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攻克脱胶关,靠什么推上轨道?”不用说何宝泉怀疑,就是蒋国钧、赵国民也是疑虑重重的。虽然向河渠改变了分工范围,由他主管胶带的技术攻关,供销改由蒋国钧挂帅,可那两百多次小试的配方还不都是你向河渠设计的?几个月过去了,卷曲解决了,出现了汽泡;汽泡改善了,出现了粘着力;粘着力解决了,出现了脱胶,摁下葫芦又浮起瓢,何时才能彻底解决质量关?常言道不经厨师手,哪能去腥气?虽说你懂的东西多,可必竟不是专家,至少在胶带这一行你知之不多,凭你真能解决?
向河渠也知道自己有几把刷子,还没狂妄到自以为什么都能解决的地步,说两个月内攻克质量关是他早想好三着棋:第一着,他将用激将法在不支付服务费的情况下逼通城三位工程师拿出真技术解决脱胶问题。如能,则很快解决。第二着,若通城解决不了,则再赴上海恳请张大姐援手。他相信张大姐决不会袖手旁观的,因为毕竟有个品高大哥站在身后,又不属技术秘密,要不是她还得求人,自己却拿不出几个钱来,早就解决了。第三着,自己试。这些时的反复研究、思考,自己在配方方面又有了新路子。他不信找不到方法,反正就在这几种力的相互作用下起反应,无非是找出最合理的配比罢了。
激将法是由冬珠捎信去实施的。激是激出了小试的两个样品,可放在窗台上冻了几个小时,一扯,还是脱胶;再让冬珠将样品带去求教,仍然不见改善的方法;再去,则带回了陈总的一封信,连小样也没带回来。陈总在信中说:“我们之间的合作已一年多了,成功是其主要方面:压敏胶带的生产线基本建成;产品的销路也基本打开;最近又较好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的质量问题。我也用不着过多地阐述其中的奥妙,我只觉得技术的重要。
原以为只要照着配方做做就行,甚至乱改配方,导致冬天脱胶,用户纷纷退货的教训要永远记住。须知我们当初也是经过反复的试验才写出那份报告的。
张工吴工在这项工作中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你们由于经济上的困难,羞于前来洽谈有关技术问题,致使该产品拖延了整整半年,太可惜了!
作为中间人的我,有时也难免尴尬,我们的协议书毕竟没有很好地执行。不知近期是否有解决的可能?也应当让他们感到温暖。”
看了陈总的来信,向河渠知道指望张、吴二工解决脱胶问题,已没有可能了。该怎么回答陈总的信呢?正如他在《看来隐忍非万能》一诗中所说的:
通城大师过精明,残缺配方糊弄人。累我数月走弯路,费时费钱事不成。
激将激出真本事,用于生产仍不灵。方法不灵却要钱,责我协议没履行。
看来隐忍非万能,须将真情说分清。履行协议双方事,只责一方欠公平。
切盼不要违初衷,各尽其责都欢欣。信去盼望不指望,另寻别路奔光明。
于是在作赴上海的准备工作的同时又让陆锦祥给陈总捎去一封信,将有些一直隐忍没说出的话也说了出来。他不知道陈总对张、吴二工在小试报告上配方故意不写全是否知道。不过不管知道不知道,也是需要说说的。要不然就会将质量关至今没攻克的责任全归罪于生化厂这一方了。信是这样写的:
“1·20来信收到了,百感交集,思绪万端。
您的批评我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技术的重要’这一点我深有同感,是啊,技术重要!要不是技术没过关,10月27日山西也不会来信要求退货,脱胶问题也不会到今天还没解决。技术,技术,技术太重要了。
可是技术怎样才能得到呢?我一直在苦苦追求着:拜诸位为师,访沪宁数友,凭情谊推动,以经济促进......。由于能力限制,至今还没解决,虽然如此,我仍然在追求中。
我完全同意您关于‘我们之间的合作已一年多了,成功是其主要方面’的论断。诸位在合作中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特别是那几十份图纸的绘制尤其令人难忘。但是有些白璧微暇之处我们也应当看到,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报酬的支付了。
虽然已多次在口头或书信中打了招呼,毕竟才支付了一半,尽管客观上是全厂今年亏损8万余元、香肠至今还有七吨在库,但不管怎么说才给了一半是事实,这是事情的一个方面。
我们再来说说事情的另一方面。约定四个月保证完成技术服务,时间问题就不去说了;协议规定中试合格后支付第二期费用,到今天中试合格了吗?中试是要上机的。
该怎么说呢?八五年一月十日你们的小试报告上的配方是:天然胶100克、丁苯胶64克、树酯150克、防老剂3克、甘油3克、120#汽油约350克,而实际上吴工的本本上还有松香和增塑剂没写在报告上。六月十八日我派小戴专程持信向张工请教时提出增塑剂问题,被否定了;后来再提出松香问题,也被否定了。
是的,六月份的试车“原以为照配方做做就行”,其结果您在场时就完全清楚了。后来为钱的问题张工发了态度,没办法,我们只好请教上海工程师,在配方中加了松香(增塑剂没买到,暂没用),就这样生产到十月份,不料天冷又出现的脱胶现象。十二月三日派陆锦祥同志持信求教,再次提出用增塑剂改性问题,又被否定了。我弄不清楚为什么你们的试验报告和实际试验记录配方不同;弄不清楚为什么照报告做的产品过不了关?
由于经济上的问题羞于前来洽谈技术问题是事实,然而书面求教却是常事呀。六月十八日信中我对张工说‘请您帮助我想想办法吧。’六月二十二日我在给您的信中说‘本当登门求教,因实在没办法搞到钱......故无颜谒见,只好再派小戴拜见。’七月一日我又在信中说:‘盼诸位不要再难我了,我的供销员正等着样品去订合同、职工正等着活儿干呢。’十二月三日、一月九日又去信求教,也只在一月十日小戴持信拜访时才从吴工本本儿上看到一年前的真记录。
经理,这该怎么说呢?您在1·20来信中说‘致使该产品拖延了整整半年,太可惜了!’又何止是可惜?我厂已陷入绝境中啦,只不过拖延的不是我们罢了。要吃饭、要翻身的念头十九个月来一直在我脑海里盘旋,奋斗的弦一直绷得紧紧的,我们从没敢拖延过。
香肠已卖出十来吨了,我们曾两次打报告申请支付技术服务费。由于欠贷款较多,信用社主任说:‘技术服务费?你们质量不过关,人家不要你们的货,给什么钱?老实说你们自己并没有钱,每一笔都是贷款,没有效益的支出不好办。这笔钱等一等。’真难啊,这么大的数额又绕不过信用社,而他们说的又都是事实。八五年亏损的重要因素之一就在于胶带没能投入批量生产。
‘我们的协议书毕竟没有能很好地执行。不知近期是否有解决的可能?也应当让他们感到温暖。’您的看法也是对的。不过陈经理,协议书上的内容除了钱也还有其他吧?如前所述有时间限制、有支付条件。四个月拖到一年多还没成功,中试合格后再支付第二个一千元,贵方直到今天也没来中试,小试也只是你们自己说的合格,我们并没有确认,首先脱胶这一关你们的小试样品就没过关。
整个协议除设备图纸已履行外,其余义务你们并没有按协议履行,怎么能只是责备我呢?要是小试、中试真的成功了,那么产品的质量关早就闯过了,我这个厂也就活了。厂活了还在乎这区区一两千块钱?
长时间以来我背着沉重的包袱,而今又加上了胶带质量难过关,心情一直很沉重。今天的回信尽管说的都是事实,却也嫌直率了一些。不过话说回来,要是您不通篇都是在指责我,我也不会这么捅破窗户纸,毕竟您是抱着良好愿望帮助我们的,我说的情况也许您还不知道呢,冲撞之处尚祁见谅。
陈经理,我来得爽,支付三千元服务费是我的义务,我必须千方百计去设法;但将胶带推上正常轨道,保证质量达到无锡的水平,能受客户的欢迎则是你们的义务。现在我厂处于停产之中,切盼迅速帮助我们闯过质量关去。
顺带说一句,你们让小戴带回的小样放在窗台上一夜,同样脱胶,现带给你们研究。
盼回音!”
这封信算是比较特殊的信,为应对得当,让陆锦祥送去。
正准备赴上海呢,小曹报来喜讯,说昨天的小试样品里有不脱胶的。向河渠心头一喜,忙去实验室观看。小曹,曹秀兰是塑料厂的工人,曹有德的三女儿。自她父亲去世,向河渠为她家争得以退休名义的额外补助后,就与向河渠走得很近,不止一次地说要报答他。
向河渠也几次对她说:“对曹老这样有功于国的老干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关照是一个厂长应尽的本份。当厂长的不为本厂的同志谋福利,算个什么厂长,是应份。没有多少了不得的情份,不要老是放在心上。假如要记就记集体的情,是集体给的钱,我可没花自己的钱。记集体的情,只要极尽自己的力量为集体做事,就算是报答集体的情份了。”
原来在结婚后对工作已马虎、应付的曹秀兰又重新积极起来。向河渠也重新量才给予了起用。于是她经历了从技术骨干到车间组长到一般操作工又走进实验室,协同冬珠做实验、试验工作。前几天冬珠被热液碱烫伤后,小试的任务就落到她的肩上。昨天的三个小样放在窗台上冻了一夜,发现加了松香的不脱胶,于是高兴地来报喜。
加了松香的虽然不脱胶,但粘性却比脱胶的弱一些,怎么办呢?正沉吟间,身后传来冬珠的声音:“石英砂有增聚增粘的作用,可以添进去试试。”向河渠记起有本书上是有这一论述的,说:“对,可以试试。咦——,你怎么来了?”
冬珠说:“不放心啊。你在会上已表过态了,两个月要是解决不了,那还得了?”向河渠说:“快回家歇歇去,伤不养好,不许工作,这里有小曹儿呢。”冬珠说:“问题不解决我不回家,你不是说我犟头吗?我偏犟。”幸好她妈不放心女儿随后赶了过来,这才把她拽走了。临走前还调皮地冲向河渠一伸舌头,做了个鬼脸,不情愿地跟她妈回家去了。
还去不去上海呢?向河渠踌躇起来。事实上他挺为难的。开发压敏胶带虽说是钱教授起了个头,通城三工起了不小的作用,说起来让他下决心的还是上海的张惠芳。可长时间以来,除去上海带点礼物,或请吃顿晚饭,信中说些好话外,张大姐可没得到什么好处。遇上难关才去拜访,真有些难以开口;不去呢,又怕小试仍然不成功而延误时间。想来想去还是为钱字着想再等等。
钱啊钱啊,要是有钱,一开头就接受技术服务,不知成功多少时日了。这可是个恶性循环啊,没钱接产则成功晚,成功晚则上马迟,上马迟则见效晚,见效晚则更没钱。现在已窘到没钱买原料了,真是一钱逼死英雄汉啊。英雄汉尚且被钱逼死,更何况自己还不是英雄呢,他心存在侥幸地再作试验。
也许是老天爷保佑吧,小试居然成功了。小试一成功,立即开机试产,这一天是腊月二十九。日记里写的是:对于腊月二十九还试产,不少人有意见,可又有多少人知道我的苦衷呢?不管怎么说吧,新配方总算做出来了,质量如何?且待时间来验证。参加试产的有周国祥、赵国民、沈爱萍、张井芳、陆锦祥、洪礼、孙桂芬、童国美等八人。第二天,也即八六年二月八日,年三十,日记里写的是:晨起即看胶带,经室外冷冻试验,粘性和脱胶问题均已解决。久悬在心上的石头终于放下了,这一天距会上的承诺刚好一个月,只用了承诺期限的一半。嘻嘻:
老天不负有心人,小试跳出脱胶坑。昨天上机试生产,终于放下久悬心。
人生路上多坎坷,自力更生主题歌。外援依靠不依赖,天大难关也能过。
脱胶关一过,向河渠感到必须向通城三工通告一下,用意有两点,一是让他们,主要是张、吴二工知道他们在胶带开发中所能起到的作用,摆正位置,不要过分地讨价还价;二是表明态度,只要他们能帮助解决胶带生产上还存在的问题,使质量合格,保证将全额支付报酬。
为让他们莫测高深,向河渠没说是自己摸索过关的,却将功劳推给了上海张工,从而让他们知道如果不尽心尽力,是难不住生化厂的。生化厂之所以没有撇开他们而与上海直接合作,只是记着前情、盼望今后。今后如何,就看他们的了。他在信中是这样写的:
“元月二十六日我派人专程送信给您,您偕夫人外出了,信留在芳邻处。至今不见回音,是我直率的语言冲撞了吧?如果是,尚盼谅解在下的苦衷。
因未见诸位的回音,而几家客户又要求在三月一号前拿出合格品,没办法只好向上海求教。在张大姐的支持下,终于基本解决了脱胶问题,质量上又过了一道关。正月初六到车间中试,初七则分赴宁、扬请客户验收,争到了部分业务。尽管说质量上还有许多关没有攻破,但总算拿得出去了,我稍稍松了一口气。目下在向质量的其他方面攻关,生产上的问题还不小:汽泡问题、溶剂回收问题、望远镜问题......目前才算是拿出了产品,要去参加竞争还差得很远。
吃水不忘掘井人,不管怎么说您牵头组成顾问小组支持了我,总难使我忘怀。钱虽没有完全支付,但已提留在帐上。心头总觉得不是个滋味,一有可能,总要设法支付给你们。
今年的情况可望好于去年,因为去年差不多没有生产什么,今年一过年片碱、醋酸钠已正常生产,胶带也生产了十天(因资金困难停下),106涂料正在积极筹备中,预计四月份出产品,只要干过不停,就不怕闯不过难关。厂活了,你们的报酬也就容易支付了。
盼阁下转告在下的意愿,如果谅解的话,也盼指导我厂将胶带质量搞上去。如果胶带质量完全过关,则全额支付报酬一事也就容易通过了。
向尊夫人问好!向张工、吴工问好!”
常言道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正当向河渠为脱胶关刚过,稍稍松了一口气时,又一件烦恼事缠上身来,这就是联办激素结帐事。
说起联办事,其实早在将妹妹撤回之日起,联办就已变成蔡国良的自办了。只要将占用生化物资的钱给清、占用设备设施等非流动资金的利息结清,什么帐不帐的,与生化厂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现在的问题主要牵连在用了生化厂人员的工资和收尿款的发放上。蔡国良因向河渠不怎么知道的原因,自八五年六月底不再生产激素后直到八六年年前年后,对生化厂派出人员的报酬和收尿款一直没有结清。
由于人员是生化厂派出的,收尿员又多年来一直为生化厂服务,虽然各自与蔡国良莶了合同,生化厂在协议上没莶一个字,但一旦有起事来,他们还是要找生化厂的。就好比婚姻介绍人,夫妻好好地过日子,那是新人送进了房,媒人撂过了墙;可要是吵起架来,甚至撕掳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则又怨介绍人了。不少人还将介绍人扯进来,缠夹不清,甚至将介绍人作为斗争的敌手。难怪媒人有时被称为霉人了。生化厂的向、蒋、赵目下正是这样的霉人,发了霉的人,倒了楣的人。
人们到厂里来要钱,到三家门上去要钱,最严重的竟将向河渠的自行车骗去抵尿款,直到诉至法庭,经法庭出面判明此事与生化厂无关,更与向河渠本人无关,才将车取回。收尿员将状告到乡里,自然惊动了乡党委,唐书记在一次会上批评了生化厂,新来的阮书记说要查一查联办的背景。
查背景?向河渠感到这是个不祥的预兆。他知道新来的书记阮友义与阮志清同一个生产队,运动中是一个战壕的战友,阮志清的制刷厂有阮友义的家属参与,听说是房族关系,不知是不是确实。不过不管怎么说,假如阮志清跟他诉说自己的不是,这位阮书记一定会确信不疑的。友义,如果不站在公正立场上谈友义,自己肯定讨不了好去。再说啦,是非本无定论,谁会认为自己不公正?新来乍到就在会上说要查背景,是不是在向我发警告:姓向的,你给我注意点儿,我来了!
嗨!查就查呗,事经公司同意,自己又没有从中捞好处,问心无愧,怕什么查不查的?
有一个问题到是要值得思考的,新书记来后自己该如何处理与新书记的关系?走近他?难道能比阮志清更靠近,而且拿什么东西去献忠心?送礼!嘿嘿,四十多岁了还不曾给领导送过礼,现在去巴结他,别说不愿,就是愿,也没那个经济条件。无论是集体还是家里,都没条件,更何况还不愿呢?
那就只有听凭事态的发展了,天大不了厂长不当了,回家种地去!
回家种地?不行!这帮跟自己奋斗的朋友、职工怎么办?得为他们考虑考虑。
向河渠清楚地知道只要自己抽身一走,就如钱教授所说的,生化厂将不再是生化厂了:供销队伍会迅速散去,赵国民将直赴临城,铁心跟自己的一帮人多数会回家。
别看蒋国钧什么都想经过他的支部通过,到那时,嘿嘿,到那时他就会知道他那个支部靠什么撑着了。
只是既有预兆,就得未雨缪稠,早作准备。过去那个卫星厂的设想看来需要提前作些准备,以免措手不及。可这事又得慎密,要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连蒋、赵都不能告之最终目的。
向河渠那天在日记里写的是:
听国民说及阮书记在会上讲要查激素联办背景一事,不觉付之一笑,口占一首道是:
闻言笑你痴,清查费心思。别瞧不顺眼,蛟龙厌浅池。
岳飞带兵以收拢兵心为要,而我们的大老爷却要举起大棒来打,噫:
一、真当假时假亦真,真真假假不分清。若还愚忠忠到底,风波亭上别怨人。
二、蛟龙只合大海游,暂栖浅池愿宽囚。一朝逼得身难安,腾上九霄不回头。
三、忠魂屈死在风波,范蠡知机四海游。蛟兔犹知营三窟,未雨何妨先绸缪?
从那天晚上起,向河渠就兴起修建退路的念头,以防上头祭来大棒的打击。只是想归想,做却难。“未雨何妨先绸缪”妨是不妨,拿什么修建退路?费尽心思建成的胶带路还没完全走成呢,更何况还得另外找?
向河渠也知道自己有几把刷子,还没狂妄到自以为什么都能解决的地步,说两个月内攻克质量关是他早想好三着棋:第一着,他将用激将法在不支付服务费的情况下逼通城三位工程师拿出真技术解决脱胶问题。如能,则很快解决。第二着,若通城解决不了,则再赴上海恳请张大姐援手。他相信张大姐决不会袖手旁观的,因为毕竟有个品高大哥站在身后,又不属技术秘密,要不是她还得求人,自己却拿不出几个钱来,早就解决了。第三着,自己试。这些时的反复研究、思考,自己在配方方面又有了新路子。他不信找不到方法,反正就在这几种力的相互作用下起反应,无非是找出最合理的配比罢了。
激将法是由冬珠捎信去实施的。激是激出了小试的两个样品,可放在窗台上冻了几个小时,一扯,还是脱胶;再让冬珠将样品带去求教,仍然不见改善的方法;再去,则带回了陈总的一封信,连小样也没带回来。陈总在信中说:“我们之间的合作已一年多了,成功是其主要方面:压敏胶带的生产线基本建成;产品的销路也基本打开;最近又较好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的质量问题。我也用不着过多地阐述其中的奥妙,我只觉得技术的重要。
原以为只要照着配方做做就行,甚至乱改配方,导致冬天脱胶,用户纷纷退货的教训要永远记住。须知我们当初也是经过反复的试验才写出那份报告的。
张工吴工在这项工作中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你们由于经济上的困难,羞于前来洽谈有关技术问题,致使该产品拖延了整整半年,太可惜了!
作为中间人的我,有时也难免尴尬,我们的协议书毕竟没有很好地执行。不知近期是否有解决的可能?也应当让他们感到温暖。”
看了陈总的来信,向河渠知道指望张、吴二工解决脱胶问题,已没有可能了。该怎么回答陈总的信呢?正如他在《看来隐忍非万能》一诗中所说的:
通城大师过精明,残缺配方糊弄人。累我数月走弯路,费时费钱事不成。
激将激出真本事,用于生产仍不灵。方法不灵却要钱,责我协议没履行。
看来隐忍非万能,须将真情说分清。履行协议双方事,只责一方欠公平。
切盼不要违初衷,各尽其责都欢欣。信去盼望不指望,另寻别路奔光明。
于是在作赴上海的准备工作的同时又让陆锦祥给陈总捎去一封信,将有些一直隐忍没说出的话也说了出来。他不知道陈总对张、吴二工在小试报告上配方故意不写全是否知道。不过不管知道不知道,也是需要说说的。要不然就会将质量关至今没攻克的责任全归罪于生化厂这一方了。信是这样写的:
“1·20来信收到了,百感交集,思绪万端。
您的批评我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技术的重要’这一点我深有同感,是啊,技术重要!要不是技术没过关,10月27日山西也不会来信要求退货,脱胶问题也不会到今天还没解决。技术,技术,技术太重要了。
可是技术怎样才能得到呢?我一直在苦苦追求着:拜诸位为师,访沪宁数友,凭情谊推动,以经济促进......。由于能力限制,至今还没解决,虽然如此,我仍然在追求中。
我完全同意您关于‘我们之间的合作已一年多了,成功是其主要方面’的论断。诸位在合作中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特别是那几十份图纸的绘制尤其令人难忘。但是有些白璧微暇之处我们也应当看到,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报酬的支付了。
虽然已多次在口头或书信中打了招呼,毕竟才支付了一半,尽管客观上是全厂今年亏损8万余元、香肠至今还有七吨在库,但不管怎么说才给了一半是事实,这是事情的一个方面。
我们再来说说事情的另一方面。约定四个月保证完成技术服务,时间问题就不去说了;协议规定中试合格后支付第二期费用,到今天中试合格了吗?中试是要上机的。
该怎么说呢?八五年一月十日你们的小试报告上的配方是:天然胶100克、丁苯胶64克、树酯150克、防老剂3克、甘油3克、120#汽油约350克,而实际上吴工的本本上还有松香和增塑剂没写在报告上。六月十八日我派小戴专程持信向张工请教时提出增塑剂问题,被否定了;后来再提出松香问题,也被否定了。
是的,六月份的试车“原以为照配方做做就行”,其结果您在场时就完全清楚了。后来为钱的问题张工发了态度,没办法,我们只好请教上海工程师,在配方中加了松香(增塑剂没买到,暂没用),就这样生产到十月份,不料天冷又出现的脱胶现象。十二月三日派陆锦祥同志持信求教,再次提出用增塑剂改性问题,又被否定了。我弄不清楚为什么你们的试验报告和实际试验记录配方不同;弄不清楚为什么照报告做的产品过不了关?
由于经济上的问题羞于前来洽谈技术问题是事实,然而书面求教却是常事呀。六月十八日信中我对张工说‘请您帮助我想想办法吧。’六月二十二日我在给您的信中说‘本当登门求教,因实在没办法搞到钱......故无颜谒见,只好再派小戴拜见。’七月一日我又在信中说:‘盼诸位不要再难我了,我的供销员正等着样品去订合同、职工正等着活儿干呢。’十二月三日、一月九日又去信求教,也只在一月十日小戴持信拜访时才从吴工本本儿上看到一年前的真记录。
经理,这该怎么说呢?您在1·20来信中说‘致使该产品拖延了整整半年,太可惜了!’又何止是可惜?我厂已陷入绝境中啦,只不过拖延的不是我们罢了。要吃饭、要翻身的念头十九个月来一直在我脑海里盘旋,奋斗的弦一直绷得紧紧的,我们从没敢拖延过。
香肠已卖出十来吨了,我们曾两次打报告申请支付技术服务费。由于欠贷款较多,信用社主任说:‘技术服务费?你们质量不过关,人家不要你们的货,给什么钱?老实说你们自己并没有钱,每一笔都是贷款,没有效益的支出不好办。这笔钱等一等。’真难啊,这么大的数额又绕不过信用社,而他们说的又都是事实。八五年亏损的重要因素之一就在于胶带没能投入批量生产。
‘我们的协议书毕竟没有能很好地执行。不知近期是否有解决的可能?也应当让他们感到温暖。’您的看法也是对的。不过陈经理,协议书上的内容除了钱也还有其他吧?如前所述有时间限制、有支付条件。四个月拖到一年多还没成功,中试合格后再支付第二个一千元,贵方直到今天也没来中试,小试也只是你们自己说的合格,我们并没有确认,首先脱胶这一关你们的小试样品就没过关。
整个协议除设备图纸已履行外,其余义务你们并没有按协议履行,怎么能只是责备我呢?要是小试、中试真的成功了,那么产品的质量关早就闯过了,我这个厂也就活了。厂活了还在乎这区区一两千块钱?
长时间以来我背着沉重的包袱,而今又加上了胶带质量难过关,心情一直很沉重。今天的回信尽管说的都是事实,却也嫌直率了一些。不过话说回来,要是您不通篇都是在指责我,我也不会这么捅破窗户纸,毕竟您是抱着良好愿望帮助我们的,我说的情况也许您还不知道呢,冲撞之处尚祁见谅。
陈经理,我来得爽,支付三千元服务费是我的义务,我必须千方百计去设法;但将胶带推上正常轨道,保证质量达到无锡的水平,能受客户的欢迎则是你们的义务。现在我厂处于停产之中,切盼迅速帮助我们闯过质量关去。
顺带说一句,你们让小戴带回的小样放在窗台上一夜,同样脱胶,现带给你们研究。
盼回音!”
这封信算是比较特殊的信,为应对得当,让陆锦祥送去。
正准备赴上海呢,小曹报来喜讯,说昨天的小试样品里有不脱胶的。向河渠心头一喜,忙去实验室观看。小曹,曹秀兰是塑料厂的工人,曹有德的三女儿。自她父亲去世,向河渠为她家争得以退休名义的额外补助后,就与向河渠走得很近,不止一次地说要报答他。
向河渠也几次对她说:“对曹老这样有功于国的老干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关照是一个厂长应尽的本份。当厂长的不为本厂的同志谋福利,算个什么厂长,是应份。没有多少了不得的情份,不要老是放在心上。假如要记就记集体的情,是集体给的钱,我可没花自己的钱。记集体的情,只要极尽自己的力量为集体做事,就算是报答集体的情份了。”
原来在结婚后对工作已马虎、应付的曹秀兰又重新积极起来。向河渠也重新量才给予了起用。于是她经历了从技术骨干到车间组长到一般操作工又走进实验室,协同冬珠做实验、试验工作。前几天冬珠被热液碱烫伤后,小试的任务就落到她的肩上。昨天的三个小样放在窗台上冻了一夜,发现加了松香的不脱胶,于是高兴地来报喜。
加了松香的虽然不脱胶,但粘性却比脱胶的弱一些,怎么办呢?正沉吟间,身后传来冬珠的声音:“石英砂有增聚增粘的作用,可以添进去试试。”向河渠记起有本书上是有这一论述的,说:“对,可以试试。咦——,你怎么来了?”
冬珠说:“不放心啊。你在会上已表过态了,两个月要是解决不了,那还得了?”向河渠说:“快回家歇歇去,伤不养好,不许工作,这里有小曹儿呢。”冬珠说:“问题不解决我不回家,你不是说我犟头吗?我偏犟。”幸好她妈不放心女儿随后赶了过来,这才把她拽走了。临走前还调皮地冲向河渠一伸舌头,做了个鬼脸,不情愿地跟她妈回家去了。
还去不去上海呢?向河渠踌躇起来。事实上他挺为难的。开发压敏胶带虽说是钱教授起了个头,通城三工起了不小的作用,说起来让他下决心的还是上海的张惠芳。可长时间以来,除去上海带点礼物,或请吃顿晚饭,信中说些好话外,张大姐可没得到什么好处。遇上难关才去拜访,真有些难以开口;不去呢,又怕小试仍然不成功而延误时间。想来想去还是为钱字着想再等等。
钱啊钱啊,要是有钱,一开头就接受技术服务,不知成功多少时日了。这可是个恶性循环啊,没钱接产则成功晚,成功晚则上马迟,上马迟则见效晚,见效晚则更没钱。现在已窘到没钱买原料了,真是一钱逼死英雄汉啊。英雄汉尚且被钱逼死,更何况自己还不是英雄呢,他心存在侥幸地再作试验。
也许是老天爷保佑吧,小试居然成功了。小试一成功,立即开机试产,这一天是腊月二十九。日记里写的是:对于腊月二十九还试产,不少人有意见,可又有多少人知道我的苦衷呢?不管怎么说吧,新配方总算做出来了,质量如何?且待时间来验证。参加试产的有周国祥、赵国民、沈爱萍、张井芳、陆锦祥、洪礼、孙桂芬、童国美等八人。第二天,也即八六年二月八日,年三十,日记里写的是:晨起即看胶带,经室外冷冻试验,粘性和脱胶问题均已解决。久悬在心上的石头终于放下了,这一天距会上的承诺刚好一个月,只用了承诺期限的一半。嘻嘻:
老天不负有心人,小试跳出脱胶坑。昨天上机试生产,终于放下久悬心。
人生路上多坎坷,自力更生主题歌。外援依靠不依赖,天大难关也能过。
脱胶关一过,向河渠感到必须向通城三工通告一下,用意有两点,一是让他们,主要是张、吴二工知道他们在胶带开发中所能起到的作用,摆正位置,不要过分地讨价还价;二是表明态度,只要他们能帮助解决胶带生产上还存在的问题,使质量合格,保证将全额支付报酬。
为让他们莫测高深,向河渠没说是自己摸索过关的,却将功劳推给了上海张工,从而让他们知道如果不尽心尽力,是难不住生化厂的。生化厂之所以没有撇开他们而与上海直接合作,只是记着前情、盼望今后。今后如何,就看他们的了。他在信中是这样写的:
“元月二十六日我派人专程送信给您,您偕夫人外出了,信留在芳邻处。至今不见回音,是我直率的语言冲撞了吧?如果是,尚盼谅解在下的苦衷。
因未见诸位的回音,而几家客户又要求在三月一号前拿出合格品,没办法只好向上海求教。在张大姐的支持下,终于基本解决了脱胶问题,质量上又过了一道关。正月初六到车间中试,初七则分赴宁、扬请客户验收,争到了部分业务。尽管说质量上还有许多关没有攻破,但总算拿得出去了,我稍稍松了一口气。目下在向质量的其他方面攻关,生产上的问题还不小:汽泡问题、溶剂回收问题、望远镜问题......目前才算是拿出了产品,要去参加竞争还差得很远。
吃水不忘掘井人,不管怎么说您牵头组成顾问小组支持了我,总难使我忘怀。钱虽没有完全支付,但已提留在帐上。心头总觉得不是个滋味,一有可能,总要设法支付给你们。
今年的情况可望好于去年,因为去年差不多没有生产什么,今年一过年片碱、醋酸钠已正常生产,胶带也生产了十天(因资金困难停下),106涂料正在积极筹备中,预计四月份出产品,只要干过不停,就不怕闯不过难关。厂活了,你们的报酬也就容易支付了。
盼阁下转告在下的意愿,如果谅解的话,也盼指导我厂将胶带质量搞上去。如果胶带质量完全过关,则全额支付报酬一事也就容易通过了。
向尊夫人问好!向张工、吴工问好!”
常言道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正当向河渠为脱胶关刚过,稍稍松了一口气时,又一件烦恼事缠上身来,这就是联办激素结帐事。
说起联办事,其实早在将妹妹撤回之日起,联办就已变成蔡国良的自办了。只要将占用生化物资的钱给清、占用设备设施等非流动资金的利息结清,什么帐不帐的,与生化厂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现在的问题主要牵连在用了生化厂人员的工资和收尿款的发放上。蔡国良因向河渠不怎么知道的原因,自八五年六月底不再生产激素后直到八六年年前年后,对生化厂派出人员的报酬和收尿款一直没有结清。
由于人员是生化厂派出的,收尿员又多年来一直为生化厂服务,虽然各自与蔡国良莶了合同,生化厂在协议上没莶一个字,但一旦有起事来,他们还是要找生化厂的。就好比婚姻介绍人,夫妻好好地过日子,那是新人送进了房,媒人撂过了墙;可要是吵起架来,甚至撕掳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则又怨介绍人了。不少人还将介绍人扯进来,缠夹不清,甚至将介绍人作为斗争的敌手。难怪媒人有时被称为霉人了。生化厂的向、蒋、赵目下正是这样的霉人,发了霉的人,倒了楣的人。
人们到厂里来要钱,到三家门上去要钱,最严重的竟将向河渠的自行车骗去抵尿款,直到诉至法庭,经法庭出面判明此事与生化厂无关,更与向河渠本人无关,才将车取回。收尿员将状告到乡里,自然惊动了乡党委,唐书记在一次会上批评了生化厂,新来的阮书记说要查一查联办的背景。
查背景?向河渠感到这是个不祥的预兆。他知道新来的书记阮友义与阮志清同一个生产队,运动中是一个战壕的战友,阮志清的制刷厂有阮友义的家属参与,听说是房族关系,不知是不是确实。不过不管怎么说,假如阮志清跟他诉说自己的不是,这位阮书记一定会确信不疑的。友义,如果不站在公正立场上谈友义,自己肯定讨不了好去。再说啦,是非本无定论,谁会认为自己不公正?新来乍到就在会上说要查背景,是不是在向我发警告:姓向的,你给我注意点儿,我来了!
嗨!查就查呗,事经公司同意,自己又没有从中捞好处,问心无愧,怕什么查不查的?
有一个问题到是要值得思考的,新书记来后自己该如何处理与新书记的关系?走近他?难道能比阮志清更靠近,而且拿什么东西去献忠心?送礼!嘿嘿,四十多岁了还不曾给领导送过礼,现在去巴结他,别说不愿,就是愿,也没那个经济条件。无论是集体还是家里,都没条件,更何况还不愿呢?
那就只有听凭事态的发展了,天大不了厂长不当了,回家种地去!
回家种地?不行!这帮跟自己奋斗的朋友、职工怎么办?得为他们考虑考虑。
向河渠清楚地知道只要自己抽身一走,就如钱教授所说的,生化厂将不再是生化厂了:供销队伍会迅速散去,赵国民将直赴临城,铁心跟自己的一帮人多数会回家。
别看蒋国钧什么都想经过他的支部通过,到那时,嘿嘿,到那时他就会知道他那个支部靠什么撑着了。
只是既有预兆,就得未雨缪稠,早作准备。过去那个卫星厂的设想看来需要提前作些准备,以免措手不及。可这事又得慎密,要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连蒋、赵都不能告之最终目的。
向河渠那天在日记里写的是:
听国民说及阮书记在会上讲要查激素联办背景一事,不觉付之一笑,口占一首道是:
闻言笑你痴,清查费心思。别瞧不顺眼,蛟龙厌浅池。
岳飞带兵以收拢兵心为要,而我们的大老爷却要举起大棒来打,噫:
一、真当假时假亦真,真真假假不分清。若还愚忠忠到底,风波亭上别怨人。
二、蛟龙只合大海游,暂栖浅池愿宽囚。一朝逼得身难安,腾上九霄不回头。
三、忠魂屈死在风波,范蠡知机四海游。蛟兔犹知营三窟,未雨何妨先绸缪?
从那天晚上起,向河渠就兴起修建退路的念头,以防上头祭来大棒的打击。只是想归想,做却难。“未雨何妨先绸缪”妨是不妨,拿什么修建退路?费尽心思建成的胶带路还没完全走成呢,更何况还得另外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