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花落谁家-《重生之婉清传》

  殿选结束后的等待,远比之前的任何考校都更加煎熬人心。

  秀女们被引回储秀宫,偌大的宫苑仿佛被抽走了所有声响,只余下一种焦灼的寂静。

  无人有心交谈,无人有力嬉笑,每个人都待在属于自己的那一方小小空间里,或是对镜整理那早已无可挑剔的妆容,或是无意识地捻着衣角,或是默默祈祷,等待着决定命运的钟声敲响。

  朱婉清独坐窗边,看似平静地望着庭院中那株开得正盛的石榴花,红艳似火,灼灼其华。

  而,只有紧贴她站立的秋月,才能看到小姐那置于膝上、交握的双手,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脑海中不受控制地回放着殿选时的每一幕,尤其是皇帝那深邃难辨的目光和最后那句听不出情绪的“退下吧”。

  她将自己的应对反复拆解、审视,确认并无逾越之处,方才稍稍安定。

  可帝王心术,深如渊海,谁又能真正揣度?

  午时刚过,储秀宫外终于传来了密集而规整的脚步声,以及内侍特有的尖细嗓音。

  “圣旨到,储秀宫众秀女接旨!”

  听到圣旨到。

  所有厢房的门几乎在同一时间被推开,秀女们迅速整理仪容,按序快步走向正殿前的庭院,依照教习嬷嬷反复演练的位置跪好。

  无人敢交头接耳,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近乎凝固的紧张。

  朱婉清跪在队列中段,垂着头,目光落在面前光滑如镜的金砖地面上,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心脏在胸腔里剧烈搏动的声音。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将纷乱的思绪压下,只余一片空明。

  引礼太监引着一名身着绯色袍服、手持明黄卷轴的中年太监缓步而来。

  那太监面容白净,神色肃穆,正是皇帝身边得用的副总管太监,福海。

  福海站定,目光缓缓扫过下方鸦雀无声的秀女们,展开圣旨,用清晰而顿挫的语调高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兹选秀事毕,秉皇太后慈谕,皇后协理,朕躬亲裁定,以下秀女,德容出众,言功堪嘉,允合入宫,承恩侍御。钦此。”

  开场白过后,便是最关键的部分。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福海的声音继续回荡在寂静的庭院中:

  “秀女周氏明兰,封为正七品贵人,赐号‘兰’。”

  “秀女孙氏玉娆,封为从七品才人。”

  “秀女李氏芳仪,封为正八品美人。”

  每一个名字被念出,都伴随着细微的抽气声,或是极力压抑的喜悦呜咽,或是瞬间惨白的脸色与摇摇欲坠的身形。入选者,眼中迸发出狂喜的光芒;落选者,则如被抽去魂魄,瘫软在地,被早已候在一旁的宫女默默搀扶下去。

  朱婉清的心紧紧揪着,每一个名字都像重锤敲击在耳膜上。周秀女封了贵人,还有赐号,起点颇高,她心中为其感到一丝欣慰。

  孙秀女也入选了,才人之位,与她家世相当。

  名字一个个念过,入选与落选者皆有之。

  迟迟没有听到自己的名字,即便心性沉稳如朱婉清,指尖也微微发凉。

  终于,福海的声音再次响起,清晰地念出了那个她等待已久的名字:

  “秀女朱氏婉清,封为从七品才人,赐居棠梨宫东配殿。”

  成了!

  一股巨大的、难以言喻的激流瞬间冲垮了所有的紧张与不安,席卷了她的四肢百骸。

  她甚至能感觉到身旁秋月那无法自控的、细微的颤抖。

  才人。

  从七品。

  一个不算高,但于她五品官之女的出身而言,已是十分公允,甚至可说是略有优容的位份。

  更重要的是,她成功了!

  她真正踏入了这座象征着权力与荣宠,也遍布着荆棘与陷阱的黄金牢笼!

  她依着礼制,与其他入选的秀女一同,深深叩首,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激动与恭谨:“臣妾接旨,谢陛下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圣旨宣读完毕,庭院中的气氛已然天差地别。

  入选的十几名秀女,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喜悦与骄傲,彼此对视间,既有同为胜利者的惺惺相惜,也悄然滋生着未来潜在的竞争意识。

  落选的秀女则大多面如死灰,在宫人的引导下,默默收拾行装,准备踏上归家之路,她们短暂的宫廷之梦,至此破碎。

  周明兰走到朱婉清身边,紧紧握住她的手,眼中闪着泪光,低声道:“婉清姐姐,我们。。。我们真的做到了!”

  朱婉清回握住她,报以真诚的微笑:“是啊,明兰妹妹,往后我们更要互相扶持。”她注意到周明兰的位份是贵人,且有赐号,可见陛下和太后对其印象颇佳。

  而另一边的孙玉娆,则是冷冷地瞥了朱婉清一眼,见她与自己同为才人,眼中闪过一丝不甘,但终究没说什么,冷哼一声,带着自己的丫鬟转身离去。家世相当,起点相同,未来的竞争,似乎从一开始就已注定。

  接下圣旨,便有负责引导的太监和宫女上前,分别引领各位新晋的宫嫔前往各自被分配的宫室。

  朱婉清的棠梨宫东配殿,需得即刻迁入。

  离开储秀宫时,朱婉清最后回望了一眼这个她居住了一月有余的地方。

  这里见证了她的初入宫廷,见证了她的锋芒初露,也见证了她的隐忍与成长。

  如今,她将踏入真正属于后宫嫔妃的战场。

  “才人小主,请随奴婢来。”

  引路的宫女态度恭敬。

  朱婉清点了点头,扶着秋月的手,踏上了通往棠梨宫的宫道。

  阳光正好,将她身上那袭雨过天青色的宫装映照得愈发清雅。

  从接过圣旨的那一刻起,她不再是待选的秀女朱婉清,而是皇帝后宫中的朱才人。

  “金榜题名”的喜悦渐渐沉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深沉警惕心。才人的位份只是一个开始,棠梨宫的主位是谁?同宫还有哪些妃嫔?安阳公主的敌意、宜妃的“笑里藏针”、贵妃的“静观其变”。。。所有这些,都将在她踏入棠梨宫的那一刻,成为她必须直面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