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送寿礼环节的惨败,像一盆冰水一样,狠狠的浇在了朱婉如的心头上,却未能熄灭她心头那股不甘和嫉恨的邪火,反而激得它更加炽烈地燃烧。
宴席气氛非常的微妙,父亲对那贱人毫不掩饰的赞赏的目光,宾客们有意无意的低声议论,都像钢针一样扎在了她的身上。她紧紧地攥着袖口,指甲陷入了掌心,带来了身体的痛感,却远不及心中那耻辱的万分之一。
不。
她不能就这么认输!
寿礼比的是巧思和心意,她输了,但是寿宴之上,还是有机会把她比下去的!
她朱婉如苦练多年的才艺,琴棋书画,哪一样不是请了名师教导?尤其是那一手琵琶,连教习嬷嬷都夸赞其有灵性。她就不信邪,当众献艺,以真才实学博得满堂彩的时候,父亲和宾客们还会只记得那寒酸的字画和那个破枕头?
想到此处,朱婉如深吸了一口气,强行压下那翻腾的情绪,脸上重新堆起娇俏的笑容。
她端起酒杯,袅袅走到朱父席前,声音甜得发腻:“父亲,今日您寿辰,女儿借花献佛,敬您一杯,祝您福寿安康!光是饮酒用膳未免单调,女儿不才,愿弹奏一曲琵琶,为父亲和诸位长辈助助兴,不知父亲意下如何?”
柳姨娘立刻在一旁帮腔,笑道:“老爷,婉如为了今日,可是练了许久,就想着让您高兴呢。”
朱父此刻心情正好,虽觉小女儿有些急切,但也不好拂了她的意,便笑着点头:“难为你有此心,准了。”
朱婉如心中大喜,立刻吩咐丫鬟去取她珍爱的紫檀木琵琶。
她特意选了首技巧繁复、旋律激昂的《十面埋伏》,意在展示自己高超的琴技和饱满的情绪。
琵琶很快被送了过来,朱婉如端坐在场中,调整呼吸,玉指拨动琴弦。
顿时,铿锵激越的乐声响起,如银瓶乍破,铁骑突出。
她确实下了苦功,轮指、扫弦,技巧娴熟,音符如雨点般密集落下,试图营造出战场厮杀、波澜壮阔的景象。
起初,宾客们出于礼貌,尚能静心聆听,偶尔点头。
朱婉如见状,弹得越发卖力,身体随着节奏摆动,脸上露出沉醉的表情,自觉风采无双。
不过,这曲《十面埋伏》重在气势与意境,非深厚功底与人生阅历不能驾驭其神髓。
朱婉如一个深闺少女,纵有技巧,却哪里真能理解那战场之上的生死搏杀与悲壮苍凉?她的演奏,猛则猛矣,却只有形似,缺乏灵魂,听久了,便只觉得嘈杂刺耳,犹如匠人炫技,毫无感染力可言。
更致命的是,方才朱婉清那份寓意深远的寿礼,早已将宴会的格调拔高到了“立德立言”的精神层面。
宾客们,尤其是那些清流文官和长者,还在回味那“无惑无惧无忧”的境界,此刻骤然听到这充满杀伐之气的激烈琵琶,只觉得格格不入,甚至有些俗不可耐。
席间渐渐响起低语,并非赞赏,而是带着些许不耐和诧异。
“这曲子。。。。。。是否过于喧嚣了?”
“寿宴之上,奏此杀伐之音,似乎。。。。。。不太合时宜吧?”
“技巧尚可,然失之敦厚。。。。。。”
这些议论的声音虽然很低,却像细小的虫子,钻入了朱婉如的耳朵里,让她心绪一乱,手下竟弹错了一个音符。虽及时掩饰过去,但那瞬间的凝滞,却让原本就浮于表面的演奏更加失色。
朱父微微蹙起了眉头。
他素来喜静,爱好风雅,这喧闹的琵琶声让他有些心烦。
尤其是刚刚体会过女儿那份贴心沉静的关怀后,再听这刻意炫耀的演奏,高下立判,顿觉索然无味。
他甚至觉得,小女儿此举,显得有些。。。。。。急功近利,失了端庄礼仪。
朱婉清始终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垂眸品茶,姿态娴雅。
那刺耳的琵琶声似乎并没有影响到她分毫。
偶尔抬眼看向场中卖力演奏、额头已见汗珠的庶妹,她的目光平静无波,甚至带着一丝几不可察的怜悯。
跳梁小丑,徒增笑耳。
一曲终了,朱婉如气喘吁吁,脸上带着期待,望向朱父和众位宾客,等待着预料中的喝彩。
回应她的,只是一片略显尴尬的寂静。
过了两三息,才有零星的、出于礼貌的掌声响了起来,稀稀拉拉的声音,更是衬得此刻的场面十分难堪。
朱父轻咳了一声,淡淡道:“嗯,辛苦了,下去歇着吧。”语气平淡,听不出丝毫的喜悦。
朱婉如脸上的笑容彻底僵住了,血色褪尽,她难以置信地看着父亲,又看向那些目光躲闪或带着讥诮的宾客,最后,她的目光死死钉在了波澜不惊的朱婉清的身上。
为什么?
她明明弹得那么好!
为什么没有人喝彩?
都是这个贱人!
一定是她搞的鬼!
是她抢了自己的风头!
巨大的失落感和被羞辱的愤怒瞬间淹没了她全身,她几乎要当场哭了出来,全靠柳姨娘及时递来的一个严厉眼神,才勉强忍住,抱着琵琶,踉踉跄跄地退了下去,背影狼狈不堪。
她本想借献艺挽回颜面,却不料弄巧成拙,反而在众人面前将自己的浅薄和急躁暴露无遗,成了这场寿宴上最可笑的注脚。
她的所有努力,在朱婉清那份已然深入人心的高远寿礼对比下,都显得如此徒劳和苍白。
经此一事,朱婉如心中对朱婉清的恨意达到了顶点。
她不再仅仅是不甘和嫉妒,而是转化为一种扭曲的、想要彻底毁灭对方的恶毒。今日之辱,她一定要千百倍地讨回来!常规的手段不行,那就用更狠的!她就不信,扳不倒这个突然开了窍的贱人!
寿宴在一种看似和谐、实则暗流汹涌的气氛中接近了尾声。
而所有人都非常清楚,朱府后宅的平静,只怕是维持不了多久了。
朱婉如今日所受的刺激,必将催生出更极端的反扑。
宴席气氛非常的微妙,父亲对那贱人毫不掩饰的赞赏的目光,宾客们有意无意的低声议论,都像钢针一样扎在了她的身上。她紧紧地攥着袖口,指甲陷入了掌心,带来了身体的痛感,却远不及心中那耻辱的万分之一。
不。
她不能就这么认输!
寿礼比的是巧思和心意,她输了,但是寿宴之上,还是有机会把她比下去的!
她朱婉如苦练多年的才艺,琴棋书画,哪一样不是请了名师教导?尤其是那一手琵琶,连教习嬷嬷都夸赞其有灵性。她就不信邪,当众献艺,以真才实学博得满堂彩的时候,父亲和宾客们还会只记得那寒酸的字画和那个破枕头?
想到此处,朱婉如深吸了一口气,强行压下那翻腾的情绪,脸上重新堆起娇俏的笑容。
她端起酒杯,袅袅走到朱父席前,声音甜得发腻:“父亲,今日您寿辰,女儿借花献佛,敬您一杯,祝您福寿安康!光是饮酒用膳未免单调,女儿不才,愿弹奏一曲琵琶,为父亲和诸位长辈助助兴,不知父亲意下如何?”
柳姨娘立刻在一旁帮腔,笑道:“老爷,婉如为了今日,可是练了许久,就想着让您高兴呢。”
朱父此刻心情正好,虽觉小女儿有些急切,但也不好拂了她的意,便笑着点头:“难为你有此心,准了。”
朱婉如心中大喜,立刻吩咐丫鬟去取她珍爱的紫檀木琵琶。
她特意选了首技巧繁复、旋律激昂的《十面埋伏》,意在展示自己高超的琴技和饱满的情绪。
琵琶很快被送了过来,朱婉如端坐在场中,调整呼吸,玉指拨动琴弦。
顿时,铿锵激越的乐声响起,如银瓶乍破,铁骑突出。
她确实下了苦功,轮指、扫弦,技巧娴熟,音符如雨点般密集落下,试图营造出战场厮杀、波澜壮阔的景象。
起初,宾客们出于礼貌,尚能静心聆听,偶尔点头。
朱婉如见状,弹得越发卖力,身体随着节奏摆动,脸上露出沉醉的表情,自觉风采无双。
不过,这曲《十面埋伏》重在气势与意境,非深厚功底与人生阅历不能驾驭其神髓。
朱婉如一个深闺少女,纵有技巧,却哪里真能理解那战场之上的生死搏杀与悲壮苍凉?她的演奏,猛则猛矣,却只有形似,缺乏灵魂,听久了,便只觉得嘈杂刺耳,犹如匠人炫技,毫无感染力可言。
更致命的是,方才朱婉清那份寓意深远的寿礼,早已将宴会的格调拔高到了“立德立言”的精神层面。
宾客们,尤其是那些清流文官和长者,还在回味那“无惑无惧无忧”的境界,此刻骤然听到这充满杀伐之气的激烈琵琶,只觉得格格不入,甚至有些俗不可耐。
席间渐渐响起低语,并非赞赏,而是带着些许不耐和诧异。
“这曲子。。。。。。是否过于喧嚣了?”
“寿宴之上,奏此杀伐之音,似乎。。。。。。不太合时宜吧?”
“技巧尚可,然失之敦厚。。。。。。”
这些议论的声音虽然很低,却像细小的虫子,钻入了朱婉如的耳朵里,让她心绪一乱,手下竟弹错了一个音符。虽及时掩饰过去,但那瞬间的凝滞,却让原本就浮于表面的演奏更加失色。
朱父微微蹙起了眉头。
他素来喜静,爱好风雅,这喧闹的琵琶声让他有些心烦。
尤其是刚刚体会过女儿那份贴心沉静的关怀后,再听这刻意炫耀的演奏,高下立判,顿觉索然无味。
他甚至觉得,小女儿此举,显得有些。。。。。。急功近利,失了端庄礼仪。
朱婉清始终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垂眸品茶,姿态娴雅。
那刺耳的琵琶声似乎并没有影响到她分毫。
偶尔抬眼看向场中卖力演奏、额头已见汗珠的庶妹,她的目光平静无波,甚至带着一丝几不可察的怜悯。
跳梁小丑,徒增笑耳。
一曲终了,朱婉如气喘吁吁,脸上带着期待,望向朱父和众位宾客,等待着预料中的喝彩。
回应她的,只是一片略显尴尬的寂静。
过了两三息,才有零星的、出于礼貌的掌声响了起来,稀稀拉拉的声音,更是衬得此刻的场面十分难堪。
朱父轻咳了一声,淡淡道:“嗯,辛苦了,下去歇着吧。”语气平淡,听不出丝毫的喜悦。
朱婉如脸上的笑容彻底僵住了,血色褪尽,她难以置信地看着父亲,又看向那些目光躲闪或带着讥诮的宾客,最后,她的目光死死钉在了波澜不惊的朱婉清的身上。
为什么?
她明明弹得那么好!
为什么没有人喝彩?
都是这个贱人!
一定是她搞的鬼!
是她抢了自己的风头!
巨大的失落感和被羞辱的愤怒瞬间淹没了她全身,她几乎要当场哭了出来,全靠柳姨娘及时递来的一个严厉眼神,才勉强忍住,抱着琵琶,踉踉跄跄地退了下去,背影狼狈不堪。
她本想借献艺挽回颜面,却不料弄巧成拙,反而在众人面前将自己的浅薄和急躁暴露无遗,成了这场寿宴上最可笑的注脚。
她的所有努力,在朱婉清那份已然深入人心的高远寿礼对比下,都显得如此徒劳和苍白。
经此一事,朱婉如心中对朱婉清的恨意达到了顶点。
她不再仅仅是不甘和嫉妒,而是转化为一种扭曲的、想要彻底毁灭对方的恶毒。今日之辱,她一定要千百倍地讨回来!常规的手段不行,那就用更狠的!她就不信,扳不倒这个突然开了窍的贱人!
寿宴在一种看似和谐、实则暗流汹涌的气氛中接近了尾声。
而所有人都非常清楚,朱府后宅的平静,只怕是维持不了多久了。
朱婉如今日所受的刺激,必将催生出更极端的反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