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内是一方不算特别宽敞,但布置得颇为雅致的庭院。
青石板路洁净,两侧栽种着几株有些年头的海棠树,想来春日里定是繁花似锦,方得此宫名。
此刻虽然已经过了花期,但是枝叶依旧郁郁葱葱,倒也添了几分生机。
庭院角落,还设有一方小小的石制鱼池,几尾锦鲤在其中悠然摆尾。
这方天地的宁静,却透着一股被精心规制过的压抑。
正殿、东西配殿,格局分明,等级森严。
引路的赵德顺太监躬身指向东侧那座略小一些,却同样规整的殿宇:“才人小主,东配殿到了,您请。”
早有分配至此的两名小太监和两名粗使宫女跪在配殿门前等候。
朱婉清目光扫过,皆是陌生的面孔,神情恭顺中带着惶恐与好奇。
“都起来吧。”她淡淡道,并没有多言,在秋月和瑞珠的随侍下,步入东配殿。
殿内陈设一应俱全,桌椅床榻、屏风妆台,皆是宫内制式,算不上多么华贵,但也干净整洁,挑不出错处。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新打扫过的气息,混合着一种宫苑深处特有的、略带陈旧的檀香味。
“小主先稍作歇息,奴才这便去回禀安小媛,说小主已安顿下来。”赵德顺说完,便行礼退了出去。
殿内只剩下主仆三人。
秋月立刻开始手脚麻利地归置随身带来的紧要箱笼,瑞珠则不动声色地检查着殿内的门窗、陈设,以及送来的茶水点心是否妥当。
朱婉清在临窗的炕上坐下,目光沉静地打量着这间即将属于自己的“牢笼”。
窗外正对着庭院,能清晰地看到正殿紧闭的殿门,以及西配殿那同样寂静的窗户。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正殿那边便来了一个身着青色比甲、模样伶俐的宫女,走到东配殿门前,声音清脆却不失恭敬:“奴婢含翠,奉安小媛之命,请朱才人至正殿叙话。”
来了。
朱婉清心神一凛,知道这是不可避免的第一关。
依规矩是需要拜见自己宫苑的主位娘娘。
她迅速整理了一下并无不妥的衣饰,对秋月和瑞珠递过一个安抚的眼神,便随着那名叫含翠的宫女走向正殿。
正殿的气派自然非配殿可比,空间开阔,陈设也更为精致讲究,多宝阁上摆放着一些瓷器玉器,墙上挂着淡雅的山水画,整体氛围偏向清雅文静。
绕过屏风,只见正中的紫檀木雕花扶手椅上,端坐着一位女子。
她约莫二十出头的年纪,穿着一身藕荷色的常服,并没有过分的装饰,只簪了一支碧玉簪并几朵小巧的珠花。
容貌算不得绝色,但眉眼温和,皮肤白皙,通身透着一股书卷气的宁静,与朱婉清想象中或威严或艳丽的宠妃形象大相径庭。
这便是棠梨宫的主位,安小媛。
朱婉清不敢怠慢,上前几步,依着宫规,行了大礼:“妾身才人朱氏,参见安小媛,小媛金安。”
安小媛并未立刻叫起,目光温和地落在朱婉清身上,打量了片刻。
那目光并不锐利,却带着一种洞察人心的平静,让朱婉清感觉自己仿佛被一眼看透。
“朱才人请起。”片刻后,安小媛才开口,声音也如其人,温和舒缓,“赐座。”
“谢小媛。”朱婉清道谢后,才在宫女搬来的绣墩上侧身坐下,姿态恭谨,背脊挺直,既不显得过分拘谨,也不失才人的气度。
“一路辛苦了吧?”安小媛语气家常,如同一位温和的姐姐,“棠梨宫不比外头,规矩多些,但也还算清静。往后你我同住一宫,便是姐妹,不必过于拘礼。”
“能得小媛照拂,是妾身的福气。”朱婉清垂眸应答,言辞谦逊,“初入宫廷,诸多规矩尚不熟悉,若有不当之处,还望小媛不吝指点。”
安小媛微微一笑,端起手边的茶杯,轻轻吹了吹浮叶:“指点谈不上,互相照应罢了。我素日里喜静,不爱走动,多数时间便在宫中看看书,写写字。你年纪轻,若有兴致,也可常来坐坐。”
她话语平和,听起来似乎是一位与世无争、性子佛系的主位。
但朱婉清心中警惕未减,能在后宫拥有一宫主位之人,绝不可能真是全然无害的小白兔。
这番“喜静”的言论,是真心流露,还是一种置身事外的伪装?
“妾身记下了。”朱婉清应道,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安小媛放在小几上的手,指尖纤细,保养得宜,但指甲修剪得干净整齐,并无多余装饰。
“西配殿目前还空着,”安小媛似是不经意地提起,“倒也清静。这宫里住久了,便知道,有时候,清静是福。”她话中有话,似乎在暗示着什么。
朱婉清心中微动,这是在提醒她莫要招惹是非,还是暗示这棠梨宫乃至整个后宫,并非表面这般平静?
“小媛教诲的是。”她依旧谨慎应对,“妾身定当谨守本分,安心度日,不辜负小媛期望。”
安小媛点了点头,不再多言,只又问了朱婉清几句家中情况,路上是否顺利等闲话,态度始终温和,却也让朱婉清探不出更深的东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约莫一炷香的功夫,朱婉清便识趣地起身告退:“小媛想必也乏了,妾身不敢过多打扰,先行告退。”
安小媛也未挽留,只温和道:“去吧,好生安顿。明日辰时,需至坤宁宫向皇后娘娘请安,莫要误了时辰。”
“是,谢小媛提醒。”
回到东配殿,秋月立刻迎了上来,压低声音:“小姐,那位安小媛瞧着倒是和气。”
瑞珠则沉吟道:“和气是真,但能在宫中立足,绝不简单。她方才言语间,几次提及清静、本分,像是在提点,也像是在划清界限。”
朱婉清在窗前坐下,望着庭院中那几株沉默的海棠树,缓缓道:“她是在告诉我,她不惹事,也希望我不要给她惹事。在这棠梨宫,她求的是安稳度日,而非争权夺利。”
这样的主位,对于初入宫廷、根基浅薄的她而言,未必是坏事。至少,不必时刻担心来自顶头上司的明枪暗箭。但同样,若真遇到麻烦,这位“喜静”的安小媛,恐怕也指望不上多少庇护。
“我们初来乍到,一切需得小心。”朱婉清收回目光,看向秋月和瑞珠,“对正殿那边,保持恭敬,但不必过分亲近。对我们自己宫里的人,”她目光扫过门外候着的几个陌生宫人,“仔细观察,恩威并施,但要慢慢来,不可操之过急。”
“是。”秋月和瑞珠齐声应道。
青石板路洁净,两侧栽种着几株有些年头的海棠树,想来春日里定是繁花似锦,方得此宫名。
此刻虽然已经过了花期,但是枝叶依旧郁郁葱葱,倒也添了几分生机。
庭院角落,还设有一方小小的石制鱼池,几尾锦鲤在其中悠然摆尾。
这方天地的宁静,却透着一股被精心规制过的压抑。
正殿、东西配殿,格局分明,等级森严。
引路的赵德顺太监躬身指向东侧那座略小一些,却同样规整的殿宇:“才人小主,东配殿到了,您请。”
早有分配至此的两名小太监和两名粗使宫女跪在配殿门前等候。
朱婉清目光扫过,皆是陌生的面孔,神情恭顺中带着惶恐与好奇。
“都起来吧。”她淡淡道,并没有多言,在秋月和瑞珠的随侍下,步入东配殿。
殿内陈设一应俱全,桌椅床榻、屏风妆台,皆是宫内制式,算不上多么华贵,但也干净整洁,挑不出错处。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新打扫过的气息,混合着一种宫苑深处特有的、略带陈旧的檀香味。
“小主先稍作歇息,奴才这便去回禀安小媛,说小主已安顿下来。”赵德顺说完,便行礼退了出去。
殿内只剩下主仆三人。
秋月立刻开始手脚麻利地归置随身带来的紧要箱笼,瑞珠则不动声色地检查着殿内的门窗、陈设,以及送来的茶水点心是否妥当。
朱婉清在临窗的炕上坐下,目光沉静地打量着这间即将属于自己的“牢笼”。
窗外正对着庭院,能清晰地看到正殿紧闭的殿门,以及西配殿那同样寂静的窗户。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正殿那边便来了一个身着青色比甲、模样伶俐的宫女,走到东配殿门前,声音清脆却不失恭敬:“奴婢含翠,奉安小媛之命,请朱才人至正殿叙话。”
来了。
朱婉清心神一凛,知道这是不可避免的第一关。
依规矩是需要拜见自己宫苑的主位娘娘。
她迅速整理了一下并无不妥的衣饰,对秋月和瑞珠递过一个安抚的眼神,便随着那名叫含翠的宫女走向正殿。
正殿的气派自然非配殿可比,空间开阔,陈设也更为精致讲究,多宝阁上摆放着一些瓷器玉器,墙上挂着淡雅的山水画,整体氛围偏向清雅文静。
绕过屏风,只见正中的紫檀木雕花扶手椅上,端坐着一位女子。
她约莫二十出头的年纪,穿着一身藕荷色的常服,并没有过分的装饰,只簪了一支碧玉簪并几朵小巧的珠花。
容貌算不得绝色,但眉眼温和,皮肤白皙,通身透着一股书卷气的宁静,与朱婉清想象中或威严或艳丽的宠妃形象大相径庭。
这便是棠梨宫的主位,安小媛。
朱婉清不敢怠慢,上前几步,依着宫规,行了大礼:“妾身才人朱氏,参见安小媛,小媛金安。”
安小媛并未立刻叫起,目光温和地落在朱婉清身上,打量了片刻。
那目光并不锐利,却带着一种洞察人心的平静,让朱婉清感觉自己仿佛被一眼看透。
“朱才人请起。”片刻后,安小媛才开口,声音也如其人,温和舒缓,“赐座。”
“谢小媛。”朱婉清道谢后,才在宫女搬来的绣墩上侧身坐下,姿态恭谨,背脊挺直,既不显得过分拘谨,也不失才人的气度。
“一路辛苦了吧?”安小媛语气家常,如同一位温和的姐姐,“棠梨宫不比外头,规矩多些,但也还算清静。往后你我同住一宫,便是姐妹,不必过于拘礼。”
“能得小媛照拂,是妾身的福气。”朱婉清垂眸应答,言辞谦逊,“初入宫廷,诸多规矩尚不熟悉,若有不当之处,还望小媛不吝指点。”
安小媛微微一笑,端起手边的茶杯,轻轻吹了吹浮叶:“指点谈不上,互相照应罢了。我素日里喜静,不爱走动,多数时间便在宫中看看书,写写字。你年纪轻,若有兴致,也可常来坐坐。”
她话语平和,听起来似乎是一位与世无争、性子佛系的主位。
但朱婉清心中警惕未减,能在后宫拥有一宫主位之人,绝不可能真是全然无害的小白兔。
这番“喜静”的言论,是真心流露,还是一种置身事外的伪装?
“妾身记下了。”朱婉清应道,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安小媛放在小几上的手,指尖纤细,保养得宜,但指甲修剪得干净整齐,并无多余装饰。
“西配殿目前还空着,”安小媛似是不经意地提起,“倒也清静。这宫里住久了,便知道,有时候,清静是福。”她话中有话,似乎在暗示着什么。
朱婉清心中微动,这是在提醒她莫要招惹是非,还是暗示这棠梨宫乃至整个后宫,并非表面这般平静?
“小媛教诲的是。”她依旧谨慎应对,“妾身定当谨守本分,安心度日,不辜负小媛期望。”
安小媛点了点头,不再多言,只又问了朱婉清几句家中情况,路上是否顺利等闲话,态度始终温和,却也让朱婉清探不出更深的东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约莫一炷香的功夫,朱婉清便识趣地起身告退:“小媛想必也乏了,妾身不敢过多打扰,先行告退。”
安小媛也未挽留,只温和道:“去吧,好生安顿。明日辰时,需至坤宁宫向皇后娘娘请安,莫要误了时辰。”
“是,谢小媛提醒。”
回到东配殿,秋月立刻迎了上来,压低声音:“小姐,那位安小媛瞧着倒是和气。”
瑞珠则沉吟道:“和气是真,但能在宫中立足,绝不简单。她方才言语间,几次提及清静、本分,像是在提点,也像是在划清界限。”
朱婉清在窗前坐下,望着庭院中那几株沉默的海棠树,缓缓道:“她是在告诉我,她不惹事,也希望我不要给她惹事。在这棠梨宫,她求的是安稳度日,而非争权夺利。”
这样的主位,对于初入宫廷、根基浅薄的她而言,未必是坏事。至少,不必时刻担心来自顶头上司的明枪暗箭。但同样,若真遇到麻烦,这位“喜静”的安小媛,恐怕也指望不上多少庇护。
“我们初来乍到,一切需得小心。”朱婉清收回目光,看向秋月和瑞珠,“对正殿那边,保持恭敬,但不必过分亲近。对我们自己宫里的人,”她目光扫过门外候着的几个陌生宫人,“仔细观察,恩威并施,但要慢慢来,不可操之过急。”
“是。”秋月和瑞珠齐声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