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家长的时刻-《蓝色生死线》

  任务结束后的第三天,洛杉矶的夜风带着几分凉意。城市看似归于平静,但汉森的心却并不安宁。

  清晨五点的枪声仿佛还残存在耳边,那场与C14的突袭交锋虽然圆满结束,但留给他的,却不仅是作战后的疲惫,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焦虑——他知道,这不是终点,而是序章。

  他和伊莲娜并肩坐在那家熟悉的海边咖啡馆,刚刚结束一顿迟到的晚餐。她穿着一件浅灰色高领毛衣,眼神温柔而坚定,仿佛那晚在战场上毫不迟疑地抬枪掩护的并不是她。

  “我爸想见你。”她突然说道,语气平静,却仿佛在汉森耳边引爆了一枚小型闪光弹。

  “这……这么快?”他下意识皱了皱眉,语调并不慌张,更多的是一种局促的思考。

  伊莲娜看着他,嘴角抿出一个温柔的弧度:“不是要订婚,只是吃顿饭。”

  “你知道的,我不太擅长这类场面。”汉森的手指在咖啡杯上轻轻敲击,军警多年的训练让他在任何实战场合都能保持冷静,唯独面对这类家庭局面,总让他手心冒汗。

  “他是个老派人,你们应该聊得来。”她顿了顿,“他是个退伍的空军准将。”

  汉森心头咯噔一下。

  “你是说,我要和一个退伍军官吃饭,还得在他面前表现得像个……合格的警探?”

  “是合格的女婿。”伊莲娜的眼睛里闪烁着某种调皮,但又带着试探。

  汉森没说话,只是仰头喝了一口温热的美式黑咖,试图掩盖心中那一瞬的慌乱。他知道,这不是他害怕去面对谁,而是——他很在乎这个决定。

  他很在乎她。

  ---

  当晚十点,汉森将伊莲娜送回公寓,楼下停车场还亮着昏黄的感应灯。车内空气凝滞,两人坐着,谁也没开口。

  “你在想什么?”伊莲娜侧过头,轻声问。

  汉森叹了口气:“我在想……我是不是该剪个头发?”

  “你已经够整齐了。”

  “我是说那种……不那么像干探的头发。”他转头看她,“你知道的,不想第一次见他的时候,让他觉得我是个只会带枪追人的莽夫。”

  伊莲娜伸手,轻轻帮他理了理额前微乱的发丝:“你不是莽夫,汉森。你是我选的那个人。”

  沉默几秒,他终于开口:“那我也得让他知道……我不是来陪你玩一场恋爱的。”

  这句话让她有些动容。她缓缓地伸出手握住他放在排档杆旁的右手,手心温热而坚定。

  “那我们见他,就当成一次配合行动,照常规流程来。”

  汉森轻轻一笑,语气轻松了几分:“目标?情绪状态?是否携带武器?”

  “目标:空军老爸一枚,情绪稳定,但警惕性高,曾有越战前线经验,擅长冷读术,识破表演型人格。是否携带武器未知,但家中收藏有一支M1加兰德步枪。”

  汉森挑眉:“听起来比C14还难对付。”

  “别忘了,我是他女儿。”

  ---

  三天后,星期天早晨。

  汉森站在伊莲娜家门前,穿着他最规整的便服:白衬衣、灰色毛呢外套、一条合身的深蓝色牛仔裤。他没有带枪,这是他特意做出的选择——这是家,不是战场。

  门开的一瞬,一股木质家具与旧书混合的气味扑面而来,那是一种只有真正的家庭才会有的气息。

  门后站着一个高大的男人,六十岁出头,五官棱角分明,头发花白但打理得体。他没有穿军装,却带着一种不动声色的威严。

  “你就是汉森?”他声音低沉,却不失礼貌。

  “是,先生。”汉森略微挺直脊背,语气稳重。

  “我是马克·里德。”男人伸出手,握力适中。

  两人对视的一瞬,汉森心中明白,这是一次无声的交锋,是审视,也是欢迎仪式。

  ---

  午餐席间,气氛算不上轻松,但也不至于剑拔弩张。

  马克谈及他年轻时在亚洲战场上的经历,那些关于空降、突袭、失联战友的回忆仿佛一个个战术报告书一般冷静清晰,唯独在说起自己回国后女儿出生的那一刻,眼神才柔和了一些。

  “她妈妈走得早,我一个人带她长大。”他看着汉森,“我不是那种很会表达情感的人,但我对她的要求很高。你也许能理解,一个从前线下来的男人,很难把心柔软地放在一个小女孩面前。”

  汉森点头:“我理解。我父亲也是警局的人,升到副局级退了。他也是个老顽固,直到今天还觉得我不够格当探员。”

  这句话让气氛突然轻松了一些。

  “那他现在还这么想吗?”马克笑问。

  “我猜他现在更担心我在某次出警中倒下。”汉森顿了顿,“但……我还没打算让那种事发生。”

  马克凝视着他,半晌点头:“那就好。”

  ---

  饭后,伊莲娜送汉森到门口,两人站在走廊上,阳光透过百叶窗洒在她的发梢上。

  “你表现得不错。”她轻声说。

  “你父亲倒是比我想象的更……像你。”

  她歪头:“什么意思?”

  “强硬、话少,但眼神里藏着一整个世界。”

  “那你觉得,他会同意我们继续走下去吗?”

  汉森握住她的手,微笑:“我们已经在路上了,哪怕他不点头,我也不会停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