崴了脚,那仙人随手一点,就不疼了,连药都没让抓。”
正修补木船的老船工放下手里的锤子,“要不是他们,这洪水哪能退得这么快?更别说还防了瘟疫……
我原想着,等船修好了,载他们在河上逛逛,好好谢谢人家,这倒好,连句谢都没来得及说出口。”
几个半大的孩子,昨天还围着润玉问天上的星星,此刻攥着没送出去的野果子,蹲在路口蔫蔫的。
其中一个小声说:“仙人是不是嫌我们麻烦呀?我还想再听她讲故事呢……”
旁边的孩子立刻反驳:“才不是!仙人是帮完我们,去救别的地方的人了!”
后来,不知是谁提议,百姓们凑钱在县城东头的老槐树下,立起了两座简易的木牌祠。
牌位上没写名字,只刻着“青鳞仙子”与“白鳞仙君”。
每天都有人往木牌前摆上新鲜的果子、干净的水,连孩童都学着大人的样子,恭恭敬敬地在供桌前摆上自己采摘的野花。
每当村民路过祠前,都会停下脚步拜一拜,嘴里念叨着“求仙人保佑风调雨顺”。
自从两位仙人走后,他们便发现所有人都记不清两位恩人的模样。
却牢牢记得,在最艰难的日子里,是他们护着文武县熬过了难关。
连蛇也在文武县成了亲切的动物,这些曾让人惧怕的生灵,如今在百姓心中是与仙人有关的念想。
水三娘不知道,但是润玉却亲眼见到来自文武县的香火,化作缕缕暖金色的功德,悄悄落在了水三娘的身上。
但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在内心里为她高兴。
等水三娘夜里打坐时,能清晰感觉到体内的妖力不再像从前那般驳杂,反而多了股温润的力量,顺着经脉流转。
连之前修炼时遇到的瓶颈,都隐隐有了松动的迹象。
水三娘望着掌心流转的温润力量吗,眼神复杂,又想起初到文武县的场景。
那时洪水的预兆已显,她挨家挨户劝百姓迁去高地,可回应她的大多是戒备和拒绝。
那时她心里还憋着火,觉得凡人固执又短视,若不是润玉劝她,她险些就要用妖力强行转移百姓。
可后当她看到洪水过后百姓的表现,突然就懂了。
他们舍不得家当,不是固执,是他们的日子太苦了,每一样东西都是活下去的指望。
可真到了生死关头,他们自然又能舍弃这些指望。
后来洪水退去,昔日所有的一切都不复存在,她原以为百姓会消极痛哭。
可他们哭归哭,哭过之后,便能立刻打起精神开始重建家园。
连小孩子们都知道捡着石头,帮忙垒砌被冲垮的院墙。
没人抱怨,没人颓丧,只凭着那一股“只要人在,家就能重盖”的信念,一点点把破碎的县城往回拼。
水三娘将这几日在文武县的所思所悟,细细说与润玉听。
润玉静静听着,眼底满是认同,轻声应道:“从前我总觉得,人间多是计较与纷争,可在文武县,倒看见了最纯粹的善。”
他侧过头看向水三娘,眼神里满是温和,缓缓开口:“这一趟与我而言,也是一场修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过去我自恃修为,难免显得高高在上,可如今才明白,单论心性、处事这些方面,我未必及得上寻常凡人。
水三娘沉默着点头,从前她修炼,满心只想着如何变强,如何在弱肉强食的妖界站稳脚跟,不再受半分欺辱;
后来看得多了,念头又变成如何褪去妖身、化作凡人。
可她现在觉得自己一直困在崂山县的方寸天地里,活得懵懂反而徒增妄念。
她应该去见识天地之大,或许参与的过程中她会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她忽然抬眼望向远方,晨光落在她眼底,晕开一层柔和的光,嘴角也勾起一抹浅淡却格外坚定的笑。
转头看向润玉时,语气里带着几分期待:“润玉,你先前说过,要带我去极北之地采雪莲,这话,还作数吗?”
润玉望着她水灵灵的眼睛里满是向往,他缓缓颔首,声音温和还带着笃定:“自然作数。你若想去,我们明日便动身。”
“那我还想去看你说的沙漠戈壁、十万大山,”水三娘见他应下,选择得寸进尺。
“还要去看江南烟雨,看东海里能载着人跑的巨鲸……”
润玉听着她把自己从前随口提及的风景,记得这般清楚,还一一列举出来,忍不住弯了弯唇角,好笑地摇了摇头。
可落在她脸上的目光却满是温柔,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下来。
“好,都去。你想看的这些,我们一起去看。”
听到离开二字,林县令心里瞬间乐开了花,脸上却丁点都不敢显露。
他的小心思,水三娘与润玉一眼便看穿了。
水三娘一声冷笑,接着说道:“我们虽然走了,但我在你身上留了印记。日后你若敢做半分坏事,印记便会立刻反噬到你自己身上。你若不怕死,大可以试试。”
林县令嘴角刚扬起的笑意瞬间僵住,脸上挤出几分勉强的讨好,连连保证:“仙人放心!日后在下必定尽心尽责,做个勤政爱民的好官,绝不敢有半分歹念!”
“你能这么想最好。”水三娘反倒笑得轻快,她与润玉对视一眼。
又补充道,“让你做好事,也是为了你自己。你应该不会想,死后到了阎王殿,还得为今生的恶事受苦吧?”
林县令忙不迭摇头。
经此一事,他早已见识了两人的本事,自然相信神仙存在,那掌管生死的阎王爷,定然也真实存在的。
他从今以后哪里还敢胡作非为。
水三娘见他彻底被吓住,心中暗道这样最好。
县令虽不算什么高官,可一旦心术不正,对一方百姓而言,便是一场避不开的灾难。
她只希望林县令能说到做到,毕竟,她留在他身上的印记,也不是开玩笑的。
她和润玉悄声离开,没有惊动任何人。
等第二天百姓们没见到人才知道他们已经走了。
百姓们知道水三娘和润玉走了,先是愣了好一会儿,接着便是满心不舍。
王大娘站在曾经被洪水冲垮的家门口叹气:“这两位仙人咋就走得这么急呢?前儿个我家小子发烧,还是仙人给了草药,当天就退了烧啊!”
旁边几个妇人也跟着点头,有人还红了眼:“可不是嘛!我家男人在河堤上搬石头崴了脚,那仙人随手一点,就不疼了,连药都没让抓。”
正修补木船的老船工放下手里的锤子,“要不是他们,这洪水哪能退得这么快?更别说还防了瘟疫……
我原想着,等船修好了,载他们在河上逛逛,好好谢谢人家,这倒好,连句谢都没来得及说出口。”
几个半大的孩子,昨天还围着润玉问天上的星星,此刻攥着没送出去的野果子,蹲在路口蔫蔫的。
其中一个小声说:“仙人是不是嫌我们麻烦呀?我还想再听她讲故事呢……”
旁边的孩子立刻反驳:“才不是!仙人是帮完我们,去救别的地方的人了!”
后来,不知是谁提议,百姓们凑钱在县城东头的老槐树下,立起了两座简易的木牌祠。
牌位上没写名字,只刻着“青鳞仙子”与“白鳞仙君”。
每天都有人往木牌前摆上新鲜的果子、干净的水,连孩童都学着大人的样子,恭恭敬敬地在供桌前摆上自己采摘的野花。
每当村民路过祠前,都会停下脚步拜一拜,嘴里念叨着“求仙人保佑风调雨顺”。
自从两位仙人走后,他们便发现所有人都记不清两位恩人的模样。
却牢牢记得,在最艰难的日子里,是他们护着文武县熬过了难关。
连蛇也在文武县成了亲切的动物,这些曾让人惧怕的生灵,如今在百姓心中是与仙人有关的念想。
水三娘不知道,但是润玉却亲眼见到来自文武县的香火,化作缕缕暖金色的功德,悄悄落在了水三娘的身上。
但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在内心里为她高兴。
等水三娘夜里打坐时,能清晰感觉到体内的妖力不再像从前那般驳杂,反而多了股温润的力量,顺着经脉流转。
连之前修炼时遇到的瓶颈,都隐隐有了松动的迹象。
水三娘望着掌心流转的温润力量吗,眼神复杂,又想起初到文武县的场景。
那时洪水的预兆已显,她挨家挨户劝百姓迁去高地,可回应她的大多是戒备和拒绝。
那时她心里还憋着火,觉得凡人固执又短视,若不是润玉劝她,她险些就要用妖力强行转移百姓。
可后当她看到洪水过后百姓的表现,突然就懂了。
他们舍不得家当,不是固执,是他们的日子太苦了,每一样东西都是活下去的指望。
可真到了生死关头,他们自然又能舍弃这些指望。
后来洪水退去,昔日所有的一切都不复存在,她原以为百姓会消极痛哭。
可他们哭归哭,哭过之后,便能立刻打起精神开始重建家园。
连小孩子们都知道捡着石头,帮忙垒砌被冲垮的院墙。
没人抱怨,没人颓丧,只凭着那一股“只要人在,家就能重盖”的信念,一点点把破碎的县城往回拼。
水三娘将这几日在文武县的所思所悟,细细说与润玉听。
润玉静静听着,眼底满是认同,轻声应道:“从前我总觉得,人间多是计较与纷争,可在文武县,倒看见了最纯粹的善。”
他侧过头看向水三娘,眼神里满是温和,缓缓开口:“这一趟与我而言,也是一场修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过去我自恃修为,难免显得高高在上,可如今才明白,单论心性、处事这些方面,我未必及得上寻常凡人。
水三娘沉默着点头,从前她修炼,满心只想着如何变强,如何在弱肉强食的妖界站稳脚跟,不再受半分欺辱;
后来看得多了,念头又变成如何褪去妖身、化作凡人。
可她现在觉得自己一直困在崂山县的方寸天地里,活得懵懂反而徒增妄念。
她应该去见识天地之大,或许参与的过程中她会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她忽然抬眼望向远方,晨光落在她眼底,晕开一层柔和的光,嘴角也勾起一抹浅淡却格外坚定的笑。
转头看向润玉时,语气里带着几分期待:“润玉,你先前说过,要带我去极北之地采雪莲,这话,还作数吗?”
润玉望着她水灵灵的眼睛里满是向往,他缓缓颔首,声音温和还带着笃定:“自然作数。你若想去,我们明日便动身。”
“那我还想去看你说的沙漠戈壁、十万大山,”水三娘见他应下,选择得寸进尺。
“还要去看江南烟雨,看东海里能载着人跑的巨鲸……”
润玉听着她把自己从前随口提及的风景,记得这般清楚,还一一列举出来,忍不住弯了弯唇角,好笑地摇了摇头。
可落在她脸上的目光却满是温柔,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下来。
“好,都去。你想看的这些,我们一起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