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三娘虽然不知道润玉的具体境遇,但也能猜到个七七八八。
是以,她从来便没指望他能很快解决。
眼下她正忙着做一件大事,她抓了好几个专门拐卖妇女孩童的拍花子丢到了官府。
起因是这几个拍花子竟然不长眼的盯上了她,见她孤身一人在外行走,便动起了歪心思。
然后就被她给抓住了,这才知道几人是干着伤天害理之事的拍花子。
对于这样的人,原本她想就地给杀了,但是想到如今的崂山县县令已经不是熊雄了。
自从上次她给陶醉指了条明路之后,陶醉的动作倒是很快。
不止熊县令一家,连带着熊县令妻子的靠山也被拔出萝卜带出泥,一并被革职查办了。
证据确凿,让人抵赖不得。
现在这个县令是朝廷新派来的,看着人还很年轻,她远远看过一眼,倒是个正直的人。
所以,这样的情形下,她倒是不介意按照凡人律法来处置罪犯,这几人的罪可不轻,她也不用沾染人命。
新来县令叫方明航,家中世代为官,除了为人略有些清高以外倒是没什么毛病,比之从前的熊雄那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他看着堂下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自称是拍花子的几人,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哪有没被抓到的情况下跑来官府承认自己是拍花子的,他一开始还以为遇见了胆大包天的刁民,见自己刚来就想戏耍与他。
可这也不对,他们这么做就不怕自己将他们以扰乱公堂的罪名关起来?
可随着几人交代得越来越多,连作案细节、地方、受害者都说得清清楚楚,他彻底坐不住了。
他来不及审问他们为何要自告,立刻亲自带着衙役到了几人供认的地方找受害者。
按照几人所说,他们是惯犯,从前都在其他地方,也是刚来到崂山县不久。
选择的窝点就在城里的一处不起眼的院子,眼下只有两人看守。
等顺利地把孩子们解救出来后,方明航倒是犯了难。
大多数孩子送回家中,剩下了好几个孩子要么是找不到亲属、要么是找到亲属了拒不接纳、还有的孩子来自外地,需要他暂且安置。
官府的这一系列动作水三娘都看在眼里,看着那些回不了家的小孩儿一个个灰头土脸、眼神惶恐不安时,她心头升起不忍。
念头一转,她当即决定开一家慈孤院。
崂山县虽不算贫瘠之地,但街头巷尾还是会流落着小乞丐。她既然有能力帮助这些孩子,那不如就为他们提供一个可以好好长大的地方。
吩咐灰髯一家选址,随后向官府报备。
等她的申请送到衙门,方明航觉得简直是瞌睡来了枕头,他正愁呢,就有人送来了解决办法。
他从前没觉得银钱有多么重要,可真到了远离家族支持的时候才明白,他才发现从前的想法有多幼稚。
怪不得家里人要求他独自来到崂山县上任,估计是早看不惯他清高自傲的模样了。
于是,两人一见面,方明航热情招待了水三娘,语气带着急切和欣慰,“不瞒水姑娘,本官连日来正为了那些孩子寝食难安,可要拨钱建立安置所,需要层层上报,远水救不了近火。”
说着,他脸上的愁云散去了大半,“能得水姑娘这样乐善好施之人的帮助,是这些孩子之幸,本官替他们谢谢你。”
“方大人言重了,我也不过是尽些绵薄之力,崂山县有方大人这样的县令才是幸运。”
从前的熊县令什么样,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水三娘见这位方大人还算尽心,也不介意说几句好话。
方明航也想起了他的前任,虽然比这样人做的好不算什么值得骄傲的事,但能得到百姓的肯定,他脸上还是不免有些动容。
“不管怎么说,水姑娘也算是给了这些孩子一条生路。本官作为崂山县的父母官,今后,慈孤院有什么需要,尽管来县衙寻求帮助。”
随即官府的仓库里调些米面布匹过去,担心都是些老弱病残的安全问题,还承诺等建成后安排了差役们在慈孤院巡逻。
水三娘自然是应下,有官府的帮扶,也更加名正言顺些。
灰髯一家做事利落,找的房子是一处完好的大院子,根本不需要怎么收拾就能直接安置。
方明航海亲自来看过,见周围环境不错,在离城中心不远的城南处。
院子占地很大,房间隔出来的数量很多,但并不逼仄,打扫得干干净净。
还聘请了厨娘,夫子等一干人手,这是将孩子们的方方面面都考虑周到了。
这简直比他想象中的还好,看得出水三娘是真的花了大价钱和精力来办这件事。
这也让他心中更加疑惑了,官府里户籍记载上记录了这位水姑娘是父母双亡,家中颇有资产,但是再多的信息就没人知道。
他暗自猜测水三娘的来历。可他不知道,他若是根据当初灰髯编造的水三娘的户籍信息推测,他今生不出意外的话,大概是怎么也不会知道水三娘的真正来历的。
看过了慈孤院,方明航第二日就安排孩子们来到了慈孤院。
除了他们,还有一些原本生活艰难的孤儿也被送了过来。
作为大管家的灰髯自然是妥帖安置好,最近他带着一家子忙前忙后,如今见到一个个孩子入住,心里也很有成就感。
谁能想到,他们老鼠作为人人喊打的对象,现在居然也做起了善事。
他挺直腰板,捋了捋下巴上的胡子,带着精明的眼神里满是骄傲。
水三娘看得好笑,“看来你很喜欢这份差事嘛,那以后慈孤院的管家依旧还是你,要是出了什么差错……”
灰髯原本还美滋滋的表情立刻变得郑重其事起来,对着水三娘拱手保证,“姑娘放心,有我灰髯在,这些孩子就绝不会出事。”
两人正说着,门外突然传来了通报声。
来人是钟家的下人,带了一大笔银票和钟素秋的一封信。
她伸手接过信封撕开,信上写:钟素秋听说她开了家慈孤院,备受触动,但因为此时钟素秋正在外地谈生意,所以没办法赶过来。
只能写封信送回来给她,又言明那些银票算是她对孩子们的一点心意。
等她回来之后,再约她一起喝茶。
水三娘也没有推辞,钟家富庶,这点钱就当是为孩子们改善伙食了。
到时让灰髯将账目写清楚,人家资助,也得让资助的人能明明白白知道这钱花去了哪里。
是以,她从来便没指望他能很快解决。
眼下她正忙着做一件大事,她抓了好几个专门拐卖妇女孩童的拍花子丢到了官府。
起因是这几个拍花子竟然不长眼的盯上了她,见她孤身一人在外行走,便动起了歪心思。
然后就被她给抓住了,这才知道几人是干着伤天害理之事的拍花子。
对于这样的人,原本她想就地给杀了,但是想到如今的崂山县县令已经不是熊雄了。
自从上次她给陶醉指了条明路之后,陶醉的动作倒是很快。
不止熊县令一家,连带着熊县令妻子的靠山也被拔出萝卜带出泥,一并被革职查办了。
证据确凿,让人抵赖不得。
现在这个县令是朝廷新派来的,看着人还很年轻,她远远看过一眼,倒是个正直的人。
所以,这样的情形下,她倒是不介意按照凡人律法来处置罪犯,这几人的罪可不轻,她也不用沾染人命。
新来县令叫方明航,家中世代为官,除了为人略有些清高以外倒是没什么毛病,比之从前的熊雄那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他看着堂下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自称是拍花子的几人,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哪有没被抓到的情况下跑来官府承认自己是拍花子的,他一开始还以为遇见了胆大包天的刁民,见自己刚来就想戏耍与他。
可这也不对,他们这么做就不怕自己将他们以扰乱公堂的罪名关起来?
可随着几人交代得越来越多,连作案细节、地方、受害者都说得清清楚楚,他彻底坐不住了。
他来不及审问他们为何要自告,立刻亲自带着衙役到了几人供认的地方找受害者。
按照几人所说,他们是惯犯,从前都在其他地方,也是刚来到崂山县不久。
选择的窝点就在城里的一处不起眼的院子,眼下只有两人看守。
等顺利地把孩子们解救出来后,方明航倒是犯了难。
大多数孩子送回家中,剩下了好几个孩子要么是找不到亲属、要么是找到亲属了拒不接纳、还有的孩子来自外地,需要他暂且安置。
官府的这一系列动作水三娘都看在眼里,看着那些回不了家的小孩儿一个个灰头土脸、眼神惶恐不安时,她心头升起不忍。
念头一转,她当即决定开一家慈孤院。
崂山县虽不算贫瘠之地,但街头巷尾还是会流落着小乞丐。她既然有能力帮助这些孩子,那不如就为他们提供一个可以好好长大的地方。
吩咐灰髯一家选址,随后向官府报备。
等她的申请送到衙门,方明航觉得简直是瞌睡来了枕头,他正愁呢,就有人送来了解决办法。
他从前没觉得银钱有多么重要,可真到了远离家族支持的时候才明白,他才发现从前的想法有多幼稚。
怪不得家里人要求他独自来到崂山县上任,估计是早看不惯他清高自傲的模样了。
于是,两人一见面,方明航热情招待了水三娘,语气带着急切和欣慰,“不瞒水姑娘,本官连日来正为了那些孩子寝食难安,可要拨钱建立安置所,需要层层上报,远水救不了近火。”
说着,他脸上的愁云散去了大半,“能得水姑娘这样乐善好施之人的帮助,是这些孩子之幸,本官替他们谢谢你。”
“方大人言重了,我也不过是尽些绵薄之力,崂山县有方大人这样的县令才是幸运。”
从前的熊县令什么样,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水三娘见这位方大人还算尽心,也不介意说几句好话。
方明航也想起了他的前任,虽然比这样人做的好不算什么值得骄傲的事,但能得到百姓的肯定,他脸上还是不免有些动容。
“不管怎么说,水姑娘也算是给了这些孩子一条生路。本官作为崂山县的父母官,今后,慈孤院有什么需要,尽管来县衙寻求帮助。”
随即官府的仓库里调些米面布匹过去,担心都是些老弱病残的安全问题,还承诺等建成后安排了差役们在慈孤院巡逻。
水三娘自然是应下,有官府的帮扶,也更加名正言顺些。
灰髯一家做事利落,找的房子是一处完好的大院子,根本不需要怎么收拾就能直接安置。
方明航海亲自来看过,见周围环境不错,在离城中心不远的城南处。
院子占地很大,房间隔出来的数量很多,但并不逼仄,打扫得干干净净。
还聘请了厨娘,夫子等一干人手,这是将孩子们的方方面面都考虑周到了。
这简直比他想象中的还好,看得出水三娘是真的花了大价钱和精力来办这件事。
这也让他心中更加疑惑了,官府里户籍记载上记录了这位水姑娘是父母双亡,家中颇有资产,但是再多的信息就没人知道。
他暗自猜测水三娘的来历。可他不知道,他若是根据当初灰髯编造的水三娘的户籍信息推测,他今生不出意外的话,大概是怎么也不会知道水三娘的真正来历的。
看过了慈孤院,方明航第二日就安排孩子们来到了慈孤院。
除了他们,还有一些原本生活艰难的孤儿也被送了过来。
作为大管家的灰髯自然是妥帖安置好,最近他带着一家子忙前忙后,如今见到一个个孩子入住,心里也很有成就感。
谁能想到,他们老鼠作为人人喊打的对象,现在居然也做起了善事。
他挺直腰板,捋了捋下巴上的胡子,带着精明的眼神里满是骄傲。
水三娘看得好笑,“看来你很喜欢这份差事嘛,那以后慈孤院的管家依旧还是你,要是出了什么差错……”
灰髯原本还美滋滋的表情立刻变得郑重其事起来,对着水三娘拱手保证,“姑娘放心,有我灰髯在,这些孩子就绝不会出事。”
两人正说着,门外突然传来了通报声。
来人是钟家的下人,带了一大笔银票和钟素秋的一封信。
她伸手接过信封撕开,信上写:钟素秋听说她开了家慈孤院,备受触动,但因为此时钟素秋正在外地谈生意,所以没办法赶过来。
只能写封信送回来给她,又言明那些银票算是她对孩子们的一点心意。
等她回来之后,再约她一起喝茶。
水三娘也没有推辞,钟家富庶,这点钱就当是为孩子们改善伙食了。
到时让灰髯将账目写清楚,人家资助,也得让资助的人能明明白白知道这钱花去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