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婉清亲自救治小环的事件,在棠梨宫底层宫人中激起了不小的讨论。
朱婉清能清晰地感觉到,那些原本只是机械完成分内工作的太监宫女,看她的目光里多了几分真切的感激与善意。而,她清楚,单靠一次偶然的善举,远不足以在这深宫中构建起稳固的根基。
她需要将这份被动的好感,转化为主动的、可控的力量。
夜深人静,东配殿内只剩下一盏孤灯。
朱婉清与瑞珠对坐,面前摊开一张瑞珠凭借记忆和观察绘制的棠梨宫人事简图,上面标注着各色人等的职位、大致性情以及可能的人际关联。
“小主,”瑞珠指着图上一个名字,“双全此人,虽胆小,但经上次炭火之事,对您已有几分畏敬,且他负责与外院采买、内务府低级太监接触,消息来源杂,可用,但需牢牢掌控,不能让其生异心。”
朱婉清点头,目光移到另一个名字上:“王嬷嬷呢?她毕竟是宫里的老人。”
“王嬷嬷掌管棠梨宫粗使宫女,有些小权,惯会看人下菜碟,有些贪小便宜,但并不是大奸大恶的人。之前对小环之事,后来也出了力。此人,或可利诱。”
“还有负责浆洗的李婆子,性子懦弱,但她的干女儿在尚衣局当差。。。”
“守宫门的小路子,年纪小,还没那么多心眼,或许可以慢慢培养。。。”
主仆二人低声商议,如同在下一盘精细的棋。
她们的目标并非要立刻收买多么高位的人,而是从身边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人物入手,编织一张覆盖棠梨宫内外、触角延伸至相关部门的、最基础的信息网。
策略商量好了,行动便悄然展开了。
这日,双全从内务府领了份例回来,照例来回禀。
朱婉清听完,并没有立刻让他退下,而是温和地问道:“双全,本小主看你近日跑前跑后,甚是辛苦。这天气很热,你那双鞋似乎有些旧了,这双新做的布鞋,你拿去穿吧。”说着,示意秋月拿出一双早就备好的、厚实耐磨的千层底布鞋。
双全愣住了,他看着那双崭新的鞋子,又看看朱婉清温和却不容拒绝的眼神,受宠若惊地接过,眼眶都有些发红。
在宫里,他们这些低等太监,谁会在意他们穿什么鞋?他噗通一声跪下:“谢小主赏!奴才。。。奴才一定更加尽心办事!”
“起来吧,”朱婉清淡淡道,“用心办事,本小主自然看在眼里。日后在外行走,多留些心,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有趣的,回来当闲话与本小主说说便是。”
双全是个机灵的,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含义,连连点头:“奴才明白!奴才明白!”
对待王嬷嬷,方法又是不同了。
朱婉清寻了个由头,赏了她一匹颜色鲜亮、质地普通的杭绸,笑道:“嬷嬷打理宫务辛苦,这料子颜色衬你,拿去做件新衣裳穿。”
王嬷嬷喜不自胜,她这个年纪地位的嬷嬷,难得有机会穿这等好料子,虽然不算顶贵重,但却是实打实的体面。
她捏着光滑的绸料,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花:“哎呦,这可怎么敢当,谢小主赏!小主真是菩萨心肠,有什么吩咐,尽管让老奴去做!”
朱婉清顺势便道:“也没什么吩咐。只是本小主初来,许多规矩不懂,宫里人事也生疏,嬷嬷是老人,日后若有哪里需要注意的,或是听到些什么风声,还望嬷嬷能提点一二,免得本小主行差踏错。”
王嬷嬷拍着胸脯保证:“小主放心!老奴在这宫里几十年,别的不敢说,这耳朵还算灵光!定不会让小主吃了暗亏去!”
对于其他宫人,朱婉清也各有施恩。
浆洗的李婆子家里儿子生病,她让瑞珠悄悄包了几钱银子给她;守门的小路子嘴馋,她便偶尔让秋月送些不逾矩的点心给他;甚至对那几个粗使宫女,她也会在年节或她们完成重活后,赏些不值钱但实用的手帕、头绳之类。
这些赏赐,价值都不高,恰到好处地满足了这些底层宫人的某些需求,又不会显得过于豪奢引人注目。
更重要的是,朱婉清每次施恩,态度都温和自然,仿佛只是随手为之,并未摆出高高在上施舍的姿态,极大地保全了他们的自尊心。
这些小恩小惠如同涓涓细流,逐渐汇聚,开始显现出效果了。
双全变得愈发勤快,往外跑的次数更多了,回来禀事时,除了份例,总会“顺便”提几句听来的闲话:比如景阳宫的孙才人似乎与某位御前太监的徒弟走得近;比如贵妃娘娘宫里的掌事宫女前两日训斥了内务府的人;再比如,听说宜妃娘娘近日心情不佳,因着安阳公主在太后跟前似乎说错了话。。。
王嬷嬷也会在请安时,状似无意地透露些消息:“小主,老奴听说,西六宫那边最近在重新分配一些用度,怕是哪位主子要挪宫了?” 或是,“尚仪局那边好像在挑选识文断字的宫女,不知是要派什么用场。”
就连那个怯懦的李婆子,有一次也趁着送洗净的衣物时候,飞快地塞给秋月一个小布包,低声道:“这是奴婢干女儿偷偷给的,说是尚衣局最近在赶制一批新衣,料子极好,像是。。。像是为哪位主子晋位准备的。。。”说完便像受惊的兔子般跑开了。
这些信息碎片,单独看来或许微不足道,但被瑞珠仔细记录下来,与朱婉清自己的观察、以及其他渠道的消息相互印证、拼接,便逐渐勾勒出后宫动态的模糊轮廓。
朱婉清不再像刚入宫时那样,对周遭的变化浑然不觉。
她开始能提前感知到一些风向的变动,虽然还无法窥其全貌,但至少不再是睁眼瞎。
这些被她用“小恩小惠”初步笼络住的人,忠诚度还有待考验,提供的信息也真伪难辨。但她已经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将利益的触角伸向了这些最基础的环节。
夜深人静,朱婉清看着瑞珠整理好的、记录着零碎信息的纸条,眼神沉静。
在这吃人的后宫里,帝王的恩宠虚无缥缈,家族的助力远水解不了近渴,唯有这些由银钱、物品和些许尊重编织起来的人心,才是她能够真正握在手中的、最实在的力量。
她轻轻吹熄了灯。
黑暗中,她的嘴角微微扬起一个冷静的弧度。
朱婉清能清晰地感觉到,那些原本只是机械完成分内工作的太监宫女,看她的目光里多了几分真切的感激与善意。而,她清楚,单靠一次偶然的善举,远不足以在这深宫中构建起稳固的根基。
她需要将这份被动的好感,转化为主动的、可控的力量。
夜深人静,东配殿内只剩下一盏孤灯。
朱婉清与瑞珠对坐,面前摊开一张瑞珠凭借记忆和观察绘制的棠梨宫人事简图,上面标注着各色人等的职位、大致性情以及可能的人际关联。
“小主,”瑞珠指着图上一个名字,“双全此人,虽胆小,但经上次炭火之事,对您已有几分畏敬,且他负责与外院采买、内务府低级太监接触,消息来源杂,可用,但需牢牢掌控,不能让其生异心。”
朱婉清点头,目光移到另一个名字上:“王嬷嬷呢?她毕竟是宫里的老人。”
“王嬷嬷掌管棠梨宫粗使宫女,有些小权,惯会看人下菜碟,有些贪小便宜,但并不是大奸大恶的人。之前对小环之事,后来也出了力。此人,或可利诱。”
“还有负责浆洗的李婆子,性子懦弱,但她的干女儿在尚衣局当差。。。”
“守宫门的小路子,年纪小,还没那么多心眼,或许可以慢慢培养。。。”
主仆二人低声商议,如同在下一盘精细的棋。
她们的目标并非要立刻收买多么高位的人,而是从身边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人物入手,编织一张覆盖棠梨宫内外、触角延伸至相关部门的、最基础的信息网。
策略商量好了,行动便悄然展开了。
这日,双全从内务府领了份例回来,照例来回禀。
朱婉清听完,并没有立刻让他退下,而是温和地问道:“双全,本小主看你近日跑前跑后,甚是辛苦。这天气很热,你那双鞋似乎有些旧了,这双新做的布鞋,你拿去穿吧。”说着,示意秋月拿出一双早就备好的、厚实耐磨的千层底布鞋。
双全愣住了,他看着那双崭新的鞋子,又看看朱婉清温和却不容拒绝的眼神,受宠若惊地接过,眼眶都有些发红。
在宫里,他们这些低等太监,谁会在意他们穿什么鞋?他噗通一声跪下:“谢小主赏!奴才。。。奴才一定更加尽心办事!”
“起来吧,”朱婉清淡淡道,“用心办事,本小主自然看在眼里。日后在外行走,多留些心,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有趣的,回来当闲话与本小主说说便是。”
双全是个机灵的,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含义,连连点头:“奴才明白!奴才明白!”
对待王嬷嬷,方法又是不同了。
朱婉清寻了个由头,赏了她一匹颜色鲜亮、质地普通的杭绸,笑道:“嬷嬷打理宫务辛苦,这料子颜色衬你,拿去做件新衣裳穿。”
王嬷嬷喜不自胜,她这个年纪地位的嬷嬷,难得有机会穿这等好料子,虽然不算顶贵重,但却是实打实的体面。
她捏着光滑的绸料,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花:“哎呦,这可怎么敢当,谢小主赏!小主真是菩萨心肠,有什么吩咐,尽管让老奴去做!”
朱婉清顺势便道:“也没什么吩咐。只是本小主初来,许多规矩不懂,宫里人事也生疏,嬷嬷是老人,日后若有哪里需要注意的,或是听到些什么风声,还望嬷嬷能提点一二,免得本小主行差踏错。”
王嬷嬷拍着胸脯保证:“小主放心!老奴在这宫里几十年,别的不敢说,这耳朵还算灵光!定不会让小主吃了暗亏去!”
对于其他宫人,朱婉清也各有施恩。
浆洗的李婆子家里儿子生病,她让瑞珠悄悄包了几钱银子给她;守门的小路子嘴馋,她便偶尔让秋月送些不逾矩的点心给他;甚至对那几个粗使宫女,她也会在年节或她们完成重活后,赏些不值钱但实用的手帕、头绳之类。
这些赏赐,价值都不高,恰到好处地满足了这些底层宫人的某些需求,又不会显得过于豪奢引人注目。
更重要的是,朱婉清每次施恩,态度都温和自然,仿佛只是随手为之,并未摆出高高在上施舍的姿态,极大地保全了他们的自尊心。
这些小恩小惠如同涓涓细流,逐渐汇聚,开始显现出效果了。
双全变得愈发勤快,往外跑的次数更多了,回来禀事时,除了份例,总会“顺便”提几句听来的闲话:比如景阳宫的孙才人似乎与某位御前太监的徒弟走得近;比如贵妃娘娘宫里的掌事宫女前两日训斥了内务府的人;再比如,听说宜妃娘娘近日心情不佳,因着安阳公主在太后跟前似乎说错了话。。。
王嬷嬷也会在请安时,状似无意地透露些消息:“小主,老奴听说,西六宫那边最近在重新分配一些用度,怕是哪位主子要挪宫了?” 或是,“尚仪局那边好像在挑选识文断字的宫女,不知是要派什么用场。”
就连那个怯懦的李婆子,有一次也趁着送洗净的衣物时候,飞快地塞给秋月一个小布包,低声道:“这是奴婢干女儿偷偷给的,说是尚衣局最近在赶制一批新衣,料子极好,像是。。。像是为哪位主子晋位准备的。。。”说完便像受惊的兔子般跑开了。
这些信息碎片,单独看来或许微不足道,但被瑞珠仔细记录下来,与朱婉清自己的观察、以及其他渠道的消息相互印证、拼接,便逐渐勾勒出后宫动态的模糊轮廓。
朱婉清不再像刚入宫时那样,对周遭的变化浑然不觉。
她开始能提前感知到一些风向的变动,虽然还无法窥其全貌,但至少不再是睁眼瞎。
这些被她用“小恩小惠”初步笼络住的人,忠诚度还有待考验,提供的信息也真伪难辨。但她已经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将利益的触角伸向了这些最基础的环节。
夜深人静,朱婉清看着瑞珠整理好的、记录着零碎信息的纸条,眼神沉静。
在这吃人的后宫里,帝王的恩宠虚无缥缈,家族的助力远水解不了近渴,唯有这些由银钱、物品和些许尊重编织起来的人心,才是她能够真正握在手中的、最实在的力量。
她轻轻吹熄了灯。
黑暗中,她的嘴角微微扬起一个冷静的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