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公主离去时那怨毒的一瞥,以及宴席间几道若有若无、带着审视与算计的目光,都让朱婉清清晰地认识到,信息,是生存和反击的命脉。
她需要更多的眼睛,更多的耳朵,需要一张能触及宫廷各个角落的、无形而高效的情报网。
揽月轩的书房内,烛火摇曳。
朱婉清屏退了寻常宫人,只留下秋月与小德子。窗外秋虫啁啾,更衬得室内一片肃静。
“如今我们在明,敌在暗。宫外有朱婉如散布流言,宫内有安阳公主明面刁难,更有不知藏在何处的黑手伺机而动。”朱婉清的声音低沉而清晰,“被动接招,终非长久之计。我们必须有自己的消息来源,而且要快,要准。”
秋月面露难色:“小主,咱们人手有限,除了奴婢和小德子,其他人……”
小德子却目光沉静,接口道:“小主所言极是。宫中消息传递,无非通过几种途径:各宫采买太监与宫外的联系、内务府份例发放、低等宫人之间的闲话传递,以及……各宫主子身边心腹的动向。我们需从这几处着手。”
朱婉清赞许地看了小德子一眼,他果然是个可造之材,思路清晰。“说说你的想法。”
小德子躬身道:“奴才在寿康宫和内务府都待过些时日,认得几个不得志但还算灵醒的旧相识。内务府负责采买、库房管理、份例发放的太监,看似地位不高,却是消息汇总之地。哪个宫多用了几匹料子,哪个主子近来赏赐丰厚,甚至各宫主子对份例的挑剔程度,都能窥见一二。奴才可设法,通过银钱或些许恩惠,结交几个这样的人,不需求他们做什么大事,只需在听到些不寻常的风声时,能给咱们递个信儿。”
“此法可行,但需极其谨慎。”朱婉清叮嘱,“银钱要给得巧妙,不能让人一眼看穿是收买。最好是雪中送炭,或是寻个由头,让他们觉得这钱拿得心安理得。人选务必可靠,宁缺毋滥。”
“奴才明白。”小德子郑重点头。
“秋月,”朱婉清转向她,“你的路子,主要在宫女这边。各宫的低等宫女,尤其是负责洒扫、浆洗、或是能在主子院外听到些许动静的,往往是消息传播最快的一层。她们地位低,易被忽略,也更容易被小恩小惠打动。你设法,通过同乡、旧识,或是利用发放份例、传递东西的机会,结交几个性子稳妥、口风相对严密的。同样,不要求她们探听核心机密,只需留意各宫是否有异常的人事调动、主子心情变化、或者……是否有与宫外异常频繁的联络。”
秋月仔细记下:“是,小主。奴婢会小心行事。”
朱婉清沉吟片刻,又道:“除了这些底层眼线,我们还需要在一些关键地方,埋下更深一点的钉子。”她的目光投向窗外沉沉的夜色,“例如……宜妃的钟粹宫,安阳公主所居的长春宫附近,甚至……皇后娘娘的凤仪宫外围。”
秋月和小德子都倒吸一口凉气。将手伸向这些地方,风险极大。
“不必是贴身伺候的心腹,那太难,也容易暴露。”朱婉清解释道,“可以是负责庭院洒扫的粗使宫女,可以是看守角门的小太监,甚至可以是负责给这些宫殿送柴炭、清运杂物的杂役。他们接触不到核心,但能观察到进出的人员、听到一些模糊的对话、感受到宫内的气氛。将这些零碎的信息拼凑起来,往往能发现不寻常的迹象。”
她顿了顿,补充道:“此事由小德子主要负责。你身手灵活,心思缜密,便于在外走动联络。记住,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先从一个两个你觉得最有把握的地方开始,用时间换信任。”
“奴才领命!”小德子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与凝重,知道这是小主对他的极大信任和考验。
“银钱方面,不必吝啬。”朱婉清从妆匣底层取出几张银票和一些碎银子,交给秋月,“将我那些用不着的、不太打眼的首饰,也陆续典当一些,换成现银。我们要做的,是长远之计。”
安排妥当后,朱婉清独自走到窗边。
夜色浓重,宫灯在风中摇曳,映照着她沉静的侧脸。
培植耳目,构建情报网,这无异于在悬崖边上行走,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但她没有选择。
敌人的网已经撒开,她不能坐以待毙。
接下来的日子,揽月轩表面依旧平静。朱婉清每日照常去寿康宫请安、抄经,偶尔被皇帝召去询问节宴细节或是谈论书画,一切如常。
但水面之下,暗流开始涌动。
小德子利用昔日在内务府的人脉和身为太监的便利,开始有选择地接触那些看似不起眼、却身处信息枢纽的低阶管事。他出手阔绰却不着痕迹,有时是帮人垫付了赌债,有时是“偶然”发现某人家中困难赠予银钱,有时只是分享一些从寿康宫听来的、无伤大雅的“内部消息”,逐渐建立起一种微妙的“友谊”。他谨慎地筛选着,最终在内务府的采买处和负责记录各宫份例的文书房,各自埋下了一个可靠的暗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秋月则通过宫女之间的裙带关系,将触角悄然延伸。她以“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结交了钟粹宫一个因笨手笨脚常被责罚的粗使宫女;用几盒好的伤药和温暖的关怀,赢得了长春宫一个负责看守小花园、备受冷落的老太监的感激;甚至通过分享一些太后赏赐的、不算名贵的点心,与凤仪宫外围一个负责浆洗的小宫女建立了联系。她从不直接打听,只是倾听,从她们的抱怨、闲谈中捕捉有用的信息。
朱婉清则负责将这些零散的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小德子报来,宜妃宫中近日领用的安神香料分量骤增;秋月听那粗使宫女抱怨,说宜妃娘娘近来心情极差,摔碎了好几套茶盏,还秘密处置了一个负责梳头的小宫女……
凤仪宫那边似乎一切如常,但秋月联系的那个小宫女提到,皇后娘娘身边的大宫女近日常往太后宫中跑……
长春宫的老太监则嘟囔着,安阳公主前几日发了好大一通脾气,似乎是因为皇上为了冬至节宴节俭的事,驳回了她想要一套新的红宝石头面的请求……
这些信息单独看,或许微不足道,但串联起来,却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后宫众生相:宜妃的焦躁与不安,皇后的动向,安阳公主的怨怼……
朱婉清将这些一一记在心上,并不急于行动。
她的网才刚刚撒下,需要耐心等待鱼儿游进来,也需要时间让这张网变得更加牢固和隐蔽。
她需要更多的眼睛,更多的耳朵,需要一张能触及宫廷各个角落的、无形而高效的情报网。
揽月轩的书房内,烛火摇曳。
朱婉清屏退了寻常宫人,只留下秋月与小德子。窗外秋虫啁啾,更衬得室内一片肃静。
“如今我们在明,敌在暗。宫外有朱婉如散布流言,宫内有安阳公主明面刁难,更有不知藏在何处的黑手伺机而动。”朱婉清的声音低沉而清晰,“被动接招,终非长久之计。我们必须有自己的消息来源,而且要快,要准。”
秋月面露难色:“小主,咱们人手有限,除了奴婢和小德子,其他人……”
小德子却目光沉静,接口道:“小主所言极是。宫中消息传递,无非通过几种途径:各宫采买太监与宫外的联系、内务府份例发放、低等宫人之间的闲话传递,以及……各宫主子身边心腹的动向。我们需从这几处着手。”
朱婉清赞许地看了小德子一眼,他果然是个可造之材,思路清晰。“说说你的想法。”
小德子躬身道:“奴才在寿康宫和内务府都待过些时日,认得几个不得志但还算灵醒的旧相识。内务府负责采买、库房管理、份例发放的太监,看似地位不高,却是消息汇总之地。哪个宫多用了几匹料子,哪个主子近来赏赐丰厚,甚至各宫主子对份例的挑剔程度,都能窥见一二。奴才可设法,通过银钱或些许恩惠,结交几个这样的人,不需求他们做什么大事,只需在听到些不寻常的风声时,能给咱们递个信儿。”
“此法可行,但需极其谨慎。”朱婉清叮嘱,“银钱要给得巧妙,不能让人一眼看穿是收买。最好是雪中送炭,或是寻个由头,让他们觉得这钱拿得心安理得。人选务必可靠,宁缺毋滥。”
“奴才明白。”小德子郑重点头。
“秋月,”朱婉清转向她,“你的路子,主要在宫女这边。各宫的低等宫女,尤其是负责洒扫、浆洗、或是能在主子院外听到些许动静的,往往是消息传播最快的一层。她们地位低,易被忽略,也更容易被小恩小惠打动。你设法,通过同乡、旧识,或是利用发放份例、传递东西的机会,结交几个性子稳妥、口风相对严密的。同样,不要求她们探听核心机密,只需留意各宫是否有异常的人事调动、主子心情变化、或者……是否有与宫外异常频繁的联络。”
秋月仔细记下:“是,小主。奴婢会小心行事。”
朱婉清沉吟片刻,又道:“除了这些底层眼线,我们还需要在一些关键地方,埋下更深一点的钉子。”她的目光投向窗外沉沉的夜色,“例如……宜妃的钟粹宫,安阳公主所居的长春宫附近,甚至……皇后娘娘的凤仪宫外围。”
秋月和小德子都倒吸一口凉气。将手伸向这些地方,风险极大。
“不必是贴身伺候的心腹,那太难,也容易暴露。”朱婉清解释道,“可以是负责庭院洒扫的粗使宫女,可以是看守角门的小太监,甚至可以是负责给这些宫殿送柴炭、清运杂物的杂役。他们接触不到核心,但能观察到进出的人员、听到一些模糊的对话、感受到宫内的气氛。将这些零碎的信息拼凑起来,往往能发现不寻常的迹象。”
她顿了顿,补充道:“此事由小德子主要负责。你身手灵活,心思缜密,便于在外走动联络。记住,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先从一个两个你觉得最有把握的地方开始,用时间换信任。”
“奴才领命!”小德子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与凝重,知道这是小主对他的极大信任和考验。
“银钱方面,不必吝啬。”朱婉清从妆匣底层取出几张银票和一些碎银子,交给秋月,“将我那些用不着的、不太打眼的首饰,也陆续典当一些,换成现银。我们要做的,是长远之计。”
安排妥当后,朱婉清独自走到窗边。
夜色浓重,宫灯在风中摇曳,映照着她沉静的侧脸。
培植耳目,构建情报网,这无异于在悬崖边上行走,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但她没有选择。
敌人的网已经撒开,她不能坐以待毙。
接下来的日子,揽月轩表面依旧平静。朱婉清每日照常去寿康宫请安、抄经,偶尔被皇帝召去询问节宴细节或是谈论书画,一切如常。
但水面之下,暗流开始涌动。
小德子利用昔日在内务府的人脉和身为太监的便利,开始有选择地接触那些看似不起眼、却身处信息枢纽的低阶管事。他出手阔绰却不着痕迹,有时是帮人垫付了赌债,有时是“偶然”发现某人家中困难赠予银钱,有时只是分享一些从寿康宫听来的、无伤大雅的“内部消息”,逐渐建立起一种微妙的“友谊”。他谨慎地筛选着,最终在内务府的采买处和负责记录各宫份例的文书房,各自埋下了一个可靠的暗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秋月则通过宫女之间的裙带关系,将触角悄然延伸。她以“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结交了钟粹宫一个因笨手笨脚常被责罚的粗使宫女;用几盒好的伤药和温暖的关怀,赢得了长春宫一个负责看守小花园、备受冷落的老太监的感激;甚至通过分享一些太后赏赐的、不算名贵的点心,与凤仪宫外围一个负责浆洗的小宫女建立了联系。她从不直接打听,只是倾听,从她们的抱怨、闲谈中捕捉有用的信息。
朱婉清则负责将这些零散的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小德子报来,宜妃宫中近日领用的安神香料分量骤增;秋月听那粗使宫女抱怨,说宜妃娘娘近来心情极差,摔碎了好几套茶盏,还秘密处置了一个负责梳头的小宫女……
凤仪宫那边似乎一切如常,但秋月联系的那个小宫女提到,皇后娘娘身边的大宫女近日常往太后宫中跑……
长春宫的老太监则嘟囔着,安阳公主前几日发了好大一通脾气,似乎是因为皇上为了冬至节宴节俭的事,驳回了她想要一套新的红宝石头面的请求……
这些信息单独看,或许微不足道,但串联起来,却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后宫众生相:宜妃的焦躁与不安,皇后的动向,安阳公主的怨怼……
朱婉清将这些一一记在心上,并不急于行动。
她的网才刚刚撒下,需要耐心等待鱼儿游进来,也需要时间让这张网变得更加牢固和隐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