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剑拔弩张的氛围中,一位白发苍苍、身形佝偻却眼神矍铄的老者,拄着一根古朴的龙头拐杖,缓缓从人群后方走了出来。
他那布满皱纹的脸上,仿佛镌刻着岁月的沧桑,每一道纹路都似在诉说着漫长的修行岁月。
老者浑浊却锐利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探照灯,瞬间便穿透了云霄和祖龙周身的气息屏障,精准地捕捉到了他们的境界。
他暗自思忖:“这个女子,周身灵气流转如浩瀚星河,隐隐有法则律动,竟是混元大罗金仙二重天的境界!
而这个体形宽大的男子,气息雄浑如渊海,威压更胜女子一筹,已然是混元大罗金仙三重天!至于这个年轻人……”
当老者的目光扫过苏木时,他那古井无波的眼神骤然收缩,瞳孔中仿佛有惊雷炸响。
他的心脏不受控制地剧烈震颤,手中的龙头拐杖都险些脱手。
老者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这年轻人……这年轻人的气息!竟和我们铁塔族长一样,是混元无极大罗金仙!
而且,他周身散发出的威压,比铁塔还要凝练、还要霸道,仿佛蕴含着更古老、更神秘的道韵!此等存在,万万不可招惹!”
老者迅速压下心中的震撼,深吸一口气,用一种沉稳而威严的语调说道:“好了!”
这两个字仿佛蕴含着某种魔力,原本激烈对峙、气势汹汹的众人,瞬间如同被按下了暂停键,齐齐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他们的目光如同归巢的鸟儿,齐刷刷地转向了老者。
尽管铁塔是他们之中公认的最强者,一身修为霸道无匹,但在这位德高望重、辈分极高的老者面前,铁塔也得收敛锋芒。
老者不仅年龄最长,更是族中活化石般的存在,见证了无数兴衰荣辱,他的话语,在族中有着举重若轻的分量。
老者微微颔首,目光落在铁塔身上,语气缓和了些许,却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来者是客,铁塔族长,快给我们介绍一下客人。”
他的话语,既给了铁塔台阶,也悄然定下了待客的基调,让紧张的气氛悄然舒缓了几分。
“请随我等移步石室,内里详谈。”铁塔声如洪钟,话音未落便引着众人朝山壁深处行去。
那石室隐于嶙峋怪石之后,石门上镌刻的玄奥符文在昏暗天光下泛着幽蓝微光,甫一踏入便觉罡风拂面,显然布有隔绝神念的禁制。
洪荒世界,杨蛟立于泰山之巅,目送苏木携云霄化作流光遁入元初界通道,眸中闪过一丝了然。
他心思电转间已然有了计较:“师尊既携无极圣母同游元初界,想必是要让她见识一下元初界的玄妙。
元初地府有人管理着,加上老师已经回去了,倒不急于一时——倒是这洪荒三界,需得替师尊看好了。”
心念既定,杨蛟周身金光大盛,化作一道横贯天地的金桥直奔幽冥大世界。
玄冥宫内,他端坐于王座之上,看着下方十殿阎罗,四大判官,还有十大阴帅。
杨蛟沉声对秦广王吩咐:“老师不在地府坐镇,你们要好好管理轮回事宜,不可懈怠!”
“是。”众人皆是颔首答应。
三日后,幽冥界阴风渐平,杨蛟这才化作一道青虹返回泰山,一边坐镇仁圣大帝府,一边注意着唐三藏师徒。
此刻的泰山之巅云雾缭绕,杨蛟正远眺西天路。
他指尖凝出一面水镜,镜中赫然映出唐三藏师徒的身影——
那匹白马正不安地刨着蹄子,鼻孔喷出的白气在灼热的空气中瞬间消散,而前方那座直插九霄的险峰,山壁如刀削斧凿,隐约可见狰狞的兽面岩画在云雾中时隐时现。
“师父,这山好生古怪!”猪八戒扛着九齿钉耙,肥硕的脸上渗出冷汗,“你看那崖壁上的藤蔓,竟泛着青黑色,莫不是有毒?”
唐三藏勒住缰绳,双手合十念了声“阿弥陀佛。”
孙悟空目光扫过四周说道:“此地山势当真凶险至极,主峰如利剑般刺破苍穹,两侧的次峰则如蛰伏的巨兽獠牙,地脉深处传来的隆隆震动,仿佛有洪荒凶兽即将破土而出。”
孙悟空早已开启破妄金瞳,只见那缭绕的云雾中隐有红光闪烁,耳中更是传来若有若无的风声,杂着凄厉的嘶吼,两种声音交织在一起,直教人心神不宁。
“这也看着没什么危险啊!”猪八戒说
“呆子休得胡言!”孙悟空金箍棒在掌心一转,化作寸许长短,“咱们一路走来,哪里没有妖怪啊!”
唐三藏眯起眼睛,目光在前方的山林间逡巡片刻,随后轻轻摇了摇头,语气带着几分笃定地缓缓说道:“这里好像就没有啊!”
他顿了顿,又仔细打量了一番四周静谧的景象,补充道:“我看也没有什么危险的啊!”
孙悟空将金箍棒往肩上一扛,火眼金睛快速地朝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扫视了一遍,然后挠了挠毛茸茸的脑袋,说道:“暂时还没看到什么妖。”
“你看,悟空都说了没有妖怪。”唐三藏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脸上露出跃跃欲试的神情,立刻说道:“既然这样,我便去化缘一次吧!也好让大家填填肚子。”
“这……”猪八戒张了张嘴,本想说些什么劝阻师父,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看看师父那急切的模样,又瞅瞅大师兄那副随意的神态,一时间竟不知道该如何措辞。
孙悟空看着唐三藏那迫不及待想要一展慈悲心肠的样子,无奈地叹了口气,只好说道:“那好吧,既然师父想去就去吧。只是师父你一定要多加小心,若有任何异动,立刻要大声唤我!”
沙悟净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师父、大师兄和二师兄三人说话。
他性格木讷,向来少言寡语,心想反正他们想做什么自己也不能决定,便由他们自己决定就好了。
于是他只是微微低下头,继续牵着那匹白龙马,等待着师父化缘归来。
唐三藏听得悟空三人应下,眼中闪过一丝感激与决然,双手紧紧攥住了那只伴随一路的紫金钵盂。
钵盂边缘被摩挲得光滑温润,此刻却似有千斤重,承载着师徒四人的口粮希望。
他深吸一口气,将袈裟下摆掖了掖,朝着密林深处迈开了脚步,背影在斑驳树影中显得格外单薄。
悟空斜倚在一块青石上,金箍棒随意丢在一旁,闭目养神间却时刻留意着四周动静。
八戒则百无聊赖地拔着草根,时不时探头望向唐三藏离去的方向,嘴里嘟囔着:“这荒山野岭的,哪来的人家哟,师父可别迷了路……”
沙僧默默坐在行李旁,双手搭在降妖宝杖上,目光沉静如水,三人虽各有姿态,心却都系在那孤身前行的师父身上。
唐三藏独自一人在山林间穿行,脚下的落叶发出“沙沙”的轻响。
起初的坚定渐渐被周遭的寂静吞噬,他环顾四周,只见层峦叠嶂,林木葱郁,除了偶尔传来几声不知名的鸟鸣,再无半分人烟。
“唉,早知道这般荒凉,便不该轻易许下……”他心中暗自懊悔,脚步也慢了下来,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不知是累的还是急的。
但转念一想,悟空他们还在等自己回去,岂能就此放弃?
唐三藏咬了咬牙,握紧紫金钵盂,继续艰难地在崎岖山路上跋涉。
荆棘划破了他的僧鞋,藤蔓勾住了他的袈裟,他却毫不在意,只是一心向前(目光在密林深处仔细搜寻着。
就在他几乎要绝望之际,忽然眼前一亮——透过层层叠叠的枝叶缝隙,隐约看到前方山坳处矗立着一座巨大的庄园!
那庄园青瓦红墙,飞檐翘角,在绿树掩映下若隐若现,门前似乎还悬挂着红灯笼。
“阿弥陀佛!天无绝人之路!”唐三藏心中一阵狂喜,疲惫顿时消散大半,他加快脚步,朝着那庄园的方向快步走去,手中的紫金钵盂也仿佛变得有了分量。
暮春的日光斜斜掠过青石阶,唐三藏牵着白马行至庄园木门前时,忽闻一阵茉莉香混着炒茶的焦香扑面而来。
他定眼望去,只见雕花窗棂后,四位女子正围坐于梨花木桌旁品茗谈笑——左首一位穿藕荷色襦裙的女子正以银簪挑起茶沫,腕间玉镯随动作轻响。
对面着月白衫的姑娘伸手去接侍女递来的蜜饯,鬓边珍珠步摇晃出细碎光晕。
另有两人临窗对弈,指尖拈着黑子悬在半空,发间落着几瓣被风卷进来的桃花。
“阿弥陀佛。”唐三藏合十行礼,声音被风揉得温软,“贫僧唐三藏,自东土大唐而来,欲往西天拜佛求经。路过宝庄恰逢日中,望诸位女施主行个方便,施舍些素斋。”
话音未落,屋内谈笑声戛然而止。四位女子同时转头,四双眸子如含着晨露的琉璃。
在日光下流转着不同光彩:有的眼尾微挑似含着三分戏谑,有的眉峰轻蹙像拢着一缕轻愁,有的杏眼圆睁透着天真,有的凤眼半阖带着沉静。
唐三藏阅过千山万水,却从未见过这般容光——肌肤胜雪处似能映出人影,唇色嫣红时恍若三月桃花,连起身时衣袂翻飞的弧度,都像画师精心勾勒的仕女图。
他心头猛地一跳,忙垂下眼帘默念“色即是空”,再抬眼时语气更添恭敬:“诸位女菩萨容貌慈悲,定是心肠仁善之人。我师徒三人已半日未食,还望赐碗斋饭,贫僧感激不尽。”
穿藕荷裙的女子闻言掩唇轻笑,银簪在发间晃出细碎金光:“长老远道而来便是客,哪有让客人饿着肚子的道理?”
她起身推开木门,腕间玉镯叮咚作响,“快请进吧,我们这便为长老准备斋饭。”
唐三藏心中一阵窃喜,暗自思忖:“看来这化缘之事也并非难事,菩萨果然庇佑。”
他怀着轻松的心情,跟随四位女子步入灶房。
四女将他引至一张木桌旁,柔声说道:“长老一路辛苦,先在此歇息片刻,我等这就去为您取斋饭来。”
“好好好,多谢各位女菩萨,劳烦了。”唐三藏连忙合十道谢,脸上满是感激之色。
他在桌旁坐定,心中还在盘算着拿到斋饭便速速返回,莫让悟空他们等得焦急。
不多时,四位女子各端着一个青瓷盘款款而来,将盘子轻轻置于桌上。
唐三藏目光一扫,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紧接着猛地从椅子上弹了起来,连连后退了三四步,险些撞翻身后的木凳。
他伸出手指,颤抖着指向桌上的盘子,声音带着几分惊恐与不解:“这……这是何意?你们怎能给我吃这些东西?”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那四个盘子里盛放的,赫然是四种截然不同的虫子,且皆是活物——
翠绿的蚂蚱在盘中蹦跳,黑亮的甲虫蜿蜒爬行,还有通体赤红的蝎子与肥硕的蚯蚓,个个鲜活无比,看得人头皮发麻。
那容貌姣好的女子,眉眼弯弯,语气带着几分俏皮与热情,笑着对唐三藏说道:“长老,您这是怕什么呀?这可是我们这儿顶顶好的食物呢,为了招待您,我们可是把所有的存货都拿出来了呢!”
唐三藏站在一旁,身着的僧袍衬得他愈发慈悲温和,可此刻他的神色却满是局促与不安,口中不住地念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一时之间竟不知该如何接话,他的脑海中满是疑惑,这般美丽动人、看起来温婉柔和的女子,怎么会食用这种东西呢?
“长老,您快坐下吃吧,真的很好吃的。”女子笑意盈盈说道。
紧接着,她便拿起一双竹筷,动作自然地夹起一只肥硕的、还在微微扭动的蚯蚓,毫不犹豫地放入了嘴里,开始慢慢地咀嚼起来,脸上还露出了一脸满足享受的神情,仿佛在品尝什么山珍海味一般。
一旁的唐三藏,本就因女子的话语而心生诧异,此刻亲眼见到这一幕,更是惊得眼睛都瞬间瞪大了,那眼神中满是不可思议,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整个人都愣在了原地,嘴唇嗫嚅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那布满皱纹的脸上,仿佛镌刻着岁月的沧桑,每一道纹路都似在诉说着漫长的修行岁月。
老者浑浊却锐利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探照灯,瞬间便穿透了云霄和祖龙周身的气息屏障,精准地捕捉到了他们的境界。
他暗自思忖:“这个女子,周身灵气流转如浩瀚星河,隐隐有法则律动,竟是混元大罗金仙二重天的境界!
而这个体形宽大的男子,气息雄浑如渊海,威压更胜女子一筹,已然是混元大罗金仙三重天!至于这个年轻人……”
当老者的目光扫过苏木时,他那古井无波的眼神骤然收缩,瞳孔中仿佛有惊雷炸响。
他的心脏不受控制地剧烈震颤,手中的龙头拐杖都险些脱手。
老者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这年轻人……这年轻人的气息!竟和我们铁塔族长一样,是混元无极大罗金仙!
而且,他周身散发出的威压,比铁塔还要凝练、还要霸道,仿佛蕴含着更古老、更神秘的道韵!此等存在,万万不可招惹!”
老者迅速压下心中的震撼,深吸一口气,用一种沉稳而威严的语调说道:“好了!”
这两个字仿佛蕴含着某种魔力,原本激烈对峙、气势汹汹的众人,瞬间如同被按下了暂停键,齐齐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他们的目光如同归巢的鸟儿,齐刷刷地转向了老者。
尽管铁塔是他们之中公认的最强者,一身修为霸道无匹,但在这位德高望重、辈分极高的老者面前,铁塔也得收敛锋芒。
老者不仅年龄最长,更是族中活化石般的存在,见证了无数兴衰荣辱,他的话语,在族中有着举重若轻的分量。
老者微微颔首,目光落在铁塔身上,语气缓和了些许,却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来者是客,铁塔族长,快给我们介绍一下客人。”
他的话语,既给了铁塔台阶,也悄然定下了待客的基调,让紧张的气氛悄然舒缓了几分。
“请随我等移步石室,内里详谈。”铁塔声如洪钟,话音未落便引着众人朝山壁深处行去。
那石室隐于嶙峋怪石之后,石门上镌刻的玄奥符文在昏暗天光下泛着幽蓝微光,甫一踏入便觉罡风拂面,显然布有隔绝神念的禁制。
洪荒世界,杨蛟立于泰山之巅,目送苏木携云霄化作流光遁入元初界通道,眸中闪过一丝了然。
他心思电转间已然有了计较:“师尊既携无极圣母同游元初界,想必是要让她见识一下元初界的玄妙。
元初地府有人管理着,加上老师已经回去了,倒不急于一时——倒是这洪荒三界,需得替师尊看好了。”
心念既定,杨蛟周身金光大盛,化作一道横贯天地的金桥直奔幽冥大世界。
玄冥宫内,他端坐于王座之上,看着下方十殿阎罗,四大判官,还有十大阴帅。
杨蛟沉声对秦广王吩咐:“老师不在地府坐镇,你们要好好管理轮回事宜,不可懈怠!”
“是。”众人皆是颔首答应。
三日后,幽冥界阴风渐平,杨蛟这才化作一道青虹返回泰山,一边坐镇仁圣大帝府,一边注意着唐三藏师徒。
此刻的泰山之巅云雾缭绕,杨蛟正远眺西天路。
他指尖凝出一面水镜,镜中赫然映出唐三藏师徒的身影——
那匹白马正不安地刨着蹄子,鼻孔喷出的白气在灼热的空气中瞬间消散,而前方那座直插九霄的险峰,山壁如刀削斧凿,隐约可见狰狞的兽面岩画在云雾中时隐时现。
“师父,这山好生古怪!”猪八戒扛着九齿钉耙,肥硕的脸上渗出冷汗,“你看那崖壁上的藤蔓,竟泛着青黑色,莫不是有毒?”
唐三藏勒住缰绳,双手合十念了声“阿弥陀佛。”
孙悟空目光扫过四周说道:“此地山势当真凶险至极,主峰如利剑般刺破苍穹,两侧的次峰则如蛰伏的巨兽獠牙,地脉深处传来的隆隆震动,仿佛有洪荒凶兽即将破土而出。”
孙悟空早已开启破妄金瞳,只见那缭绕的云雾中隐有红光闪烁,耳中更是传来若有若无的风声,杂着凄厉的嘶吼,两种声音交织在一起,直教人心神不宁。
“这也看着没什么危险啊!”猪八戒说
“呆子休得胡言!”孙悟空金箍棒在掌心一转,化作寸许长短,“咱们一路走来,哪里没有妖怪啊!”
唐三藏眯起眼睛,目光在前方的山林间逡巡片刻,随后轻轻摇了摇头,语气带着几分笃定地缓缓说道:“这里好像就没有啊!”
他顿了顿,又仔细打量了一番四周静谧的景象,补充道:“我看也没有什么危险的啊!”
孙悟空将金箍棒往肩上一扛,火眼金睛快速地朝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扫视了一遍,然后挠了挠毛茸茸的脑袋,说道:“暂时还没看到什么妖。”
“你看,悟空都说了没有妖怪。”唐三藏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脸上露出跃跃欲试的神情,立刻说道:“既然这样,我便去化缘一次吧!也好让大家填填肚子。”
“这……”猪八戒张了张嘴,本想说些什么劝阻师父,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看看师父那急切的模样,又瞅瞅大师兄那副随意的神态,一时间竟不知道该如何措辞。
孙悟空看着唐三藏那迫不及待想要一展慈悲心肠的样子,无奈地叹了口气,只好说道:“那好吧,既然师父想去就去吧。只是师父你一定要多加小心,若有任何异动,立刻要大声唤我!”
沙悟净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师父、大师兄和二师兄三人说话。
他性格木讷,向来少言寡语,心想反正他们想做什么自己也不能决定,便由他们自己决定就好了。
于是他只是微微低下头,继续牵着那匹白龙马,等待着师父化缘归来。
唐三藏听得悟空三人应下,眼中闪过一丝感激与决然,双手紧紧攥住了那只伴随一路的紫金钵盂。
钵盂边缘被摩挲得光滑温润,此刻却似有千斤重,承载着师徒四人的口粮希望。
他深吸一口气,将袈裟下摆掖了掖,朝着密林深处迈开了脚步,背影在斑驳树影中显得格外单薄。
悟空斜倚在一块青石上,金箍棒随意丢在一旁,闭目养神间却时刻留意着四周动静。
八戒则百无聊赖地拔着草根,时不时探头望向唐三藏离去的方向,嘴里嘟囔着:“这荒山野岭的,哪来的人家哟,师父可别迷了路……”
沙僧默默坐在行李旁,双手搭在降妖宝杖上,目光沉静如水,三人虽各有姿态,心却都系在那孤身前行的师父身上。
唐三藏独自一人在山林间穿行,脚下的落叶发出“沙沙”的轻响。
起初的坚定渐渐被周遭的寂静吞噬,他环顾四周,只见层峦叠嶂,林木葱郁,除了偶尔传来几声不知名的鸟鸣,再无半分人烟。
“唉,早知道这般荒凉,便不该轻易许下……”他心中暗自懊悔,脚步也慢了下来,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不知是累的还是急的。
但转念一想,悟空他们还在等自己回去,岂能就此放弃?
唐三藏咬了咬牙,握紧紫金钵盂,继续艰难地在崎岖山路上跋涉。
荆棘划破了他的僧鞋,藤蔓勾住了他的袈裟,他却毫不在意,只是一心向前(目光在密林深处仔细搜寻着。
就在他几乎要绝望之际,忽然眼前一亮——透过层层叠叠的枝叶缝隙,隐约看到前方山坳处矗立着一座巨大的庄园!
那庄园青瓦红墙,飞檐翘角,在绿树掩映下若隐若现,门前似乎还悬挂着红灯笼。
“阿弥陀佛!天无绝人之路!”唐三藏心中一阵狂喜,疲惫顿时消散大半,他加快脚步,朝着那庄园的方向快步走去,手中的紫金钵盂也仿佛变得有了分量。
暮春的日光斜斜掠过青石阶,唐三藏牵着白马行至庄园木门前时,忽闻一阵茉莉香混着炒茶的焦香扑面而来。
他定眼望去,只见雕花窗棂后,四位女子正围坐于梨花木桌旁品茗谈笑——左首一位穿藕荷色襦裙的女子正以银簪挑起茶沫,腕间玉镯随动作轻响。
对面着月白衫的姑娘伸手去接侍女递来的蜜饯,鬓边珍珠步摇晃出细碎光晕。
另有两人临窗对弈,指尖拈着黑子悬在半空,发间落着几瓣被风卷进来的桃花。
“阿弥陀佛。”唐三藏合十行礼,声音被风揉得温软,“贫僧唐三藏,自东土大唐而来,欲往西天拜佛求经。路过宝庄恰逢日中,望诸位女施主行个方便,施舍些素斋。”
话音未落,屋内谈笑声戛然而止。四位女子同时转头,四双眸子如含着晨露的琉璃。
在日光下流转着不同光彩:有的眼尾微挑似含着三分戏谑,有的眉峰轻蹙像拢着一缕轻愁,有的杏眼圆睁透着天真,有的凤眼半阖带着沉静。
唐三藏阅过千山万水,却从未见过这般容光——肌肤胜雪处似能映出人影,唇色嫣红时恍若三月桃花,连起身时衣袂翻飞的弧度,都像画师精心勾勒的仕女图。
他心头猛地一跳,忙垂下眼帘默念“色即是空”,再抬眼时语气更添恭敬:“诸位女菩萨容貌慈悲,定是心肠仁善之人。我师徒三人已半日未食,还望赐碗斋饭,贫僧感激不尽。”
穿藕荷裙的女子闻言掩唇轻笑,银簪在发间晃出细碎金光:“长老远道而来便是客,哪有让客人饿着肚子的道理?”
她起身推开木门,腕间玉镯叮咚作响,“快请进吧,我们这便为长老准备斋饭。”
唐三藏心中一阵窃喜,暗自思忖:“看来这化缘之事也并非难事,菩萨果然庇佑。”
他怀着轻松的心情,跟随四位女子步入灶房。
四女将他引至一张木桌旁,柔声说道:“长老一路辛苦,先在此歇息片刻,我等这就去为您取斋饭来。”
“好好好,多谢各位女菩萨,劳烦了。”唐三藏连忙合十道谢,脸上满是感激之色。
他在桌旁坐定,心中还在盘算着拿到斋饭便速速返回,莫让悟空他们等得焦急。
不多时,四位女子各端着一个青瓷盘款款而来,将盘子轻轻置于桌上。
唐三藏目光一扫,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紧接着猛地从椅子上弹了起来,连连后退了三四步,险些撞翻身后的木凳。
他伸出手指,颤抖着指向桌上的盘子,声音带着几分惊恐与不解:“这……这是何意?你们怎能给我吃这些东西?”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那四个盘子里盛放的,赫然是四种截然不同的虫子,且皆是活物——
翠绿的蚂蚱在盘中蹦跳,黑亮的甲虫蜿蜒爬行,还有通体赤红的蝎子与肥硕的蚯蚓,个个鲜活无比,看得人头皮发麻。
那容貌姣好的女子,眉眼弯弯,语气带着几分俏皮与热情,笑着对唐三藏说道:“长老,您这是怕什么呀?这可是我们这儿顶顶好的食物呢,为了招待您,我们可是把所有的存货都拿出来了呢!”
唐三藏站在一旁,身着的僧袍衬得他愈发慈悲温和,可此刻他的神色却满是局促与不安,口中不住地念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一时之间竟不知该如何接话,他的脑海中满是疑惑,这般美丽动人、看起来温婉柔和的女子,怎么会食用这种东西呢?
“长老,您快坐下吃吧,真的很好吃的。”女子笑意盈盈说道。
紧接着,她便拿起一双竹筷,动作自然地夹起一只肥硕的、还在微微扭动的蚯蚓,毫不犹豫地放入了嘴里,开始慢慢地咀嚼起来,脸上还露出了一脸满足享受的神情,仿佛在品尝什么山珍海味一般。
一旁的唐三藏,本就因女子的话语而心生诧异,此刻亲眼见到这一幕,更是惊得眼睛都瞬间瞪大了,那眼神中满是不可思议,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整个人都愣在了原地,嘴唇嗫嚅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