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落雁坡血战(下)与凯旋思考-《朕的大学时代》

  正如张煜龙所料,大汗阿史那·咄苾绝非易与之辈。第一波冲锋受挫,尤其是那闻所未闻的“雷霆”武器造成的巨大伤亡和心理震慑,虽然让他惊怒交加,但并未让他失去理智。他迅速收拢了略显混乱的队伍,发现了帝国军阵的弱点——两翼的“快速应援营”虽然烦人,但兵力相对分散;核心的火器阵地虽然恐怖,但似乎装填缓慢。

  “传令!左右翼各分兵一万,绕过正面,夹击敌军两翼!中军主力,保持压力,不间断佯攻,消耗其箭矢和那妖法武器!他们的‘雷霆’不可能一直放!”阿史那·咄苾嘶吼着调整战术。

  命令下达,鞑靼骑兵庞大的数量优势开始体现。左右两翼各分出一支万人队,如同两条毒蛇,试图绕过帝国军正面坚固的方阵,扑向相对薄弱的侧翼。

  战场形势瞬间变得危急起来!

  “陛下!敌军分兵夹击我两翼!”了望哨急报。

  张煜龙站在高坡上,将战场态势尽收眼底。他面色不变,冷静下令:“命两翼‘快速应援营’依托预设工事和沟壑,层层阻击,迟滞敌军!告诉他们,朕不要他们死守,只需拖延时间,将敌军引入纵深!‘特种作战队’,分出一半人手,携带震天雷和火油,支援两翼,专打敌军马匹和密集处!”

  命令迅速传达。两翼的战斗顿时变得异常惨烈。快速应援营的将士们利用对地形的熟悉,时而聚集阻击,时而分散袭扰,将鞑靼骑兵引入错综复杂的沟壑区。震天雷的爆炸声和火油燃烧的浓烟在两翼不断升起,给迂回的鞑靼骑兵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和伤亡。但兵力悬殊实在太大,帝国军两翼的防线在一步步被压缩,伤亡也在持续增加。

  中军正面,鞑靼主力虽然转为佯攻,但数万骑兵轮番冲击的压力依然巨大。枪盾方阵前的尸体堆积如山,将士们的体力在飞速消耗,箭矢的储备也在急剧下降。“盏口将军”炮虽然每次齐射都能造成恐怖杀伤,但装填确实需要时间,无法连续发射。

  战争陷入了残酷的消耗战。每一分每一秒,都有生命在消逝。

  张煜龙的心在滴血,这些都是他精心培养的种子部队!但他知道,现在比拼的就是意志力!看谁先撑不住!他在等,等一个最佳的时机,等齐怀远那支奇兵的出现!

  时间已近午时,战斗从清晨持续到了现在。帝国军虽然伤亡不小,但阵型依旧稳固,士气未堕。而鞑靼军久攻不下,伤亡远超预期,尤其是那神出鬼没的“雷霆”和爆炸物,让士兵们心生恐惧,攻势渐渐显出疲态。

  阿史那·咄苾焦躁不已,他没想到这两万南朝军队如此难啃!更让他不安的是,朔方城方向始终没有动静,杨延昭那个老狐狸就像缩进壳里的乌龟!他隐隐感觉有些不妙。

  就在此时,异变陡生!

  鞑靼军后阵方向,突然爆发出震天的喊杀声!一面“齐”字大旗和“龙骧”、“虎贲”、“鹰扬”的军旗出现在地平线上!齐怀远率领的三万养精蓄锐的帝国精锐,如同神兵天降,从黑风峪杀出,直插鞑靼军毫无防备的后背!

  “援军!是我们的援军到了!”

  “齐尚书杀来了!”

  苦苦支撑的帝国军将士们顿时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士气瞬间暴涨到顶点!

  而鞑靼军则彻底陷入了混乱!前有铜墙铁壁,后有虎狼之师,军心瞬间崩溃!

  “机会来了!”张煜龙眼中精光爆射,翻身上马,拔出佩剑,指向敌军中军那面狼头大纛,“全军听令!反击!目标——阿史那·咄苾!杀!”

  “杀——!”

  皇帝陛下亲自率军冲锋!这无疑是最大的鼓舞!所有帝国军队,无论是正面方阵,还是两翼的快速应援营,全都如同决堤的洪水,向着陷入混乱的鞑靼军发起了排山倒海般的总攻!

  腹背受敌,士气崩溃,纵有八万铁骑,也难逃败局。阿史那·咄苾见大势已去,在亲卫拼死保护下,丢弃了大纛,狼狈不堪地向北逃窜。主帅一逃,鞑靼军更是兵败如山倒,丢盔弃甲,相互践踏,死伤无数。

  落雁坡之战,以帝国军队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告终!八万鞑靼主力伤亡过半,余部溃散,大汗阿史那·咄苾仅以身免,短时间内再也无力南侵。

  【叮!赢得决定性战役胜利(落雁坡之战),成功运用战术击败优势敌军,极大提升国威,解锁“军神”潜质。获得经验值 300。】

  【叮!等级提升!当前等级:Lv.6(158/600)。】

  【恭喜宿主晋升至Lv.6,解锁新功能:初级农事优化(被动)。】

  【初级农事优化(被动):宿主在接触到农业相关事务(如巡视田亩、审阅农政)时,有几率灵光一现,获得针对当前作物或土地条件的简易优化建议(如轮作提示、施肥建议等)。效果随等级提升而增强。】

  【奖励系统积分:200点。】

  【当前系统积分:330点。】

  大战结束,打扫战场,清点伤亡,抚恤将士,接受俘虏,一系列繁琐而必要的工作持续了数日。朔方城内外,充满了胜利的喜悦和失去战友的悲伤交织的复杂情绪。

  张煜龙没有沉浸在胜利的狂欢中。他亲自慰问伤兵,主持阵亡将士的葬礼,并下令厚待俘虏,展现出一位胜利者的气度与仁德,更深得军心民心。

  凯旋回京的日子定下了。在班师回朝前,张煜龙特意抽空,在杨延昭的陪同下,轻车简从,巡视了朔方城周边在战火中残存的一些村庄和田地。

  时值深秋,田野一片荒芜,许多田地显然因战乱而抛荒,侥幸收割的也多是些低产的粟米。看着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百姓,看着这片饱经战火摧残的土地,张煜龙的心情有些沉重。战争赢了,但民生凋敝,百姓依然困苦。

  他蹲下身,抓起一把干硬的泥土,在手中捻碎。就在这时,【初级农事优化(被动)】悄然触发,一个模糊的念头闪过他的脑海:此地沙质土壤,若引水灌溉,或可试种耐旱块茎之物,且宜与豆类轮作,以养地力。

  块茎?他立刻想到了正在皇庄试种的土豆!土豆恰好耐旱、适应性强,而且产量高!这不正是解决北疆粮荒、恢复生产的良策吗?

  一个清晰的念头在他心中形成:战争结束了,接下来,他要将重心转向国内,大力发展农业,让天下百姓都能吃饱饭!这,才是帝国强盛的根基所在!

  “杨爱卿,”张煜龙站起身,对身边的杨延昭说道,“待朕回京,稳定朝局后,会派人送来一种名为‘土豆’的新作物种子,并派遣精通种植的农官前来。你需在朔方等地,择选合适田地,大力推广此物。要让北疆的百姓,尽快恢复生产,过上好日子。”

  杨延昭虽不知土豆为何物,但见皇帝如此重视,连忙躬身答应:“老臣遵旨!定不负陛下重托!”

  带着胜利的荣耀,更带着对未来的思考,张煜龙踏上了凯旋归京的路途。他知道,紫禁城的金銮殿上,等待他的不仅是鲜花和掌声,还有更复杂的朝政和更艰巨的使命——让这个饱经创伤的帝国,真正走向繁荣昌盛。而农业,将是他开启盛世的第一块基石。