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经理说吴加林是向河渠的校友,这到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两人都在风雷中学读过书,吴加林比向河渠高一届。两人之间不太熟悉,不过吴加林的名字对向河渠而言不但熟,而且颇怀敬佩之意。因为吴加林的数学成绩不但在风中,而且在临江,甚至在全省都有名,他在全省数学竞赛夺得的可是第一名。
第一名啊,在向河渠来说那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向河渠虽然成绩不错,那是总分高,论各科成绩,没有一门在全班拔尖的。因而他只能当学习委员,却当不上任何一科的课代表;受班主任的青睐,却不得宠于任何一科的任课老师;甚至在高一下学期因堆砌辞藻还受到语文老师的批评。
吴加林论成绩,考大学本应不成为问题,却不知为何故,有人说是为家庭出身,没能上成大学。运动后期插社插队来到沿江,因他弟弟的关系与向河渠熟悉起来。
那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向河渠挑一担草去街上卖,被吴加龙看见。拉他哥哥来见面,告诉他哥说在校演戏期间向河渠怎么关照他。
吴加龙是初一(三)的学生,高三(二)演《刀对鞘》这个戏时需要一名地主的儿子,到初中部去找,走了几个教室,发现吴加龙的言语和身材相貌符合要求,就与初一(三)班主任殷老师商量借了过来。
在排练、上台演出期间处成了好朋友,一段时间内常看到他来找向河渠玩,尤其是星期天向河渠不回家时他必定来,直到运动爆发。运动中他没有象燕子一样跟到镇北,因而失去了联系。这一偶然的相遇使他很高兴,不住地说向河渠怎么怎么对他好。
其实随着时间的过去,向河渠早已淡忘了这个小家伙。也因他的介绍,原本不怎么陌生的两人渐渐有了来往,并处成了朋友。后来知青回城,又一次失去了联系,直到去年吴加林调到沿江信用社任信贷员。
提起吴加林,向河渠又想起春节前与他在乡党员干部冬训会上坐在一起时的交谈:吴加林问向河渠组织问题有没有解决?得知没有。问为什么?
向河渠说:“第一我还没够上入党的条件;第二党支部里的那些个党员的表现看不出有比我好的。不比我好,为什么要挤进去与他们为伍?
四十多岁的人了,岂不闻三十要进,四十要升,五十要等,六十要滚,我进还没进,更不谈要升了。不想当官升官,只想认认真真地做个好人,所以就不操这份心思打那份报告了。你呢?”
“我?过几天再说吧。”“过几天?过几天也就是说快了。”“明天还明天复明天,明天何其多呢,更何况过几天。”说得两人都笑了。
吴加林笑指台上说:“你看看台上的这些老爷们,又有哪一个象真正的共产党员?唉——党啊——党,党员的光荣称号硬被党员自己给糟踏了。”
这一次的闲聊让两人的心靠得更近了一些,双方都觉得对方的人格理想、做人标准都差不离,也就是说是习相近的朋友。吴加林能和秦经理配合起来帮自己吗?向河渠盼望他们能。
楼房让出后大概十来天,信用社冯主任、吴加林来厂了解情况。向河渠将南京、扬州、淮阴三处要货函电给他们看,带他们去仓库、车间,让他们了解到车间停着产,仓库没有货。
冯主任说:“你的两份报告我们都看到了,也商量过。现在有两关过不去,一是楼房不属于你们的了,贷款却没减少,资金风险度更大,上级通不过。从一定意义上说楼房不是生化厂的,是国家的,生化厂无权出让;二是全社贷款指标倒挂,拿不出钱来。目前只能保障小化工的正常运转。公司老秦追了几次,我和小吴来看看。
情况我们已了解了,其实早就了解了,小吴已说过不止一次。我们将情况向区社汇报,看能不能请区社领导出面,将楼房款动员乡里设法承担了去。这样就是我们收一半,给你们留一半,有五万块你们胶带也就可以启动起来了。至于香肠,以后再说,现在的关键是楼房款。”
正说着呢,税所的老蔡、小李来了。小李一进门就说:“向厂长,欠税再不缴,就不给票啦。”葛春红在门外接口说:“不给票哪来的钱?没钱缴什么税?”一个重复说着不缴欠税款就不给票,一个说不给票没钱缴税,到让正说着话的冯主任住了口。
“好啦,好啦,春红,去作个准备,今天各位在这儿吃顿便饭,有什么事我们坐下来说。”向河渠站起来说。
“啊,不了,向厂长,我们还有事,过天来讨扰。就这样,再见!”冯主任伸出手来,向河渠再怎么挽留也没留住,一径走了。
从后窗户望见冯吴二人走出了楼房过道,小李回过头来说:“秀才,怎么样,戏演得不错吧?”
“什么演的不错?”向河渠弄糊涂了。老蔡说:“亏你还是个文豪,这点儿也看不出来?小李子这么一嚷嚷,不是在告诉信用社再不贷款,生化厂连票也领不到了。厂一关门,向谁收贷款去?”
“噢——”向河渠这才恍然大悟,说,“谢谢二位,谢谢。”“谢什么呀,能关照不关照,也对不起死鬼老头儿啊。”老蔡说。
提起死鬼老头儿,三人都沉默了。谁都知道死鬼印所长是个大好人,生前到沿江北片来,总爱到生化厂来坐坐,跟向河渠聊聊。他的侄女儿印玉冰是向河渠高中时同级不同班的同学,在镇北一起参加过运动,对向河渠印象很好,在大伯耳朵里说了好多好话。因而他常要求分到沿江的人员多照顾向河渠那个厂。以致免税期过去后还又让向河渠在帐上做点手脚,延了一年期。当然生化厂阮志清不呆,对印老头和他的部下也不薄,喝酒、打牌都有人陪着。
一个多月前为退休、离休的待遇事,老所长竟然想不开自尽身亡。风雷镇有些人成群结伙冲进税所,将现任所长打了一顿,骂道:“该死的没死,死了不该死的。”被打的所长好长时间不敢单独上街,可见死鬼老头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了。
吃饭的时候,老蔡笑指着向河渠说:“你呀,那儿都好,就是一点不开窍,知道哪一点吗?”赵国民说:“拍马屁!”
老蔡说:“对!就是这一点。听印老头儿说你要是会拍马屁,早就上去了。阮友义、钱海涛他们要是不拍严惟恭,余志高、李国成、朱来安要是不拍严眼镜儿能上去?他们哪个水平比你高?”向河渠连忙摇手说:“别瞎说,志高、来安水平都不低。”
“其他三个呢?胎生老爷照远不照近,你成天跟眼镜儿在一起,怎么就没提拔到你的?还不是不会拍?”
“严书记是个好人,能算我的老师呢。”“我不否认他是个好人,在沿江我是个老税务了,知道他。再好的人也
第一名啊,在向河渠来说那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向河渠虽然成绩不错,那是总分高,论各科成绩,没有一门在全班拔尖的。因而他只能当学习委员,却当不上任何一科的课代表;受班主任的青睐,却不得宠于任何一科的任课老师;甚至在高一下学期因堆砌辞藻还受到语文老师的批评。
吴加林论成绩,考大学本应不成为问题,却不知为何故,有人说是为家庭出身,没能上成大学。运动后期插社插队来到沿江,因他弟弟的关系与向河渠熟悉起来。
那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向河渠挑一担草去街上卖,被吴加龙看见。拉他哥哥来见面,告诉他哥说在校演戏期间向河渠怎么关照他。
吴加龙是初一(三)的学生,高三(二)演《刀对鞘》这个戏时需要一名地主的儿子,到初中部去找,走了几个教室,发现吴加龙的言语和身材相貌符合要求,就与初一(三)班主任殷老师商量借了过来。
在排练、上台演出期间处成了好朋友,一段时间内常看到他来找向河渠玩,尤其是星期天向河渠不回家时他必定来,直到运动爆发。运动中他没有象燕子一样跟到镇北,因而失去了联系。这一偶然的相遇使他很高兴,不住地说向河渠怎么怎么对他好。
其实随着时间的过去,向河渠早已淡忘了这个小家伙。也因他的介绍,原本不怎么陌生的两人渐渐有了来往,并处成了朋友。后来知青回城,又一次失去了联系,直到去年吴加林调到沿江信用社任信贷员。
提起吴加林,向河渠又想起春节前与他在乡党员干部冬训会上坐在一起时的交谈:吴加林问向河渠组织问题有没有解决?得知没有。问为什么?
向河渠说:“第一我还没够上入党的条件;第二党支部里的那些个党员的表现看不出有比我好的。不比我好,为什么要挤进去与他们为伍?
四十多岁的人了,岂不闻三十要进,四十要升,五十要等,六十要滚,我进还没进,更不谈要升了。不想当官升官,只想认认真真地做个好人,所以就不操这份心思打那份报告了。你呢?”
“我?过几天再说吧。”“过几天?过几天也就是说快了。”“明天还明天复明天,明天何其多呢,更何况过几天。”说得两人都笑了。
吴加林笑指台上说:“你看看台上的这些老爷们,又有哪一个象真正的共产党员?唉——党啊——党,党员的光荣称号硬被党员自己给糟踏了。”
这一次的闲聊让两人的心靠得更近了一些,双方都觉得对方的人格理想、做人标准都差不离,也就是说是习相近的朋友。吴加林能和秦经理配合起来帮自己吗?向河渠盼望他们能。
楼房让出后大概十来天,信用社冯主任、吴加林来厂了解情况。向河渠将南京、扬州、淮阴三处要货函电给他们看,带他们去仓库、车间,让他们了解到车间停着产,仓库没有货。
冯主任说:“你的两份报告我们都看到了,也商量过。现在有两关过不去,一是楼房不属于你们的了,贷款却没减少,资金风险度更大,上级通不过。从一定意义上说楼房不是生化厂的,是国家的,生化厂无权出让;二是全社贷款指标倒挂,拿不出钱来。目前只能保障小化工的正常运转。公司老秦追了几次,我和小吴来看看。
情况我们已了解了,其实早就了解了,小吴已说过不止一次。我们将情况向区社汇报,看能不能请区社领导出面,将楼房款动员乡里设法承担了去。这样就是我们收一半,给你们留一半,有五万块你们胶带也就可以启动起来了。至于香肠,以后再说,现在的关键是楼房款。”
正说着呢,税所的老蔡、小李来了。小李一进门就说:“向厂长,欠税再不缴,就不给票啦。”葛春红在门外接口说:“不给票哪来的钱?没钱缴什么税?”一个重复说着不缴欠税款就不给票,一个说不给票没钱缴税,到让正说着话的冯主任住了口。
“好啦,好啦,春红,去作个准备,今天各位在这儿吃顿便饭,有什么事我们坐下来说。”向河渠站起来说。
“啊,不了,向厂长,我们还有事,过天来讨扰。就这样,再见!”冯主任伸出手来,向河渠再怎么挽留也没留住,一径走了。
从后窗户望见冯吴二人走出了楼房过道,小李回过头来说:“秀才,怎么样,戏演得不错吧?”
“什么演的不错?”向河渠弄糊涂了。老蔡说:“亏你还是个文豪,这点儿也看不出来?小李子这么一嚷嚷,不是在告诉信用社再不贷款,生化厂连票也领不到了。厂一关门,向谁收贷款去?”
“噢——”向河渠这才恍然大悟,说,“谢谢二位,谢谢。”“谢什么呀,能关照不关照,也对不起死鬼老头儿啊。”老蔡说。
提起死鬼老头儿,三人都沉默了。谁都知道死鬼印所长是个大好人,生前到沿江北片来,总爱到生化厂来坐坐,跟向河渠聊聊。他的侄女儿印玉冰是向河渠高中时同级不同班的同学,在镇北一起参加过运动,对向河渠印象很好,在大伯耳朵里说了好多好话。因而他常要求分到沿江的人员多照顾向河渠那个厂。以致免税期过去后还又让向河渠在帐上做点手脚,延了一年期。当然生化厂阮志清不呆,对印老头和他的部下也不薄,喝酒、打牌都有人陪着。
一个多月前为退休、离休的待遇事,老所长竟然想不开自尽身亡。风雷镇有些人成群结伙冲进税所,将现任所长打了一顿,骂道:“该死的没死,死了不该死的。”被打的所长好长时间不敢单独上街,可见死鬼老头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了。
吃饭的时候,老蔡笑指着向河渠说:“你呀,那儿都好,就是一点不开窍,知道哪一点吗?”赵国民说:“拍马屁!”
老蔡说:“对!就是这一点。听印老头儿说你要是会拍马屁,早就上去了。阮友义、钱海涛他们要是不拍严惟恭,余志高、李国成、朱来安要是不拍严眼镜儿能上去?他们哪个水平比你高?”向河渠连忙摇手说:“别瞎说,志高、来安水平都不低。”
“其他三个呢?胎生老爷照远不照近,你成天跟眼镜儿在一起,怎么就没提拔到你的?还不是不会拍?”
“严书记是个好人,能算我的老师呢。”“我不否认他是个好人,在沿江我是个老税务了,知道他。再好的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