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祸不单行,果然。
向河渠爸爸的问题还这么毫无眉目的地搁着,王梨花的爸爸也被关了起来,这又一突然的变故终于打翻了爱情的小舟,把我们的主人公进一步拖向了精神苦海的纵深处。
清晨,一辆自行车疾驰而来,车进村直到向家屋前,一位姑娘跳下车,走进屋里,一会儿又匆匆向田头走去,边走边向田埂上的社员打听着什么。
正在队里打早工掰玉米的向河渠听到有人在找他,忙钻出玉米田外,一看,唷,原来是徐晓云。他高兴地迎上前来,边走边招呼说:“是你呀,晓云。”不料只听见“哎—”了一声,不见了她惯常特有的热情话语。咦——,这是怎么啦?他奇怪地疾步走去,边走边继续笑着问道:“哎唷,哪来的乌云让我们快乐的天使也阴了天啊。”
一听徐晓云的叙述,向河渠愣住了:天呐,为什么祸事总是落到我们头上呢?其实何止是他们,那年月有多少人无端被整,有多少家属凭空受折磨哇。向河渠愣在那儿想着:是什么原因呢?没听说梨花爸爸历史上有什么问题嘛,商店里的一个副经理,算不上什么走资派,没什么权让人眼馋要夺。到底为什么会被整呢?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将问题提给了徐晓云。
徐晓云也不知究竟,她摇摇头茫然地说:“是她本队会计专程来告诉的,她只是流着泪告诉我,她家被抄父被抓,别的没说。”
“会计?会---计---”向河渠自言自语地沉思起来。记忆中想起王梨花说过本队会计一直追求她的事儿 。
书中交代,王梨花家住的小街跟沿江的沿江街一样,多数属于农村户口,也是一个生产队的编制,会计算是生产队的领导,王梨花家除她爸外,就都是会计的下属了。
“你等一等我去跟本组的组长请个假。”向河渠顾不上回答徐晓云的“怎么办”的问题,匆匆又钻进玉米地。
“怎么办?”是个难解决的问题,不过必须去看一下倒是无话可说的,来而不往非礼也到在其次,主要的是此时的王梨花比当时的自己更需要亲人的安慰,他是过来之人,深深知道这一点,因而一出玉米地就对徐晓云说:“今天我就到她家去一趟。”
“应该这样,我也去,带你的二等车。”徐晓云说,突然她“哎呀”了一声说“几乎忘了,昨晚她交给我四十块钱,要我捎给你。”说罢就从口袋里掏出几张纸币来,向河渠摇手不要,徐晓云急了,说:“在我面前装什么正经?上回的钱怎么收啦?不收,你自己还她去。”见向河渠无可奈何地收下了,她才气平了些,说:“上次她连皮夹给你后,又问她爸爸要钱,并说清了这一点,她爸又给了她这么多。她说你姐姐做衣服挣的几个工钱应当给她自己置办点嫁妆,家里太窘了,她先支持一点,不料出了这么件大事,来不及亲自交给你了,就托付给了我。”“唉--”向河渠叹了一口气,无话可说。
走到马路上,两人并肩向东,徐晓云说:“她爸爸被整一事叫我不要同你说。她说‘他爸的问题已够他操心的了,不能让他再为我的事担心。’唉——,好人受罪,坏人神气,这个入娘的世道。”“有什么办法呢?神仙有句话,叫做在劫难逃,我们就是在劫难逃吧。”
到家了,向河渠跨进门就告诉妈妈,王梨花的爸爸也被关进去了,他打算去看看。听说了这种消息,向妈妈的心不禁一阵颤动,她是过来之人啊,不过不赞成儿子去,她说:“别去啦,去了也没用。”“不!妈,我应当去,没用也得去!”“孩子啊”“妈,我家出事人家赶来探望,帮出主意帮动笔,连家里给的伙食费都支持了我家,就在知道她爸被整临回家前还又托徐晓云捎来四十块,我们能看着人家遭难连探望也不去吗?”
“渠儿,”“妈,你不是常对我说为人要正直,要宁天下人负我,我也决不负天下人吗?我要是不去”
其实向妈妈并不是见难不管的人,做人的道理从小就从书本上知道了,嫁到向家来,决心帮助丈夫济世救人,向泽周行医几十年,家具没有多少新的,房屋就那么四间草房,手上没有多少现钱,更不用说什么存款了,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支持丈夫舍药救人,合作化、公社化以来又支持丈夫帮助最困难的病人出钱买药,因而家庭经济一直拮据。
王梨花爸爸遭难,论理是应当去探望,然而一年多来家庭的争论以及王梨花上次来时的言行使老人心头很是不安,她怕儿子死心塌地地爱王梨花。近些时来她一直在试图以自家的苦难自己受,不能拖累人家的道理去说服儿子断掉念头,眼见得渐有成效了,不料又凭空掉下这么一桩事。儿子的性格跟他爸爸相似,认定了的理很难拉回头。她害怕因为王家遭了难,自己的前功将尽弃。儿子的话是有道理的,她无法阻拦,不过自己的担心又不得不说,胖姑娘在这儿,不能将儿子喊到旁边去说悄悄话,儿子的脾气她知道肯定不会依从的,只好斟酌着字句说:“ 孩子,你要去就去吧,以前跟你说的话你得好好想想,不要断了人家能走向幸福的路,不要忘了莲子在等你”
“妈,”向河渠打断妈妈的话头说,“有话回来再说,我走了。噢,这四十块钱你收起来 。”他掏出钱往桌上一放,转身就要走。“哎—哎——,这钱我们不能收!”妈妈叫住了儿子。“收了吧,爸爸这些时身体很不好”“不,不能收。人家一遭难,不也缺钱花吗?”
这么一说提醒了向河渠,他接过妈妈递来的钱重新揣到口袋里,就出门推着徐晓云的自行车上了路。
沿江公社到王庄都是土路,逶迤走去有将近四十里。长江流域的土路不知读者走过没有,雨天泥泞如胶,晴天坚硬似铁,有人称之为跳舞路。骑着自行车,颠颠簸簸,歪东扭西,真跟跳舞差不多,好事者造了几句口号,说是:
疙瘩洼塘紧相连,高高低低走哪边?单车骨欲散,徒步脚蹒跚。
阴雨连绵滑如油,久晴逢雨比胶粘。哪个要学摇摆舞,沿江路上走几天。
向河渠走的正是这样的路。
才上路,徐晓云就问:“莲子是谁呀?”“我姨妈家的姑娘。”“大妈的意思叫你娶她?”“嗯。说来好笑,我们现在见了面还不一定认识呢。”“你在编故事?”“这是真的嘛。”“姨妈家的姑娘,听话音等了你多年,你会不认识?骗哪个?我可不是王梨花好胡弄。”
虽然看不见徐晓云的神态,但听得出她不信任自己,只好表白说:“这是真的。她属猴,比我大一岁。听姨妈说姨丈因我妈待人宽厚、待客热情,力主将小女儿许给我,那时她才两岁,我刚出生,我妈满口答应了,事情就这样说下了。”
“你姨妈家离你家多远?”“十来里。”“那怎会不认识?”“咳,说来好笑。那一年她爸爸去世,过六七,渡桥时抢灯。”“抢什么灯?”“抢灯你不懂?这是乡下人的风俗。死人过六七,要扎库扎纸灯纸桥,渡桥时,纸桥上花花绿绿的纸灯很好看。那时我七岁她八岁,我没她的个子高,她抢到了我没抢到,就从她手里抢走了,她不依我不让,两人追着淘气吵嘴,两位妈妈见后说是孩子们渐渐大了,不要好在前头,就不再让我俩见面了。她家的河面宽菱角多,还有柿子枣子等,每逢这些熟了,姨妈就叫她小女儿巧莲送来。”
晓云说:“不是说她是小女儿吗?”向河渠说:“说亲的时候她最小,几年后又添了个妹妹。逢年过节我姐我妹,她妹她哥都随大人来去,就是我俩不来往。”
“格格格格”徐晓云朗声笑起来,她说:“这多封建啊,你在学校里会遇到女同学,她也会跟男同学打交道。”
“她没上过学。”“什么?没上过学?”徐晓云惊讶地问。“是啊,她爸死得早,连她哥也只上了个小学,还谈她?妈也曾劝过姨妈,可姨妈却说女伢儿识字没用,留在家里挑猪草、带小女儿,再大点帮拾拾棉花、喂喂猪,洗涮锅碗,上什么学?”
“就是不上学也得与社会上的男人接触啊,那又该怎么办?”“有什么可说的呢?封建呗。”
“哎唷,河渠,你停下,让我来驮,人要被你颠煞啊了。”向河渠只好减慢车速,让徐晓云下车,随后他也下了车,然后由她骑他坐。说真的,这种路,坐二等车真够呛。
向大妈的话在徐晓云心中激起阵阵不安。王梨花是她的好朋友,同向河渠数月相处使她由衷地感到两人确实是天生的一对,因而尽力地玉成着他们,尽管将他们约到一起时,总会有一丝怅然若失的感觉,但总还是努力充当着红娘。向河渠的爸爸被抓,她曾担心王梨花会变心,凭心而论吧,尽管同王梨花好,实际上对梨花的了解不还没有对河渠的了解深刻,因而在和梨花齐来探望时,她几次三番地窥测梨花的心。梨花的爸爸也被抓,她当然同情,不过从另一角度讲,却又松了一口气,这一对的命运总算平等了,不料凭空又蹦出过莲子来,她禁不住又担起心思来。
“哎!朝我靠紧点儿可好,带你的二等车真受罪。坐梨花的车你可也离这么远?”听着徐晓云的嗔怪,向河渠只好朝前坐了坐。说真的,他不象她那么泼辣、大胆和感情外露。他
向河渠爸爸的问题还这么毫无眉目的地搁着,王梨花的爸爸也被关了起来,这又一突然的变故终于打翻了爱情的小舟,把我们的主人公进一步拖向了精神苦海的纵深处。
清晨,一辆自行车疾驰而来,车进村直到向家屋前,一位姑娘跳下车,走进屋里,一会儿又匆匆向田头走去,边走边向田埂上的社员打听着什么。
正在队里打早工掰玉米的向河渠听到有人在找他,忙钻出玉米田外,一看,唷,原来是徐晓云。他高兴地迎上前来,边走边招呼说:“是你呀,晓云。”不料只听见“哎—”了一声,不见了她惯常特有的热情话语。咦——,这是怎么啦?他奇怪地疾步走去,边走边继续笑着问道:“哎唷,哪来的乌云让我们快乐的天使也阴了天啊。”
一听徐晓云的叙述,向河渠愣住了:天呐,为什么祸事总是落到我们头上呢?其实何止是他们,那年月有多少人无端被整,有多少家属凭空受折磨哇。向河渠愣在那儿想着:是什么原因呢?没听说梨花爸爸历史上有什么问题嘛,商店里的一个副经理,算不上什么走资派,没什么权让人眼馋要夺。到底为什么会被整呢?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将问题提给了徐晓云。
徐晓云也不知究竟,她摇摇头茫然地说:“是她本队会计专程来告诉的,她只是流着泪告诉我,她家被抄父被抓,别的没说。”
“会计?会---计---”向河渠自言自语地沉思起来。记忆中想起王梨花说过本队会计一直追求她的事儿 。
书中交代,王梨花家住的小街跟沿江的沿江街一样,多数属于农村户口,也是一个生产队的编制,会计算是生产队的领导,王梨花家除她爸外,就都是会计的下属了。
“你等一等我去跟本组的组长请个假。”向河渠顾不上回答徐晓云的“怎么办”的问题,匆匆又钻进玉米地。
“怎么办?”是个难解决的问题,不过必须去看一下倒是无话可说的,来而不往非礼也到在其次,主要的是此时的王梨花比当时的自己更需要亲人的安慰,他是过来之人,深深知道这一点,因而一出玉米地就对徐晓云说:“今天我就到她家去一趟。”
“应该这样,我也去,带你的二等车。”徐晓云说,突然她“哎呀”了一声说“几乎忘了,昨晚她交给我四十块钱,要我捎给你。”说罢就从口袋里掏出几张纸币来,向河渠摇手不要,徐晓云急了,说:“在我面前装什么正经?上回的钱怎么收啦?不收,你自己还她去。”见向河渠无可奈何地收下了,她才气平了些,说:“上次她连皮夹给你后,又问她爸爸要钱,并说清了这一点,她爸又给了她这么多。她说你姐姐做衣服挣的几个工钱应当给她自己置办点嫁妆,家里太窘了,她先支持一点,不料出了这么件大事,来不及亲自交给你了,就托付给了我。”“唉--”向河渠叹了一口气,无话可说。
走到马路上,两人并肩向东,徐晓云说:“她爸爸被整一事叫我不要同你说。她说‘他爸的问题已够他操心的了,不能让他再为我的事担心。’唉——,好人受罪,坏人神气,这个入娘的世道。”“有什么办法呢?神仙有句话,叫做在劫难逃,我们就是在劫难逃吧。”
到家了,向河渠跨进门就告诉妈妈,王梨花的爸爸也被关进去了,他打算去看看。听说了这种消息,向妈妈的心不禁一阵颤动,她是过来之人啊,不过不赞成儿子去,她说:“别去啦,去了也没用。”“不!妈,我应当去,没用也得去!”“孩子啊”“妈,我家出事人家赶来探望,帮出主意帮动笔,连家里给的伙食费都支持了我家,就在知道她爸被整临回家前还又托徐晓云捎来四十块,我们能看着人家遭难连探望也不去吗?”
“渠儿,”“妈,你不是常对我说为人要正直,要宁天下人负我,我也决不负天下人吗?我要是不去”
其实向妈妈并不是见难不管的人,做人的道理从小就从书本上知道了,嫁到向家来,决心帮助丈夫济世救人,向泽周行医几十年,家具没有多少新的,房屋就那么四间草房,手上没有多少现钱,更不用说什么存款了,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支持丈夫舍药救人,合作化、公社化以来又支持丈夫帮助最困难的病人出钱买药,因而家庭经济一直拮据。
王梨花爸爸遭难,论理是应当去探望,然而一年多来家庭的争论以及王梨花上次来时的言行使老人心头很是不安,她怕儿子死心塌地地爱王梨花。近些时来她一直在试图以自家的苦难自己受,不能拖累人家的道理去说服儿子断掉念头,眼见得渐有成效了,不料又凭空掉下这么一桩事。儿子的性格跟他爸爸相似,认定了的理很难拉回头。她害怕因为王家遭了难,自己的前功将尽弃。儿子的话是有道理的,她无法阻拦,不过自己的担心又不得不说,胖姑娘在这儿,不能将儿子喊到旁边去说悄悄话,儿子的脾气她知道肯定不会依从的,只好斟酌着字句说:“ 孩子,你要去就去吧,以前跟你说的话你得好好想想,不要断了人家能走向幸福的路,不要忘了莲子在等你”
“妈,”向河渠打断妈妈的话头说,“有话回来再说,我走了。噢,这四十块钱你收起来 。”他掏出钱往桌上一放,转身就要走。“哎—哎——,这钱我们不能收!”妈妈叫住了儿子。“收了吧,爸爸这些时身体很不好”“不,不能收。人家一遭难,不也缺钱花吗?”
这么一说提醒了向河渠,他接过妈妈递来的钱重新揣到口袋里,就出门推着徐晓云的自行车上了路。
沿江公社到王庄都是土路,逶迤走去有将近四十里。长江流域的土路不知读者走过没有,雨天泥泞如胶,晴天坚硬似铁,有人称之为跳舞路。骑着自行车,颠颠簸簸,歪东扭西,真跟跳舞差不多,好事者造了几句口号,说是:
疙瘩洼塘紧相连,高高低低走哪边?单车骨欲散,徒步脚蹒跚。
阴雨连绵滑如油,久晴逢雨比胶粘。哪个要学摇摆舞,沿江路上走几天。
向河渠走的正是这样的路。
才上路,徐晓云就问:“莲子是谁呀?”“我姨妈家的姑娘。”“大妈的意思叫你娶她?”“嗯。说来好笑,我们现在见了面还不一定认识呢。”“你在编故事?”“这是真的嘛。”“姨妈家的姑娘,听话音等了你多年,你会不认识?骗哪个?我可不是王梨花好胡弄。”
虽然看不见徐晓云的神态,但听得出她不信任自己,只好表白说:“这是真的。她属猴,比我大一岁。听姨妈说姨丈因我妈待人宽厚、待客热情,力主将小女儿许给我,那时她才两岁,我刚出生,我妈满口答应了,事情就这样说下了。”
“你姨妈家离你家多远?”“十来里。”“那怎会不认识?”“咳,说来好笑。那一年她爸爸去世,过六七,渡桥时抢灯。”“抢什么灯?”“抢灯你不懂?这是乡下人的风俗。死人过六七,要扎库扎纸灯纸桥,渡桥时,纸桥上花花绿绿的纸灯很好看。那时我七岁她八岁,我没她的个子高,她抢到了我没抢到,就从她手里抢走了,她不依我不让,两人追着淘气吵嘴,两位妈妈见后说是孩子们渐渐大了,不要好在前头,就不再让我俩见面了。她家的河面宽菱角多,还有柿子枣子等,每逢这些熟了,姨妈就叫她小女儿巧莲送来。”
晓云说:“不是说她是小女儿吗?”向河渠说:“说亲的时候她最小,几年后又添了个妹妹。逢年过节我姐我妹,她妹她哥都随大人来去,就是我俩不来往。”
“格格格格”徐晓云朗声笑起来,她说:“这多封建啊,你在学校里会遇到女同学,她也会跟男同学打交道。”
“她没上过学。”“什么?没上过学?”徐晓云惊讶地问。“是啊,她爸死得早,连她哥也只上了个小学,还谈她?妈也曾劝过姨妈,可姨妈却说女伢儿识字没用,留在家里挑猪草、带小女儿,再大点帮拾拾棉花、喂喂猪,洗涮锅碗,上什么学?”
“就是不上学也得与社会上的男人接触啊,那又该怎么办?”“有什么可说的呢?封建呗。”
“哎唷,河渠,你停下,让我来驮,人要被你颠煞啊了。”向河渠只好减慢车速,让徐晓云下车,随后他也下了车,然后由她骑他坐。说真的,这种路,坐二等车真够呛。
向大妈的话在徐晓云心中激起阵阵不安。王梨花是她的好朋友,同向河渠数月相处使她由衷地感到两人确实是天生的一对,因而尽力地玉成着他们,尽管将他们约到一起时,总会有一丝怅然若失的感觉,但总还是努力充当着红娘。向河渠的爸爸被抓,她曾担心王梨花会变心,凭心而论吧,尽管同王梨花好,实际上对梨花的了解不还没有对河渠的了解深刻,因而在和梨花齐来探望时,她几次三番地窥测梨花的心。梨花的爸爸也被抓,她当然同情,不过从另一角度讲,却又松了一口气,这一对的命运总算平等了,不料凭空又蹦出过莲子来,她禁不住又担起心思来。
“哎!朝我靠紧点儿可好,带你的二等车真受罪。坐梨花的车你可也离这么远?”听着徐晓云的嗔怪,向河渠只好朝前坐了坐。说真的,他不象她那么泼辣、大胆和感情外露。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