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百亿帝国!火锅启航-《开局股市爆赚千亿,校花跪求复合》

  柳如烟完全没有注意到,在她转身离开办公室时。

  彭淑婉和几位集团高管正围着那份“天逸火锅发展蓝图”。

  讨论着一个价值百亿的宏伟商业帝国。

  柳如烟拿着那份无关紧要的派工单,脚步轻快地走向电梯,心中窃喜。

  她觉得自己真是太幸运了。

  却不知,她刚刚错过了一个足以改变她一生的机遇。

  正满心欢喜地,奔赴一个即将被时代洪流抛弃的旧码头。

  与彭淑婉的合作敲定,天逸资本的庞大机器立刻开始高速运转。

  顾逸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给自己泡了一杯茶。

  彭淑婉是个有能力的女人,这一点毋庸置疑。

  她那份计划书,野心和实力并存,正好与天逸资本的需求完美契合。

  一个提供最顶级的商业模式和资金支持,一个提供成熟的供应链和执行团队。

  强强联合,这才是搞事业该有的样子。

  至于那个叫柳如烟的小秘书……

  顾逸摇了摇头。

  人各有志,强求不来。

  有些人,注定只能看见眼前的三分地,对远方的星辰大海毫无兴趣。

  他拿起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

  电话很快被接通,对面传来一个充满活力的声音。

  “喂!顾总!怎么样怎么样?成了吗?”

  是岑禾,天逸火锅的灵魂人物,也是那个掌握着核心秘方的创始人。

  “成了。”顾逸的语气很平静。

  “彭氏集团会全面接手天逸火锅的运营和管理,成立新的公司。

  我们占股49%,彭氏占股50%,你个人保留1%的技术股。”

  电话那头的岑禾,沉默了足足三秒钟。

  “卧槽!”

  一声惊呼差点刺破顾逸的耳膜。

  “彭氏集团!?就是那个搞了几十年餐饮供应链的彭氏?

  我的天!顾总你是我亲哥!这下咱们的火锅,真的要飞起来了!”

  岑禾的兴奋几乎要从手机里溢出来。

  他是个纯粹的美食家,一门心思都在那口锅里,对于商业运作一窍不通。

  当初把品牌卖给顾逸,只求能让自己的心血发扬光大。

  他怎么也想不到,顾逸一出手,就直接拉来了彭氏集团这种行业巨鳄当盟友。

  “别高兴得太早。”顾逸笑了笑。“准备一下,下午开个会。

  把你的技术团队和彭氏的运营团队拉到一起,把后续的标准化流程和品控方案定下来。”

  “没问题!保证完成任务!”岑禾的声音里充满了干劲。

  下午的会议,效率高得惊人。

  彭淑婉带来了她最精锐的团队,从品牌、市场到供应链,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悍将。

  而岑禾这边,也领着几个徒弟,详细讲解了火锅底料的炒制工艺、核心香料的配比。

  以及各种食材的最佳处理方式。

  双方一拍即合。

  彭氏强大的执行力,补上了岑禾团队只有技术没有规模的短板。

  而岑禾那无可挑剔的秘方,则为彭氏的商业帝国注入了最核心的灵魂。

  会议结束,一家名为“天逸火锅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新公司火速注册成立。

  彭淑婉出任新公司的CEO,全权负责公司的日常运营和市场扩张。

  顾逸的天逸资本,则作为控股股东,只参与重大战略决策,并提供无限的资金支持。

  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香源食材厂的交割手续也在法务团队的推动下迅速完成。

  这个曾经被彭氏视为“落后产能”的旧工厂。

  在一夜之间更换门庭,成为了天逸火锅帝国的第一块基石。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办公室里,投资部总经理钱家岳拿着一份文件,敲门走了进来。

  “顾总,加盟商的初步筛选名单出来了。”

  他的表情有些复杂,既兴奋又带着一丝不可思议。

  “您定的那个两千万加盟费……说实话,我一开始觉得有点太高了。”

  钱家岳推了推眼镜。

  “毕竟,这只是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区域的首家门店授权。

  还不包括门店的租金、装修和人力成本。”

  “但是……”

  他深吸一口气,似乎在平复激动的心情。

  “我们放出消息不到三天,收到的意向金申请已经超过三百份了!

  全是国内有头有脸的餐饮集团和投资人,一个个都跟疯了似的!”

  两千万的加盟费,在很多人看来是天价。

  但在真正的资本玩家眼中,这简直就是一张通往财富盛宴的入场券。

  天逸资本的名头,彭氏集团的供应链。

  再加上那已经在线上被无数美食博主吹爆了的神秘口感。

  这三者结合在一起,代表着什么?

  代表着确定性。

  代表着只要能拿到授权,开一家火一家,稳赚不赔!

  “很好,在预料之中。”顾逸对此毫不意外。

  他翻看着名单,上面几乎囊括了国内所有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头部餐饮企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通知下去,首批只放一百个名额。

  先到先得,资格审核要严格,必须是有成熟餐饮管理经验和本地资源的企业。”

  “明白!”钱家岳点头。

  他看着顾逸,还是忍不住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顾总,我算了一笔账。

  就算加盟商自己投入门店成本,按照我们模拟的单店模型。

  每天的流水至少在三十万以上,利润率能到40%。”

  “也就是说,他们一天就能净赚十二万。

  两千万的加盟费,不用一个月,不,可能二十天就能回本。

  后面全是净赚。我们这个定价,是不是……太便宜他们了?”

  钱家岳觉得,这个价格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顾逸闻言,笑了。

  他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了一个简单的算式。

  100 × 20,000,000 = ?

  “家岳,格局要打开。”

  顾逸指了指纸上的数字。

  “我们不是在开一家火锅店,我们是在搭建一个平台,一个餐饮帝国。”

  “单店的盈利能力,是吸引加盟商的鱼饵。而加盟费,才是我们现阶段最快的回血手段。”

  他抬头看着钱家岳,眼神平静而深邃。

  “首批发售一百个城市的首发权,每个城市两千万。”

  “这意味着,我们的天逸火锅店甚至还没正式开业,账上就已经多了二十亿的现金流。”

  二十亿!

  钱家岳的呼吸瞬间停滞了。

  他只看到了单店回本的速度,却忽略了这背后庞大的规模效应。

  一百家店,就是二十亿!

  这笔钱,足以支撑起后续更疯狂的扩张和更密集的营销。

  用加盟商的钱,来构建自己的商业帝国。

  高!

  实在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